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第3页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大家都知道最惨不过生化环材,我读在职博士的时候,有一个是武大的生物硕士,他毕业就失业,最后去了投行,居然发展的还不错,现在来读经济博士来了,转行了

但是为什么这么惨呢

举个例子,华工有个博士楼,里边的化学博士出来了,要么出国要么去外企

为什么外国的生化环材不惨?

因为人家占据了高端,能赚钱

为什么中国的生化环材惨,因为都在低端混呢,要么骗补助要么压低工人工资,哪里还有钱给你发高薪啊

但是,为什么计算机之类的还能拿高薪呢,一方面是和国外差距不大,要么就是国外的进不来,你就是百度的水平都能混的挺好。

这就是原因之一

你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国内只有富士康,初中毕业就行了

高端的没有

而这一切,就要从当年大儒烧郑和的海图,和康熙让满族学自然科学,让汉人老老实实学孔夫子考科举开始说起了(注:传教士都吐槽说让我们学满语不让学汉语,我穿个鸡儿的教啊。当然后期满族也“从小和那三代的圣贤磋磨”也不得不说儒家生命力和腐蚀性真的强大)

一直到现在,咱们国家8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是文盲,少部分是儒家或者文科,极少极少部分才是理工科,就这大部分还是建国后才培养的,人到青年、中年才学自然科技的那种。


二、

国内的问题

一个是80年代清理三种人,加上后期的乡镇合并国企改革,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国家很长一段时间,从部级领导到下边的股级干部,全是一个年龄段的人

70后80后根本进不去,没有空缺职数啊,40多岁都算是年轻干部那种

一个是大家知道航天这一块,一群老头老太太带着一群年轻孩子,中间断代了

而断代的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方方、是和她一样的那批人

他们更多的,是给你添乱啊


三、

你是花钱读博士,还是花钱买房,这几年后命运完全不一样········

颇有零几年那个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创业的小伙的风范······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不住才是正常的。

真要说人才流失,改革开放之初流失的才真的严重。

《中国合伙人》总看过吧?新东方的创业经历总知道吧?

新东方前期的创业团队,基本都是俞敏洪从美国挖过来的。而当时俞敏洪之所以成为北大老师,原因无他——因为系里能走的人都走了,只有他这个学习成绩最差的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所以被迫成为了北大老师。

我倒不觉得这是俞敏洪故意编的——你看他的口语和普通话,再看看王强的口语和普通话,应该能对比出来。

我的导师也跟我们说过这样的事情,当年他们班级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后来也都去了北美发展。

也就是说,在1980年代,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最优秀的一批人基本上都出国留学了。俞敏洪这样的比较差的学生,留校成为了学校的老师。

当时的中国为啥留不住人才?

你在中国费劲一个月挣100块钱工资,去了美国刷盘子都能挣2000美元,你跟我说怎么留住人才?

你要是跟当时自费留学的硕士、博士们说,毕业后要不要考虑回中国?

我敢说,99%以上的人都会直接骂你一句傻逼。

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说的很清楚,只要十个人里能回来一个,那就是划算的。

如今,至少出国留学的硕士、博士里,你问他们“要不要回国发展”。人家至少能坐下来跟你讲讲道理,说自己为什么要回去或者不回去,而不是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你。

而且,从数字上说,过去这20年,特别是最近这10年,回国的博士数量是在增加的。

有些人可能会拿什么90%的留美博士表示愿留美发展之类的数据来说事。

对,这当然是事实,可你怎么就不看看1990年代的时候,99%的留美博士都不愿回来呢?

至于说高端人才的待遇方面,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开不出高端人才应有的待遇,所以人家不愿回来。

这完全就是正确的废话,而且还特别没用的那种。

中国就是个人均GDP刚刚过1万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产业还都是中低端,哪儿来那么多钱去找高端人才?你把高端人才找来了,能不能提供跟他的研究匹配的科研环境和人才队伍?就算他科研成功了,你有没有能力跟已经形成技术壁垒的国外大企业竞争?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高端人才就是个摆设。

我身边在中小企业做HR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应聘者中有学历明显过高的,可以直接拒掉。(PS:反过来说,很多高学历的朋友如果投一些中小企业的简历没有回复也不要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单位要了,有时候真不是你不行,而是人家不需要

