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曹丕个人魅力如何,他为何与夏侯尚和孟达如此亲近,却不理曹仁曹洪?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志13出了一个朋友圈系统,感觉挺有趣,可以从曹丕的朋友圈了解曹魏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的人际关系。

“文人相轻”这一句成语正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一语道出了自古以来文化圈现象,关于学术与思想的斗争远远比厮杀来的更激烈,知识分子对道理、学术的偏执胜于任何人。《典论·论文》是中国早期文学批判著作,建安七子的说法就源自于此,曹丕批判的是这七人因为文学彼此竞争较量而失和,反而成就了建安七子后世的名声,像曹丕这样对文学风气进行批判在中国早期非常少有。精英与精英的矛盾还不一定是因为有分歧,很可能是两个人过于相似,无形间产生竞争心理。即便没有竞争心理也会本能反感旁人把自己跟别人做比较,本能性反感与比较的对象亲近。

最近有个比较热门的心理学话题,根据心理学家Robin Dunbar对英国脸书用户做调查,分析得出人倾向于小圈子交友,平均的知心好友只有四个。尽管那不能算全面的调查,不过人类交友局限的说法一直存在,人拥有再庞大的交友圈都好,也没能力维持整个圈子友谊。

四个至交好友的结论还挺靠谱,因为史书上记载曹丕最重要的四友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曹植麾下也有四友邯郸淳、丁仪、丁廙、杨修,孙登麾下有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这里的四友不是说明他们只有四个好友,是亲友团中选出四个最重要的人为代表。

这些好友除了友情、能力的考量,身份地位更为重要。比如人们只知道司马家有八达,俊杰辈出,很少人关注曹植四友中的杨修,往前看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往后看点燃八王之乱祸根的西晋三杨还一度接近取得天下的位置,最终取得天下的隋文帝杨坚也伪托弘农杨氏之名。真让杨修成为曹魏开国功臣,后果根本不敢想象。故而,曹丕的交友圈还有着许多政治上原因。

至于评价人的魅力其界限也复杂。一个人交际能力差不等于没有魅力,卓绝群伦往往就意味着鹤立鸡群。曹丕这人属于交友广阔类型,不如曹植高寡,有才华又对曹丕好的人,他通常会记住,但是得罪过曹丕的人他自己都有一部小本子记下来,迟早找机会算账。心眼小,记性好,就是这么一回事。

接来下正式开始分析曹丕朋友圈结构。

曹丕长辈圈:曹操、卞夫人、曹天人、夏侯惇、夏侯渊、曹洪

由于兄长曹昂在曹丕十岁的时候就死了,曹丕成为了曹操长子。以曹操的能力而言,曹丕要成为继承者必须承受很大压力,早年司徒赵温举荐曹丕,曹操为此大为生气,认为曹丕不是真正有才能被举荐,因此罢免了赵温官职。曹丕才能是被以曹操为标准去考量的,根据《典论》描述,曹丕从小就是文武双全,对于一般人而言曹丕能力相当全面而出众,可惜他要相比的是曹操。

天人和独眼在曹丕登基后位高权重,不存在他不理这两人的说法。曹丕还为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幸福操碎了心,原本清河公主与丁仪指腹为婚,曹操跟曹丕商量时,曹丕嫌弃丁仪眼睛太小,还是夏侯懋长得英俊,虽然后来夏侯懋伤透了清河公主的心。

曹丕告诫曹彰要效仿曹天人,另一个深意是希望曹彰能像天人辅佐曹操一样辅佐自己,虽然后来曹彰不明不白就死掉了。曹仁、曹泰父子在伐吴之战中搞出了大乱子,是不可能再被重用了,对曹丕而言没把曹泰斩首已算仁慈。如果是曹洪捅这么一大篓子,卞太后都没法救他。


曹丕与夏侯渊的儿子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均是好友,虽然夏侯渊出身贫寒,曹丕并没有瞧不起的地方。反倒是有钱的曹洪让曹丕恨的咬牙切齿。按曹洪本传看来,他与曹真的关系也不好,曹丕要处理曹洪时,曹真称自己是陷害曹洪第一嫌疑人。一方面曹丕憎恨曹洪不肯借钱,另一方面曹洪的确不检点,他身为下臣,生活质量显得比公侯还好,还在战争时期看美女跳脱衣舞。更重要的是他还得罪了司马懿,想强迫司马懿做自己谋士。凡事要看两面,曹丕当然是小心眼,曹洪实在好不到哪去,他是犯法获罪。哪怕是曹丕死后,曹洪亲属还因祭祀淫邪之神入狱,被判死罪。

