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的进士举人那么多,政府需要这么多官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年才录取1-200,有的时候几年不办恩科。

进士的水平比现在的社科院院士水平还高。


古人读书30-40年,普遍不到60就死了,还。


user avatar   liu-zhen-han-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通知,全站热门】

西汉时期,全国有1587个县,唐朝1557个县,明朝1472个县,清末全国有1482个县,古代中国的县治大概在1500上下浮动。

而县的等级又有下县、中县、上县、紧县、畿县、京县之分,最普通的下县也会有县令、县丞及主薄三个官的基本配置。

县丞主薄这号佐贰官,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工具人,可以不讲科举出身,用举人或监生、贡生来凑数也没问题。

但县令这种正印官必须出身正牌进士,不光赴京参加过会试,还上京参加过殿试,正儿八经见过皇帝。

单说全国1500个县的县令,每三年考绩,这批人面临正常的升迁罢免+老病残退,缺额至少在五分之一,三四百个左右。

也就是说,每三年一批的三百来个进士,拿来补全国县令的正常缺额,实际上大差不差,刚刚好。

但进士这种精英人才,也不能全扔到基层去锻炼吃土,那太浪费了,必须有所区分,一甲、二甲和三甲的选官任官是有明确规则的,名次靠前和吊车尾的肯定不能一个待遇,不然科举就失去了意义。

一甲靠近中枢吃肉,二甲留京啃骨头,三甲扔地方吃土。

通常,一甲进士只有三个,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二甲第一名的传胪是要进翰林院的,“非翰林不得入阁”,作为朝廷的高级储备人才,未来的储相,要离皇帝和中枢近一点,先混个脸熟。

而二甲进士默认可以担任京官,留在京城这个帝国的心脏之地,三甲才默认是地方官,扔到京城以外的基层。

《清会典事例》记载,顺治三年:“二甲一名到五十名,除部主事;五十一到三甲十名,除中、行、评、博;十一名至二十名,除知州;二十一名至五十名,除推官,余除知县。”

这说明,二甲的一百来个进士基本都会获得“留京指标”,去六部观政实习,实习结束直接就留在部委大院里上班了,前五十名还能混个主事,什么科室负责人之类。

其他就是正常职位,什么行人、中书舍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有了北京户口,捧上了金饭碗。

三甲就很苦逼,拢共二百来个人,名次靠前的能混个散州的知州,类似于现在的县级市的市长,再次的一点能混个府衙的推官,专管刑名司法的副市长之类,剩下的就只能去县里吃土。

你看看,三百个进士,经过这么三折扣两截留,剩下那百十来个人拿来补充全国的县令缺额,够分么?

指定不够。

这么点小米全撒锅里,别说粥,米汤都熬不出来。

那咋整?

只能“进士不够举人凑,监生凑、贡生凑”,给基数更大的中层读书人留出一条上进之路。

矮子里面拔将军,吏部大门朝南开,有钱有人(关系)你进来,上县紧县京县畿县这些既繁华又有油水的地方就别想了,下县中县破县边陲县,这些老少边穷地区,还是可以放个监生举人当县令,去替皇帝和帝国“牧养子民”的。

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是清朝入关初期的顺治朝,属于满人入主中原,汉人还普遍“持观望态度”的特殊时期,人才短缺才对进士格外拉拢,到王朝的中后期,人才储备丰厚,进士的待遇有所下降,二甲进士的“留京指标”就少了很多。

但作为千军万马杀出来的精英,万千读书人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帝国倚重的骨干,哪怕名次再差,至少一个知县是跑不了的,可谓做题家的黄金时代。

当然,这黄金时代有个例外——宋朝。

进士一度泛滥,就像题主问的,多到赵宋王朝消化不了的地步。

主要怨宋太宗赵光义这哥们,滥发恩赏,净瞎几把搞,给儿孙们起了个坏头。

在赵大赵匡胤时期,还一切比较正常,宋是从后周老柴家手里“半路截的胡”,疆域不大,人丁不多,赵大开科取士也一直延续着前朝旧制,年年科举,优中取优。

大宋建国当年(960年)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19人。第二年录取了11人。此后数年,每榜进士大约都在10人左右,最少的乾德四年(966年)仅录取了6个人......

