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公平的受教育权,就是中国社会的逆鳞。
中国历史上,司法系统唯一一次援引宪法进行判决,就是关于受教育权,就是关于冒名顶替上学。这个案子,和陈秋媛被冒名顶替事件非常相似:
1990 年,山东省滕州市的齐玉苓参加了中专考试,达到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录取分数线。然而同村党支书之女陈晓琪利用家中和滕州八中、济宁市商业学校和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的关系,顶替齐玉苓的名义获得了录取。
齐玉苓误以为自己落榜,囿于家庭条件限制,也未能深究此事。接下来的几年间,她来到金属加工厂打工,不久后下岗,靠卖早点糊口,而陈晓琪毕业后到了中国银行工作。
1998年,齐玉苓偶然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中国银行某支行的岗位牌上,进而发现了当年陈晓琪冒名顶替之事。
1999年,齐玉苓以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侵犯为由,起诉陈晓琪、陈晓琪之父陈克政、济宁商业学校、滕州八中、滕州教育委员会,要求赔偿 经济损失16万元,精神损失40万元。
一审,法院判定齐玉苓姓名权受到侵犯,但并未认定受教育权受侵犯,齐玉苓仅获得三万五千元赔偿,齐玉苓随后上诉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001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二审法院做出批复:“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随后,山东省高级法院做出判决,认定齐玉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令被告赔偿齐玉苓48045元经济损失,五万元精神损失。
齐玉苓和「冠县农家女」有相似的遭遇:
剥夺他们受教育机会的,不是神秘莫测的财阀,不是杀人越货的黑恶势力,而是除了掌握一点点权力之外,和他们没有什么差别的普通人。齐玉苓遇到了村里党支书「走关系」,为子女牟取一个专科文凭;「冠县农家女」事件中的冒名顶替者,机关算尽,最后找了个街道办事处的工作。
冒名者的野心不大,只不过是在堤坝上掏个洞,给子女找个安身之处。从孤立的事件来看,甚至不知道怎样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加以规制。伪造公文、伪造身份证、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刑法中有对应的罪名;对人格权的侵犯,可以追究民事侵权责任。但又有哪条法律可以追究窃取他人命运、毁掉一个家族希望的责任?又有哪条法律,能守护中国人几千年来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齐玉苓案,曾经给出过一个出人意料,也昙花一现的方案:用宪法来守护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这一路径不再有人涉足。
也许这需要法律之外的因素,需要野蛮的基层治理随着社会发展被套上笼头,需要技术进步让伪造身份的痕迹更容易追溯。但法律依然不能缺位,哪怕仅仅是一种宣示,也要表明自己对基本权利的态度。
_
欢迎关注我的盐选专栏,看真实案件背后的价值取舍。
这不是爆出来的第一个类似的新闻
山东冠县农家女发生在2004年
2002年的时候还有河南周口市王娜娜事件
2002年的时候还有湖南省邵东县罗彩霞事件
2002年的时候还有湖北省孝昌县王俊亮事件
2010年河南黄海霞,1999年河南张志刚、2003年内蒙古麻巧珍、1998年陕西荆高峰……
这些人是怎么发现自己被顶替的?基本都是歪打正着阴差阳错
背后还有多少?咱们不得而知
但是这不是最让人心寒的,更让人心寒的是这明显是个链条
2002年王娜娜事件,一共有13人涉及,其中3人移交司法机关
但是处理的力度在我看起来,就是个笑话
比如陕西荆高峰案里面
给予原安乐乡中校长王某留党察看两年处分,降低退休待遇处理;
给予原西阳职校招生工作负责人席某开除党籍处分,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给予原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记过处分;
给予原教育局人事股干事乔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给予原招办管理公章的杨某降低退休待遇处理
来看看我们一直抨击的吏治不清的封建王朝
丁酉顺天乡试案
考官受贿贿赂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决定取舍
顺治帝下旨,将纳贿考官立斩,抄没家产,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尚阳堡
而这次不出意外的,又是自己查自己
so……
——我这么勇敢的说真话,没人给个关注么? @biubiu爱吃肉 ——
事是常事,
态是常态,
时下正值高考,冒出这么个事影响不好,
处理一下给全国考生安慰下也就是了,
至于说以后。。不报任何乐观期待
我说两件真事,
某省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县改小市,
几年前在任市长为了弄政绩公开扬言:省里的高考状元必须从我们市出!
收买监考,巡考老师,把巡考喝得据说差点没直接挂了,
组织各校老师做标准答案往各个里考场送,
考场操场上的大喇叭明着嗷嗷直接光播标准答案,
那几届考生是清华,北大,南开同济考上了一堆,
后来大多被学校劝退退,素质不行,跟不上学校课程。
这事当时被人国内外都捅了,
国外媒体给冠了个称号:作弊之乡,
又怎样?
