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无法接受日本人是战争受害者呗。
这片我印象不深,貌似一开始是美军用燃烧弹地毯式轰炸什么日本棚户区,疑似是m69集束燃烧弹丢得满街都是,把日本人的木头房子一点一大片,把男主的老妈做成了烤肉。然后男主姐弟就以非常缓慢的方式饿死了。
如果日本人不算战争受害者,这片看起来自然是既做作又搞笑,挨炸怎么着,就是你们自找的。饿死烧死都是活该,别无病呻吟。
下面插播历史节目。
1944年12月18日和21日,美军派出各类飞机二百余架,用m69燃烧弹地毯式轰炸武汉。武汉人的木头房子不见得比日本人的耐热,一点一大片,烧光城区的50%,烧死烧伤四万多人。
“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陈纳德少将根据自己在战前去日本考察的经验,认为日本以易燃的木造房屋为主,经不起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击,而武汉的城市结构也与此相似,可以用武汉来测试新型燃烧弹的效果[4]。因此,他从1944年6月开始,就提出以地毯式轰炸战术袭击汉口的日军基地。”
“第二十航空队的柯蒂斯·李梅少将刚刚从欧洲战场调到中国,正在为从中国起飞对日本进行高空轰炸的效果很差而感到沮丧,也在探索低空轰炸或燃烧弹轰炸等替代方案,他认为哈佛大学科学家研发的M69燃烧弹性能优越,可以用于地毯式轰炸[2]。因此,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李梅采用这种燃烧弹对汉口进行攻击。”
“日军汉口基地全部50架飞机中的4架战斗机被击坠,19架飞机在地面被击毁,武汉地区战斗机仅余 20 架的战力;生活与战斗物资也被摧毁,日军在东部已经开始出现饥荒,战斗力大为下降。虽然空袭仅命中了38%的目标,目标地区最终有40%-50%被焚毁[5]:142-144。汉口市区因燃烧弹的攻击发生大规模火灾,大火在长江沿岸5公里以内的范围燃烧了3天。”
“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汉口一半以上的市区被烧毁,约4万汉口市民伤亡[2]。从汉口一元路至五马路、江边至铁路线一带,在长约3公里、宽约5公里的区域内.一片火海,房屋被毁15600余栋[1]:142。日租界大部分被破坏。”
“汉口大空袭是美军在首次使用燃烧弹对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这项战术之后被应用于对日本本土的空袭。[5]:144此役应当不是空袭日本计划的直接来源[5]:144,但陈纳德在其回忆录《战士的路》中称,此役给李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定了其在日本采用同种战术的决心。”
烧死日本人主角他妈的燃烧弹地毯轰炸战术,是靠烧死武汉市民来验证的。
像主角一样事后饿死的武汉小孩,我怀疑也不是绝无仅有吧。
一样的平民百姓,被一样的轰炸机用一样的燃烧弹轰炸,中国人觉得不值得拍电影无病呻吟一下,我觉得也没必要看不起肯拍电影的日本人吧。
可能有人觉得日本人是敌国人民,武汉人不是,所以可以区别对待。
不幸的是,那些被烧的武汉人是汪伪政权居民,同样是敌国居民。
吉卜力实惨。
宫崎骏都快成日本右翼嘴里公认的日奸了,就算是这样老头子也没抱怨过什么。
但是老人家看到中国青年这么无知的给他和他去世的老友扣帽子估计真会破防。
因为很多人既没有看过动画,也没有看过原作小说,很多指责这部作品的人甚至完全只是从各个博主那里看过解读罢了。
