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表面上是为了巩固基础学科地位,鼓励中学生报考基础科学。
然而, 本质上,这是jyb为了收回流失的招生权而采取的办法,是大学与jyb的一场博弈。
高考招生方式虽然公平,但是存在根本缺陷,
1,区分度存在非线性问题,高考分数在550-650之间的考生,区分度良好,其他范围的考生则区分度较差。尤其是清华北大级别的考生,那些省状元,真正到了大学之后的表现与期望值严重不符。体现出高考在高分段区分度不足。尤其是理科,高考无法区分那些真正的理科优秀生,那些状元往往语文英语优秀,而工科大学更希望物理优秀的。
2,不顾及考生的综合能力,简单以分数来评价。一元化的招生方式。
3,不顾及大学的特色。不同大学需要的人才是有区别的,例如工科大学和综合大学对于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是有所差别的。
4,不顾及考生的志愿。大部分考生通过高考分数报考专业和大学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
这些年清华北大逐渐放弃了高考的裸分考生,关注那些竞赛生,其实这是一个进步。
1,竞赛对于优秀理科学生的区分度远远好于高考。最重要的是,那些中学自学大学课程的物理化学竞赛学生,在大学的表现要远远好于高考生,
2,竞赛生对基础学科的喜爱程度也是高考生不能比的。
3,竞赛生提前学习大学知识,眼界也比普通高考生好很多。我看到一个新闻,吹捧一个高考状元,说他在高中组织了一个导数学习小组,“写了本关于导数的书,分发给同学”。其实是眼界不行,导数这种东西早已经被物理竞赛生玩烂了,他还以为是个尖端技术。这种状元去了北大,学习成绩会被竞赛生虐,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兴趣,一个是眼界,各方面竞赛生全方位碾压高考生。通过竞赛招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途径。但是竞赛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命题质量不高,泄题,实验作弊,阅卷质量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国家进一步的规范来逐步解决。例如将竞赛的命题权上交jyb,将竞赛转移到名牌大学而非普通中学来组织。竞赛命题上交jyb,很可能又开始大幅度降低难度,限制超纲。即使如此,因为有国际竞赛的标杆在那里,国内竞赛不可能太过于简单。
然而jyb的强基计划,实际上是一个2.0版本的高考报志愿方案。考生仍然需要参加高考,只是分数要求降低一些,大学获得了轻微的自主权,用来跟学生交换一个“差一些”的专业。而这种用分数换专业的做法,其实自古以来就在报志愿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基计划只是把这种交换放在了明面上。
这种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高考的根本缺陷,并不是可以通过这种降低分数线换专业的折衷方式可以解决。大学需要的是高考考查不出来的人才,而这就注定了任何围绕高考的招生方式,仍然满足不了大学的实质需求。
强基计划,其实是开教育自主权的倒车,剥夺大学仅有的一点招生自主权。恶果就是
1,招不满。高考高分学生宁可去差一点的学校学好专业,也拒绝降分换“差”专业,而竞赛生想学“差”专业但是高考分数不允许。
2,招错人。基础学科出现大量高考蹭名牌大学的投机学生。他们对“差”专业根本不感兴趣,而更在乎的是大学的牌子。这种现象与强基计划的初衷正好相反。你可以想象到这个场景,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课堂上,强基过来的学生们人人捧着一本投资理财书自学,大批学生选修热门院系课程,期末混个及格,随机过程随机过,量子力学量力学。
3,优秀人才流失。那些热爱物理,自愿投身物理专业的省一等奖和国奖铜牌们,静静地坐在211的课堂上认真学习量子力学,他们的老师是二本的本科,211的博士。他们这些优秀生有着中国第一流的物理水准,享受着不入流的物理教育。这将是对羟基的最大讽刺,也是名牌大学最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4, 损害大学信誉。堂堂清华北大,签约生说作废就作废,信誉何在。不多说了。我相信清华北大也肯定不想这样,这绝对是受到了压力。
我猜最后强基计划很可能还是以大学以某种自主招生的方式绕过去,换取一个jyb能保全面子的方式。
1,如果按照强基线过高,大部分竞赛生的高考成绩很难入围,而入围的高考生更愿意去一个差一点的学校,选一个好专业。能去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高考生,很可能不想去北京大学物理系。
2,如果降低强基入围分数线,以尽可能让更多竞赛生入围,那么势必有更多的高考生也入围来参加强基考试。这样就极大增加了大学的负担,等同于第二次高考。最终势必是难以为继。很可能转化成联合考试,又回到华约北约这样的模式。
3,如果要求高考过线外加省一等奖以上才能入围,就等于另外一个自主招生方案,并要求竞赛生必须参加高考。如果这样下去,等同于把自主招生转移到高考之后。但是因为报志愿和录取的时间紧迫,大学短时间难以完成考察,最终不得不以竞赛成绩为主要参考。我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结局。
不打算在基础学科钻研一辈子(其实要不了一辈子,真钻进去了,35岁左右就出头了)的人,不要报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不是给那些想进名校转专业的人准备的!录取学生大概率是转不了专业的,很可能最后退出的方式只有退学。
这个东西就是给有志成为未来的钱学森、波尔、郎之万的人准备的,学生进入这个领域之后基本不用考虑生活等琐事,虽然刚开始比不上搞IT搞计算机的同届,但一旦出头之后能获得的物质和社会成就是同届根本无法比拟的。国家重点项目的待遇其实是不错的,远比一般人以为的要好,但前提是你得沉得下心钻进去。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了再报。这个东西真不是给投机者准备的。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