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题主,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在想身边哪些人是有这些特质的,也来总结一下。
以下内容并不一定完整,会不定期更新。
能让人愿意共事的前提一定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权威性,所谓「不可替代性」。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不因为自己工作的失误给别人添麻烦或需要其他人来擦屁股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是个人在组织内立足的根本,也是让同事愿意共事的前提。
职场中让我很佩服的一类人的共性通常是,能用最简单、清晰、有逻辑的方式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是为厉害人儿!
沟通是双向的,先要说清楚自己想表达的,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其次是能听懂别人的意思,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善用「我可以理解成……的意思吗?」「你想说的是……的意思吗?」这样的问句,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澄清,保持大家在一个频道上,会让工作高效很多。
同理心无非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老板派活儿的时候,思考老板为什么要让你做这个事情,这事儿做完之后对老板、对组织、对个人有什么好处?在讨论工作的时候,尽量多理解「问题背后的意思」,比如同事问你要某个项目的资料,或许 ta 的目的是了解这个项目涉及的行业方面的背景,或许是想知道项目中所用的方法论做参考,在给资料之前可以多问一句用途,并尽可能的多提供些额外的背景资料和信息,同事一定会心怀感激。
对自己份内的工作,有责任感,具体表现在工作出岔子了敢于承担责任,发现问题后能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主动想办法弥补。自己的锅自己背好(能做到这点的人真的不多),不乱丢锅,不埋雷。尤其是管理者或项目负责人,「担当感」这个词太重要。
边界感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分清工作和生活中自己的状态,尽量不因为生活中各种事件带来的情绪波动影响到工作状态;二是能尊重同事的边界。薪资当然是大忌不能聊,公司的八卦、领导的偏好,听到了默默听着就好,不主动发起讨论,私生活在别人没有主动提的情况下不打听。总结起来就是,做一个情绪稳定不八卦的成年人。
举个反栗:曾经在入职某家公司前,有非同一部门但同级的同事加我微信,寒暄了两句之后开始问公司给我 offer 的薪资是多少,当时没入职的我不清楚对方底细,本着入职前不得罪人少树敌的原则打哈哈圆了过去,也因此对这人多留了防备心。入职后的种种观察和经历说明,这位同事确实是毫无边界感和对人的尊重,表现在随时打探同事隐私,把家务事的争吵放在办公室……诸如此类奇葩事情见了太多,也就不奇怪此人在离职交接时完全糊弄了事,不交接清楚工作中重要信息(比如客户信息、商务上的合同发票进度)和领导在会议室拍桌子吵架了。
谁都有被安排了活儿但不清楚状况的时候,都有莫名其妙背锅很无奈的时候,都有手头事情太多千头万绪一筹莫展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圆手」给点小帮助,一定会被看成是有真正「圆手」的哆啦 A 梦吧!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说「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在提这个问题总结这个回答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写这些回答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努力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能成为这样的职场人。
职场路远,道阻且长,希望自己能不虚此行。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很专业,个人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专业”的人,所以,只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去谈谈感受:
之前,有回答过一个相关的问题:"你们工作后还有朋友吗?”
在那个问题里,我说过我的故事:我现在关系最好的3个朋友(1男2女),是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具体的就不累述了,如果让我总结一下,这几位朋友的特质的话,就2个字——真诚。
比如,最好的这3个朋友里的那个男的。。。人都说,地位变化了,人也会变,但是这个哥们,我认识了十几年的时间,真的,没有什么变化,他经历过普通的业务人员,主管,一直到“全国型网络公司的大区经理”,一直到现在自己做小生意。。。“真诚”这2个字,从来没有变过,不单单是对我,对他的,同学,朋友都是这样的(他的同学聚会都叫上我。。。。)
但是,我想说,我和这3位“前同事”成为朋友,只能说是“偶然事件”,也可以说是缘分吧,大部分情况下,同事就是同事,很难成为朋友,因为既然是同事就不可避免的牵扯到“利益”,一旦牵扯到“利益”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个人认为,在公司工作,与什么样的同事共事,大部分情况下,那是工作单位的领导决定的事情,作为普通员工,我们是无法干涉的,不管这些同事是不是具有我们喜欢的所谓“特质”,或者是具有我们讨厌的一些“东西”。都无法改变需要一起共事的事实。所以,从认识了那3个关系最好的朋友以后,就再也没有过“同事变朋友”的例子。不管身边的同事是我喜欢的,还是我不喜欢的,相处的原则只有一个——完成需要自己完成的工作就可以了,至于,同事怎么样,那不是我该关心的事情,就是这样。。。
个人觉得,相对于分析什么样的“特质”会更受同事的欢迎,不如,想想,不同“特质”的同事该如何相处来的更直接,实在,一些。毕竟,我们能决定的只是我们自己。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