说在前面,本问题下高赞答主对德国经济的判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本文将予以探讨。
先回答问题:
苏联从东方向前推进,盟国从西方的海滩上登陆,两者在当时的德国领土的中线——易北河上会师,这难道不是一段很清楚的、(如果不细究地理位置细节)基本正确的叙事吗?
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双方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在具体的军事边界上做出了微调——主要是把图林根州和萨克森州(西部)交给苏军占领,双方基本上是均分了当时的德国,而且都是占领了军队战线背后的土地,难道宁还指望莫斯科和华盛顿开一场类似于1814~1815年的维也纳那样的复杂的领土置换会议吗?
诚然,苏联在欧洲战场上的贡献显著高于西方盟国,但是双方划分的又不是一个(小小的)德国,而是针对整个欧洲进行了划分,苏联获得的欧洲地区显著的大于——无论是在人口、领土面积还是资源储量上——西方盟国获得的西欧沿海地区,中欧和东欧也许只在人力资源质量和科技水平这两项上对西欧沿海地区处于劣势。
因此从欧洲战场的(纯“分赃或势力划分”)的角度来说,苏联都得到了了她应得的东西,单纯将德国作为唯一战利品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但是,若仅就德国而言的话,东德(包括西里西亚、后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虽然也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是无疑价值是低于西德的。
本问题下有答主引用了一篇描述1920年代到1940年代德国东西两部分人均GDP和人均寿命的论文,试图证明东德的经济价值高于西德,但是无疑有以下问题存在疑点:
一、工业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既要有原料的供应能力,也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德国战前的经济的主要原料是煤炭、金属矿石和原油,在这三者之中,德国唯一能大量生产和基本自给、出口的产品是煤炭。
从1870年到1914年,德国的人口从4000万增长到6800万。能够在如此狭小的国土(54万平方千米)上承受这样迅速地人口增长的唯一办法,就是从一个农业国转化成一个庞大复杂、门类齐全的工业国。
以下连续三幅图都引用自知乎dalao @超哥
可以看到此时东部地区还有有一定工业优势的,上西里西亚甚至与鲁尔区势均力敌。但是,在1850-1910年间,东部的工业虽然也迅猛增长,但明显不及西部的遍地开花。
如图所示,德国在1910年已经完成了相当的经济发展成果,在本土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工业区。
1、鲁尔区
2、勃兰登堡-萨克森区
3、西里西亚区
4、莱茵河中上游区(包括阿尔萨斯-洛林和萨尔区)
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1、德国此时的人口的绝大多数都由工业及其相关产业来供养,因此工业停摆或者说哪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普遍性的经济危机。
2、电气时代的工业由于能源供应的升级能够被建设在缺乏原料的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勃兰登堡-萨克森地区和下西里西亚地区也出现的了与其本地资源供应能力不相配合的工业重镇。但是矿井不会跑,重要原材料的开采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域属性。
德国战前的最重要的两种原料——煤炭和铁矿石的供应就是如此。
德国的工业血液——煤炭的产地是有明确的地域分布特点的,1913年德国煤炭的具体产地如下表所示:
1919年,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和托管了上西里西亚之后,德国丧失了其第二重要的煤炭产地。但也更好的展现了位于西部的鲁尔区的重要地位。
战前(1913年)德国的铁矿石供应主要来自于阿尔萨斯-洛林——占了总供应量的75%,其他的铁矿石应该主要来自瑞典。
由此可见,德国的经济体系高度依赖来自西部地区的能源和原料。德国的主要煤炭供应地区——鲁尔、上西里西亚和萨尔,有两个位于西德地区,鲁尔区和萨尔区的煤炭产量超过了全国总产量的65%,东部地区的唯一大煤田上西里西亚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2.5%,显然无法满足东德工业区的全部需要,这意味着东部诸多精华工业区的部分能源供应来自于西部。
