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蓝玉、于谦、袁崇焕谁的死不冤?谁的死负面影响更大? 第1页

     

user avatar   po-wan-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蓝玉、于谦老夫没怎么接触和他们相关的原始资料,不评论。
  至于那个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老师亲自为汉族指定的、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袁大“将军”,老夫倒是知道一些。

  在这场赌局中,相关各方,分别是:明王朝、后金、袁崇焕,明王朝内部的利益集团(组织)。他们各自的利益是不同的,必须分开来分析,然后再看看他们是怎么互动的。

  我们从袁崇焕和后金的议和开始说起:
  当时的后金,看似“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实际上,后金根本不是什么“游牧民族”或“渔猎民族”的“少数民族政权”,后金八旗,从建立之日起,其实质,就是辽东腐败官僚集团手里的工具和棋子,专门帮他们干坏事、铲除明王朝皇权在辽东的影响力。
  所以,弩尔哈齐“统一”女真各部,从一开始,就得到辽东总兵李成梁、辽东大族佟氏家族为代表的辽东官僚士绅的全力支持。
  而在所谓的“七大恨”起兵之后,后金和辽东官僚士绅,一直都有很深的勾结,所谓的“努尔哈赤大战萨尔浒”,弩尔哈齐吹嘘“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要想做到这点,前提是明王朝的内鬼在向他提供明军的准确情报。

  现代人都嘲笑杨镐愚蠢,错误分兵,那好,我们推演一下,不分兵,作战计划被泄露给弩尔哈齐后,仗会打成什么样子。
  很简单,胡宗南23万大军进攻进攻延安,被只有两万多人的彭德怀一招“蘑菇战术”牵着鼻子,有劲使不出来,时不时被我军回过头狠狠咬上一口,最终被拖垮拖死,就是明军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明军方面有人想弩尔哈齐泄露作战计划,而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就是我党的地下党。

  所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上失败了,军事上就别想胜利。

  然后,朝廷派过来的官僚担下全部骂名,杨镐自不必说,先关进大牢。之后的东林党也被狠狠坑了一把,袁应泰丢了辽阳、沈阳,所有的失败成就了熊廷弼“力挽狂澜”的美名,包括之后东林党的王化贞,反正只要和熊廷弼关系处不好,必定要导致局势崩坏,只有熊廷弼才能勉强维持局势。
  扯蛋的是,正是熊廷弼掌权时期,后金看似“安分守己”,然后吞并叶赫部——这正常吗?

  而广宁之战,王化贞完蛋,然后熊廷弼立刻从右屯转进,好吧,王化贞把军队玩没了,熊廷弼转进无可厚非,但是,右屯囤积的50万石军粮,没有销毁,全部落入后金手里,要知道,后金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怎样,当时的粮食价格,至少是一石粮食四两银子,光凭这一条,熊廷弼掉脑袋一点都不冤枉。

  正是因为有人放水,到广宁惨败的时候,明王朝前后在辽东战事上投入的两千多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天启事后派梁梦环(是个给八千女鬼修了好几座生祠的家伙)去调查这些钱花哪去了,梁梦环回来说,许多地方丢了,人死了,死无对证,只知道熊廷弼家产巨万(另有人弹劾熊廷弼家产百万两银子)。于是,已经掉了脑袋的熊廷弼背下所有的黑锅。
  有趣的是,我大清对这个熊廷弼的评价相当高,和袁崇焕差不多,赫赫。

  骚操作的结果,是辽东战事的彻底败坏,看似后金占领了辽东,实际上弩尔哈齐并不是真想推翻朱明王朝的反洞统治,起初的弩尔哈齐,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想割据一地,然后以藩属的身份向明王朝“朝贡”换取“市赏”,搞变相贸易。这也正是辽东本地官僚士绅的如意算盘。

  只不过,辽东本地的官僚士绅算计明王朝,明王朝的官僚士绅设了个更大的局:
  好啊,奴酋造反,是个大大的反贼,所以要平辽(暂时平不了),野战打不过奴酋,那就修堡垒,并且修堡垒不是防守,而是进攻,按游戏里的说法,叫“塔攻”,从山海关开始修堡垒,一路把堡垒修到沈阳去。能不能成功再说,反正是修堡垒,养蛀虫,这种战略多少花销?不重要,反正老朱家买单。
  朝廷没钱,那就加征辽饷。辽饷名义上收了六百多万两,实际上各级官僚以辽饷为名的加派,没有两千万两hold不住。然后各级官僚以修堡垒造大炮为名,再吞掉若干,真正落到大头兵手里的能有多少,就只有天晓得了。

  不仅仅如此,还要对奴酋进行封锁。丫甭想获得“市赏”。
  看似损人不利己。
  那好,根据这个设定来推演一下:
  后金被经济制裁,辽东特产卖不出去,铁器、布匹、粮食、茶叶等各种物资运不进来,各种货物的价格,必然出现严重畸形。
  然后,普通商人自然不敢跟后金进行贸易——那是通敌的干活。
  但是,官僚扶植起来的商人却可以。

