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韩国将开启与新冠共存模式,回归正常生活秩序,怎么看待这一举措?韩国疫情未来走向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muma-53-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题答主知道怎么答。粗略的说,对于韩国这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小国来说,长期保持封锁是无法承受的,在超越成本之后,只能在开放边境降低商业成本和管控边界以降低医疗成本之间找平衡。相对来说,只有建立了内循环的大国才能长期保持比较完整的边境管控,因为其内循环本身就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的商业成本,而国家越大,开放边界带来的医疗成本就越多。

如果要展开论述这个问题……受限于答主的工作,答主还是找公开的外国专家的回来来替代吧。还好网上对于此有个很有说服力的公开信源,是新加坡的权威媒体《联合早报》在国内网站上公开发布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这个月对全国国民进行的一个公开讲话,讲话中其花了25分钟向新加坡人民详细阐述了新加坡政府在之前开放边境选择与新冠共存的政策考量和决策过程。额外的,该视频还详细的介绍了各种防疫措施的效果,以及为什么在选择开放边界与新冠共存政策后,新加坡现在又决定适当收紧本地的防疫政策。

李显龙在演说的开头,解释了为什么新加坡的防疫措施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变化。

李显龙甚至详细的介绍了新加坡官方统计的新冠疫苗注射后再感染新冠阳性的保护效果,即98%的疫苗接种者在后续感染中没有货只出现轻微症状。

接种疫苗后感染人群中对应的死亡或病危的比例。

接着开始介绍新冠变种病毒出现后的防疫变化。

从七分钟开始,李显龙开始向民众解释新加坡从8月份开始放开管控,与病毒共存政策执行两个月后政府统计的执行效果,发现“病例的增幅比预期高出许多”。

开放政策执行了两个月之后,新加坡发现自己的医疗系统接近满负荷,如果不收紧防疫措施减少新增感染病例数,医疗系统将会奔溃——8月份执行开放政策两个月之后,新加坡在因为承受不起高昂的医疗代价,又开始收紧防疫措施了。但与此前不同的是,因为新加坡本地新冠感染的人数已经在8月开放后很多了,故新加坡实际上已经无法再重新走回之前的“清零政策”,只能从阻断病毒进入本地的政策改为降低病毒在本地传播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实质上放弃对大部分轻症患者的治疗——李显龙在后续的介绍中表示轻症患者主要采取居家自我隔离而不是去医院集中治疗的政策,见下图。

整体来说,李显龙的说法是很诚恳,同时也很无奈,因为新加坡即负担不起开放带来的高昂医疗成本,也负担不起封闭所带来的高昂商业成本。

两权相比,新加坡最后选择的是适度开放下的简化医疗方案,总体上还是倾向于在保持开放的过程中削减医疗开支。

额外的,李显龙还公布了新加坡国内新冠死者群体的更详细的信息,其中死亡的142人中,绝大多数是年长者,在年长的死亡者中,三分之二未接种疫苗,三分之一的年长死者接种了疫苗。考虑到新加坡未接种的成年人只占总人口的1.5%。代入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死亡率还是要明显低于未接种者的死亡率。

在视频的后期,李显龙还谈到了注射加强针对之前完成两针接种的高龄老人的增强效果(这也是目前我国本月开始逐步开展的)。

然后李显龙还谈及到了3-11岁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并预计将于明年初开始实施

在这方面,我国的进度可能会比新加坡更早,国内的3-11岁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已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大概率会在新加坡之前落实。

在视频后期,李显龙还是很实诚的向国民说明,新加坡需要不得不保持开放,以保住新加坡地区枢纽的地位。

总的来看,李显龙对新加坡国民的讲话颇为诚恳,也尽显无奈。一方面国家小人少,无法脱离世界体系和供应链,为了人民要吃饭,就要开放管制要保经济。而另一方面,由于新加坡韩国这种国家劳动力素质高,每个因病损失的高素质劳动力都是令人心疼的大损失——从这方面看,某南亚大国就不太在意其国内缺乏教育的劳动力因病损失,同样,世界上一大票发达国家似乎也不太在意。

因此,答主个人觉得,韩国现在搞开放,后续大概率会陷入新加坡的模型当中,因为无法承担疫情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劳动力损失而又反复收紧调整防控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新冠患者将不可逆的进入无法清零状态。当新冠患者超过一定阈值之后,韩国的医疗资源将彻底被击穿,整个韩国的新冠防疫治疗标准将会像新加坡一样大幅简化以降低总体医疗资源的支出。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医疗资源缺乏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没有调整政策的空间

