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投资理财中,你有过哪些不理智的行为?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教训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xi-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钱无疑是理财当中最保守但也最没风险的操作,但是要克制住自己剁手的欲望把钱存下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常见的两种存钱策略就有可能导致你因为非理性因素没办法真正存下钱:

1、存钱的目标过多

Soman等(2011)[1]的研究发现,相比起同时为了子女教育基金、房租和养老金三个目标存钱,只专注于一个目标去存钱,存钱率提升了4个百分点。

存钱的目标越多,你分摊在每个目标上的金额越少,及时的存钱数额反馈也越少,因此往往存钱的意愿就更低了。

2、夫妻分立账户

Garbinsky等(2019)[2]的研究追踪了912名银行客户的储蓄情况,结果发现分立账户的家庭每年在享乐型商品上的开销比合并账户的家庭开销多了490英镑,同时在实用型商品的开销少了1129英镑。进一步的随机实验表明,分立账户的家庭在额外获得一笔小钱时更有可能用于享乐,合并账户的家庭则相反。


所以总结而言,一个家庭要存钱,最好还是,男人把银行卡上交,再让老婆大人拿主意定下一个小目标。

至于担心享乐型消费少了,生活情趣也会少,那就是还没懂得happy wife, happy life的真谛。

参考

  1. ^ Soman, D., & Zhao, M. (2011). The fewer the better: Number of goals and savings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8(6), 944-957.
  2. ^ Garbinsky, E. N., & Gladstone, J. J. (2019). The Consumption Consequences of Couples Pooling Financ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9(3), 353-369.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腾讯理财通邀请作答~

早在千百万年前,当人类逐渐的走出大森林之后,就发现「看天吃饭」是很难避免的。有的时候打到一个大猎物一天吃不了;而有的时候又两三天打不到东西在饿肚子。这种不确定性的威胁,让人们产生了「平滑食物消费」的需求——也就是通过适当的计划和储藏,尽量让自己每天都有点东西吃。[1] 这也对应了易经的道理:「天之道,损有余而利不足」。

在货币诞生之前,人们所拥有的消费的流动性就是食物;每当有了收获之后 ,如何计划食物的分配和储存,就是原始意义上的「理财」,而牺牲一些口粮作为种子种到地里,就可以看作是 「投资」了。而在货币诞生之后,因为绝大部分的消费品都可以通过货币来交换,人们储藏的客体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货币,直到今天。

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和理财并不是生活到了一定阶段才会考虑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自然的,根植在人们潜意识中的习惯和需求。[2]

既然这种需求是天然的 ,并且在进化的崎岖路上,已经经过了千锤百炼,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人类天生就是理财和投资的高手呢 ?

很遗憾,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进化的道路给了人类平滑消费的本能,但是也同时给人的意识中植入了各种可能会干扰投资判断的偏差。这些偏差曾经是古老的生存智慧,在当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延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时过境迁,这些过去的习惯和意识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去防范和克服这些倾向,做更加理性或者聪明的「投资人」。

  • 狭窄框架


第一只拦路虎就是狭窄框架效应,经常发生在之前从来没有参与过投资理财的人身上。尽管能够观察到投资理财的收益是显著的高于银行存款的,很多人却依然在投资的门槛上踌躇不前,不敢迈出临门一脚。这是因为什么呢?


一个通常的解释是「谨慎小心」。在经济学上称为「风险规避」。但是通过数据拟合发现,只有当人规避倾向非常极端的时候,才能够解释人们在投资理财收益和存款收益之间巨大差异的诱惑下,依然踌躇不前的行为。而这些人在其他的生活方面,也并没有体现出如此风险规避的特质。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狭窄框架」,人们在思考收益的时候往往不是纯粹的从数字来考虑,而是会考虑一些其他的非金钱因素——比如后悔[3] 选择存钱,虽然收益很低,但是自己的未来是「安全」的,也就是不会因为投资的损失而产生「后悔」这种负面的情绪;而选择了投资和理财,尽管从数学上计算是赚的,但是也让人暴露在了可能「后悔」的风险中。这种特点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是有正面作用的,俗话说「没有后悔药可吃」,在凶险万分,自身工具原始的史前时代,沿着自己过去的路线走,在资源能够维持下生存和繁衍的时候尽量保守,避免可能的损失,是有利于基因的延续的。

但是到了现代,这就成为了行为经济学角度上的偏差。这种非金钱的因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资产管理和增值的角度,也就是从完全客观的角度来说,这是非理性的偏差。正是这种对「想赢怕输」心理的规避,成为了阻碍很多人了解投资理财的绊脚石。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去暗示自己,对抗这种狭窄框架效应,理性的去思考自己的资产增值之路。

如果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是不是就一马平川了呢?并不尽然。

  • 过度反应


在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很多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一致的表明,存在「过度反应」的情况。[4][5][6][7]什么叫做过度呢?就是过于看重眼下,而给未来可能的变化分配了过低的权重。[8][9]也就是看到跌了,手里的理财产品就拿不住了;看到涨了,手里的钱就存不住了。

和狭窄框架一样,导致过度反应的短视心理,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也是可能带来优势的。因为自然界的不确定往往很大,看重眼下的资源和机会,要比试图捕捉虚无缥缈的未来要更加的现实。但是现在社会已经发展了太多,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的降低,但是进化的步伐却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这样就导致了喜闻乐见的「追涨杀跌」之后被「高位套牢」的情况。