  再看看后金这边:
  后金根本不是“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政权,弩尔哈齐本人,都是李成梁的亲兵、家奴,他建立的八旗,根本就是明末辽东将门的少数民族版本,组织制度,是明朝将门的主子奴才制,而明王朝的卫所军采用的这种制度,是相当腐朽的,明王朝建立后,没过几代,将门各级军官,就把明王朝划拨给他们屯田的土地瓜分净尽,明末兵部尚书梁廷栋是这样揭露的:
  “祖制,以屯地养兵,大约每卫足供五千余军及官舍俸粮之用……乃管屯诸臣止问粮而不问地,以致地归豪主(各级军官),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也就是说,“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军官成了农奴主,军户成了农奴,农奴还得负担各种税赋“粮出穷军”,于是军户大量逃亡,于是“军逃粮欠”。

  明王朝的将门尚且如此,后金的管理能力更低,弩尔哈齐用这种制度来管理他的占领区,没几年,经济局势就大幅度恶化。
  天启三年,后金的粮食价格,是一斗粮食一两银子,是正常价格的十倍以上。
  天启四年,弩尔哈齐杀“无粮人”,类似于美国利用新冠疫情让穷人病死那样,只不过弩尔哈齐是直接动刀子杀穷人,减少粮食消耗度过饥荒。
  天启五年,弩尔哈齐对辽东汉民进行无差别屠杀。

  到天启七年,后金经济已经崩溃,后金政权已经接近散伙,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大量逃亡,毛文龙统帅的东江镇不仅接收了上百万的辽东汉民,更有数千强壮真夷,《满文老档》记载了当时各种货物的价格:
  “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正常的价格是这样的:
  粮食,通常一石在一两银子左右,新粮贵一些,如果是放了几年的陈粮……奸商会把陈粮当新粮卖。所以粮食价格不好说,但是,“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是正常价格的八十倍以上。
  马匹的价格,袁崇焕购买马匹时报给户部的价格是一匹20两,林丹汗卖给王象乾的价格是“八两为上、七两为中、六两为下”,按一匹20两计,马匹价格是正常价格的15倍。
  蟒缎的价格,崇祯五年的《满文老档》是这么说的
  “昔太平时,以银五两四两即可易得蟒缎,自兴兵後,攻取辽东、渖阳,在国内贸易时,一疋蟒缎价值二百两。”(比天启七年还高,说明后金的经济形势还在恶化)
  也就是说,蟒缎价格是正常价格的四十倍以上。

  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对后金进行任何打压了。
  都已经“一金斗粮价银八两”了,无论袁崇焕,还是他背后的组织,都不能让后金完蛋,否则,不仅辽饷这种临时加派会取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畸形市场也得完蛋。
  “辽饷”根本不是明王朝的正常税赋,而是为了镇压后金而临时加派的,一旦后金被镇压下去,辽饷这个加派的税赋就必须取消,这就触动了许多人的根本利益。
  不仅如此,在后金占领去,粮食、布匹、马匹等各种物资都是正常价格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教导我们:
  “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不惜冒绞刑的风险。”
  而将各种物资走私到后金,利润不是百分之三百,而是百分之三千,甚至更高。

  所以,明明后金已经虚弱不堪,但是,谁敢真正消灭后金,就是在和所有的人作对,所以,注定没有好下场:
  登莱巡抚袁可立,被一个阉党带着四个东林党轮番弹劾,于天启四年辞职滚蛋。
  孙承宗,受袁可立、毛文龙等人影响,觉得平辽时机出现,开始谋划向后金进攻,关键时刻,东林党火并阉党,等到天启五年魏忠贤彻底搞倒东林党,大权在握时已经一年过去。孙承宗好不容易发动进攻,结果被人拖后腿,川湖兵“闹马乾”(不是闹军饷,而是闹马吃的草料),军队到达三岔河,水师迟到好几天,前锋过河后被后金干掉,后金没有水师,三岔河另一边的明军却突然崩溃,生生把小败变成惨败,孙承宗不得不辞职。

  然后,袁崇焕在柳河之败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然后,又让后金抢了右屯30万石军粮(又是在右屯),然后再次“力挽狂澜”,取得宁远“大捷”。
  于是,袁崇焕当上了辽东巡抚。

  这时,袁崇焕的利益所在是这样的:
  毛文龙吧道友“透史现真”对袁崇焕的分析是:
  当时辽东的明军虽然收复了几百里国土,但那只是后金有意不去占领的地区,乌龟壳也就是造到锦州,大凌河一线,毫无疑问,越往东,越危险,至于越过辽河,到沈阳,辽阳,那几乎是纸上谈兵。