原作小说是野坂昭如在60年代创作的。日本投降那一年,作者15岁,是书中描述场景的亲历者。他在同一时期发表的其他作品,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那场战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完全看不出任何“反战败”的情绪,《美国羊栖菜》基本是在指着鼻子骂旧日本了,而《探戈舞曲》又很好地描述了战败后日本人矛盾的心理,这些东西,没有亲身经历根本写不出来。
因为这部作品左右翼都能把自己的逻辑圆起来
左翼思路:
这部电影非常戏剧性的就是,一直心心念念大日本帝国的男主,自身却被战争和帝国主义压榨的一无是处。周围的人民拿着“爱国主义”的zzzq,却没有任何人文关怀和宽容的胸襟,相反非常自私(详见周围人对男主态度)
结尾时男主大喊父亲是骗子,某种意义上是对自己幻想的一种破碎,而男主喜爱的战争最终确实摧毁了他们一家。
右翼思路:
男主显然是战争的既得利益者。开头就有台词说,军人家的物资就是好啊,男主耳濡目染战胜的三观,洗脑严重,他至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的悲剧是美国人带来的,是因为爸爸死了。
男主和妹妹的悲惨,男主怪罪于美军 而并不是深刻反思真正的悲剧源头 如果代入这种怪异的逻辑,很容易引起反感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日本人。
因为不是日本人,不懂日本的历史,没有爷爷辈儿的人来从小跟你讲那个年代的日本是怎么回事儿,所以看这部完全来自日本视角的电影的时候会有很多外国人才有的误解。
我们的电影输出到国外的时候其实情况是类似的。
我强烈建议所有喷萤火虫之森的人,如果有兴趣的话,学一学日本史,看一下战败前后的日本究竟是什么样子,再回过头看这部片子,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萤火虫之森绝不是反战败,甚至也不是反战,这部片子把背景中的战争去掉,换成地震啊,海啸等天灾,一样完全成立,美国人的飞机换成灾难中打砸抢烧的流寇也一样完全成立,男主的军官父亲换成当地富户,商人,等等其他身份也同样完全成立,甚至片中人究竟是日本人还是欧洲人其实也没什么所谓,作者选择这个时代背景,在我看来只是为了更方便的,让拥有相同历史记忆的日本人能更简单快速的理解故事背景,仅此而已。这个背景和他要讲述的真正内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么什么是不能变的?
以上这些,缺一个,整个故事就不成立了。
当然我可能没有列全,主要我也没功夫再刷一遍全剧,但是核心要素基本上就这些。
所以导演究竟想说什么,我觉得已经呼之欲出了。
其实我看到这里有这么多人在批这部电影我是有点懵圈的。
我稍微看了一下,批这部电影的人主要是几个观点。
一个是认为这部电影并非反战,而是反战败;一个是了解到了当年日军在侵华时的暴行,认为电影仅仅是表达了侵略国人民受到的伤害而隐去了被侵略国所受的苦难,有洗白,刻意弱化侵略国罪恶之嫌;还有一个主要是针对清太,也就是主角的行为的。
事先说明,我只是个观众而已,说的也只是我本人的一点点看法而已,如果有什么问题这边欢迎指出。
我认为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反战片,不如说他是一部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的片子,而战争恰恰只是这个故事的一个背景而已。
这点我认为从高畑勋导演笔下的男主角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来,至少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反战片,否则设计一个五好少年不比现在的清太更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心吗?