十个八个看着少,挺寒碜,考虑到大宋初期的那点地盘和统治人口,以及年年科举,这个数据其实是正常的。

赵大作为皇帝,对科举制度只做了两个改动,一好一坏:

1、增加了一道“殿试”。

科举自唐以来,一直奉行的是“地方试(秋闱)+中央试(春闱)”的二级考试制度,到赵大手里变了,成了“地方发解试+中央礼部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最后一场,皇帝要亲自下场监考,把进士一网打尽,变成自己的“天子门生”。

这么干的好处有二,一来,皇帝监考才能凸显对“抡才大典”的重视程度。

二来,宋朝是从五代十国的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对造反这种事巨敏感,赵大又是“陈桥兵变才黄袍加身”,说白了就是“和平演变”,另一种形式的造反,从“孤儿寡母手里抢的江山”,王权的统治合法性有先天缺陷,赵大屁股下那张宝座等于三条腿,不咋稳当。

所以没安全感的赵大要在“天地君亲师”里,除了“君”之外,还要多占一个“师”的大义名分,减少进士这些精英文人有朝一日的“背叛”概率。

没有什么事是一个紧箍咒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套上俩。

后世皇帝一看,我靠,这法儿不错,我要活个七八十,满朝文臣名义上都是我的“学生”,那可就太爽了,很带劲,来呀,着为永例接着用。

于是,三级考试制度就成为后世科举的固定模板。

跟这个相比,第二个改动就纯属于“一步臭棋”,而且臭不可闻。

2、“殿试黜落”,现代话就是“末尾淘汰制”。

为啥说这一招巨臭呢,因为淘汰断了不少贫寒士子的活路,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科举自唐以来,读书人只要通过“秋闱和春闱”两级考试,合格就算及第,及第者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比如凤翔府乡下的一个穷读书人,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终于有把握了,要去府城参加秋闱,他又没钱雇车雇驴,只能揣着老娘蒸的十个窝窝头,走了六十里,磨了满脚泡,进了府城咔一下考中了,得到了去长安参加春闱的资格。

回到家,复习了一冬天,临近春闱,又揣着家里仅有的二两银子,背着一百个个窝窝头,顶风冒雪走三百里去长安考试,走了十天到了,花二百个铜板租了个破单间,大冬天也没火,天天啃着大萝卜就着窝窝头干熬,等到三月春闱,咔又中了。

这下爽了,瞬间升了阶层,草民变成官老爷,又有白富美看中,住进了大别墅,从此人生巅峰,大鱼大肉吃到爽,山珍海味一辈子。

赵大搞的“殿试黜落”坏就坏在这儿。

一个凤翔府的穷鬼读书人,吃糠咽菜,连连闯过地方试和中央省试,踏马的还不算官,大鱼大肉吃不上,也没有白富美暖脚,还得回出租屋啃大萝卜。

等他终于上了金銮殿参加殿试,靠,居然没考中,被“黜落淘汰”了,这下苦逼了。

不仅当不上官,反而一撸到底滚犊子,打回穷鬼原形,继续就着萝卜啃窝窝。

关键的关键,哥们上京考试花光了家财,还欠了一屁股高利贷,穷的叮当,身无分文,东京汴梁离老家凤翔足足一千多里,他得一路要饭回去……可回了家,七尺男儿又有什么脸面见自己的爹娘和家徒四壁的家,以及殷殷期盼的同乡?

所以宋人笔记里这样记载:

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他没了活路,只好一头栽进黄河。

也有人不想死,不仅不想死,还想继续当官,咋办?