当时,德国工业所依赖的铁矿石来自于莱茵河西岸的阿尔萨斯-洛林和卢森堡等地,还大量从瑞典进口高品质矿石,但是东部不存在这样的传统供应来源。
因此,即使不考虑苏联及其经济和领土政策对东德的破坏(当然这显然不可忽视、影响巨大),即使东部德国继续处在原来的经济秩序下,仅仅是发生了东西政治上分裂及全面的敌对关系,西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显然比东德的精华地区更能保持其经济繁荣。
退一万步的说,即使失去了其传统重要原料和能源供应来源的东德能够在苏东范围之内找到:运费足够低廉的、产量充足且稳定的供应地区,也势必花费巨大的代价来改造自身,以便于适应全新的供应和销售体系。
二、该论文忽视了德国在二战之后的领土变化,严格的说:仅仅将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前波美拉尼亚的人均与整个西德相比无疑是片面的,因为其显然忽视了农业区东普鲁士和后波美拉尼亚。当然,西里西亚显然是工业区。
不过,这篇论文中有两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相信东西德国之间的经济差异是共产主义遗存的结果,这很大程度上是个神话。
总体而言,苏联与西方占领军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差距表明,国家刚刚建立开始,东德就已经远远落后了。
补充一点数据——2020,12,28
谢邀,这个问题实际上隐含了两个前提:①苏联在1945年乃至更久之前就已经在积极谋求,并决定永久割裂自己在德国的占领区,并在这里长时间扶植一个听命于苏联的傀儡政权。②和苏占区对标的是西方三国占领区之和,而不是某一单独的占领区。
但是这两个前提是错误的,所以题干中所述就无从谈起。简单来说,两德在1950年代的分裂是对立双方冲突逐步升级的结果,在此之前苏联与西方盟军并没有永久性占领德国的想法。对临时占领区的管制自然不存在长久规划的诉求。矛盾频出的西方盟军占领区在一开始也并非铁板一块,英美法三方磨合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尤其是法国。
推荐阅读:
数据来自 @王小军 贴出的论文。
两德领土从二战前到21世纪的人均GDP以及预期寿命。1920年代到1940年代,东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输于西边。预期寿命在1950年以前(虚线部分)数据来源是两德各自国土中偏南部的部分州(西德: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东德:图灵根,萨克森),1950年以后(实线部分)数据来源是全国所有州。
现德国领土在1925年时各地工人阶级占人口比例(反映工业化程度),黑线是后来的东德边界。东边总体工业化程度明显超过西边。后工业化时代兴起的南德当时还普遍是农业地带。
补充1900年德意志帝国人口普查列出的前十五大城市(从左往右依次是排名,城市名,人口和所属邦、省)
1 柏林 1,888,848 普鲁士王国柏林市
2 汉堡 705,738 汉堡汉萨自由市
3 慕尼黑 499,932 巴伐利亚王国
4 莱比锡 456,124 萨克森王国
5 布雷斯劳 422,709 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省
6 德累斯顿 396,146 萨克森王国
7 科隆 372,529 普鲁士王国莱茵省
8 法兰克福 288,989 普鲁士王国黑森-拿骚省
9 纽伦堡 261,081 巴伐利亚王国
10 汉诺威 235,649 普鲁士王国汉诺威省
11 马格德堡 229,667 普鲁士王国萨克森省
12 杜塞尔多夫 213,711 普鲁士王国莱茵省
13 斯德丁 210,702 普鲁士王国波美拉尼亚省
14 开姆尼茨 206,913 萨克森王国
15 柯尼斯堡 189,483 普鲁士王国东普鲁士省
至少在二十世纪初,柏林自不用说,从萨克森(莱比锡,德累斯顿,开姆尼茨)到西里西亚(布雷斯劳)都算是一片精华地区,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和东普鲁士(柯尼斯堡)各自的核心城市也都不算落后。
那的确,谁也想不到巴伐利亚这个大丘陵,
南边都是冰蚀湖,北边都是多山地,德国最高峰所在,
19世纪末还不认同自己是德国人的化外之地,
上百年后变成了睿智人群口中“德国的精华地带”。
1.请问:五胡和金人为啥没拿到江南精华之地?而是只拿到了北方?为啥最发达的南方没有占到,比如江浙两湖?
