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学界对苏秦和张仪纵横活动时代先后的讨论? 第1页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不想详细说了。

只说一点:

苏秦的事情,在历史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现在学者基本都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是错误的。唐兰先生甚至认为,《史记·苏秦列传》基本“等于后世的传奇小说了”。

简单来说,苏秦生活的时代要比张仪晚一辈,他主要是为燕国工作,曾在齐国卧底,促成了五国攻齐,使这个东方超级大国一蹶不振。

所以,这个问题上,那位大V是对的,题主你错了。

1999年版《辞海》对“苏秦”词条的解释是:

苏秦(?-前284)战国时东周洛(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字季子。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为燕复仇。齐湣王末任齐相。秦昭王约齐湣王并称东西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与赵李兑约五国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废帝号,归还部分魏赵地。齐乘机攻灭宋国。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其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

如果题主要看考据过程,可以找唐兰、杨宽等人的论文来看看。

==========================多余的话============================

本来不想再说什么的,但看到题主在评论区里如此回答:

觉得还是说两句吧,虽然都是多余的话。

题主,你第一条回答说“如果相信所谓的权威和主流”,就可以不搭理你,好像对权威和主流不屑一顾似得。但我很奇怪,你哪里来的底气对权威和主流如此藐视?

你我诸人,绝大多数都是爱好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兴趣读一点史料,看几本书而已,面对前辈高人、面对主流理论,难道不应该以谦虚的态度去面对、去学习吗?有什么资格去藐视他们?

最近知乎对民科的讨论比较热烈,民科是什么样子的呢?明明自己高中物理都没整明白,就想去推翻爱因斯坦。——说白了,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我要谨记,作为一个爱好者,千万记着别让自己落入民科的泥沼。

胡适在讲治学方法时,曾经说过两句话,叫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研究者来说,这话真是不刊之论。然而就你我爱好者而言,我觉得一定要谨记后半句,忘掉前半句。好好读书,好好向大家学习,别整天想着如何去大胆假设。思考是建立在学识之上的,没有相应的学识,一天尽去“大胆假设”,那不叫牛逼,那叫妄人。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一个人光瞎想不读书学习,那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民科看到波尔等量子物理学家也反对爱因斯坦,或许也会欢呼雀跃:你看你看,我不是孤军奋战啊,波尔同样反对爱因斯坦。——然而波尔究竟在反对爱因斯坦的什么,他们是搞不懂的,也不想去搞懂。

所以题主你真的要在这个问题上对权威主流理论提出异议,先读懂《史记》(是的,你不懂《史记》,别看你那么悲愤地为史记辩护,但你就是不懂《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等史料,再读读杨宽的《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等当代学者著述,搞清楚这些主流权威们的考证过程,然后再去考虑推翻他们吧。

——如果这都做不到,只会在那里叫“我不信我不信我就不信”,那就别怪别人叫你民科。


user avatar   wang-jin-88-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相关话题

  如果秦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向怎样一个方向发展? 
  项羽是如何走到垓下的?? 
  为何南方的祠堂很多,而北方却很少? 
  如果正统皇帝不发动夺门之变,皇位最终是否还是会传到他身上,即便他当过俘虏? 
  为什么历史上长期战乱后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政权,都很容易被取代? 
  满清是怎么处理明朝皇室(王室)后裔及其他贵族的?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河南历史上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为何在近现代会衰落? 
  为什么中国古时内部纷争都仅限于中国国土范围内,而不对外扩张呢? 
  如何看待后杭爱省疑似匈奴“龙城”遗址出土“天子单于”汉字瓦当? 

前一个讨论
一些人认为曹操的军事能力很差,曹操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英九获刑4个月?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