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讲事实比下定义更重要。
互联网键政口嗨二十年,先是“公知”崛起、“五毛”人人喊打,然后“自干五”崛起、“公知”失势,再到现在的“公知是个筐,乌七八糟往里装”,不腻么?
我反正挺腻的。
曹老板说得好,切勿“务虚名而处实祸”。我们一开始为了形容某些事实而掰扯出个名词,如今天天盯着名词忘了事实。
到底什么是“公知”?
有人说鲁迅是“公知”,那我能不能把鲁迅和徐静波这种货色摆在一起?
好,都认为徐静波是臭“公知”,那有些拿日本奶粉来嘲讽国内奶粉行业的,算不算“公知”?
肯定有的算有的不算。那谁来决定这个边界?你?我?千千万万网民?亿万还无法上网的底层中国人?
直言敢谏、针砭时弊?
翻两页史书就知道,多数我们觉得“直言敢谏、针砭时弊”的人物,往往不是单纯为了直言而直言。
平衡政治势力、扳倒对手、推行政策、稳定基本盘、转移压力。这些操作是政治生活的常态,和道德评价无关。
不是说那些受人尊重的历史人物“坏”,而是你不能用“忠臣义士”这么简单的一个标签去理解他们。否则你说一个直言行为,我就补他背后的一个小心思。论心不论迹,我可以让你口中的“忠臣义士”通通无完人,下一秒集体变“公知”。
这种嘴仗,留到QQ群里制造气氛就好啦。
不要去讨论名词区别,去讨论事实。
名词有用,那神圣罗马帝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啥?
去讨论事实。
我们14亿人口,有着丰富多样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地缘区分。我们要在心理上接受一个事实:
除了一些核心概念大家都认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是长期处于几百上千个利益群体的互相牵制中。
讲缥缈的概念,大家都是自己人。到了高考、房价、省际财政转移这些“我家真有一头牛”的问题上,大家就都炸了,恍惚间有如养蛊。
别以为就破乎键政挂路灯挂得嗨,你去某些百度贴吧,你感觉进了西班牙内战现场。
中国各个利益群体的对峙抗衡只会越来越“成熟”:不一定是高烈度的,但是即使是低烈度,也肯定是高频次的。而且会随着法制化完善而逐步形成基本议事准则,大家摆在台面吵。
在这种氛围下还纠结名词,那就是醉心于造帽子而不去看现实,除了刺激观点极化,还能有啥好处?
帽子要是能解决产能过剩,我立马编,照着这个编:
以后键政对线前先报菜名:
同为法西斯乱党,敢问兄台何门何派呀?
乌斯塔沙敢出现在我remove kebab面前?异端受死!
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公知”,我也不在乎你是不是“忠臣义士”,我只在乎你有没有符合我的利益。
这是大众最基本的逻辑。所有漠视这个逻辑的人,最后都要被打脸;尊重这个逻辑的人,最后都会被记住,哪怕曾经被骂得多么不堪。
你阴阳怪气也好义正辞严也罢,站在我的立场就是“民族良心社会公义”,伤害我的立场,去你马的。
在这种越来越明确的个体利益诉求下,每个人都可以是另一群人的“公知”,同时又是某些人的“忠臣义士”。就像陈有西这路货色,当年还真干过司法维权的活,你怎么评定他?
拿事实,一桩桩算而已。
有哪个忠臣义士替东突杀汉人叫好的?公知可是用恶之花来给恐怖分子洗地,给汉人泼脏水
@啃啃 恐怖分子是新疆所有民族的公敌,维吾尔族也是恐怖活动的受害者,甚至是最大受害者
本回答讨论的是公知问题,被歪楼成这样,我还是有责任的,对不起了,各位
直言敢谏、针砭时弊的忠臣义士身体是中国人,精神上也是中国人,所作所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祖国和同胞。
公知身体上是中国人,精神上可就不一定了,只能说有可能是人,如比较常见的美,日,欧,韩,印,越,也有可能是狗,猫,植,分等,所作所为通常你问他自己,他都不一定知道他为了什么,知道自己是为了恰烂钱的算是公知里的聪明人,如矮大紧。
区别是过去真的有个皇帝,真的有权力生杀予夺…现在人人都幻想自己是皇帝,幻想对别人生杀予夺…
曹哲居然又来定义忠臣义士了,讲真,即使以曹哲不知道“脍”可以做动词用这种知识基础,这番说辞也太过耸人听闻了。
按曹哲的“定义”,那些国破家亡皇帝早不知死到哪里去了的时候还在坚持反抗的,都算不得忠臣义士了——于是文丞相和苍水先生算不得“忠义”了,毕竟他们赴义之时,连流亡朝廷都被剿灭已久了,还说什么忠于皇帝?