为什么呢?人家作为招聘老手,知道自己这单位啥水平。你招个985研究生过来,给的待遇低了人家不愿意,给的待遇高了,但公司的业务又很简单,本科生就能干,多花钱招研究生委实没必要。而且,很多研究生来了这种小公司心态还有问题,总觉得自己亏了,工作也不好好干。于是到最后,公司给着比本科生高一截的工资,应聘者却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无从施展,最后往往都是辞职高就了事。

那公司什么时候可以招研究生呢?就是公司规模大一点的时候,至少人家来了能有点对口的岗位干,公司不会觉得钱给亏了,研究生来了也不会觉得自己无从施展。

说简单点就是,平台与人是互相成就的。你的平台到不了那个级别,即便是给出待遇强把人拉过来也没用。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拿当年钱学森等科学家举例,说他们当年的待遇有多高。

然而,钱学森那一辈的科学家,当年要搞的是国家的战略武器,并且是关系国家命脉的战略武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支持得起几个这种级别的国家项目?

你在这儿叨叨钱学森的待遇如何,怎么不看看当时为数众多的普通科研人员是什么待遇?真当人人都是钱学森?

你要是在今天有钱学森当年的稀缺度——比如说,你会过来立马就能抓起光刻机项目,保证10年内让中国商用芯片制造水平超过美国,你没个几百亿身家,整个科研圈都得为你鸣不平。

如果我们把视角缩小,把中国类比为世界,那么几个一线城市就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那么,我要是问你“小城市为什么留不住高端人才”,答案就很明显了。

我学航空发动机的,回十八线城市能干啥?就算我回去了,能给我开多高的工资?

那小城市要怎么引入高端人才呢?就只能一步步来。

比如说,这个城市可以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高薪,招聘几个博士或者知名教授来负责某个项目或某个企业的科研。但你不要指望这个城市能给所有来的博士都有这个待遇——这个城市的财政没这么多钱,即便有整个城市也没有足够的产业让博士施展。

然后,慢慢的这个企业能做起来的话,挣钱多了再去招人。

如果一个小城市某天突然说,为了留住高端人才,我们要投入百亿引入一万名博士和专家,那这个城市离破产也就不远了。靠着人均百万的年薪,人你固然能留得住,但是没有配套的产业支撑,这些所谓的高端人才,纯纯的就是吃白食的。

什么时候你可以说中国留不住人才是体制问题?如果有一天,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可以有人均百万的年薪,但他们宁可放弃这些,也要去人均几万欧、几万美元的国家工作,那我绝对承认这是中国的体制有问题。

其实道理说穿了不难,人首先得考虑穿衣吃饭,在这个基础上再谈理想,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至于什么“理想”、“环境”之类的口号,基本都是扯淡。一个大学里,有那么三五个人因为职场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宁可放弃高收入也要出国,这很正常。而大多数人真正心动的,其实是出国可能就涨几倍的工资,以及更为匹配的工作岗位。


user avatar   zhong-de-ren-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反讽,不抖机灵。

这个问题,你过25年来看,还是一样成立。

确实留不住。

因为我们中国自己都不避讳这个问题。

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不会变

中国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不会改变。

中国长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不会变。

那么有人要问,那为什么中国敢玩这个,这貌似只有美国人敢玩?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来源于很多人都痛恨的东西—内卷。

因为卷到清华北大竞争街道办,所以带来了一个结果,生育率降低,但是人不断档。

何况,无论是空间站和航空母舰还是深潜器,一些人走了对计划影响有,但是真的不大。

反正卷到遍地人均985,这批跑了我换批再上。

你敢给大专以上的人发绿卡,我明天就敢让高中生学高数。

你敢让身上只有一块钱的人合法移民,我明天就让所有的乞丐半工半读。

你敢对我的大学和专业进行制裁,我就敢让文科生看航母知识,敢让理科生背四书五经。

这么多书,就不信文科生笨到一个吃透的都没有。



除了自己的,我对你的研究也没停下哦。






除非美国敢彪悍到给14亿人开绿卡,否则短期内不会出现断顿。

中国人常挂在嘴上的“什么事要有备选方案”,也是内卷的一种体现。

反过来说,因为内卷,很多人觉得抑郁不得志,愤懑不平。

但是也因为内卷,重大项目,不会受到影响。

你可以说扩招造成人才通货膨胀,但是大学里教的东西确实是实打实的。

这个思维,就是30年前留学生里只要一百个里有一个回国就行的扩大化产物。

只要美国还是全球第一科技军事金融大国,这个问题永远有效。

中国是集结了所有发展不起来的BUFF,比如低福利低生产水平低人均低生育率高房价人才有钱人外流但是却能发展或者说没崩溃的唯一国家。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出现一个对手,虽然赶不上美国