  袁崇焕面临的选项并不多,无非是:
  1.操练军队,像王化贞那样准备与后金决战,收复失土,但成功率极低,他落得王化贞那样的下场的可能性倒是极高;
  2.保住已有土地,维持现有格局,只守不攻,但这样一来朝廷与后金的反应如何难以预料,而自己就变得碌碌无为,毫无建树,在政治上难以得分;
  3.坚壁清野,退回关内,那是政治上的自杀行为,不予考虑;(依我的看法,应该是只守不攻或退回关内在军事上是准确的,可谁也不敢承担其政治后果,在皇帝不能独掌乾坤,无法独裁的情况下,谁能背这个黑锅呢?)
  4.学习孙承宗,坚决把乌龟壳造下去。这倒是可以收复失土,可以有政绩了,但最多是萧规曹随,拾人牙慧罢了,可问题是孙承宗把好做的先做了,以后的危险会越来越大,袁崇焕如同拿着分数不高的成绩单的同时还抱着一颗炸弹,越往东,炸弹越大,他可没有孙承宗华丽转身的资格和本领,能黯然下台就不错了。

  如果是其他的官僚士大夫,那也就是在那几个选项里做选择题了,就如同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掌里折腾,无论这么折腾结果都不会太美妙。不过袁崇焕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政客,他更是一个政治赌徒,他下出了别人不愿意下的棋:和谈
  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和谈?因为政治风险太大,朝廷的态度很强硬,去和谈很可能被说成卖国贼,士大夫尤其是道德楷模们多是空喊革命口号,而不愿意去接辽东这只烫山芋,对和谈更是如避蛇蝎,以免得“辛苦奋斗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袁崇焕却不同,别人爬到高位要奋斗三五十年,他只花了三五年的功夫,他喜欢以小博大,头顶着“大捷”的光环,如能稳定住辽东的局势,不再丧土辱国的话也是大功一件啊,反正丢失国土又不是他袁崇焕丢失的,输也输不到哪里去。可如果和谈成功了,那他肯定会名利双收的,名望应该超过所有去过辽东的士大夫。

  袁崇焕敢于和谈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和后金的当权者有着良好的友谊,明白后金也有和谈的愿望,尤其是皇太极。宁远战役袁崇焕把辽东的军粮都送给了努尔哈赤,解了后金断粮之苦,之后他去打蒙古部落,去赶走毛文龙这只光脚苍蝇,就是不去报攻宁远的"失败"之仇,可见努尔哈赤对于袁崇焕这位国际友人心存感激。8个月后他死了,接替他的是明末时期整个东亚地区几百年不遇的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皇太极。而皇太极自始至终都希望能同明朝和谈。

  如果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死了,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擅自派人去吊唁,恐怕会上军事法庭的吧?作为叛乱集团的头子努尔哈赤死了,而战区平叛司令袁崇焕居然擅自派人去吊唁慰问,真让很多人无语啊。不过我在想,如果是毛文龙派人去吊唁,袁粉们会不会也无语呢?
  (老六说明一下:袁崇焕派李锁南木座喇嘛去后金,一开始,他向皇帝报告说要派人“间之”,也就是派间谍去从事特务活动,然后,他派喇嘛去议和,又向皇帝报告说议和就是去“刺探情报”,借口“刺探情报”去议和,白马非马,议和原本是一条高压线,袁崇焕是体制内的老油条,找出来的借口冠冕堂皇,一万九千岁被他耍得团团转,所以这事明明会对明王朝的外交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偏偏皇帝没法追究,只能事后叫停。)

  天启六年8月11日,努尔哈赤病死,9月1日,皇太极即位,10月17日,袁崇焕派遣宗教人士李喇嘛、都司傅有爵、田成等一行34人前去吊丧,并祝贺皇太极即位。
  皇太极呢,自然是热情地接见了明朝使者(其实只是袁崇焕的使者),都谈了些什么,我没有找到会谈纪要,我也没有信心找到。只知道皇太极将袁崇焕使者留驻沈阳将近一个月,走的时候又派了数人带著礼物随同赴宁远,当面回谢袁崇焕,以表达和平的愿望。
  袁崇焕私自和谈的同时,也去上报朝廷,魏忠贤一开始还不明白怎么回事,搞清了之后立即申斥叫停。

  先说皇太极,后金抢掠了明朝众多的土地,物资和民众,却渴望和谈,渴望和平,因为他想得到明朝的认可,把自己洗白了。好不容易来了个国际友人袁崇焕要谈,但不料朝廷不认可袁的行为,明朝的态度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死活不谈(老六注:不是死活不谈,而是条件是后金不能接受的,比如让后金放弃占领区,把汉奸交出来等)!皇太极没辙了,怎么办?既然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那我就在战场上得到。你不是不谈吗?我就打到你肯谈为止。这就是后金的战略。但战术上怎么打?辽东现在是国际友人在掌权,总不能把他打倒,换一个强硬分子不是麻烦吗?所以,和谈的对象就从明朝变成了袁崇焕个人,看看双方有没有共同点,能否求同存异,找到共同互惠的利益。