读书人第一天认字读书,头一句就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身能耐注定是要卖给皇帝的,中原这个皇帝不要,那也不能一根树上吊死,干脆去塞外给其他皇帝卖命,天下虽大,皇帝不少,给敌人当官也是官,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一样治国平天下。

所以就有不少读书人千里迢迢跑到西北那旮旯,壮大了西夏,又回过头来把大宋摁在地上摩擦啊摩擦。

后世明末的落第举子“勇闯关东”,把自己一身文武艺卖给女真,回头把大明灭了,古今屡见不鲜。

“殿试黜落”太缺德了,属于自废武功,连很多大臣也怨声载道,说你老赵家的皇帝不靠谱,净给别人送子弹,一直到几十年后的仁宗时期,才正式下诏改过来:

进士殿试,只排名次,皆不黜落。

排排坐,分果果,大家都有官做,算正式修正了这个Bug,也成为永例。

客观说,科举制度在宋代还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摸着石头过河”,远没达到后世明清时期的成熟与完善。

单说一条,后世明清的读书人每升一级都有福利大礼包,游戏体验感比较爽。

比如小儒童考上童生就有了一点傲娇的资格,能舔着脸跟知县这个座师拉拉关系,蹭点便宜。

考上秀才就能见官不跪,还能免个劳役,专心在家读书。

考上举人能跟县老爷平起平坐,还有免税待遇,光这一项免税,就能吸引很多人投田献土,卖身为奴,平白得了无数良田,一夜翻身,爽的一逼,上京赶考完全可以鲜衣怒马,前呼后拥,不用再背窝窝头和大萝卜。

宋人就凄惨的多,不管当上秀才还是举人,半点福利都毛有,相关政治待遇更是屁都不见,一切都得自掏腰包,自费解决。

公子少爷当然无所谓,但广大贫寒士子不倾家荡产,真的考不起,穷家富路,没个三五十两银子都不敢出门。

“殿试黜落”就坏在这儿,断了大部分底层读书人的后路,寒了士子们的报国情怀和热血,逼得走投无路,要么去投河,要么投敌国。

说完赵大说赵二,这货跟他哥一比,完全走了另一个极端,每年开科取士,这哥们动辄就是上百上百干。

宋史有载:庚辰,阅礼部贡士十举至十五举者百二十人,并赐出身。

他登上皇位第一次开科取士,就比他哥十年加起来都多。

后来一年比一年多,他在位22年里,光进士科就录取了近万人,平均下来他每年录取450人左右,这步子迈的属实有点狠了,要知道两宋三百年来,占据的地盘最多只能算“半个中国”,丁口也少的多,远不能跟明清的广袤疆域及海量丁口相提并论。

背后原因有二:

一来,这哥们确实能打,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灭北汉打吴越打交趾平蜀乱,基本统一了中原,他在位期间,大宋的国土确实比他哥在位时,扩大了不少,治下丁口自然也增加了,但他取士的数还是大大超出了“半个中国”所需的量,一斗米下去,把粥直接做成了饭,偏偏水少,夹生了。

二来,我估计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烛光斧影”这件事上,这哥们心虚,比他哥还心虚。

赵大的皇座三条腿,赵二的估计只有两条腿,皇帝当的颤颤巍巍,“弑兄”这事不是闹着玩的。

他只能通过扩大取士数量+大肆封赏,极力笼络人心来巩固自己的宝座,哪怕泛滥也在所不惜。

唐代二百多年,拢共开科取士268次,所录进士不过7448人。
元朝一共16场科举考试,录取了1139名进士。
《续文献通考》统计,明朝二百多年共开科考试88榜,计24612人。
清朝共开科考试112榜,取士共计26881人。

而只占半个中国疆域的大宋呢?

《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北宋科举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人数为52720人。
《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南宋152年间,开科取士共有49榜,其登科人数为45640人。
两宋加起来就有11万人,平均每榜840多人,按两宋历史319年计算,每年平均有340多人。
按每榜来算,宋朝取士的录取率是唐朝的11倍,元朝的12倍,明朝的3倍和清朝的3.5倍。

赵二一个皇帝取的士就超过唐代所有皇帝的指标,干了明代皇帝祖孙五代才能干成的事儿。

也就不难想象,在赵大“殿试黜落”把进士地位提高到空前尊崇的下一秒,赵二就把进士干成了地摊货和白菜价........这哥俩是真任性。

读书人在赵大时代无比苦逼,要么投河,要么投敌,好不容易等赵二砍死他哥上了台,大肆扩招,大家无不奔走欢呼,喜极而泣,然而没几年,又再一次懵逼了——进士太多,官不够分。