但是美国对他已经无绝对力量打败

而且这个对手经过发展,不需要替代美国的位置,让美元和黄金解绑,和石油解绑,美国不再具备黄金的地位

那么,很多看起来人均很高的发达国家的购买力会迅速下降,他们的经济体系土崩瓦解。

至于这个对手是谁?现在没有人有明确的答复。

我看外网和内网,有吹各个发达国家的版本,当然也不缺乏发展中国家的

新西兰男友多好,新西兰公婆多好

日本男友多好,日本公婆多好

法国男友多好,法国公婆多好

瑞士男友多好,瑞士公婆多好

丹麦男友多好,丹麦公婆多好

德国男友多好,德国公婆多好

伊朗男友多好,伊朗公婆多好

印度男友多好,印度公婆多好

.......

我不否认这些国家的厉害,这些国家我也去过不少

但是就我个人看来

哪怕女性全部外嫁,人才和有钱人都流到他们那里

让他们完成美元和黄金石油脱钩,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发达国家的任务

四个字

基本没戏,或者说,目前没戏。

不过中国也不需要凑热闹,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指数只在50多位

只需要发展经济,改变生产力模式,多造航母

等前面50多个都试过,再上不迟。


user avatar   chen-ji-97-64-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排在第一的那个理论,是默认在国内的精致利己者掌控了权利,就比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危害更大。

——只要我通过各类标签把人的属性归类后,一切就有合理解释了。至于标签之外的东西,加个【可能】【也许】,含糊糊弄过去就行了。

有个人叫温体仁,他一生“清廉”,不贪污不搞腐败,死后被抄家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

请问他叫不叫精致利己者呢?

他不像常识认知里的精致利己者,为自己谋利哦。

但是……他先是举报大臣钱谦益贪污,皇帝朱由检一开始不信,章允儒为钱谦益辩护,温体仁反手一波控告说章是钱的同党,章被捕入狱。

温体仁不断上书控告大臣,生平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件事,因他而入狱的大臣多得不得了。

他被认为是大奸臣。

你要说他迷恋权利,说他在权利上是精致利己者,可他并不积极争取权利,他只搞揭举告发。

你要怎么把他归类呢?

——

就冲着你们这种对知识分子搞动机诬陷,搞动机怀疑,丝毫没给这个群体基本的尊重,人才也不会乐意留在中国。

还没掰扯两句,就开始怀疑人才不忠,怀疑人才会搞贪污腐败,怀疑人才会比那些贪官污吏更加祸乱朝纲,怀疑人才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奴才总是为了聊表忠心,把忠诚作为第一位。

可你是奴才,大家是人,人为什么要跟奴才同价值观?奴才也配当做人?

我看过不少回答评论区里,各种表达着讳莫如深态度的,有些问题一谈,就立刻让其闭嘴。

当你在搞这种这不能说,那不能说的时候,就恰恰证明了这个环境土壤下,就没有那种基本的做人尊重氛围。

前段时间,B站老是给我推一些国学的东西,里边就宣扬各种厚黑学,什么老祖宗的为人处世之道,什么人和人没资格谈平等,西方的平等很可笑。中国人一见面问你爸爸是谁,你算老几。把这种恶臭的东西当做所谓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的高情商。

关键这些东西,认同的人可多了。

而且不少人还是自己认同这种东西,但行为处事的时候,是对别人搞PUA,自己却不遵守的双标。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有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人的个性是刻在DNA里的。

当人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必然会追求个体的满足。

所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哪个不是相对经济落后地区,文化更发达,文化产业影响力更大,欧洲那些屁大点的小国家,每个都能在文化产业上拿出一两手绝活。

人是一种需要精神尊重,精神满足的生物,在国内很多搞科研搞研究的,地位连牲畜都不如,谈什么尊重。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乐意留下好吧?

你讳莫如深,就能改变事实了?

