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没有人注意火箭的轨迹吗?
从一个地方,自北向南飞过。
海上发射,西太平洋的两栖动物集体亢奋啊!
一箭9弹和东风上舰这都是扯淡的,技术难度更高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都搞出来了,还是在四十年前以前的事,那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个最大的意义有两个。
第一是低纬度地区发射相对来说要廉价的多,但是我国低纬度地区领土不多,最好的办法是啥,就是直接弄一个海上平台出来。
第二是未来打太空战的时候迅速补射和反卫星有了最根本的优势。
中美都有反卫星技术,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被反了卫星总不能两眼一抹黑,那就补射,补射卫星在地面上好侦测,海上就不一定了,完全可以搞一艘核动力(民用级就可以)的半潜船,带上几十发固态小型火箭。
一旦需要补射的时候,上浮,发射,半潜,走人。
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改造一两艘老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用来发射卫星(美国改造过用来发射巡航导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打仗的时候你有反卫星我不怕啊,哪怕补射上去的小型卫星只能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被击落,那能因此打赢一场战役也是划算的。
廉价、发射迅速、准备快、技术实力强。
中国航天终于又有一个领域跟美国航天的差距缩小到25年以内了。
先答题。
海上卫星发射平台的优势有三个。
1,发射场占地广阔,对周边安全构成危险。海上发射平台既节约土地又可以设置在广阔的大洋中央,不会扰民。
2,低纬度地区的发射场可以利用地球自转,减少百分之几的能耗。我国国土主要集中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只有海南岛有一个北纬19.61度的发射场。有了可移动的海上卫星发射平台,我们可以获得更低纬度的发射位置。
3,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海上卫星发射平台可以前往更多的发射地点,便于发射任务入轨。
再吐槽。
这是我1996年启用的的剪报本。
山东少先队真理报,整版整版的刊登UFO研究,我非常喜欢看。一张报纸,正面介绍UFO,背面教小朋友写作文。
这是关于卫星海上发射平台的文章。海上发射平台已经被美国领先二十年了,希望中国能抢到文章中预言的电磁发射的头筹。传说2020年我国会发射羽舟火箭,采用地面电磁弹射发射电推火箭——羽舟。
文章里说的“1998年启用”的海上发射平台就是奥德赛平台。该平台跳票一年,1999年通过“天顶号”火箭完成首次发射任务。
再看几篇科技旧闻。
海上风力发电,根据这篇1996年的译文,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展了。我国本世纪开始建设海上风电场。
中国首个盐融蓄能太阳能发电站2018年在甘肃建成。美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掌握该技术。
1996年,家里有网络了,我持续了两年的剪报习惯就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