  再说袁崇焕,他已经水穷山尽疑无路,好不容易找出的上升之路却被死太监给堵死,这对于战略赌徒来说是难以容忍的。怎么办,那既然你无情就休怪我无义!作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对双方的情况看得很清楚,他明白自己本身已经无法努力向前了,但可以借助外力,利用外力给明朝放血,放到死太监受不了,同意我和谈才能止血,我不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吗?皇太极和袁崇焕,一个希望和平,一个希望和谈,两人如同痴男怨女,一碰即合,虽然深处敌我双方,但实际上已经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直到袁崇焕死为止。

  袁崇焕的基本情况,“透史现真”分析得差不多了,老六开始分析其他各方的利益和各方怎样互动:

  明明后金已经虚弱不堪,但“与后金决战,收复失土”这个选项会触动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向后金发动进攻这个选择项被第一时间排除。
  其他三个选项同样也得排除。

  那就只能议和,这是袁崇焕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是不是明王朝腐败集团的最佳选择,可就不好说了。

  后金那边,选择同样不多:
  天启七年的后金,“一金斗粮价银八两”,由于“黑龙”作祟,后金没能干掉毛文龙,所以没法远离老窝,并且攻势作战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算毛文龙不来偷家,粮食储备也不够。
  所以,后金的攻击目标,只能选择辽西走廊,只能攻打锦州周边。
  锦州,打不动,就只能在锦州周边抢劫,而且时间还不能太长,只有二十四天,把锦州周边打扫干净了,再攻一次锦州,攻不动,就果断撤围。

  后金的两个目标:一是抢粮食,二是炫耀武力,把明王朝打痛,逼迫明王朝和谈。
  前一个目的,达到了,后一个目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把明王朝打痛了,但是,明王朝不仅没有和谈,还将袁崇焕辞职了。
  锦州原则上是归袁崇焕管的。
  尽管后金最后撤了,袁崇焕再次“大捷”了,但被后金抢走大量粮食,“奴营沙锅中率存漕米饭,此人之所共知也”,一万九千岁心里是有数的,早就拿小本本记了下来,等着以后拉清单呢。
  更何况你丫还以“用间”为由议和——还说是在八千女鬼的领导下取得什么什么成果——这简直是在抽八千女鬼的嘴巴。

  于是,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袁崇焕的议和之路,已经被一万九千岁发现并彻底堵死,袁崇焕本人被八千女鬼辞职,滚回老家吃荔枝。

  这时候,光凭袁崇焕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翻盘的。
  但是扯蛋的是,没几个月功夫,天启病死了,落水死,而且和正德的死法一模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天启病死,崇祯铲除魏忠贤,是有人在为袁崇焕的复出铺路。
  首先,是霍维华“让荫”给袁崇焕,被天启斥责为“好生不谙事体”。
  这就意味着只要天启不死,袁崇焕的复出之路就被彻底堵死,就更不用说和谈了。

  天启死后,崇祯继任,之后,就有人弹劾八千女鬼,其中一条罪名,就是“掩边功”,将袁崇焕的“功劳”据为己有不说,还把袁崇焕排挤走。
  之后,阎鸣泰、霍维华、薛国观、吕纯如等人都推荐袁崇焕复出,并将王之臣弄走,这不是袁崇焕的个人能量能办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背后有一个组织在操纵袁崇焕复出。

  那么,这个组织的选择,真的是无私地帮助袁崇焕实现议和吗?
  组织的选择是:
  暗中帮助袁崇焕推动议和,可以;
  帮助袁崇焕把后金放出来,把明王朝打得鼻青脸肿,也可以;
  甚至可以纵容后金在某些区域大肆抢劫。抢到金银各种硬通货后,再找组织以十几倍、几十倍的高价购买各种物资。

  但是,如果真议和成功,明王朝和后金的贸易,就是合法贸易,后金凭啥以八十倍的价格向组织购买粮食?凭啥以五十倍的价格购买蟒缎?
  更何况,合法贸易,是后金向皇帝“进贡”各种辽东特产,比如人参貂皮之类,而皇帝则“市赏”后金银子、布匹、茶叶、铁器等各种货物,价格是有法定标准的,先不说有多少赚头,就算有赚头,也未必是让组织来经办的。

  所以,组织是绝对不会让议和真正成功的。

  各路玩家是这样互动的:
  北方对日走私集团,向毛文龙交保护费,出钱出粮食,支持毛文龙打倒后金,换取明王朝默许他们走登莱→朝鲜→日本这条路线,在登莱和日本之间来回走私;
  毛文龙手底下的辽兵辽民,身负国恨家仇,毛文龙就算要妥协,底下那些人也不会答应,所以毛文龙和东江镇是议和的障碍。
  袁崇焕希望通过议和来获得政绩,谁碍事搞谁,王之臣、满桂被调走,毛文龙被谋杀。朝廷不同意议和,就把后金放出来,把朝廷打痛。
  后金希望能结束和明王朝的战争,结束被封锁的局面,获得“进贡”和“市赏”的资格。明王朝不答应,就打到他答应。
  组织希望袁崇焕议和,并把后金放出来,大抢特抢,然后用硬通货以高价购买他们的各种破烂货,就算不是十几倍几十倍的高价,五六倍的价格,后金就得领情。所以,可以帮助袁崇焕议和,暗中放水,袁崇焕被辞职,他们就让天启落水死,搞死魏忠贤,但是,他们却不肯让议和真正成功。
  东南士绅集团,一直走东南沿海→台湾澎湖→琉球→日本这条路线,在东南沿海和日本间来回走私,他们和北方对日走私集团有着利益上的巨大矛盾,他们需要毛文龙死。