拿什么所谓的立场论,动机论来搞诋毁,无非就证明你不仅菜,还想踩人家一头,以此来证明你道德上更具优越性罢了。

国内搞科研的,到现在还跟你讲要奉献,要清贫,要为祖国的梦想,但谈报酬就一律不提了。

所有搞动机怀疑,搞忠诚怀疑的,本质上和这种搞奉献PUA的是同一种货色。

你一谈报酬,就说你这人心态有问题,对钱看太重了,不懂感恩,不懂为祖国奉献,是罕见。

你让他自己试试没有任何报酬去单纯奉献,他第一个不干。

知乎上这种道貌岸然的装13怪是真的多。

欧美搞得就很纯粹,人家也跟你讲奉献,但人家讲了,还给得多。

至于抬杠说什么顶级人才不缺钱,什么真正能拿诺奖的人才,国内都是送别墅送钱云云。

这种言论恰恰就证明了,对人才没有尊重。

这种顶级人才全世界都哄着,选择回中国来,是因为钱吗?更明显是因为他曾经或者现在是中国人,带有身份上的情怀。

他去美国,拿的钱能少吗?

都是钱,怎么国籍标签是中国,你就觉得是中国更重视?

你只能打打情怀牌。

可笑的是很多人才因为身份情怀,回国了后,很快又被恶心走了。

至于说什么中国30年发展,如果没有人才怎么怎么,那个常见的弱智说法,我一般都是用看待智障的眼神。

冷知识:被大家嘲笑的印度,复杂工业制造业也在坐火箭攀升哦。

有人真把中国有个代加工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当成全世界只有自己能成功,别人都不可能做到,当成自己优越的点了。

实际上,只要一个国家人口够多,当他开始搞教育投资,未来他必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无非就是速度快点和速度慢点的区别。

工业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代加工开始攀升,一步步向中高端迈进,起步点就是教育普及。

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法搞,就是因为没钱。

因为投资教育是极为烧钱的,但只要能熬过最初阶段两代人的教育投资,这两代人开始具备现代工人的基本素质,什么基建,工厂,都能搞起来。

不要把这个当成哪个国家的专属。

而且绝大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压根不需要什么高端人才,只需要具备中学水平的理论知识就足够了。

如果你真的觉得中国前30年发展的快,是因为自己多特殊。

来,旁边穷得发疯的孟加拉,在前几年识字率上来后,现在已经是世界前三的服装制造出口大国了。

——

人才不是天生就是人才,有的人眼里只有最高端的那些诺奖级的人才,压根没有那些刚从事科研的年轻人。

哪个大佬,不是从年轻人成长的?

如果你觉得年轻科研人员不配获得基本尊重,拿着各种动机论,动机诬陷来怀疑他们,他们为什么要做奉献?何况他们凭什么被你这么侮辱人格?

——越是高端的人才,越需要人格上的尊重,因为到了他们那种层次,钱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往往要的就是那口气。

半导体行业的顶级大佬梁孟松,之前在中芯国际风波时,他拿着远低于自身价值水平的工资薪水,他以为自己为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了那么大,理所应当应该坐上那个位置。

结果官僚主义狠狠恶心了他一把,安排了另一个人来抢了他的位置。

梁孟松直接就辞职了。(后来闹得特别大,政府差点下不了台,才赶紧又是送房子送股份加薪又是改主意才稳住他)

是他缺钱吗?是他没情怀吗?他难道不是顶级人才吗?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把你那张整天就会搞动机怀疑,居心怀疑,立场怀疑,人格侮辱的嘴巴闭上,舆论环境立刻变晴天。


user avatar   itan-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是“为何留不住高端人才”,评论里有人质疑下面三人不是高端人才,我们暂且讨论“为何留不住学者”吧。


钱学森确实回国给中国的国防建设做贡献了,但是他的女儿钱永真又去美国留学定居了。


江姐是革命烈士,牺牲前遗嘱写着“希望儿子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而她的儿子彭云去美国读博士,定居美国,在马里兰大学当终身教授,看样子是不回来了……


颜宁,在清华大学读本科,后来去美国留学,之后回清华大学工作了十年,她说2007年刚当正教授时年薪十万元左右(月薪只有8000元RMB左右),2017年又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了,2019年评上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看样子也不回来了。


关于颜宁当大学老师的工资,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现在的学术氛围和钱学森时代是否一样?各种操作手法是否不亚于外面的社会?