再仔细看看,其实岳武穆也被剥夺资格了,毕竟北伐动摇了完颜构的皇权,他秦桧才符合曹哲的忠臣要求嘛。
而且也不知抗战期间那些前赴后继蹈死不旋踵的勇士们在曹哲看来又算什么,忠于皇帝?“康德皇帝”么?
这岂不是说张景惠熙洽之流才符合曹哲对忠臣的定义?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思路和掩鼻的带节奏手法。也不知这种话在知乎怎么能说出口。
还是说如今时局艰难,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么。
说到底,忠臣义士的出发点是天下民生,是民族大义,是礼乐传承。
并且重点在于,他们愿意为了这些大义名分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且不限于名誉权力财富地位家庭,甚至生命。
现在这些公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茅于轼姚晨之流那些包藏祸心的“建议”除了为他们募获名利,与国与民有什么好处?
而且他们愿意为了他们的“建议”付出什么?
虽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为也,除了抱团以圣贤自诩还能干什么?
对了,还能不让反对他们的人说话!
个人观点,在对外求和问题上最能区分出忠臣和公知
忠臣:甲械不修,财帛难支,米粟未足,民困力乏,不若暂且示弱,含垢忍辱,曲意逢迎,整修甲械,开源节流,涵养民力,三军操演,以图来日,微臣年老,无力操戈,愿尽出家中儿女丁口,以戍边地。
公知:打啥打啊,反正又打不过,天生就打不过,永远也打不过,基因里就决定了,打个屁,送钱就完事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听过没,只要你自废武功再跪下当狗,人家看你没威胁了还会来打你吗?
忠臣义士谦虚谨慎,有不同意见也会听并与其有理有据的辩论。
公知自命不凡,谁要是与他们意见不同;马上就说是“被洗脑”“粉红战狼”“愚昧无知”“民主之后杀全家”等等
另外,就网上很多人都鼓吹的那些公知;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水平。
第一,翻阅此人的论文、学术著作、学术报告、各种讲座、慕课。这样可以了解此人的学术水平。
第二,到此人所任职的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去问问他的同事和他的学生,多问几个;如果找不到就问问他的同行是怎么评价他的。这个办法不现实,毕竟大门口就进不去、就算进去了怎么保证能找到此人的同事或学生?
在中国历史上,直言敢兼和针砭时弊历来都是两回事。
封建帝王豢养的大多数言官,起的主要是政治打手加粉饰开明的作用。
所以言官虽多,忠臣义士并不多。
这里面的区别在哪里呢?——你说的得真是时弊。
比如宋代,蔡京和王安石具为所谓“新党”领袖,苏轼和司马光同称“旧党”代表。你说他们一样吗?
同一家人也不一样。比如苏辙,他说皇帝后宫庞大,耽于享乐。算是敢于直谏了吧?他怎么知道的呢?——“听说”(闻之道路)。他说的这个皇帝是谁呢?——仁宗。仁宗朝当然不是什么都好,但是问题显然不在这里。
苏轼如何呢?新党上台的时候,他对新政的执行和用人都有意见,被打压。
旧党上台他又骂旧党不问青红皂白,对有成效的新法也全都废除。
这才叫“针砭时弊”。
千载之后,人民对这些人的高下判断,无疑是公平的。
我国现在的公知,比各种混言官的层次还低得多。
他们类似当初蜀汉内部的一堆反对派。他们不是想要国家好,而是指望域外势力打进来,好提高他们的地位。
各位最好仔细想想,各路公知呼唤的道路里有没有你的位置?
到时候他们是“交游士林”,你恐怕是“暴露荒野”。
而且成不成他们都安全得很。就像一群蜘蛛精白日宣淫,但凡要脸的好汉,谁好意思冲过去打杀他们?
此所谓“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忠臣的落脚点在于忠君,一切行为的逻辑都是为了皇帝好。
他们的直言敢谏,谏的是皇帝的决策可能影响皇权的稳固。
他们的针砭时弊,针砭的是下层官员没有忠实执行皇帝陛下的伟大旨意。
但从来没人考虑一下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一个皇帝。
啊,评论被管理员关了……
啧,我就讨论一下古人的历史局限性而已啊噗
在具备或者应该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谤讥于市朝和面刺、上书的区别。
如果一个科技大拿编“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段子并广泛传播,这是公知;而通过公开信引发863计划的四位老科学家,就是爱国义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