宋&晋:???不是你们逼我们南迁的?经济重心南移才发达的啊
我不信,南边不发达你迁个鬼
???北方不发达吗?《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知不知道?
不知道,没看过,你骗人
2.请问:为啥苏粉口中东欧最发达的东德,又变成了欠发达了?
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我需要它不发达。
3.请问为啥有些人会用静止的、片面的由果索因看问题呢?
因为他们并不信奉马恩,他们信奉的是苏联修正主义形而上学。
4.胃口大一点,就算西德是精华地带,也不过是废墟。拿下西欧,那些绥靖的幕后黑手!甚至拿下美国,最大的精华地带,岂不美哉?
不是废墟,西线根本没打过仗,好的很。德军都是苏联打的,别被西方骗了。
5.请问:近代英国为啥没拿到亚洲的精华地带日本,而是拿到了又穷又弱的印度?英国佬远渡重洋花了这么大力气,为啥连近代亚洲最发达的地区的没拿到?
... ...因果律的幻灭
(我也不知道,我jio得英国就算穿越过了也不会这么选emmm)
日本:感谢英国!
西欧:感谢苏联!
如果占领了德国全境,现在的热点话题就是:
盟军大大的坏,故意把打成废墟的德国全部交给苏联,让它成为一个不断消耗苏联国力资源的泥泞区,逼迫苏联不断投入填海,拖延苏联发展脚步。
也只有苏联,这种人类之光,肯为了人道主义,为了全世界都是阶级兄弟的信仰,接过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担子,和虚伪的美英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着:
如果解体后德国经济又发展了起来,发展呈现在的样子,那就是:多亏了苏联打下的工业基础,前面吃了四个馒头了,你能说是第五个馒头喂饱的么?英美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另外,新德国也是靠给英美当狗,作针对俄罗斯的桥头堡,才能有这样的发展的。没看德国武装力量那么薄弱,领土上还有西方国家驻军,国民被洗脑的根本没有国家主义没有民族主义么?(这里举几个德国人宣传“爱国主义”被骂的例子)你羡慕德国,你是想给英美当狗?
继而知乎问题:我们都知道德国人是给英美当狗,德国人自己知道么?
高赞:有良知的德国人苦英美久矣,所以他们才拍出了希特勒重返人间的电影!
如果在这个世界线上,有不开眼的拿日本和德国比,那也很好办:
日本领土都没有遭受过实际入侵,德国是被陆军碾平打烂了的,能有可比性么!
何况,日本人站在反华第一线,从50年代就开始当狗,才有经济飞跃,美国人凭借霸权地位,调动全世界力量建设一个日本,现在看也没比苏联凭一己之力建设德国发展的好多少,这不是正好证明了苏联打下的基础有多牢靠么!
你不如问,为啥苏联没拿到整个东德的精华地带:西柏林?
苏东阵营拿到的德国领土包括:
前东德五个州: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萨克森—安哈尔特、萨克森、图林根,加上被苏联划给波兰的后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西普鲁士,被苏联直接吞并的东普鲁士。
这大致上接近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前普鲁士王国的基本盘了。
腓特烈大帝靠这些地盘,硬抗过法、俄、奥三大欧陆强国的围攻。
腓特烈.威廉三世靠这些地盘,撑到了一代天骄拿破仑垮台,并且是莱比锡、滑铁卢两次决战的绝对主力。
威廉一世靠这些地盘,击败了奥、法两个大国,统一了德意志。
即使是只剩下五个州的东德,仍然成为了苏东阵营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文化最繁荣,各方面都凌驾苏联本土的国家(虽然仍然需要修柏林墙让人民别逃跑)。
德国的精华不在前普鲁士地区,难道在奥地利么?