1.按美国数据,完全接种后重症比例3.2%,入ICU比例0.5%,病死率0.2%

2021年5月1日到7月25日,美国洛杉矶郡共有43,127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者以30-39岁成年人为主,占42%,以西班牙裔比例最高,占32.8%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总体住院(重症)比例是6.5%

其中完全接种疫苗者住院比例为3.2%、入住ICU的比例为0.5%、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为0.2%,病死率为0.2%;

均显著低于未接种疫苗组住院比例为7.6%、入住ICU的比例为1.5%、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为0.5%,和病死比例0.6%。[1]


2.只有在医疗资源充沛的条件下,死亡率才能维持较低水平

简单的来讲,重症就意味着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而危重症就是已经发生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累及到多系统。

而重症意味着呼吸困难,需要复杂的治疗,治疗严重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

病例数量过多,必然导致医疗挤兑。

如果重症还抢不到病床(如去年2月的武汉,今年4-5月的印度),耽误治疗很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会在重症率和ICU住院率之间(0.5%~3.2%)。



3.医疗资源

图中橙色线为每10万人的ICU床位数量。

按图中数据,韩国和新加坡的人均ICU差不多,都在11个/10万人左右。而新加坡医疗已经接近挤兑。

而我国ICU床位数量只有4.6个/10万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4.新冠严重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

即使不考虑重症,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有个别病例极有可能发生群体感染,随后大量工人请病假,生产线就瘫痪了。

美国已经出现多次肉联厂疫情,影响肉类供应。

自从德尔塔肆虐开始,南亚和东南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是半瘫痪状态。


5.新冠在不断变异,还产生较为严重的后遗症问题

可点击看大图或者查看链接:新冠病毒演化趋势

参考

  1.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KTFQ0RV0532AN5N.html

user avatar   paizhaor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老铁邀啊~

看到问题描述,

老夫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公众设施24小时营业、
私人聚会突破人数10人限制、
举办大规模活动

为了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

韩国朋友们居然需要煞有其事地分三步走,

并且付出“与新冠共存”的代价,

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这个世界的鸿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巨大了?


哦对了,

其实在韩国之前,已经有不少尝试共存的先行者了~


——比如说,请品鉴:


——请再品鉴:


——请继续品鉴:

有种就学瑞典刚到底啊?

动不动就威胁要搞lockdown算啥好汉?


算了,最后顺手贩卖一颗定心丸吧。

2021年8月31日,南亚某穷国低调宣布全面放松防疫管控~

什么通宵营业啊,私人聚会啊,公共活动啊,随便搞,通通不是问题,

——比如说,请品鉴:


这个国家GDP比韩国/丹麦/荷兰/英国差八条街;

医疗资源比韩国/丹麦/荷兰/英国差八十条街;

接种率低了十个百分点;

并且每天都在被印度骑脸输出。

……

……

从8月31日到今天,四舍五入也有两个月了~

这个全面放松防疫管控的蕞尔小国,如今是啥造型呢?

——请品鉴: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老夫的公众号WB/头条同时开张,欢迎来品鉴。
公众号: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WB/头条:焦虑贩卖者·拍老师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影响。

中韩之间现在航班很多。

韩国在没”共存“的时候,就给中国输入了很多确诊病例(尤其是沈阳那个老太,潜伏期20多天,隔离结束后发病,去年破防了全东北,然后自己还成为武汉以后第一个挂了的中国病例……)

”共存“之后,韩国的确诊速度怕是现在是10倍以上甚至100倍,新加坡”开放“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日增5000了,韩国10倍人口,怕不是得日增5万……

这样的话,韩国对中国的输入压力,至少会是之前的10倍。而韩国入境航班,大部分是防疫能力较弱的东三省在承接……

难怪沈阳要搞28+28呢……


至于韩国的”开放三部曲“:

第一阶段允许除娱乐设施外的全部公众设施24小时营业,私人聚会人数上限为10人,不超过100人规模的活动无需额外申请。第二阶段开始允许举行大规模活动。第三阶段将彻底解除私人聚会限制,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这……不是中国的日常吗?不知道”开放“派还想让中国怎么”开放“……

韩国这个例子,恰恰说明,按”共存派“宣传的”与病毒共存“之后,想要恢复现在的日常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奢望……需要极大的牺牲、死亡,才能实现。(还不一定能实现,貌似新加坡这几天又收紧了一些,已经禁止2人以上的堂食了?)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吧,“与新冠共存”和“回归正常生活秩序”是两码事。