——大宋开局就有一批“前朝后周旧官”,但赵大不敢用,让他们退居二线,只领俸禄别干事,腾出位置给忠于老赵家的人,于是一个职位变成两个官。

——在统一周边各国的过程里,又实行“归化授官”,给投奔大宋、积极靠拢的各国降官一个官位,一个职位变成了三个官做。

——加上对宗室、外戚、勋旧的优待,什么荫补、散官、勋官、添差,乱七八糟折腾下来,一个官有五六个人共做也不奇怪。

——皇帝们又出于对“五代武夫乱国”的恐惧,扬文抑武,靠文人治国,大肆增加科举名额,滥发官位,一个官七八个人做。

朱熹的叔祖朱弁在日记里记了这么个事:

予在太学时,见人言仁宗时,蜀中一举子献诗于成都府。某人忘其姓名,云: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知府械其人付狱,表上其事。
仁宗曰:“此乃老秀才,急于仕宦而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户参军,不厘事务,处于远小郡。”其人到任,不一年,惭恧而死。
“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这句不光表明了造反目的,还给出了造反攻略,换别的皇帝,这号反贼杀头诛九族是妥妥的。
但仁宗不走寻常路,认为穷秀才是想当官想疯了,干脆给他个小官做.......
你瞧老赵家的皇帝,任性都一脉相承的。

——最后发展到《宋史·职官志》中的:“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同一个官有十个人做,一个有差谴,干具体工作,另外九个顶着职务,光领工资不干活。

往往一个读书人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发现自己成了“候补员外”,光有萝卜没有坑。

想当官啊,你先回家待着,什么时候把排在前面的人都熬死了,就轮到你了。

所以,你要穿越到大宋,碰见个人称“员外”的老汉,可别以为他就是个乡下土财主,十有八九是个真官。

“员外”指的就是“正员之外”候补性质的“员外郎”,正经进士出身,授官身,领俸禄,只是没有“补实缺”,光领工资不干活,但绝对是实打实的官老爷阶层,捏死你跟捏死个蚂蚁一样。

正因为宋代的“员外”太多太滥,连累这俩字也不值钱了,到了明清两朝,干脆员外就降了档次,成了民间有钱人的称呼。

这就是两宋官吏队伍空前庞大臃肿,行政效率极低,有名的“三冗”之一“冗官”的源头,终宋一朝三百多年始终无法解决和摆脱的恶性肿瘤。

宋是古代王朝唯一的例外——人才太多,政府消化不了,造成肠梗阻,闹了笑话,还养出了肿瘤。

起点的历史文里,大凡穿越到明清的做题家,二话不说,直接抄起四书五经,积极投身科举大业,因为制度完善,每过一关就有过关礼包赠送,爽点满满,而且打通关后也不发愁就业。

即便不能打通关,当个举人老爷也不错,吃肉喝酒、依红偎翠很潇洒。

而穿越到宋朝的,很少有人脑子一抽去考科举,不是开酒楼发明炒菜酿烈酒走商业之路,开银行玩金融鼓捣资本,就是当禁军舞枪弄棒走武夫之路,唱着满江红去杀金兵。

一大原因就是那时的科举设计不完善,没礼包没爽感,游戏体验差,对学渣很不友好。

除非学霸能三试打通关,虽然进士多如狗,举人遍地走,可“光领工资不干活”这个超级大礼包就值回了票价,简直爽歪歪。

奉劝各位,想穿越玩科举,绝对要避开赵大这个巨坑,你只能在“投河或投敌”之间选其一,尽量瞄准点,照着赵二及以后的时代穿,强烈推荐仁宗,这皇帝可以,键政大侠喷的再出格也不怕脑袋404。

最后来两发冷知识:

1、宋初的状元大部分是快枪手,默认谁第一个交卷谁就是状元,“太宗时试进士,每以先进卷者为第一”,讲究的是文思如泉涌,下笔似尿崩,麒麟臂拼手速唰唰滴。

2、世界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不在中国,而在1919年的越南。

我对这国家挺有好感,从山寨科举制度,到照搬社会主义,再到抄袭改革开放,一千年来,哥们始终在模仿,从来没超越,还挺执着!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 @刘震撼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揽尽天下英才,尽为我用。

这就是古代王朝体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在认识人才这个问题上,就要尽量做到支持我的人才越多越好,反对我的人才越少越好。

即便是有人造反,这个领头的人最好是个蠢货。而去镇压造反的人才又忠心,又有才干,文化水平高。

要如何吸引人才尽为我用?