说不定曹丕、司马懿、曹真经常围在一起数落曹洪为人肤浅。

曹丕朋友圈: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夏侯尚、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孟达、常林、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缪袭、王象、荀纬、路粹、王昶、邓展、刘勋、王忠

四友在曹魏群臣中排位不高,因与曹丕关系特殊,权势极重。吴质文采不算高,出身亦不好,却是曹丕的智囊,朱铄接替夏侯楙的位置统领禁军。吴质甚至敢嘲讽曹真是大胖子,连同朱铄躺枪被讽刺为瘦子,这三人差点在宴席上打起来。曹洪、王忠劝解说不要打架,不要打架。这意味着曹丕四友地位与曹真相若。

夏侯称十六岁时与曹操打猎,射杀了老虎,深受曹操喜爱。他与曹丕在贫寒时已是好友,应该是从小玩到大。若非死的早,曹丕四友中当为其一。再加上夏侯尚、夏侯威可知都是曹丕走亲戚时的玩伴。

夏侯尚担任过曹丕的文学,两人还算同学。夏侯尚不算什么好朋友,杜袭曾经向曹操打小报告,说曹丕误交损友。后来曹丕给予夏侯尚生杀予夺之权,夏侯尚到处炫耀,蒋济向曹丕直言后才夺回夏侯尚手中诏书。夏侯尚正妻是曹真之妹,可他偏爱小妾,曹丕为了夏侯尚婚姻生活就杀了那小妾,于是夏侯尚忧愁发病而死。曹丕也认同杜袭的看法,夏侯尚不是什么好朋友,但好歹比曹丕用情至深吧?

曹操喜欢文学,引领建安风骨。曹丕与曹植以父亲为榜样,故而亦与众学者为友。建安七子中有记载与曹丕友好关系的有王粲、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与曹植关系也不错,这帮人就是建安年间中原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他们平时作赋、郊游、博弈等小故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曹丕和曹植曾经为了邯郸淳争的水火不容,当时曹操偏爱曹植,把邯郸淳让给了曹植,其实曹丕高质量好友并不少,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称帝后终于把邯郸淳夺回来了。

丁仪才华出众,因为曹丕令他没有娶到清河公主,才与曹植交好去整曹丕。杨修、丁仪在曹操麾下时的权势很高,比如夏侯尚曾为丁仪属官,杨修名为主簿,实则行尚书台或太尉等事务,崔琰自杀、毛玠获罪与丁仪有一定关系,当时群臣都惧怕丁仪,唯有何夔、徐奕、桓阶等不为所屈,其中何夔算曹丕师长,桓阶是曹丕好友。若引注属实,杨修曾赠剑于曹丕,两人关系并不差。杨修早期虽依附曹植,后来却想与曹植断绝往来,可惜为时已晚。曹操杀杨修有压制弘农杨氏崛起的可能,与袁氏一样,杨氏的学生遍布天下,王司徒不巧就是其一。

说小眼睛难看,曹丕一定是不认识林俊杰。


荀彧是曹操重臣,长子荀恽又娶了曹操女儿,取得他的支持尤为重要。但荀恽与夏侯尚关系不和,偏向于曹植,早就进入了曹丕黑名单,好在荀恽死得早,曹丕时期并不重用荀氏之人。丁仪一家男子均被曹丕所杀,司马懿、王象尊敬的杨俊也让曹丕找借口杀死。夏侯尚、司马懿、王象、荀纬等等苦苦求情而不得免,当时有个小细节,王象抓着曹丕衣服不让走,曹丕对他说:“杨俊和我只能选一个,你选杨俊的话,就没有我这个朋友”,于是王象松手了。


《魏略》记载曹丕逼死张绣的事情,由于与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的时间对不上,那段记载不能为证。张绣之子张泉因魏讽案受牵连而死到很可能是曹丕强加的罪名,有人会觉得曹丕为兄报仇理所当然。不过根据曹丕自述,曹操征宛城时十岁的曹丕也在其中,幸亏他很机灵夺马就飞驰,逃过一劫........你们知道的,曹丕记仇不会只是一年两年时间。

黄权、孟达作为降臣,均受曹丕礼待。当时舆论中孟达被认为有乐毅之风,与夏侯尚、桓阶交好,那两人又是曹丕好友。刘晔言孟达必反,果如其言。尽管孟达言过其实,却可知他在时人眼中评价极高。孟达与法正均是扶风出身的官二代,两人作为死党,法正掌控了国中部分政务,孟达掌控着兵权,在蜀汉自成一派势力,大多数人是小瞧了孟达的重要性。