我这话不仅仅是对韩国说的,也是提醒全世界。

先说共存。

这不是你说共存就算的。因为,这个概念是白皮洋大人发明的。是否满足共存的标准,得人家白皮洋大人官方认证,你自封的不算。非洲早就跟新冠(还有艾滋,霍乱,埃博拉,疟疾等等之类的)共存了,白皮大爷也没拿黑非洲当共存典范表扬啊(摊手)。

也就是说,你要共存也好,躺平也罢,那都是你自己的自由,冷暖自知。如果你自己觉得共存爽,躺平快活,那就just do it(这真不丢人,非洲叔叔们早就这么干了),但千万别攀扯洋大人。千万别以为自己这一共存,洋大人就高兴了,也千万别以为洋大人一高兴,自己就好过了。

咱别这么自作多情,行吗?

印度,越南的疫情都比美国轻,老美撤厂的时候可没看这个面子。美国自己都那副样子了,还一度封禁印度的航班呢。五十步笑百步还则罢了,百步笑五十步什么鬼?

还有,去年二,三月份,中国的疫情逐渐趋于平稳,欧美开始爆,他们的疫情百倍千倍严重于我们,就这,人家还觉得咱这边是“疫区”呢。

你以为你宣布共存,洋大人就高看你一眼?就对你敞开怀抱?要是你疫情一反弹,洋大人找借口断航,隔离,加税,撤资,检疫……你上哪后悔去?日新增6位数的嫌弃日新增1位数的,你敢信?

再说“回归正常生活秩序”。

回不去了。

别再扯着新冠当遮羞布了。这真不赖它。

即便没有新冠疫情,全世界也是面临大变局。好日子蹦跶不了几天了。

韩国出生率走低是新冠造成的?

我们是为了新冠才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的?

萨德是用来对付新冠的?

美国次贷危机是新冠带来的?

特朗普是因为新冠才打贸易战的?

中国人买不起房,996,是新冠之后才有的?

英国脱欧也赖新冠?

日本死宅是因为新冠才不出门不谈恋爱的?

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这些人是被新冠杀的?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都多少年了,这也怪新冠?

还“回归”……

说得好像之前过得多享福似的。

还是赶紧想想后路吧。

乐观的人在构想“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悲观的人还在哼唱yesterday once more。


user avatar   hao-yun-luo-man-sh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预祝韩国获得东北亚病夫的名号。

最开始出了一篇25万人的研究,某些共存派号称只有重症有,只有老年人有,合着老年人不是人,重症患者不是人是吧。

自己作为社达体系下的受益者,将会享受到新冠之后的广阔的天地。不过很可惜,新冠不管你老弱病残,还是年轻力壮;不管你投降还是抵抗。新冠就是新冠,将会给得过的人带来无穷无尽的伤害与折磨。

那么来看看新的研究,德国六大保险公司投入的数据,超过15万人的样本,5倍以上的样本,足够比较客观地体现了新冠后遗症的危害,样本中住院人数较少,进icu的更少,基本上可以体现出轻症患者乃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后遗症影响。美中不足的是,样本集中于德国人,对种族区别无法体现。由于新冠到现在时间不到两年,对更长期的健康后果无法监控。没有监控疫苗的作用(不过另共存派失望的是,牛津的研究打破了疫苗可以改善后遗症的期望)。总的来说,目前这个研究可以比较充分地展现新冠后遗症。

论文的翻译就不放了,太繁琐太细节了。主要来点比较刺激的东西。

感谢 @拍照稀烂帮帮主 的表格。

[含焦量9.0]德国15万人规模新冠后遗症研究,结果显示…

这是帮主的文章,看起来挺焦虑的,焦虑值已经拉到满了,我也贩卖不了多少焦虑了。帮主已经榨干了,也没什么可榨的了。复读一遍的话,显得我是洗稿,有抄袭嫌疑,那也不是很好。

不过还是概括地说一下吧,后遗症中成人和年轻人差距不大,由于成人重症比例高,很怀疑这个差值是不是重症拉起来的。即使是轻症,也有后遗症。

所以,我来换一个角度焦虑一下,把一个素材榨干为止。

一提起后遗症,肯定会有一大堆人跳出来说,打了疫苗就没事,就是流感,xx已经共存了,顺便mrna赛高等等等复读机似的话。

不过很可惜,某些疫苗又要另人失望了。

牛津关于辉瑞,莫德纳,强生等疫苗(血栓疫苗不在考虑范围内)的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文,我在这就简单地写点重点吧。一图胜千言。

