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最近几个月大医院秩序井然,是否说明平时存在「过度」医疗? 第1页

  

user avatar   ling-ling-qi-38-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慢性病人和透析患者在疫情期间是有血泪史的。

很多地方因为医疗资源极度向新冠肺炎病人倾斜,出现了慢性病人无药可拿,透析病人无机可上导致严重后果(you know what I am saying)的情况。

疫情最严重时,武汉正常运行的透析室只有个位数;你知道在平时,光江汉区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就有多少吗?

这段时间医疗资源的击穿重塑,让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谓“临床秩序井然”,背后是多少人求医不得,艰难求生

不经考证、不做调查就提出贻笑大方的问题,要不得啊。



作为武汉疫情一线医生,也作为麻醉插管突击队成员,我目睹了这座城里的那些惨烈与悲悯。

春暖花开,武汉复苏。

谨把我的故事写下来,不忘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苦难中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的。


宇宙附院不只是做肝移植、三脏器、回肠代膀胱这种高大上的手术。

平时乳腺良性肿物、下肢静脉曲张、膀胱电切也通过日间手术的方式应收尽收。

这种方式走下去就是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基层越萎缩。




事实上,这两个月因为怡情造成的潜在风险和交通不便,更多的病人选择了在当地医院治疗,可以说是一种特殊方式促成了分级诊疗。


造成的局面就是国内大部分大型医院病源枯竭(相对枯竭,绝对数量仍大于其他医院),

而地市级龙头医院门诊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这一点在越偏远的地区越明显。



当然,也不能否定大型医院的关键作用,也可以从怡情期间病人的角度看问题:



事实上,如果借用这次怡情影响,让大医院回归对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而小医院主攻常见病诊疗。

进而促进分级诊疗提前全面实现,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user avatar   yu-jin-xiang-de-we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wang-jia-zhu-52-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行医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应该权责相等。付出大于回报的任务,或是出于个人喜好不想做的工作,可以选择不做。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需要做一些不能靠报酬衡量的事情,才需要通过歌颂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约束。




  

相关话题

  九安医疗又获美国 81 亿大单,后续自曝风险称「美国政府有权随时中止合同」,该股将如何走向? 
  为什么北京协和医院国际部挂号费要900,怎么会那么贵,请问普通老百姓如何看得起病? 
  医生说的和自己百度到的结果不一样,应该相信医生还是百度? 
  如何看待“医生开4分钱处方”现象? 
  国家卫健委称奥密克戎成全球优势流行株,现有疫苗预防能力有所下降,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如何?有望今年结束吗? 
  欧美发达国家看病又慢又贵,而中国又快又便宜,那为什么没有人就此进行开发,做成像赴美生子一样的产业呢? 
  异地女友陪男同事(他有女朋友)去医院看病,合适吗? 
  如何看待“医生开4分钱处方”现象? 
  男子做核磁共振被忘在检查舱 20 分钟,爬出来发现医护人员都在玩手机,暴露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媒体在科学对新型肺炎疫情尚未有定论的时候就开始辟谣,科学类谣言应该如何界定? 

前一个讨论
守门员训练可以帮助克服躲球吗?
下一个讨论
成年人想学踢足球,是不是太晚了?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