王忠曾吃过人肉,曹丕借此嘲笑过他,只是开玩笑,不然王忠活不到曹叡时期。曹丕还曾经企图戏弄黄权。于禁亦因失节被曹丕嘲讽而死,可知曹丕有戏弄他人的恶趣味。邓展、刘勋二人曾与曹丕论剑,邓展与曹丕用甘蔗单挑,被曹丕轻易取胜,算是击剑的好友,刘勋后期犯法被免官。


族兄弟与假兄弟:刘协、曹休、曹真、秦朗、何晏

曹丕很讨厌穿着与世子一样的何晏,秦朗、何晏在曹丕时代都没有出仕。曹丕与妹夫刘协到是称兄道弟,毕竟连天下都共享了。曹休和曹真是曹丕的托孤重臣,地位在司马懿、陈群之上。严格来讲曹真不算曹丕血亲,曹休是曹洪侄子,这两人从曹氏一大家族中脱颖而出,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相当于曹操的曹仁、夏侯惇。曹休的儿子曹肇与曹叡有些BL关系,即便是宗族与君主,搞好人际关系都很重要。

曹丕师傅:凉茂、何夔、邢颙、张范、邴原

张范世家二代三公,声望亚于袁氏。邴原乃天下名士,曹操曾经想让曹冲与他女儿冥婚。曹操让曹丕凡事必问此二人,曹丕对此二人持子孙礼,视如长辈。这两人死得早,魏国建立得晚,不然必是太傅、少傅首选。邢颙是曹植的官员,在立嗣事情上支持曹丕。凉茂、何夔、邢颙在魏国建立后正式被任命为太傅、少傅,何夔对曹操说过长幼有序的道理。

“没有项太傅,就没有朕今天。”


支不支持:王朗、华歆、钟繇、贾诩、程昱、辛毗

以上之人对曹丕上位有过表态,故而曹丕对他们非常感激。曹丕把王朗、华歆、钟繇并列为一时伟人,时常听从他们的建议。曹丕称帝后经常外出游玩,深夜也不回家,王朗身为一位有德之人就上疏劝谏,于是曹丕再也不深夜不归啦。华歆、钟繇两位老人家上朝不方便,曹丕允许他们乘坐坐轿再抬上殿去。


贾诩、辛毗、邢颙、何夔都跟曹操说过长幼有序的道理,曹丕一即位就迫不及待把贾诩任命为太尉,为此被孙权嘲笑。现在的人常常把贾诩与曹操对答作为助曹丕上位的关键,大多忽略了程昱为曹丕的贡献。田银、苏伯叛乱时,曹丕派遣将军贾信讨伐,迅速控制住局面。曹操早期征伐多进行屠城,故而曹丕的辅佐官员都认为将叛党诛杀。程昱对此事表示反对,在会议时没把话说完,曹丕私下问了程昱意见,程昱熟知曹操性格,不喜欢别人专横独断,给曹丕做了解释。所以请示过曹操后才敢处置叛党。事后曹操夸程昱不仅通晓军事,还会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件事让曹丕在曹操眼中是得到加分。

程昱与贾诩为人处世方面恰好是两个极端,程昱性情刚烈,贾诩策谋深长,论排位均可担任三公,而程昱未来及就任便已去世,曹丕对此也是痛哭流涕。曹丕刚被立为太子时高兴的搂着辛毗说话,作为专业谏臣,辛毗经常会说些忠言逆耳的话,许多人跟曹丕死磕都不会有好下场,辛毗可以跟曹丕闹到扯着曹丕衣服不让他回后宫。

“殿下,我话还没有说完,别走!”

“George,放手!朕不想跟你说话!”

“殿下不收回成命,我绝不会松手。”

曹丕与辛毗就这么拉拉扯扯,终于逃回了后宫。事后冷静下来就听取了辛毗的谏言。这就是有名的典故《辛毗引裾》。

辛毗,字佐治,英文名George。

清代王夫之把辛毗、贾诩、孙资、刘晔并列为子桓之世的四大谋臣,惜程昱曾被罢官,不在此列。

中央的决定:刘晔、董昭、杜畿、赵俨、蒋济、韩暨、卫觊、卫臻、杜袭、裴潜、桓阶、陈矫、崔林、高柔、刘放、孙资

以上名单是曹丕执政时期担任过尚书、中书、侍中之人,魏国没有丞相,尚书台权力接近于丞相,常年担任尚书令的荀彧实际上就干着丞相的工作,荀彧后期转为侍中,在曹魏是加重地位的意思。后期专权的曹爽、司马懿都加侍中。曹魏又设立秘书令,管理国家机要,分化尚书台的权力。秘书令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秘书的意思。总之,曹魏政令就是由这些人所执行。桓阶还曾是曹丕托孤人选之一。这些人能进入曹魏权力中枢,自然极受曹丕所信赖。