  所以,
  搞倒王之臣,很轻松;
  调走满桂——这东西在辽西碍事,刚好调到大同镇压林丹汗,一举多得,废物利用;
  挪用插赏,经济制裁林丹汗,那是袁崇焕和各路官僚密切配合;
  杀毛文龙,有惊无险,事后,组织还忽悠崇祯,帮着袁崇焕暂时消除不良后果。

  而到了袁崇焕把后金放水到北京城二环外的那一刻,就是组织上屋抽梯,把袁崇焕和辽西军卡死在北京城外进退不得的时刻。

  所以,表面上看,是袁崇焕一个赌徒在丧心病狂地赌命,并且还接二连三地盘盘押中豹子,但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对。
  出豹子的几率,很低,偶尔出一把,有可能,连出两把……嗯,是巧合,接二连三地出豹子,肯定有人帮袁崇焕出老千。

  但是,道上的规矩,不是开玩笑的,谁敢出老千,就得被剁掉手指头。
  没错,我没证据证明你出老千,但这种事需要证据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一帮人提供辅助,帮袁崇焕在赌场出千,赌赢了,大家得好处。
  甚至可以说,袁崇焕出千的招数,都是别人教的,凭袁崇焕自己的脑袋,只配考个同进士出身,袁崇焕的背后,一大把进士,而那个周延儒,更是状元。

  然后,最后一把,让袁崇焕被当场逮住,直接剁手。
  好处我得,剁手你去。

  所以,议和看似是袁崇焕的救命稻草,但实际上是袁崇焕的催命符,议和最接近成功的时刻,就是袁崇焕完蛋的那一刻。

  袁崇焕死后,后金一直在谋划和明王朝议和,也确实有人跟后金议和,袁崇焕死后,是陈新甲。

  组织,也一直用“议和”作为胡萝卜吊在后金和陈新甲眼前,让后金大抢特抢,然后用若干倍的高价购买各种物资。

  同样的,陈新甲议和,因果几乎一模一样,议和,可以,就是不让议和成功,最终,陈新甲为了议和犯下滔天大罪,最后也死得非常难看。

  换句话说,就是:议和是一个惊天骗局,一直是组织放水养后金,并以此引诱后金把明朝打痛的胡萝卜。
  但是,无论袁崇焕、陈新甲还是后金,都把议和当了真,都以为只要在明朝统治区内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大明朝就会不得不同意议和。

  结果是,大明朝无论受到多大的损失,都死活不同意议和。

  网上都说,大明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显得非常强硬,非常有“骨气”。
  实质是,一帮腐败官僚最喜欢这种“骨气”,正是在这种“骨气”的遮掩之下,后金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进贡”资格与获得“抚赏”的机会。
  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下,掩盖的,是最肮脏,最无耻的本质。

  所以,后金能够得到的,只能是猖獗的走私,价高,质次。
  ——确实,张家口的商人很厚道,走私货物的时候,并没有卖出十几倍、几十倍的高价。
  所以,后金还不得不领情,还以为这些人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
  若干年后,我大清将张家口八大家封为“皇商”,就是在报答这种“恩情”。
  ——这其中的因果,直到征服中国后若干年,他们都从来就没有弄明白过。

  所以,袁崇焕的供述,是他图谋议和,谋款斩帅,这些可能都是真的,他也是这样跟钱龙锡王洽他们谋划的,许多内情,他自己都未必了解,到死都稀里糊涂。

  说真的,袁崇焕,死得确实很冤,因为他仅仅是腐败利益集团放在明面上的利益代言人,许多坏事,凭他个人力量是做不到的,是整个腐败官僚集团在暗中分工协作,袁崇焕只是他们放在明面上的棋子。在袁崇焕丧失利用价值后,所有的坏事,都推到他头上,于是他被愤怒的崇祯碎尸万段。夏允彝的《幸存录》对袁崇焕的评价,是“刑浮于罪,多矣”(《幸存录》被文化流氓改头换面,冒充《明季北略》的一部分,而“多矣”二字则被篡改成“冤哉”)。
  至于“负面影响”,袁崇焕只是腐败官僚的利益代言人,看似手握重权,实际上他既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也没有能掌握的文官势力,丧失了利用价值就被抛弃,所以,他被杀,既没多少正面作用,也说不上什么负面影响,他掌权,后金不到两年就打到北京城二环外,他被杀,辽东战局照样无可逆转地败坏下去。
  所以,剐在袁崇焕身上的三千六百刀,至少有三千五百刀应当剐在袁崇焕的同案犯身上。
  再说一遍,袁崇焕确实很冤,因为他背后的腐败官僚利用他干坏事,在他伏法后把坏事都推到袁崇焕头上,然后享受袁崇焕为他们捞的好处,喝袁崇焕的血,吃袁崇焕的肉。

