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十九世纪波斯遇到的“边疆危机”具体说的是啥? 第1页

  

user avatar   bo-fei-li-ao-di-ya-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波斯的边疆危机,指的是波斯恺加王朝在英、俄等列强入侵和渗透下,割让或放弃附庸国,自身领土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控制,丧失主权,沦为英、俄两国的势力范围。

16-18世纪,萨法维王朝的波斯,除了核心领土之外,还有很多附庸国,类似于中国明清两朝的内藩和外藩。比如在高加索,有一些穆斯林可汗统治的汗国,比如埃里温、希尔万,但臣民大多数是东正教徒,还有一些东正教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王公统治的公国。正如奥斯曼的耶尼切里,格鲁吉亚也经常为萨法维提供基督徒古拉姆禁卫军。在奥斯曼萨法维交战的时候,还有著名的阿巴斯大帝将大批亚美尼亚人迁往伊斯法罕,发展工商业的壮举;

在中亚,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浩罕汗国有时与波斯作战,有时称臣纳贡,而波斯边境还有很多土库曼人部落,这些部落有时为波斯提供军队,有时则入侵波斯,劫掠人口贩卖为奴;

阿富汗长期对波斯效忠,萨法维波斯也长期与印度莫卧儿王朝争夺阿富汗重镇坎大哈,后来阿富汗的汉达基家族攻占伊斯法罕,萨法维王朝名存实亡,纳迪尔沙力挽狂澜,重拾了对阿富汗的控制,但是他去世后,阿富汗便独立并由强大的杜兰尼王朝统治;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被奥斯曼和萨法维争夺,最早是苏莱曼大帝从波斯手中夺取,萨法维的阿巴斯大帝又将其夺回,最后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将其夺回,此后就成了奥斯曼的领土。后来18世纪,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试图从奥斯曼手中夺回巴格达,但是功败垂成。

这些地区,波斯的控制十分松散,并没有派遣官僚进行有效管理,当波斯中央集权虚弱时,这些地区就会脱离波斯的控制,直到下一个强大的波斯统治者率军逼迫其臣服,比如萨法维灭亡后,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一度四方征战,重新确立了对中亚三汗国、阿富汗、高加索的控制,并差点夺回美索不达米亚,但他遇刺身亡后,这些地区又脱离了控制。

恺加王朝在灭亡赞德王朝后,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恺加王朝的开国君主阿伽.穆罕默德.沙阿就曾试图重新控制这些地区,比如他攻打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破城后进行屠城、劫掠。

但是19世纪开始,波斯恺加王朝的对手不只是奥斯曼,还有强大的俄国、英国,正在进行所谓的大博弈,试图让波斯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试图实现彼得大帝的遗愿,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打通印度洋出海口。此时,俄国与波斯恺加王朝进行了两次波俄战争(1809-1813,1826-1828)。这两次波俄战争中,俄军已经是经过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西化改革,是能与拿破仑一决高下的近代强军。受被波斯欺负的格鲁吉亚王公的邀请,同是东正教的沙俄对波斯展开战争,双方在高加索进行多次正面和游击的激战,俄军的骑兵、炮兵、步兵火力强大、纪律严明、组织性强,把波斯恺加王朝这样依靠组织松散、纪律较差、崇尚个人武艺而不是团体协作的部落骑兵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俄军在野战中经常以极小代价消灭大批波斯军队,并且修建堡垒步步为营,通过有效配合的攻城作战,很快夺取了埃里温、第比利斯等重镇。

两次波俄战争都以波斯失败而告终,其中第二次还是波斯恺加王朝试图利用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混乱夺回领土而造成的。《古里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恰伊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将波斯的藩属国,相当于现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割让给俄国,并且让俄国取得了关税协定权、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甚至允许俄国在里海捕鱼。就这样,波斯永远失去了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开始,就经常统治的附庸国,这些地区曾为波斯提供大量的财富、军队和奴隶,后来成了沙俄帝国的一部分。

此外,俄国在中亚进行扩张,尤其是1865年占领浩罕汗国的塔什干后,俄国迅速进军,灭亡了浩罕汗国,并让布拉哈和希瓦成为其保护国,事实上并入了沙俄,斩断了他们与波斯的传统联系。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进军现在的土库曼斯坦,在一次要塞围城战后,土库曼守军尽数阵亡,俄军控制了这一地区,让这些部落服从于沙皇的统治。

与此同时,英国也积极向波斯扩张,在大博弈中,英国害怕俄国正在打通前往印度,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的道路,英国要尽可能在英属印度四周建立一系列缓冲区,确保这些地区服从英国利益,阻挡俄国向印度挺进。

比如英国在19世纪对阿富汗发动过两次战争,第一次是著名的惨败,第二次则成功扶持了亲英的政权,在阿富汗建立了缓冲区。在19世纪90年代前,英国与俄国多次协商,签订条约,划分了俄国统治的中亚与阿富汗的边界线。

19世纪50年代,英国还在波斯出兵阿富汗赫拉特之际,让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波斯湾登陆,击败波斯军队,强迫波斯放弃阿富汗的赫拉特等地,并且接受英国的不平等条约,同意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就这样,波斯的传统藩属国在俄国、英国的入侵下丧失了,同样,波斯的核心领土也受到极大的威胁,沦为俄、英的势力范围,丧失政治、经济主权。