鲍信之子鲍勋原被曹操所重用,因为郭夫人弟弟贪污官布,曹丕曾私下写信给鲍勋求情,鲍勋仍旧秉公办理此案,这意味着鲍勋已经死定了。王司徒和George劝曹丕不要沉迷打猎时,曹丕只是默默听从。看到鲍勋奏折时是配图下的状态,当场发飙撕掉鲍勋奏折。


随后鲍勋一再作死黑刘晔是弄臣,有人举报鲍勋犯罪时曹丕不管真伪直接给鲍勋判死罪,尽管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George、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上书称:“鲍勋爸爸鲍信和你爸爸曹操是好朋友。”——仍旧不得幸免,送鲍勋去见刘玄德。卫臻其父卫兹随曹操征战而死,与鲍勋一样是功臣之后,出可掌兵权,内可入尚书,官至三公,这就是顺不顺从曹丕的区别。

还有侍中苏则、黄门侍郎卢毓因与曹丕抬杠而被免官。高柔因与曹丕在鲍勋案上死磕,也被迁移了官职。曹丕常让音乐家杜夔演奏音乐给自己听,杜夔面有难色又与曹丕有别的矛盾,最终被罢官充军,嵇康的《广陵散》就是跟杜夔之子杜猛所学。

梁习、张既、贾逵、满宠、郭淮、徐邈、王凌等在曹丕时代亦受重用,出镇一方掌控州郡,曹丕完善了曹操时期没成形的都督制度,令这些将领有更大发挥空间。同时也放松了兵权的把控,留下士族领兵夺权的伏笔。

杀人凶手:朱建平
他看到曹丕的马,就说这马死定了。曹丕上马时闻到衣服的香气(子桓,你用啥香水?)受到刺激咬了曹丕的膝盖,曹丕抽出剑来把马杀死。(剑法还挺厉害的嘛)
此人预言曹丕能活到八十岁,但四十岁时会有大难,于是曹丕活到四十岁就死了。夏侯威、曹彪、应璩全都被朱建平预言而死。


以上统计应当还有不少遗漏之人。曹丕交友圈主要以司马懿、夏侯尚等四友为核心的密友,除了政治上考量,他与众学者只是诗友、同学的关系。曹休、曹真是宗族党,曹丕的师傅名声都很好,在曹操时期重臣中没有取得荀彧、荀攸一派支持,但成功得到贾诩、程昱支持。对曹丕有过好处的人,他常常记着,并且能够忍让。对于得罪过他的人,全部拉进黑名单,找机会报复。其气量固然不如曹操,不过他没有曹操那样多疑之心,曹丕要对付谁都是事出有因,绝不会凭猜想判断。我奉劝众人,真不要得罪曹丕。

曹丕的婚姻状况与兄弟真情可以另开话题,网上谈论的人也比较多,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解释一次,我答题不引史料不等于没有出处,我知道引用史料一段一段解释在知乎能够得到更多赞。但我以为看历史贴的人至少应该有些读裴注《三国志》的基础,如果连这样的基础都没有,全文也不过鸡同鸭讲,那些人还不如多去看看史料翻译机和百科搬运工的回答会更好。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 Mac 版微信开始内测「朋友圈」功能?电脑版微信使用体验怎么样? 
  汉献帝为何不在皇宫里跟曹丕互殴, 文武百官也不可能直接弄死汉献帝吧?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如何评价「六一居士」欧阳修? 
  为什么刘邦避战项羽就是挫其锋芒而蜀汉不出击曹魏就是慢性死亡? 
  关羽斩颜良时绍诸将莫能当者,是该理解为没有人能挡住关羽张辽前锋,还是没有人能够接替颜良进行后续指挥? 
  假如你把三国志 孙子兵法 中国地形图熟记于心 外加一吨黄金穿越回三国前期,能否帮助汉献帝一统天下? 
  怎么看曾志卖孩子为党筹党费? 
  为什么司马炎的知名度在终结乱世之主中偏小? 
  假如你穿越成在定军山与刘备对峙的夏侯渊,你会如何破局? 

前一个讨论
大陆人是不是普遍认同或倾向以强硬手段解决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呼伦贝尔新华书店驱赶只看不买孩子引发家长质问」?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