  但是,袁崇焕显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他只是个棋子、工具人,既可恨,又可怜。


user avatar   tian-keng-zhe-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崇焕太冤了 不应该是凌迟 应该灭其十族 袁承焕不只是5年平辽的问题 后金原来只是土匪流寇 在努尔哈赤时期 长年饥荒 根本无足轻重 明朝熊庭弼在时 朝廷根本一分钱不给 他本身不是东林党的人 也不贪污 把军饷给了他 就回不来了 就带着老弱残兵都能打的努尔哈赤不敢出门 老熊在的时候差点被困死 后来东林党看老熊不贪 还不甩自己 给换成老王了 然后沈阳没了 然后老王因为是东林党的人 回去没事 老熊成背锅的被砍了 然后二号蠢货 东林党魁 孙承宗就来了 又练兵又修城 耗银几千万 结果柳河大败 12万人就回来个零头 但是就这对大明的家底而言 也还赔的住 人家起码也主动进攻 等到了袁承焕这个时候就彻底崩坏了 这时候魏公公在位 也是在跟后金议和 可后金不讲规矩 又来进攻 然后老袁知道后金来了 新修的3个城就都不要了 就龟缩到宁远了 这里就能看出修城这种愚蠢的战术是多么的无用 战争讲究主动权 你修城就等于主动放弃了主动权 魏公公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 从山海关来了满桂 打的皇太极满地找牙 后来魏公公下台了 东林党上台了 局势就完蛋了 后金打朝鲜 袁观战 后金征服蒙古 袁观战 自己还砍了毛文龙 这下后金才实力大增 然后就可以随便去打北京了 就打北京袁还是观战 最后还是满桂把后金打跑了 这后来 他练兵的辽东铁骑也军阀化 袁承焕亲手培养了一支消灭大明的部队 大明才灭亡的 我圆嘟嘟实乃满清统一中国第一巴图鲁 怪不清朝修的明史要大书特书其功勋呢


user avatar   Gator-14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崇焕死得不冤,但是他死的负面影响也是最大。

他可是对崇祯承诺要“五年平辽”的。如果没有这个承诺,可能明朝在关外就是先收缩防守,然后把国内农民起义解决了。

结果这个决定明朝命运的承诺,不过是“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这种决定国家命运的承诺是能随便说的吗?所以坑死明朝,袁崇焕是有份的。

从崇祯的角度看:

五年时间,袁崇焕平辽了吗? 没有,距离实际平辽差得远着呢。

五年时间,袁崇焕压制后金崛起了? 没有,后金征服了朝鲜和部分蒙古,实力还发展壮大了。

五年时间,牵制住后金总能做到吧?没有,毛文龙被袁崇焕砍了,后金再无后顾之忧,有实力远征北京了。

远征北京,后金举国动员的军事行动,袁崇焕总能侦察到吧? 还是没有,作为后金对面的军事指挥,连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他都是后知后觉。后金都打到北京城下了,他才回师救援。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子兵法 用间篇》。袁崇焕连后金举国动员的情报都没侦察到,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于谦:我接手要撒没啥,全是备操军!没办法,关门!退者斩!总算打跑了!

蓝玉:老头子们牛掰!我也不差,狗日的鞑虏就知道跑。可算一锅烩了,把昨天抓到的北元妃子洗洗送我这,洗干净!我换以前好歹也是凌烟阁。

袁.巴普洛夫:容我五年平德!统帅,让我的方面军进莫斯科一起防御。对了,我把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斩了,他通敌!


肯定是于谦,他的成就地位类似于朱可夫,挽救帝国。后面换回老皇帝了,你这种拥立新帝的不被清算才怪。有功无过,拥立新帝真是无奈之举,想知道的去看看土木堡之变。

蓝玉虽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至少也是追着北元撵,一仗包圆,打的蒙古一蹶不振。而仅仅是品行不良,而且就朱88那时候的作为来看,更像是鸟尽弓藏,欲加其罪,总体功大于过。

圆嘟嘟,懒得说了,巴普洛夫都比你靠谱,他至少有一半责任是背锅,而且没到五年就把德給平了。圆嘟嘟的功绩呢,相当于拿着西南,西方方面军放任德军突到莫斯科,然后只敢尾随,到莫斯科还想躲进城。哦对了还把列宁格勒方面军给搞的投敌。这剧情小说都不敢写。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解构这三个人的死,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按照现代国家民族主义的观念去认识。

作为当代人,现代国家民族主义是最基本的认识,这也是我们理解现代国家政治的一个方法论。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套,那么你是无法去正确认识这三个明代人物。

因为明朝不是现代国家,明朝是家天下的王朝体系。

王朝体系和现代国家是完全不同的政治体系,王朝体系有着它自己的逻辑,一切政治事件必须按照王朝的理论去解释,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否则就是渐行渐远,和真相背道而驰。

