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代表帮大家总结一下这个文件的中心思想:
第一,婚前辅导和离婚辅导,通过宣誓等方式,让双方更有契约精神。
第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让婚姻文明和谐。
第三,国家增加维护小家庭幸福和谐的成本,希望全民幸福指数提升。
嘟嘟觉得:想法真的很好,但是落实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离婚率这个问题,如果从根子上抓的话,并不是说结婚的时候读读结婚誓词,两个人就真的有契约精神的。
恰恰是因为对于某些主动破坏婚姻的人来说,破坏婚姻的代价特别小,所以他们为所欲为。
发誓发毒誓发血毒誓,这个事儿也是建立在一个人有契约精神的基础上的。
默认宣誓的人有契约精神,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强制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人守约,只是因为他发现破坏契约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大到他承受不了。
这一点不分男女。
据说,2011年的婚姻法,对于出轨这种过错方有更加严肃的处罚,这才真的算是保护了婚姻里面的非过错方。
喜新厌旧是刻在贪婪人性本色里面的共同痕迹。
单纯的靠教化,歌颂,引导,效果并不会太好。
更何况,目前娱乐圈乱成这个样子,娱乐头条里都是今天谁出轨,明天谁离婚,后天谁原谅。好不容易搞个恩爱夫妻人设,还没半年就崩了,笑掉大牙。
从公众人物上面就没有带好头,社会舆论就没有引导好。
那么有一部分人发现自己明明很可能是个受害者,而犯下错误的人很快又会被公众原谅,一点儿都不少挣钱,婚姻法对他们的惩罚力度也很小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心灰意冷,觉得人间不值得。
再说了,所谓的婚姻咨询师又能干啥呢,我们这些搞心理的,搞情感的,一直在干这些活啊。
两个人感情出了问题,至少有一方是掉链子。
而掉链子的那一方,不太可能会花钱花时间来找我们进行咨询,我们接到最多的咨询仍然是被害者们伤心伤身伤钱的咨询。
我们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极其强大的共情能力,也只能让受害者能够接纳事实、重振旗鼓、继续生活,不至于绝望到堕落自杀。
而这段破裂的感情想要挽回,关键是在于那个肆无忌惮破坏这段感情的人啊。
我们有什么本事隔空发功,让这个主动破坏关系,违背契约的人良心发现回心转意呢?
还是说,我们存在的价值,只是劝被害者们忍气吞声算了算了?
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努力的倡导健康的两性关系。
我没看情感咨询之前,只是写个爱情小说,不都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三观不正的绝对不能写,违背公序良俗的绝对要被封杀。
爱看我们小说的人,大家都有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幻想。
但是纵然我们写得有多么的努力,过程有多么的严格,我们并不能保证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价值取向和爱情观。
我们能做的只是基本盘比较稳定、两个人互相愿意付出的情况下,帮他们修整一下表达方式的问题,强化一下如何接受彼此下限的问题而已。
而对于那些一心占便宜的人,无能为力。
敲黑板:
再多的恋爱技巧相处技巧也只能建立在两个人都有意愿有能力为对方付出的基础上。
如果其中一个人非常鸡贼,削尖了脑袋卯着劲就想占便宜,我们能给他隔空洗脑,还是隔空换血?
他才是这段婚姻出问题的关键。
真正导致离婚率攀升的原因,是坏人的毁约成本非常小。
而现在生活好了,被伤害的那些人,更敢于快刀斩乱麻,哪怕舍弃的沉没成本,也要从这一段有趣的关系里把自己解放出来。
如果想要拯救离婚率数字,那么就得保护好这些好人。
而不是让我们一个劲儿的劝好人:忍忍吧,跟谁过都是过。
冷静一下吧,你只是太冲动了。
当然制定法律法规的人一定比我这种基层情感咨询师聪明的多,所以针对出轨方的惩罚加重了,这是一个好兆头。
国家愿意重视好人的感受,愿意维护好人的权益,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要大力鼓掌的一件事儿,是婚前的培训。
我的确觉得我们的工作其实是应该放在婚前甚至是恋爱前。
与其一出事儿,就马后炮的指责人家不擦亮眼,不如让姑娘小伙子们,尤其是善良的有契约精神的姑娘小伙子们,能够准确的找到彼此,好人跟好人在一块过日子,两个人都不出幺蛾子的话,有什么好忍辱负重要离婚的?
社会真正要淘汰掉的是那一部分权利义务不对等、毫无契约精神、只想占便宜的人。
那种人如果做了坏事,可是他本身也没什么好赔偿的成本,那么在婚恋市场上真的就变成了光脚的。
谁跟这些人恋爱结婚,都是被剥削的料。
谁跟他们都很难过下去。
所以,国家想要改善这个民生问题,是个很好的事情,我双手双脚支持。
但是我仍然认为:改善方向应该是加大做坏事的成本,尽可能保护好人。
先把有带头作用的那些公众人物私生活规范起来,给群众打个样。该封杀封杀,该惩罚惩罚。
然后,我们这些基层咨询师的工作的确应该放到婚前,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好得多。
综上,既然国家着手抓这个问题,重视人民的幸福,那么有权利幸福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