波斯恺加王朝的中央集权虚弱,对地方控制力低下,行政体制松散。沙阿很难有效控制各地,只能允许各地的省长、部落首领拥有极大自治权,特别是部落首领,由于部落的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机动性强,恺加王朝的沙阿只能通过给予他们特权,让首领担任地方长官,并且利用他们提供军队,来维持统治。此外,沙阿娶了很多部落的贵族女子,通过联姻这种古老的方式,维持这个19世纪的王朝。

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强试图通过扶持地区的地方豪强和分离主义者,来维护在这些地区的特权与利益。比如英国就扶持了阿拉伯人众多的胡泽斯坦地区的首领,并且建立武装“南波斯洋枪队”,来维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石油公司的利益。

列强同样增强他们在波斯恺加王朝朝廷的影响力,最著名的是沙俄帮助建立的近代军队哥萨克旅,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是波斯唯一有效的军队,由俄国教官训练和率领,曾帮助纳斯尔丁.沙阿压制住多次叛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这也让俄国势力深入和操纵波斯的朝政,施加影响力。

列强的渗透也是在经济上的,恺加王朝财政能力虚弱,在纳斯尔丁.沙阿等统治者时期,经常需要从列强那里借贷,列强的商人、银行家借此机会,让沙阿出卖对特定商品的垄断权给他们。比如1890年,纳斯尔丁.沙阿向英国公司出售烟草专卖权,这件事在报纸报道后,激起包括巴扎商人、乌里玛等阶层在内的波斯人民的不满,最后沙阿只好放弃。但除此之外,列强在波斯获得了银行贷款、修建铁路、开采石油等资本输出的特权。

自从与俄、英签订条约,关税被强制降低,廉价的俄、英工业制造品潮水般涌入,波斯传统手工业无法与其竞争,纷纷破产。波斯的巴扎商人、行会以及受到他们互相支持的宗教学者乌里玛蒙受极大经济损失,深感愤怒,外国商人几乎免关税,本国商人和手工业者却承受重税负担。甚至在19世纪30年代,乌里玛策动当地百姓,袭击了俄国大使馆,并杀死了里面所有的人,最后以还是王子的纳斯尔丁.沙阿出使俄国赔礼道歉而告终。

当波斯被卷入世界市场,列强对波斯的初级产品需求量增长,许多土地被地主用于种植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比如北部的吉兰等地,土地被用于种植蚕桑出口丝绸,甚至鸦片,这使得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粮食减产,波斯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约200万人不幸饿死,这既是波斯恺加王朝中央集权虚弱的体现,也是波斯丧失经济主权的恶果。

巴扎商人、行会、乌里玛等阶层,以及波斯改革之后出现的学习西方的知识分子们,为波斯恺加王朝的丧权辱国行为深感不满,这直接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在波斯沙阿出卖主权之后被严重损害。首先是1891年,波斯的烟草抵制运动,包括著名的泛伊斯兰主义学者阿富汗尼主张以抵制烟草作为反对沙阿出卖烟草专卖权给外国公司的回应。再后来1896年,当纳斯尔丁.沙阿驱逐阿富汗尼后,阿富汗尼的一个学生将沙阿射杀,后者不治身亡。

纳斯尔丁.沙阿的后继者更为无能,到了1906年,在俄国1905年革命影响下,波斯的巴扎商人、乌里玛等旧精英,以及西化知识分子等新精英,还有广大市民、一部分农民要求沙阿实行君主立宪,开始了著名的波斯立宪革命,他们一度驱逐了沙阿,并且击败了沙阿的军队,建立了波斯第一个议会(Majles),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由于议会充斥新旧精英,组成复杂,实行了一系列包括保护旧精英特权到妇女、少数民族权益的法令。

但是在1907年,随着英、俄两国就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达成共识,签订英俄协约,组成协约国集团。英、俄划分了各自在波斯的势力范围,英国在南方,俄国在北方,中间留下缓冲区,英、俄都能控制范围内的石油资源,这一在20世纪初取代了煤炭成为英国海军军舰燃料的战略资源。英、俄军队开进波斯,协助沙阿的军队,镇压了议会和各地的民众组织,波斯立宪革命失败。1907年使得波斯的边疆危机达到了高峰,表面波斯还是独立国家,实际上沦为英、俄的势力范围,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主权被掌握在列强手中。




  

相关话题

  伊朗历史上有哪些大部队横穿卡维尔、卢特荒漠的伟业? 
  奥斯曼帝国衰落的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伊朗治愈数量这么高? 
  为什么伊朗非要有核武器? 
  萨珊时代的波斯人是怎么看待亚历山大的? 
  请问李振中译本《历史绪论》第一卷提到的部分柏柏尔人“主要食物是大麦和玉米”是不是错译? 
  阿拉伯人是如何思想殖民波斯人的? 
  十九世纪波斯遇到的“边疆危机”具体说的是啥? 
  有人能详细介绍下阿拉伯多神教吗? 
  在萨曼王朝灭亡到萨法维帝国建立期间,为什么就没出现过单纯由波斯人建立的波斯政权? 

前一个讨论
何时土耳其能夺回爱琴海东部的岛屿?
下一个讨论
近现代波斯帝国有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被列强肢解?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