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没有共鸣,国情不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那个药确实严格算是非法的药,而《我不是药神》里那个药只能算走私的药。
老外没有那么尊重法律,特别是对行政执法机关没有敬畏,理解不了在要救命的时候,走私点外国药还能引发什么道德冲突的,价值判断上完全理所当然的事。
中国人其实也不太认可《寄生虫》。
《寄生虫》在近十年的韩国电影里都算不上顶尖佳作,宋康昊的表演甚至没有达到他的平均水平。与其说奥斯卡奖是对《寄生虫》的认可,不如说是对韩国电影佳片频出的一种迟来的褒奖。
因为评委们都看过一部电影叫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原题目“为什么药神没拿奥斯卡”,仅就此回答如下:
因为之前已经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了,马修麦康纳凭此片拿了小金人。
(在知乎乱改题目不是什么好习惯)
外国人尤其是欧美白种人,也许觉得《我不是药神》是部好片子,并给出较高的评分;但不意味着外国人会对《我不是药神》产生共鸣和认可。
对于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他们看待《我不是药神》就像看《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三峡好人》《盲井》之类的片子一样。
他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穷、苦、没人权、看不起病等等,他们会带着高人一等的视角去审视这类的中国影片。因为这类影片带给了他们“白人优越感”,觉得自己就是比中国人高人一等。
他们会《红高粱》《三峡好人》这类的影片给予好评,甚至颁个电影奖项,但是他们会对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内容产生共鸣吗?绝对不会!
我们中国人会对《我不是药神》产生共鸣,那是因为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中国人身上的事情。欧美人觉得,自己买得起抗癌药;印度人觉得,自己能够随便买仿制药,非中国公民很难产生如此的共鸣。
没有共鸣,也就难以把热度进行扩散,并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顶多当个猎奇电影观看。
就像印度那些反应现实问题,比如造厕所、造卫生巾、女儿摔跤、报复强奸之类的题材电影。我们中国人看了也许会给电影打个较高的分数,但是看过之后会产生认可和共鸣吗?
恐怕不会!大部分中国人看完那些印度现实题材电影后,感慨最多的就是“印度好落后”“印度好野蛮”“印度女人好惨”之类的,但是绝对不会产生“我们也有厕所问题、强奸问题、女人卫生巾问题”之类的共鸣和认可。
————
《寄生虫》会获得国际认可,因为它讲了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故事,那就是阶级分化的问题。中国人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些事情在哪个国家都发生着,韩国有这样的问题、美国也有这样的问题、法国也有这样的问题、英国也有这样的问题等等等等。因此也就能获得国际的广泛认可。
万事万物皆项目,事业环境因素决定了项目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找到共性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共鸣。
百度了一下《我不是药神》的奖项:
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国际认可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至少在东京电影节、蒙特利尔电影节、澳大利亚影视艺术学院奖、亚洲电影大奖这些国际奖项上有所斩获,其中东京电影节和蒙特利尔电影节都是国际顶级的A类电影节之一,区域位置属于亚洲和美洲,至少这部电影在陆地面积最大的两个洲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我想题主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可能是因为片子在我们国人熟知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上没有什么斩获。为什么没有参加柏林、戛纳、威尼斯电影节呢?国内影片要参加国际电影节,那必须先拿到龙标,那《我不是药神》是什么时候拿到龙标的呢?
2018年6月12日,这个时间点已经没法参加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了(柏林电影节在每年2月份,戛纳电影节在每年5月份,威尼斯电影节在每年8月份),那可能你会说,还有机会参加威尼斯啊!问题是,一般参加这种A类电影节报名截止时间至少要在参加前2-3个月,制片方可能没法估算拿到龙标的时间,那么短的时间即使拿到龙标也来不及准备各种资料送交威尼斯电影节了,所以欧洲三大电影节都错过了。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最早的获奖时间是东京电影节,10月底。可能你又会问,那为什么不参加第二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呢?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必须是首发,如果这部电影之前参加了其他电影节或者电影奖,那欧洲三大不接受。但这部电影又不可能为了等三大再等一年去送交电影节,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亚洲的A类电影节上去获奖。另外,徐峥在东京电影节上的人脉关系更深(与徐峥工作室的人聊过这个问题),参加这个电影节获奖概率更大。
那为什么这个电影也没有参加奥斯卡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由当地选送的,2018年中国选送参加201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作品是《邪不压正》,《我不是药神》压根儿就没有选送,当然不可能有任何获奖机会了。为什么选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远不如《我不是药神》的《邪不压正》呢?在有关部门看来,一个民国时期卧薪尝胆杀小日本的故事,当然要比抨击当下中国医药窘境的电影更加符合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政治正确性。如果《我不是药神》选送了奥斯卡能有希望获奖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给出了答案:这部电影与《我不是药神》高度相似的电影在2014年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最佳化妆三项大奖。
但《我不是药神》还是没机会获得比现在更高的国际认可(或者说国际电影奖项)。为什么?知道《寄生虫》为了得奥斯卡花了多少公关费用吗?1000万美元,还得加上关系深厚的游说团队。这些《我不是药神》制片方都不具备,或者说不愿意花费。在国内已经把钱赚够了,这种题材国外的就不感兴趣了,在国外得再多奖,也没办法增加更多收益,那花这些冤枉钱干嘛?
