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智,通俗的说,历史能让你聪明一点,不会轻易让人忽悠。
我听一位老大哥说过一件往事,70年代末80初,中苏关系因为中越问题还是紧张,他们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神秘兮兮的告诉同学们——不用担心苏联威胁,美国人已经承诺帮我们打苏联了。
那会是中美蜜月期。
过了近二十年,90年末,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学生们都气炸了,上街抗议,那会也在流行一句话——俄国已经承诺了,帮我们一起打老美!
那会是中俄蜜月期。
短短二十年,中美俄三国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不读历史能明白为什么吗?
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学,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只管上街。
“学历史”不是一个义务,而是一个权利。
义务你不能不履行,但权利你可以放弃。
我们专业概论课的第一句话叫做“档案是人类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原始记录”,何谓“原始记录”?就是没有任何的修饰,没有多余的赘述,没有虚拟的假设,就是很原始很直观的记录人类社会发展中种种客观情况。
这些记录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它可以为你提供自然科学、天文地理、人生规划、组织架构、心理健康……等等的归纳依据。简单的来说,它可以帮助你掌握“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古代部落或者游牧民族草原上,最有地位的人永远是年纪最大的老人,因为他们活的最长,经历的最多,能够轻松的对吓傻年轻人的自然灾害或宫廷政变做出解读,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而历史文献,就是这么一个记录了人类从诞生文明至今所有的客观事件的“老人”,在不求回报的给你们这些小年轻传授一些人生的经验。
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的经验传承重要性已经下降,但是,人心是不变的,在读心术科技还没有应用的时候,通过历史解读人类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举个例子,你把知乎五年前和现在对待“考公务员”这件事情的态度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许多人现在正做着五年前自己最瞧不起的事情。但这新奇吗?不新奇!不学历史的人总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而学历史的人可以眼睁睁看着自己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甚至还可以做个假设,假设二十年后,如果那时候还有知乎,那彼时知乎上关于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争论,主流立场肯定会与今天有很大不同,无他,历史经验。
当然了,这些只是让你看事情通透一些,历史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人和集体在某些路线选择上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分析规划。不论是国家要伟大复兴,还是你爸要升职加薪,通读历史总能让你在一个重要决定前不那么手足无措。
你觉得历史没用,是因为大群体方面的问题总是充满共性,少年人集体热血,青年人尽数颓废,中年人陷入迷茫,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危机,社会主义国家偶尔……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一两个熟知历史的人或者团体,就能依据客观记录的归纳,轻松的对发展路线进行调整,而一旦有一百个人熟读历史,剩下的九十九个都会觉得自己空学了屠龙之技。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大群体可以整体规划,你的人生你愿意由别人书写吗?商鞅变法时的政治观点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不能开启民智,让人们知道的太多,这样就会有人对国家的整体规划指手画脚,例如在“奖耕励战的秦国,就是有人想经商怎么办?”最好的方法是民众对人生浑浑噩噩,全力追随国家政策的指挥,是最有利的。
这些心无智慧的民众,也许还过得很开心,可是,你愿意吗?
你的感受,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懂,不能交给任何他人去规划去统计,那样的你,自己活的不开心。
我前面为什么说,学历史是给你的权利,因为这权利不是随随便便天上掉的,在我专业的课程《中国档案事业史》里,可以很清晰明了的学习到掌握历史知识人群的变化过程,殷商西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掌握祭祀大权的巫师和家藏史书的史官是唯一有学习历史资料权利的人,他所提出的建议,国君也要谨慎考虑,那是我们档案人员最为风光的时代,我说没给本文点赞的是魔鬼,那么你们都得被拖出去砍了,后来,这个垄断权利在春秋战国开始被稀释,经历私学兴起,教育普及,这才在今天,让我们每个人自由学习历史的权利。
学习历史的权利,意味主导人生的权利,在迈入公司,踏入部门,面对着阿谀奉承勾心斗角心存不满却被领导嗤笑为“你还太年轻”时,你该怎样判断是你太不随和,还是他们蝇营狗苟呢?我想,大部分年轻人都会或因为生活,或因为环境,最终与之化矣,能够如鱼得水风生水起自然最好,可万一多年回首,仍然发现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怎么办?这就是浑浑噩噩的一种体现,而已经对人生通透的人,只会微笑着拍一拍领导的肩膀,云淡风轻的回一句:“是你太年轻”。
这是谁给他的勇气?历史!
一个思想经历过近千年的垄断,近万年的传承,近亿万人的感悟……那么当你质疑它的作用时,你有0.0001%的可能,是一个万里挑一的不世出天才伟人,剩下的,可能就是无知。
历史其实就是前人走过的路,总结的坑,曾经的坟,多读历史,或许可以让自己走的顺利点。
大概海拔低且大量存在洼地等封闭半封闭地形
排水不畅加之降水量丰富,所以形成大量湿地沼泽地烂泥地
并且由于大量沼泽地洼地长期存在,导致土壤盐碱化,在没有使用深耕和发展水利的条件下
土地产出低,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
—————————————————————————
还有海水对海岸地带的侵蚀和盐碱化
@孙绿
专栏地球知识局的文章——江浙沪是黄河冲积出来的吗
地址在评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