还是这个市,96年定向委培(包分配)的中专生,
毕业后一个也不给安置,
公然政府违约,
毕业生找政府多年,各种理由推诿扯皮,
全省除它以外的违约的地方,甚至包括国家挂号的贫困县,
后期都陆续想办法解决了那批中专毕业生工作安置,
就它自己是法外之地,根本不为所动,
时至今日还是解决就明告诉你解决不了,
上访就派人围追堵截,各种暴揍。
又怎样?
不说了,
说多了堵心。
我们这有个疯子,就是当年被人顶替了名额。好好的一个小伙子成了臭烘烘的流浪汉,家里还有什么人不知道。也不攻击人,有时候就在地上写字,写的一手好字。知道这事的人都不会拿他取消,反而都有一种默契的感叹。
如今能让这种事情曝光出来,是挺好的。虽然第一眼看上去触目惊心,心有余悸。但如果看不到,也不过是一个偏远小城里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亦或是再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当年才子,成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共识。
那个疯子人们都叫他西户四,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已不清楚缘由,就像很多莫名其妙的疯人,也各有各的曾经光彩和正常的生活。总是大多因为什么被拿了去,接受不了,忍受不了。又总还有一点温柔,也不愿或不敢伤害别人,就只好自己疯掉。就再也不用为那些失去的,无力的琐事烦恼。
这个农家女,其实还算幸运的一波三折。而关于我所了解的这个已经疯了的农家男,已经确定没什么别的可能。他已经疯了,他已经疯了很久了。他可能都不再活着了。就算还有一丝渺茫的可能性。又还能有什么能补偿他已经失去的,被替换的人生呢?
有点不太明白,学籍可以冒充,身份证也那么容易冒充吗?
古代封建社会,类似这种行为被称为“科场舞弊”,一旦曝光就是举国哗然,牵涉其中者,纵然是朝中极品大员,也不免人头落地,抄家流放。
比如清朝末年的“戊午科场案”:戏子高中举人,皇帝勃然大怒,中堂因此丧命!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直隶顺天府乡试(类似北京市高考),一个名字叫平龄的八旗子弟,平日除了唱戏,一无所长,诗书礼义,诸子百家,全都一窍不通。其人居然高中第七名举人,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御史孟传金上书咸丰皇帝,申请严查此事,结果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平龄的考卷明显遭人涂改和调换,最后誊抄用以考评的“朱卷”,和他自己亲笔写的“墨卷”内容完全不同,许多错别字都在抄写时被改正了。
而且,这居然还是这届考生的普遍现象。弄虚作假,舞弊考中的考生,总共竟多达五十余人。情节最严重的是一个叫罗鸿祀的考生,一份考卷的八股文总字数,不过才四百字至七百字。这个罗鸿祀居然写了三百多个错别字,还能高中举人。
咸丰皇帝听闻此事,勃然大怒,让罗鸿祀到御书房重考,由自己最亲信的大臣、皇族宗室出身的肃顺监考,罗鸿祀果然交出一份错字连篇的答卷。咸丰皇帝遂令肃顺会同其他亲贵大臣,将涉嫌舞弊的考官和考生尽数收押,严审此案。
主考官柏葰,官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朝中一品大员。
其实,清朝名义上虽然不设置宰相,但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在官场交际中被视为宰相,称为“中堂大人”。连清朝皇帝自己,都喜欢对他们一口一个“和相(和珅)”、“傅相(傅恒)”来称呼。
因此,柏葰的官职已经是人臣之极了,而且平素还有清廉之名,他竟会徇私舞弊,惊呆了所有人。
原来,罗鸿祀不学无术,就先用二百两白银,贿赂了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李鹤龄,再通过他疏通关系,求助于考官浦安,又贿赂了他三百两白银。浦安和柏葰的亲信仆人靳祥打了招呼。靳祥就借着帮柏葰整理考生答卷的机会,将罗鸿祀的卷子从副榜对调成了中举的正榜。
事后,浦安转交给柏葰十六两白银,作为罗鸿祀中举的谢师礼。老朽昏聩的柏葰居然收下了,岂知事后竟断送了他一条老命。
而戏曲爱好者平龄的卷子,同样也是靳祥收受贿赂,做了手脚。另一名考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副总检察长)程庭桂,他的儿子程炳采,身为工部候补郎中(建设部司长),同样收受其他考生的银两,递条子给父亲,以此徇私舞弊。
肃顺作为皇帝宠臣,本就和柏葰这个两朝元老政见不合,这回抓住他的致命把柄,岂能轻易放过?于是他力主将柏葰「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斩立决!」
军机大臣:肃顺
咸丰帝虽有意从轻发落,肃顺在殿堂高声抗辩,强调科举考试是国家取士大典,关系至重,柏葰身为重臣,收受贿赂,玩忽职守,罪不可赦,必须严惩:「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最后,清廷为了挽回人心,在雷厉风行的肃顺的力主下,经过耗时十个月的审案和查办,严惩涉案官员,处死革职、降职、流放者,多达九十一人。
柏葰身为堂堂宰相,两朝元老,就为了区区十六两银子,便和同时涉案的兵部侍郎李鹤龄,工部候补郎中程炳采,考生罗鸿祀,一起被处斩,成为科举考试创立一千多年来,因舞弊而被处决的最高级别考官。