如何来应对这种因为短视心理而造成了过度反应呢?如果不能够根除短视,做一个理性人的话,那么答案就是做一个行为经济学上的「聪明人」。「聪明人」能够预先的知道自己在看到价格变化之后而做出不理性的买卖行为,于是提前的给自己制定出策略,来减轻这种不理性所带来的影响。

很多理财文章所宣传的「定投」,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通过忽视市场信号来抑制自己短视行为的一个策略。[10] 定投并不神奇,也算不上是多么深奥的策略,但是在减轻过度反应对投资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方面,还是有作用的。

  • 心理账户


那么,克服了前两个误区,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其实还有第三点,那就是心理账户的频繁评估,这也是在投资理财中另一个常见的误区。当买了股票和基金之后,人们往往忍不住频繁的去看自己的帐户,看到现在的价格比买入价高了,就高兴;比买入价低了,就忧心忡忡。2017年经济学诺奖塞勒提过了一个概念,叫做心理账户,其中就提到过这种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因为每评估一次自己的资产数额,人们就会因为自己的资产总数的增加或者减少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吸引力将取决于投资者评估的间隔,间隔越短,那么意味着随着自己的投资价值的涨落,自己的心情会一直发生变化的概率也随之增加。[11]

从统计上说,价格总是涨涨落落,那么频繁的查看毫无疑问拉大了自己效用的方差,给自己带来的整体上的负效应,通俗的说:「持有」股票或者基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还不如我妥妥的买一些国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频繁看盘,频繁计算自己的得失,往往容易『沉不住气』的原因。同样的道理,要对抗心理账户效应,就是要事前根据自己预期持仓时间的长短,设计自己查看帐户的频率,频繁的查看,是不利于长期持有的。

所以,真正要做一个更好的投资理财「理智青年」,的确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非常感谢腾讯理财通的邀请,让我参与到其「全民智富计划」中来,成为「理智青年联盟」中的一员。这个计划本身也是给投资人一个共同学习投资理财方法论的机会。计划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直播、短视频、微信小游戏和知乎盐选会员专题等等,8月8日至8月18日,在微信搜一搜「理智青年」就可以找到活动的入口。

如同我们上面所说的,很多导致投资误差的原因,是根植在人类本能的意识中的,需要后天的学习来认识和克服——如果能够克服它,那就是经济学中定义的「理性人」,如果能认识到而提前做出预防,那就是经济学中定义的「聪明人」。而无论是「理性」还是「聪明」,都是在「智富」的路上,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参考

  1. ^ Frost, Randy O., Tamara L. Hartl, Rebecca Christian, and Nicole Williams. "The value of possessions in compulsive hoarding: Patterns of use and attachment."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3, no. 8 (1995): 897-902.
  2. ^ Parker, Jonathan A. "Why Don't Households Smooth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a $25 Million Experiment."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9.4 (2017): 153-83.
  3. ^ Barberis, Nicholas, Ming Huang, and Richard H. Thaler. "Individual preferences, monetary gambles, an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A case for narrow fram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6, no. 4 (2006): 1069-1090.
  4. ^ Benartzi, Shlomo, and Richard H. Thaler. "Myopic loss aversion and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 no. 1 (1995): 73-92.
  5. ^ De Bondt, Werner FM, and Richard Thaler. "Do security analysts overreac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52-57.
  6. ^ De Bondt, Werner FM, and Richard 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0, no. 3 (1985): 793-805.
  7. ^ De Bondt, Werner FM, and Richard Thaler. "Further evidence on investor overreaction and stock market seasonalit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2, no. 3 (1987): 557-581.
  8. ^ Ball, Ray, and Eli Bartov. "How naive is the stock market’s use of earnings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1, no. 3 (1996): 319-337.
  9. ^ Barberis, Nicholas, and Richard Thaler.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1 (2003): 1053-1128.
  10. ^ Benartzi, Shlomo, and Richard H. Thaler. "Naiv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in defined contribution saving pla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 no. 1 (2001): 79-98.
  11. ^ Lee, Charles MC, Andrei Shleifer, and Richard H. Thaler. "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losed‐end fund puzzl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6, no. 1 (1991): 75-109.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相关话题

  房价跌了,我该怎么办? 
  十八岁开始规划未来,需要做到什么事情才有可能成为中国首富? 
  未来5年,有没有取代房子的最好投资? 
  余额宝的年化收益已不足 3%,而 P2P 理财产品宣称收益高达 10% 以上,原因是什么? 
  10 月 28 日,中概券商股美股盘前大跌,富途控股、老虎证券跌超 20% ,发生了什么? 
  明年2022年的经济展望会比今年更负面吗? 
  2022 年葛兰的医疗基金能翻身吗? 
  除了比特币,还有哪些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值得投资? 
  理财是致富的一条道路吗? 
  希拉里可能要完蛋了,我投资了很多美股,现在是不是因该撤出来避险? 

前一个讨论
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与上西区哪个更适合居住?哪个人文氛围更好?居住在这两个地区的都是什么样的居住人群?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那么多人偏好平水韵?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