而清太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了的富家少爷,这也是我列出来的第三个观点的人批这部片子的理由。
为什么说清太是一个被军国主义洗脑了的富家少爷许多答主都答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设计这么一个主角的用意何在呢?我认为是一种讽刺,讽刺的就是主角这样盲目信仰军国主义,不愿意接受战败现实,单纯愚蠢而又无知的军国主义信仰者。
而那些喊着“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的群众,讽刺的就是“我好不幸,二战我们才是受害者”的那种用所谓的“我们也是受害者”做借口将本国的罪孽轻松抛弃的日本国民,批判的是日本国民在当时的心态。
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施暴者,他们认为自己掠夺他国是理所应当的而无法认识到对方的反击也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反战败我个人是无法理解的,日本战胜了就能改变当时已经深受苦难的日本民众的现状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取得了胜果的日本更加不可能停下自己侵略的脚步。
战争能带来的结果只有双败,不论是侵略还是被侵略,战争都是残酷的。
(高畑勋是左派的)
其实用一种相对正常的逻辑判断。
我们作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和被侵略方,当然不愿意看到战争发起方和侵略者去反映自己所受的战争创伤,这是很正常的心理,没有必要去抵制什么的,这是部好电影大家都认可的,电影的那种伤痛确实是不能让我们共情。
像《萤火虫之墓》这样的电影,采取的是以当时日本的战争遗孤为主线,当然会看到哥哥不愿意接受父亲战死的事实,这种真实的情况放在我们眼前当然会觉得这很反战败,但人家那是一种还原,还原的态度也不是对其阵亡的父亲表示无限的尊重和肯定。
就像《隐蔽的角落》一样,里面的女主所遭受的痛苦和自己强烈的玉碎情绪,其实很好反应那个时候部分日本人的心理,更加表达了军国主义思想对女主的荼毒。
所以,喷《萤火虫之墓》是极其正常的受害者心理,我们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去同情加害者的家庭。但是这样的心理去看电影,确实有失偏颇。如果这样的电影成了反战败,那《永远的零》《啊,海军》这些电影是什么?你把这类电影放在一起对比就发现,一个说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悲剧,一个说奔赴战争的光荣和正义,这两者的矛盾性是显然的,自然不能放在一起叫反战败。
当然,有一个问题可以思考一下 。
作为加害者的日本可以不可以表达自己所受的战争伤痛。
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您能不能让观众也能去思考一下战争的性质。
如果做到了对非正义战争的反馈,和反法西斯精神的表达,你哪怕没有直接拍受害者的灾难,这才算得上真正的反战。
如今这种右翼大行其道的日本政坛,那里容得下真理和人民的声音呢?看着立宪党,社会党慢慢妥协的独木难支的日共,没落和被排挤的社会派导演,孤掌难鸣的文艺界,所剩无几的上世纪动画人,还有一群麻木不仁被文化操控的国民。日本,真是不断堕落了。
扯长篇大论的越来越多了,何须分析那么多呢?
这个片不是现在才引争议的,是老早就引争议了,而且以“战争加害国描写战争受害者,以此将自己伪装成战争受害者”为批判理由对该电影进行无限期延迟上映的,是我们的好邻居韩国人。
战争加害国,以战争加害国为背景,描写战争受害者,那就是得面临这种批判。在这方面,特别对于动漫类作品,泡菜国人比我们鼻子灵很多。后来战后70周年,日本要在美国华盛顿上映《萤火虫之墓》,刚刚放映了一堆慰安妇电影的韩国当场群情激昂,诸多网民在网上疯狂祖安,觉得“一想到一堆美国人看着日本片子流泪就恶心”。
当然喷归喷,他们也承认“片还算是好片”。
所以分析什么反不反战啊,反不反战败啊,主人公是正面反面啊,没必要好吗,是这部影片的题材本身就有敏感性,一部分人的立场根本不可能买账。
————————————————————————————————————
顺带说些比较主观的。
写回答的时候查了几篇日本人写的博客,跟韩国人抵制该片相关的。
多多少少都能看见几句“本片无国界地向后世传达战争的愚蠢和悲惨”“战争是愚昧的”“愿世界没有战争”。
所以说高畑勋在15年那回采访时立的牌坊,“本片与反战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觉得真的是鸡贼。
观众的反应都这么老实,你立牌坊又有啥用呢?
这部片子讲悲剧,背景是战争,联想到反战题材是很平滑的,你能怪观众误读吗?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将其作为反战电影来推荐。如果去掉反战的标签,这片的主题其实非常模糊。
不要觉得吉卜力的上代大师就不会鸡贼,吃了反战题材的红利,又不承认反战,不鸡贼吗?