副主考户部尚书(财政部部长)朱凤标虽未涉案,也因失察之罪被革职。御史浦安已畏罪自杀,徇私舞弊的考官程庭桂,因为其子程炳采已被处死,咸丰帝不忍心,才留他一命改为流放。作为此案的导火索,戏曲爱好者平龄其人,则在被收押后,则迅速死于狱中。
这场被后世成为“戊午科场案”的大案,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乱世用重典”,杀鸡儆猴的作用,并极大鼓舞了人心士气,收揽了天下读书人对日渐衰落的满清王朝的信心。
虽然肃顺坚持重判,不过是为了党同伐异,竖立威信,从此得以大权独揽,并最终因过分的专权跋扈,在咸丰帝死后,被恭亲王奕訢联合了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推翻,自己也在处斩柏葰三年后,同样被当街斩杀于闹市。
但慈禧太后虽杀其人,不废其行,拒绝为柏葰平反,此后数十年时间,再无类似的科场舞弊事件,(“功令为之一肃,数十年诸弊端净绝”),也让本已江河日下的清朝国势,竟成功在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浩罕入侵、英法联军等一波接一波的内外忧患,艰难地续命几十年。
封建社会之所以会如此严厉打击科场舞弊,便因为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国家从各个阶层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能否保证下层阶级精英的上升渠道畅通,便关乎整个王朝政权的生死存亡,因此,他们对营私舞弊者,非严厉执法、明正典刑不可。
事实上,清朝之所以灭亡,很重要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慈禧太后在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后,为收买人心,不得不推行所谓“新政”,下令废除科举制,却也让传统汉人官僚和士子们,都被堵死上升通道。
看看此时的欧美各国,都仿照中国科举制,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
英国于1855年推出《关于录用一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美国于1883年《彭德尔顿法》—《文官制度法案》。日本从1894年开始,实行《高等文官考试》。
满清废除科举制后,却没有改为配套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而是临末了搞出一个【皇族内阁】,直接回到了清朝初期,满洲八旗贵族一言堂的模式。
面对满清贵族如此倒行逆施,即使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支持清朝的“中兴名臣”,怕也要立时转变立场,举兵反清了。
正因为众多埋头于子曰诗云的传统读书人,都彻底被砸了饭碗,断绝了仕官渠道。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纷纷投身新式军队作底层军官,或是成为各地官员的幕僚,或者远赴国外留学,最终共同构成了反清阵营的重要力量。
而武昌起义举兵之后,执掌地方权力的立宪派官僚,全在看热闹出工不出力,让满清王朝不堪一击,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抡才大典,国之要枢。史有明鉴,可不慎乎?
刚恢复高考那些年,所有档案材料靠手写、人工分拣,农村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又多靠行政对接,县里送到乡镇,乡镇送到村委,最后由村里通知该户。
那个权力约束和监督不够的年代,这种事情,实际上出了非常非常非常多。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早已无据可查,再也翻不了案了。
命运,就是这样擦肩而过。
我母亲第一次参加高考后很有信心,而录取的消息却石沉大海,令她一直疑惑不解。好在外公外婆开明,允许她又复读了一年,终于成为全乡镇第一位大学专科生和第一位女大学专科生。(那个时代的专科了解一下)
后来她辗转得到一点蛛丝马迹,推测自己第一年考上后应该是被顶了。
“找谁查找谁问去?反正水平达得到能考上,只要家里还让上,就早晚能离开农村。”麻麻如是回忆。
——————————
为避免很多读者误会我的立场,在此说明:
题中案例的当事人能讨回这个公道,是时代的进步,我很振奋。虽然我也认同,迟到的正义,便不够正义。
而当年许许多多因为无权无势而与改变命运的机会擦肩而过的学子,是时代的创伤,我很忧伤。虽然我也承认,人无法超越时代,时代也无法超越自己。
我妈妈既是权力弊病的亲历者,又是凤毛麟角的、身为女孩而得到原本极度贫困的家庭支持的幸运儿。虽然她最终走出农村,离不开她在姥爷面前几乎以命相逼的争取,离不开每星期一包袱煎饼一点咸菜,饥一顿饱一顿,徒步几十里去求学的顽强和执着。但命运终究成全了她,却没有成全同时代其他许多许多人。
国内也不是没有研究印第安人与美国白人关系论文,但就华盛顿时期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态度。觉得华盛顿会剥皮印第安人不大可信
美国真正开始以强制驱逐和屠杀是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开始,当然这也是想获得印第安人土地为基点
看到其他答案,3年前的事情现在翻出来。
“聚众******罪”都能洗,我是没想到的。反而对维护**的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