所以,大家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请务必将现代国家民族主义放在一边,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

家天下的核心是皇帝,皇帝是政权合法性的代表,皇帝的合法性被质疑,那么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就没有了。

中国的现代国家民族主义诞生的时间非常晚,一直到近代,19世纪末期才出现,现代国家民族主义出现以后,国家立即进入激烈的动荡和大规模战争,无数人因为这个新的主张而牺牲,这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来说,代价十分高昂,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这种震荡一直延烧到今天。

而明朝,没有人从这个思路去考虑问题,他们想的是家天下的路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蓝玉、于谦、袁崇焕三人都是政治牺牲品,从家天下的角度去看,他们上桌了,走上了政治舞台,一度左右了政治局面,他们是王朝体系发展的产物,是为家天下这个政治目标服务的。因政治斗争失败被杀,并不冤枉。

而从现代国家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又非常惨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今人看古人,我认为还是要放在王朝体系的观点去看,不能将今人的思维直接带进去。你如果同意这个观点,你可以继续往下看;你如果觉得用王朝观点去解读是荒谬的,是不可理喻的,那么就到这里吧。因为本文的结论可能和你预想的不一样。这只是角度问题,不是是非问题。


朱元璋最初的设想就是给太子朱标留下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班底,希望朱标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

这件事情的发展出现了意外,太子朱标壮年而逝,太祖痛失爱子和继承人。这帮子宣誓效忠朱标的人,会不会接受新的继承人朱允炆领导?太祖要观察一下。

蓝玉在关键时刻犯了严重政治错误,搞元妃,犯上,最重要的是锦衣卫调查出了蓝玉谋逆的证据。锦衣卫是全世界国家调查局的祖宗,是太祖对政治风向把握的取证环节。

太祖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团体在蠢蠢欲动,一旦自己驾崩,未来的政治局势,年幼的朱允炆极有可能驾驭不住。不管蓝玉是不是真的有谋逆的想法,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弱臣强”的政治局面,几乎是定局。

太祖必须要改变政治走向,给继位者留下一个最优的开局。这就是彻底剿灭朱标班底,重新在科举中另觅人才,由朱允炆继往开来。

所以蓝玉必须死。

太祖算到了清除军功贵族,却没有想到自己建立的藩王,明成祖最终还是夺了位。

明成祖上位以后,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朝中文臣全是科举人才,这些人他是不能全都赶走,而他们对于自己可没有宣誓效忠过,杀光这些人,以后如何取信天下士子?杀了一些刺头,剩下人用谁来搞政治平衡?

明朝贵族在太祖的屠刀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而藩王也不可留,自己就是藩王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削藩必须继续搞下去。

于是明成祖开始利用阉人进入政治体系,以对抗文臣。此后,明朝政治体系始终保持阉党和朝臣的斗争,贯穿始终。这对于明朝政治体系的影响十分久远,是明朝的政治斗争特点。而发端就是从太祖清除军功贵族开始的,如果军功贵族体系存在,有足够的力量和科举士子抗衡,阉党几乎是不会出现的。因此,蓝玉之死影响面最大。

于谦无疑是国家功臣,民族英雄。但是放在王朝体系下,于谦直接主导了皇权交替,组织北京保卫战,个人威望太高,这是家天下最直接的威胁,不管后来明英宗会不会复位,只要政治局势稳定下来,于谦的结局都不可避免。他选择了为国家站出来,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于谦从国家民族主义观点来看,确实死的冤枉。但是从家天下政治体制稳定,王朝的正常延续来看,于谦又死的不冤枉。毕竟于谦不死,明王朝就危险了。于谦不死,那么就会成为效仿的对象。他的行为打破了政治平衡,而当时并没有更好的理论去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系替代王朝政治。要明王朝继续下去,于谦之死就无法避免。

于谦死了,明王朝政治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后来也给他平了反。他保卫了天下,但是他的影响也就从此被消除。他的影响没有继续延续下去。因此,于谦之死的影响面最小。

袁崇焕之死,用不着去看他的是非功过。袁崇焕被凌迟的最大影响就是明王朝的军事体制被彻底破坏了。明末的问题是边患和农民起义,军事压力相当大,要保卫明王朝,部队干部的作用是一个关键因素。杀袁崇焕这是给部队干部看的,严重破坏了军政关系,此后继任的吴三桂失去了保卫明朝政权的信心,关键时刻,放清军入关,其结局是明亡清兴。

明王朝要在风雨飘摇之际挺下来,延续政治生命,袁崇焕是不能杀的,因为他是军事干部的风向标,他一死,军心就乱了。而当时的军事斗争如果不靠这些军事干部,那又去依靠谁?但是要说袁崇焕死的冤枉,那也不算。因为王朝体制已经走向末端,清王朝能够延续200多年接近300年,只是中国王朝体制的惯性太大,这个车一时半会刹不下来。

袁崇焕自己吹的牛,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崇祯清除阉党后,整个政治局面严重失衡,他一人对抗整个官僚系统,天下黎庶已经没有多少人忠于明王朝了。但是袁崇焕之死的后果造成明朝军事体系毁坏,给清王朝一统天下创造了条件。其影响面也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从王朝论来说,蓝玉之死影响面最大,袁崇焕之死次之,于谦之死排第三。

从国家民族主义来说,于谦之死排第一,袁崇焕之死次之,蓝玉之死排第三。

冤枉论。只要上了台面,有下棋的权力,生死都要看淡。毕竟路是自己选的。

历史就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adobe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zhao-jia-qi-5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南感冒吃药了,你吃不吃?