开科举士,就是最好的办法。

为什么开科举士针对的是平民,普通人?

因为刘邦建立汉朝,开了一个坏头,那就是贵族独揽天下大权的时代结束了。

如果楚汉争霸,胜利的是项羽,而 项羽又有贵族身份,那就不一样了。

像欧洲一样,农民造反没用,因为你没有贵族血统,其他人不认,不但当不了国王,天主教会拒绝给你加冕,其他国王贵族还会联合起来,一起把你灭了。因为这些贵族说白了,通过上千年的联姻,他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刘邦这个亭长当了皇帝,也就意味着无论是谁,不管你的出身如何,都有当皇帝的资格,这是经过验证的。

刘邦虽然不大识字,但是他身边的重臣张良、韩信、萧何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大军事家。

刘备虽然有贵族身份,但是已经混到编草鞋的程度,如果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辅佐,要想取得蜀国政权,可以说几无可能。

曹操手底下那么多人才,赤壁一战,差点就没有活着出去。

因此,人才重要。

如果揽尽天下英才,效忠我朝,而且还是天子门生,皇帝还是他们的老师,这个江山才可保万世太平。

怎么去识别这些人才?

谁才是最优秀的?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考试,考试是最靠得住的办法。

考进来了,文章中写满了治国方略,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愿意全心全意为皇帝服务,这就很好。

至于当官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起码是次等重要的问题。

古代科举状元不受重用的多的是,并非位列三甲,科举考试中成绩一般的人,最后成为当朝宰相的大有人在。

而外戚、宦官、弄臣长期占据领导地位的,又是中国古代朝廷的一个普遍现象。

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皇帝放心依然是自己人,并不太相信这些通过科举上来的人。

武将出征,宦官或者皇子为监军,生怕造反,或者勾结番邦。

古代监察制度,就是专门针对这些人的。

所以,古代搞科举制度,重要的功能是招揽人才,让他们当官,那必须要考察合格,逐步提拔。

将科举等同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这是错误的。关键是先收过来,能不能用,看情况或者认真考察。这里面确实诞生了大量的政府公务员,但是这从来不是设立这项制度的初衷。


user avatar   zhao-li-76-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凡各种人狗冲突中,没听说过狗主一方自杀的。罕见人的一方狗主一方的人用各种暴力的。

狗主和拜狗者一方抱团人肉他人,骚扰他人,辱骂他人,围攻他人,殴打他人,逼人退学,辞职,社死,倒是常有,很多,很多。

对了,最近还在大肆炒作所谓"反虐待动物法"。看了下这个"法"的某个所谓专家建议稿,其中称:

是的,你没看错,在散放猫狗的惩罚是"警告"或者"责令改正"起步,被猫狗咬伤需要自己幸苦追索赔偿,也只能赔偿有票据的医药费交通费等有限金额的现如今,

有些人正在试图立法,假如你胆敢屠宰猫狗或者运输猫狗肉(周全地卡死了网购猫狗肉的可能),不但要重罚你,还要你"具结悔过"。

所以,姑娘,别这么傻。

”让他们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试图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对方良心发现的做法,对拜狗者群体,是没有用的。下次记得,反正命都不要了,伸张正义先。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适不适合高中生读? 
  朝鲜、越南等藩属邦国可以参加科举吗? 
  古代武科举是怎么选拔的? 
  什么级别的公务员可以称为“官员”? 
  中国古代的八股取士到底是怎么样的? 
  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霍元甲等,这些武林高手为嘛不去参加武举? 
  林如海在古代权力大吗? 
  南北榜案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清朝科举一废除,儒家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何谓八股文?为什么很多古代有名的才子会屡试不第? 

前一个讨论
中国工业整体水平是否很落后?有哪些方面是世界领先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家庭都会铺设大面积地毯?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