评论区有不少人误解我的意思,慢慢来澄清:
首先,《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从专业层次来说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尤其在和中国大部分烂片比较的情况下,剧本、拍摄、表演都在水准之上,很多观众可以不喜欢它,包括我也因为这个片子的价值导向和隔靴搔痒般的避重就轻而不喜欢它,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拼命去踩,要客观冷静地看待这部电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电影的正面水平。
其次,随便哪个电影奖项都没法完全做到公平公正,所谓的有公信力的奖也都有内部操作的空间。很多电影从剧作阶段都已经把各种奖项安排地明明白白妥妥当当了,只要有必要,经济利益上需要,《药神》拿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奖一点问题都没有,难度不大,奥斯卡难度大一些,因为投票人太多了,花的钱和人脉关系都要求很高,但也不是不可能。我自己的电影曾送过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但最后也是因为龙标的原因放弃了。还有朋友说金鹤奖野鸡,拿钱就可以买奖,那你随便拍个电影砸钱去拿个这个奖试试?至少也得这部电影在一个基本的水准线以上,而且还要和组委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奖,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片子都能得这个奖。
再次,《我不是药神》立项之初瞄准的就是国内市场,所有的内容和桥段都是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所有情节设计都是以通过国内审查为目标的,没有考虑很多国外市场的需求,从国外票房就看得出来,与国内票房相比不值一提。而韩国电影因为本国市场狭小,尤其像奉俊昊这种韩国最顶尖的商业片导演,为了自己的作品获得足够的商业价值,其目标是瞄准国际的,海外票房大大胜过国内票房,这也是《寄生虫》团队积极参与和运作国际奖项的动力所在。
最后,讲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们的团队大大小小国际上获得过20多个奖,最高奖项是2015年《酥油灯》获得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也曾获得台湾金马奖和入围戛纳主竞赛。这个提名和我没关系,是我团队的功劳。我不是什么电影大咖,我做这一行只有6年时间,我自己的电影(美国电影,我担任中方制片人)总共获得过10多个国际奖项,都不是A类电影节或者什么大奖。我的信息在国内网站上没有,会在今后逐步完善,知乎今年疫情春节在家无聊才开始玩,所以粉丝不多,要搜可以到imdb上搜Alan Wang VI。
对了,再补充一下,《我不是药神》是文牧野的独立执导的第一部长片,一般来说,在A类电影节上,尤其是欧洲三大,新人的第一部作品很难获得好成绩,能入围平行单元已经是顶点了,主竞赛进都别想进,更几乎没有获奖的可能,电影圈也是要论资排辈的。比如牛逼哄哄的毕赣,也只是第二部《地球最后的夜晚》才入围了戛纳的平行单元,根本没有获奖的机会(怎么进去的?哎,你们都懂的)。
欢迎关注我和我的专栏:电影人成长之旅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那难怪这个上古文明衰亡了
谁希望中国完蛋?
除了美国,当然就是类似于丰县官员这样的中国人
如果中国烂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再过几辈子也不会为人所知,而且还习以为常,甚至自动给他们洗白
所以中国人民的对手有国界可分的一部分敌人,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人
中国能否强盛,很大程度上要看会不会识别出这样的内部渣滓,还有如何处理这些渣滓
所以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故意的利用国籍来个神神兔兔对立,来个把水搅混
年轻人请不要上当
美国完了就是完了,中国做的不好的地方该骂一样骂
要记住敌人要用阶级分类,而不是国籍分类
故意把阶级问题转换成国家问题的,不是蠢就是坏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