这些回答都啥玩意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一群人跟斯大林有杀父之仇,没有一个人好好回答问题的。
回到问题
1.东德并不贫穷,东德的萨克森也是重要的工业地区,而勃兰登堡和波美虽然比不上莱茵这些地方,但也并不算穷(好像德国也没啥穷地方)。
2.比较重要的是西里西亚这一德国重要工业区域被划分给了波兰,如果加上划分给波兰的地区的话那么东德的经济水平要好得多(虽然仍不及西德)。
3.东西德的划分也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苏联要怎么才能拿到鲁尔?感情美国拿柏林,苏联拿鲁尔,大家互相NTR?
————————————
吐槽一下在我之前回答的暴论
1.
这回答稍微有点逻辑行不?首先莱茵地区的经济水平早就超过勃兰登堡等地,这变化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上过高中地理课的都知道鲁尔区要大讲特讲吧。另外题主问题中的东德不发达是与西德相比较,这和东德在苏东国家中最发达矛盾吗?对比对象都不一样。最后这问题是咋扯到形而上学的,能不能解释一下。
2.
这回答有点素质行不行?腓二时期农业手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有可比性?腓二时代连总动员都没有好吧。
另外吹腓特烈·威廉三世吹的像个普棍,莱比锡、滑铁卢你普绝对主力,不行,我已经笑出了声,你普配吗?俄奥英的大腿轮流抱,确实撑到了拿破仑垮台,提尔西特都是腓特烈·威廉爸爸施舍给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的。
最后一句同样令人豹笑,你普没有莱茵连统一德意志的意愿都没有,建议先还回去莱茵再吐出来汉诺威之类再说单挑法奥啊,不被拿三暴打?
最后人家题主都说了和莱茵比较,扯到奥地利是什么鬼?普棍普奥对立入脑?莱茵人不算德国人是吧。
你可以在一片石之前尝试劝劝农民军领袖们放弃推翻大明,并“坚定支持”明朝政权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轻则被骂撒子、赶出大营
重则惑乱军心、乱棍打出屎、剁了喂狗
大家都知道,其实在被八旗突脸之前,大萌官员们还在做着联虏平寇的美梦,就那群被明粉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爱国主义官僚们,也一样打着借满人手除明人乱的算盘,心想着李贼满寇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就可以一个反手将李贼摁在地上再反身一个飞踢将满清踢出国门,听说那满洲鞑子来得势大?那又如何?大不了来个划江而治,他老赵家划得我老朱家就划不得?
哪知算盘打得响,事情发展却往往事与愿违,一年前还牛皮哄哄、华夏战力天花板、战无不胜指哪儿打哪儿的老李,直接被那群古代东北精神小伙(指发型品味)像条死狗一样吊着锤了一年,来年时就被人发现横尸街头,而且显然比起收个两百斤的儿皇帝,精神小伙们还是更乐意观大萌君臣携手表演历史大剧《肥猪跳大海》
直到这时候,大人和泥腿子们才意识到要抱团取暖了(虽然这时候也没啥用了)
而要打个什么旗号呢?
毕竟昨天还打生打死,今天就生死与共,转折太大,怕是要闪了全天下的老腰
泥腿子们赶紧把缴获的破破烂烂的大明旗给刨了出来……开启了伟大的(被逼的),可歌可泣的、抵抗侵略(抱团求存)战争
说白了就是打不赢
入关的满清做为一个正式进入中原角力的军事政治力量太过于强势,强势到逼迫原本对立的明朝封建政权与农民军势力不得不暂时放下冲突,合力应对更强大的敌人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诸多明粉和mzzy者各种yy下就成了,百姓不无怀恋我大明,宁愿乖乖做饿殍,也要力保我老朱家江山的铁证
什么,你说李定国啥心态?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等的yy中可以有如果
如果满洲的涩会人被大伙齐心协力给砍屎了,你认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泥腿子把肥猪点天灯,还是老猪一把梭哈反手土鳖变饿殍??当然反正不可能是肥猪饿殍携手共赢大明盛世就是了
而且显然,人家李定国是奔着前者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