司马南感冒没吃药,你吃不吃?

司马南洗澡搓下了泥,你要不要对人生丧失希望?

你为什么关注司马南?

因为联想。

中!国!联!想!


user avatar   zwx-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lion-70-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死状是民事行为

生命权,健康权是宪法保障,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

宪法看到生死状,他就会一巴掌打在民法脸上,说你连你爹的话都不听啦???


民法通则就会哭着说,爹啊,你错怪我了,我


user avatar   ling-yun-fei-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鄙人原先糟糕的文笔,以及许多朋友的反映,鄙人特作此短篇,以方便各位朋友理解。

贬袁抬毛或是贬袁抬别人,都是饭圈历史的表现,也就是历史被人饭圈化了的结果。

饭圈理解不了可以理解为粉圈,也就是追星族。

他们不会去管这个人到底如何,他们只相信自己圈子里所传播的,也会大力向他人安利自己圈子里传播的东西。

不管这东西是否正确。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明星粉丝怎么个产生法,他们也大概是怎么样的产生法。

所以,他们的这些行为就很好理解了,相信大家稍稍了解一点227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

以下为原答案。


看这个问题看到很多回了,正巧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来答一下吧。

事先声明,我已经把大部分水平低的袁崇焕粉黑和毛文龙粉黑给拉黑了,所以如果还有漏网之鱼,还请赶紧过来认证哈(・ω< )★

首先,要明白一点。所谓的袁黑毛粉,袁粉毛黑都是有源头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源自一个地方、接受一个思想后出来的人。他们出来后,会继续传播他们的思想,最终达成他们的某些目的。

这就类似于传教,所以就会有“不遗余力地贬低”和“不遗余力地去抬高”等宣扬正教、排斥异教的行为。

其次,这些人的水平很低。

如果看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言论的,基本就都可以拉黑了:

1、毛文龙是打游击的;
2、袁崇焕是要卖国的;
3、毛文龙有牵制作用的。

关于游击战和毛文龙,我之前写了两篇文章,虽然很烂,但应该也能解释得清楚一点。

啊,我不是说所有的粉黑都是水平低的啊,只是我拉黑的水平都是低的,而且都是在这个领域活跃的人。他们的奇葩言论如下(意思如此):

1、大炮是不能上城墙的;
2、铁道游击队不是破坏铁路的;
3、补给是马匹的补充。

他们大多会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只要看得仔细一点、问的多一点,就可以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没有常识。

而且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是会在两天内让你消息99+的、超有时间的、一直用言语攻击意图让你口吐芬芳之后把你举报封杀的恶徒。

至于我是说谁嘛,看我之前在这方面的回答下的评论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要看他在当时和现在的评价。

不要觉得你可以比当时的人看得更清楚,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留下来的只言片语。

也不要觉得你可以比那些专家知道得更多,因为他们确实是凭借着他们的贡献而坐在那个位置上的。

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多厉害的、掌握了真理的人,因为一个人所能接触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才要学习,才要多看,才要多问。

要回答历史,不仅要知道史料,还要知道科学知识,更要知道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

鄙人不才,农民出身,商人家庭,两年PLA,历史学学生。稍稍可以解释点战术、战略的问题,也略懂一些历史知识。

但鄙人毕竟才疏学浅,如有错误,不管是曾经、还是今后,希望各位不吝赐教。鄙人一定不矜不伐,洗耳恭听。

啊,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我感兴趣,以后也许也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需要在现在好好地学习。因此——

希望前来讨论的,可以同我一起,做一个愿意学习的人。




     

相关话题

  万历年间的矿税是如何征收的,为什么导致朝野的反对? 
  朱元璋真的爱民如子吗? 
  明朝的皇帝和清朝的皇帝有区别吗? 
  如果明英宗在土木堡战败时自尽,现在历史对他的评价将会如何?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黑朱元璋? 
  明末财政状况有多差?为什么这么差? 
  如果朱元璋穿越知道了明朝末年各种政治经济问题,会在开国体制中如何规避?假设不知永乐~ 
  明朝公主缠足吗? 
  想了解明史和唐史,有什么书籍推荐? 
  既然南明可以“借虏平寇”,为何崇祯不可以“借髡平虏”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王晶指导的网大《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
下一个讨论
乌克兰士兵拿 AKS-74U打死 4 名战友,原因是什么?目前此事进展如何?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