先看下社会氛围,回顾一下毛泽东时代,讲究“劳动最光荣”,“为国家做贡献”,“妇女能顶起半边天”;可是现在都攀比挣了多少钱,家有几套房,妇女变成了“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这样的价值观……


丁真因为笑容灿烂被大家重点关注,最后入职国企;杨超越没有高中学历,唱歌跳舞也一般,最后拿到上海户口;台湾高中生可以免试录取湖北省的18所大学(包括武大华科)……

以上,对普通年轻人是否公平?普通学生寒窗苦读十多年,考取大学、入职国企、拿上海户口都要一番周折,结果还不如长相帅气/漂亮、或有台胞证的他们?古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


还有一个例子,北电的翟天临抄袭论文,“不知知网”,居然能博士毕业,谁知道他是怎么博士毕业的呢?翟有够硬的背景和后台就可以把博士学位“弄到手”了,谁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这对其他努力科研的博士们是否公平?咱们也不知道其他学科的学术科研界的氛围又怎样呢……

不知道知网为何物的“翟博士”




最后翟天临真上热搜了……


user avatar   feizhangch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原因可能是产业升级遇阻,导致整个国家对高端人才需求量非常有限且增速较低。在博士率只有万分之6.75的国家竟然出现大量名校博士去小学教书,去街道办任基层公务员的魔幻局面。

或许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高端人才,而非留不住。

以中国博士生的就业去向为例,稍微对博士就业有所关注的人可能会发现不管是留校、部分行业的业界、政界,当前的就业难度都不小且逐年迅速提升。这说明整个国家的博士供应速度大于其需求增长。按照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中国博士数量占比约为万分之6.75(不足万分之七,实际数值肯定比这还低),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约为1%)[1]。在博士占人口比例尚且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时就出现了人才过剩问题,这可能说明了中国部分产业结构升级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但或许任然存在一定问题。以制造业为例,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现实情况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底层技术尚未突破;部分领域产品和技术标准不完善、实用性差,跟不上新产品研发速度,且品牌建设滞后,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3]。总的说,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有放缓趋势,面临的国内外约束日益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断攀升[4]。产业结构难以跃升导致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难以提振。

佐证这一解释的另一个论据是当前部分行业存在的较明显的35岁现象(企业热衷于“青春红利”,35岁以上人口成为就业困难人群)。一个劳动者最能输出的年龄在55岁左右。如果产业总是徘徊在低端重复的水平,是不需要55岁熟练的经理,工程师的[5]。也就是说,部分行业产业升级遇阻导致的高层次、高技术人群需求有限不仅导致了博士们的就业难,也导致了部分行业的“35岁现象”。

回到问题本身,科研领域失去人才,大体是因为这些人才对当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或气氛不满。而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难以提升到满足人才需求的地步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部分行业产业升级遇阻。要知道,产业本身处在较低层次的话,对科研就难有较大需求,一味依赖政府投资来维持这些产业的科研或许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且相应的科研成果往往和这些产业难以结合。因此,人才们要么转行去了相对较好的行业,要么去了其他国家与地区。

宇宙尽头是编制,编制之外是网红


大学时代的金工实习


本回答收到了来自lixj的赞赏,非常感谢!

参考

  1. ^1 https://www.daokoucaifu.com/news_details.php?id=303
  2. ^2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zt/zl70n/201909/t20190916_167938.html
  3. ^2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86578.html
  4. ^ 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2106/t20210628_1284323.html?code=&state=123
  5.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921616/answer/1196385936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user avatar   cha-hua-sh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da-xuan-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相关话题

  假如「焦虑」会说话,它是怎样让你夜不能寐的? 
  如何看待「马斯克支持员工上班听音乐」? 
  你无意中听到公司打算开除你,但是公司没有出任何正式通知,周围同事也不知道这一消息,你会怎么做? 
  第一次作为职场导师(mentor)指导新人,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 
  职场中那些正直的人,为什么最后大多发展得都一塌糊涂?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乐意讨好领导了? 
  有研究报告称每天坐 8 小时中风风险「高 7 倍」,医学角度分析为何风险增加这么多?你每天会坐多久? 
  董明珠称「年轻人找工作把钱放第一位,对未来没有很好定位」,如何看待这一说法?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 
  办公室交谈话题有什么避讳? 
  张小平跳槽蓝箭航天面临法律仲裁风险,如何看待航天人才的「离职潮」? 

前一个讨论
实验室师兄不愿意带刚进组的师弟/师妹,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你怎样看待中国大学去行政化?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