————————————————————————————————————
更主观的。
近几年批判清太的网友变多了,主要是这个主人公太无耻,不肯劳动,迫害妹妹,单方面与收留自己的家庭交恶,看见轰炸机兴奋得大叫等等,简直一无是处。
然后有人就拿高畑15年那个采访说事,高畑说,清太这个主人公呢,应该是高中到20岁那个阶段,刚刚开始独立的年轻人比较能够共情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呢,年轻人可能渐渐不能再与清太共情,而去与苛责清太的那个婶婶共情,我很害怕这种时间带来的逆转。
哇,高畑导演猜得真准。
要我说,屁啦,写了个烂人就烂人嘛,观众与婶婶共情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成效了好不好,和平时代又不需要这种死小孩,你害怕个毛。
看完后其实没多大情绪波动(其实我也是个感性的人,反正每次看八公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只有那么点悲哀,对战争的悲哀。 看了萤火虫之墓很想讲个故事,感觉和萤火虫之墓比较像(是真事,主人公是我曾姥姥,就称主人公吧,主人公家位于山西,主人公有3 4个姐姐2妹没,其实不管3还是4个姐还是妹,故事中只涉及一个,其他就别管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此时主人公10岁,听说了这件事并没有特别在意,村子里的大人们也是。这时她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可怕,仍然该干嘛干嘛,大人们也是。 就这样在日本人攻占了上海,南京大屠杀,徐州,开封,战火不断蔓延,1938.9山西也没能辛免,主人公第一次正真意义上接触到战争,在她妈妈的尸体下,她被保护的很好,没有受到伤害,等日军离开后,她也被姐姐找到,就这样姐妹俩踏上逃亡之路。她们家粮食要不是其他姐妹拿走了,要不就是被别顺走了,没有食物,她们也开始边走边顺粮食。 1939.7没多长时间战争又开始了,山西逃也不知往哪里逃了,只能随着灾民走了。但别忘了此时不仅是在战争期间,也是在逃亡路上,天真的姐妹俩好不容易攒的粮食就这样被人抢了,姐姐为了抢回来也被打了,这下粮食没了,姐姐也倒了,此时主人公12岁。她为了让自己和姐姐活下去,开始吃草根,很嫩很甜。但这无济于补,没多长时间姐姐就彻底倒了,尸首也没来的急埋,日本人的枪火又来了,为了活着主人公,哦,不光主人公,想要活下去的人们都躲在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下,即便很臭,很恶心,可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躲开日本人,千万不要落到日本人手里,主人公这么想。很幸运,她躲了日本人,她活下来了,她重新有了信念,去找爸爸和其他姐妹。于是她便更努力的活着,不要去相信别人,跟紧大家的脚步,尤其是大户人家,这种人好骗,跟着他们能吃一顿好的,这是主人公总结的逃亡经验,对了还有哪里的草甜嫩,树皮怎么就吃才对,土就着水就能吃很多很多。这一次主人公没被抢了,但也只剩她一个人了。 终于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了,听到这个消息主人公很高兴,她不用逃亡了,不用担惊受怕了,而且她也长大了,她不再一个人了。
这是我曾姥姥讲给我妈妈的故事,如今我妈妈又讲给了我,我讲给你们。对了,吃树皮这事我之前真的无法相信,直到看了《一九四二》人性才是最可啪的东西。
写得不好,也太多,过了吧
我说个有点偏题的,我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个女主角,有两个追求者!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女主爱着天使,可是天使为了拯救世界,抛弃了女主,魔鬼为了拯救女主,屠杀了整个世界。底下一大堆人都在为魔鬼而感动,而唾弃天使!
我看到段子,又好气又好笑!
天使为了正义抛弃女主就被批判,魔鬼作恶多端,就因为一心为了女主所以感动了无数人?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把魔鬼换成日本某军官,把剧情换成,日本军官因为女主的死,极端愤怒,屠了一座城,那座城叫南京!而天使为了抵抗日本人的屠城,牺牲了自己!
请问,你还为魔鬼的爱情而感动吗?
嗯,不敢动。。。。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