右上角的两条线,一条是红线吗,一条是蓝线;一条是打完疫苗的线,另一条是没打疫苗的线。

两条线相互靠拢,几乎紧紧挨着,让人不禁感叹,某些疫苗居然对新冠后遗症没用。

到此,后遗症的焦虑基本上已经构筑完全了。不管是轻症重症,年轻人还是老人,打没打疫苗,都要以相同的概率面对后遗症。假如一个不幸,抽到重症,幸运的人活着,不幸的人去死。幸运的人中更幸运的人没落下严重后遗症,幸运的人中不幸的人落下严重后遗症。时时刻刻抽大奖,年年月月后遗症,将会是共存地区,共存国家,共存派们躲不掉的宿命。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虽然不是我的人生)

当然牛津的研究中还有很多恐怖的地方,比如对于60岁以上的人几乎无免死效力,不过这不在题目范围之内,暂且不提。

以上


user avatar   she-qu-guan-li-gu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忙猜又有一群理中客张网红的共存神教信徒们出来带节奏了

先看看所谓“共存”内容——第一阶段允许除娱乐设施外的全部公众设施24小时营业,私人聚会人数上限为10人,不超过100人规模的活动无需额外申请。第二阶段开始允许举行大规模活动。第三阶段将彻底解除私人聚会限制,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内地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公共设施停用吧?

内地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限制私人聚会吧?

内地绝大多数地区也没有禁止大规模活动吧?


在批评这个批判那个之前,首先还是先把这个问题搞懂,别一顿输出发现自己批判的全是空气,那就太丁真了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国人民认为新冠是万千死因的一种,所以无所谓了。

全球范围来看,清零是愿望,共存是现实。

无论是否愿意,以后这都是常态了。

这就好像不管是不是愿意,明天都要去上班一样自然。


user avatar   haozhi-ya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说韩国是躺平什么的。

但是我看了一下题目里提到的开放步骤:

第一阶段允许除娱乐设施外的全部公众设施24小时营业,私人聚会人数上限为10人,不超过100人规模的活动无需额外申请。

别说后续的了,实际上这个第一阶段放松的内容,我们目前除了中高风险区,其它地区也比它宽松啊,尤其是“私人聚会人数上限”这点,我们似乎实际上并没有限制吧?

所以我感觉似乎是韩国之前的限制比我们更重更严,无非是回归到我们绿码地区的措施而已?


user avatar   ge-wei-44-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国虽然最近感染人数有点高,严重的时候2000多感染者。但从疫情情况来说,并不严重。因为韩国的死亡率很低。疫情以来总共因为疫情死了不到3千人,这个死亡人数低于大多数的常见病死亡率。


从2020年2月开始,韩国一天最高的时候死亡人数没有超过30人,大部分时间一天死亡人数都在5人以下,最近也就是15人。而且韩国现在疫苗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2%以上,一针疫苗接近80%。

这样的疫苗普及率,这样的死亡率,韩国还能做啥?韩国是一个五千万人口的国家,只比英国少一千万人口。韩国人又内卷的厉害,你不让韩国人去教会,去考试,去辅导班,去当兵,去移民,那韩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活着干嘛。

那不只有共存模式么?




        

相关话题

  12 月 2 日挪威一聚会超 50 人阳性,或成欧洲最大奥密克戎聚集感染,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如何看待高福称从未说过不存在人传人? 
  1 月 3 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 100 万例,刷新全球纪录,为什么美国疫情如此严峻? 
  2020 年 2 月 20 日,为何湖北浙江山东三省「同时」爆发疫情?这几所监狱有什么关联吗? 
  如何看待3.26浙江嘉兴一例在“境外人员落地后转机混乘国内航班”上被传染新冠的本地病例? 
  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两次受影响都和武汉有关?是纯巧合吗? 
  4 月 3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 8581 例,目前情况如何? 
  新冠疫情致全美医疗压力陡增,多地 ICU 容量已不足 10%,目前美国疫情情况如何?需采取什么措施? 
  我在上海静安区,我还有最后两包方便面,请问我现在应该怎么才能不饿死? 
  如何看待多地 3 至 11 岁人群开打新冠疫苗?你家孩子接种了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前一个讨论
中国应不应该全面征收房产税?
下一个讨论
中年男性除了沉迷游戏外还有别的爱好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