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个公布,gdp增长-6.8%,武汉死亡病历增加1290。
一负一正,都是坏消息。
然而从舆论看,没有引起大规模恐慌,没有引起大规模基于这些数据对于执政者的定体问抨击,同时也不是因为被一片“丧事喜办”刷屏。
实际的舆论是什么呢?认清事实,肯定公开透明,分析局势,做好应对下一阶段的准备。
没想到能看到这些糟糕的数字被直白公布,更没想到看到这种舆论氛围。
时代真的变了。
最后更新:2020年5月3日
今天和老妈,舅舅,舅妈一起去上山,看看小姨!
龙泉山,很多利用51节假来扫墓的市民,
陵园都是扫码入园。
现在扫墓没法入园烧纸,只能园外集中烧,陵园内只能献花!
心情还是比较沉重,小姨一路好走!就像你当年的那个照片上一样赶时髦俏皮!
坐标武汉!
算是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
小姨,姨父都感染新冠肺炎,
不同是,小姨直到去世都没有真正确诊,死亡报告上写的是病毒性肺炎(疑似新型冠状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及其他脏器衰竭”,提取了样本送检之后,就直接拉到火葬场进行焚烧.
姨父则是在小姨去世后出现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确诊进行治疗,万幸没有危险(其实他有严重的尿毒症和心脏疾病,小姨的感染和他每隔一天要去湖北省中医院做血液透析不无关系,要知道湖北省中医院在疫情期间很早就是收治新冠的定点医院,基本确定就是那时候感染的!)
小姨去世是在1月31号,是在武昌医院去世的,也就是那个连刘智明院长都因新冠病故的医院.
4月初,政府要去世的家属领骨灰盒,3号上的山,很遗憾,那个时候武汉没有解除小区封禁,我和母亲没法去送一程,等一切安好了,肯定要去看看小姨,告诉她,不是死的不明不白!
小姨的事情不是孤例,在早期还是有很多人在一片混乱的阶段因为医护资源和医护人员不足会这样,
她身体状况其实比姨父要好的多,同样感染了,基础病更多的姨父由于后期的医疗资源充足,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反而活了下来,小姨则是发病在前期的1月底2月初,就因为这个阶段是武汉疫情最黑暗的时刻,物资缺,人员缺,病患多,床位少,检测少,其实当初很多这个时期去世的人,如果是在应收尽收阶段,都是不会死的,他们那时候缺的仅仅可能只是一个呼吸机,一次吸氧,一个床位,一个插管而已.
好了,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国家,政府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救治所有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没有对比就没有真相,看到国外死人都是成片成片像割韭菜一样,上万不稀奇,几万才牛逼的状况,早期的心里的各种不满,早就随着这个世界疫情一步步扩散,在对比国内国外防疫方式和成果后烟消云散!
现在小姨也在去世后送检最后得到真正的确诊,不但算是死的明明白白.而且前期他们家庭所承担的一大笔医疗费用也算是有了着落!
希望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
今天上午,我刚和同事说,很关心一件事情: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抹黑中国,声称中国要对疫情负责的大前提下,中国还有没有勇气真正去处理1月份武汉市、湖北省领导的各种乱象,如果处理了,会不会给敌对势力以新的口实?如果不处理,对内说得过去么?
今天下午就看到了这个新闻,我很感动,这至少说明了我党又拿起了曾经很有用、再过一万年也有用的武器:实事求是。
出现以上数据差异的原因:一是疫情早期病人激增,导致医疗资源挤兑,收治能力严重不足,有些患者没有入院治疗,在家中病亡。二是在救治高峰期,医院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忙于救治,客观上存在迟报、漏报和误报现象。三是由于收治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快速增加,既有部属、省属、市属和区属医院,也有企业、民营医院和方舱医院等,少数医疗机构未能及时与大疫情网对接、报送信息。四是有些死亡病例信息登记不全,存在重报、误报情况。
以上几个理由我都认同,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不再有同样问题发生,这就是实事求是。
主席说过,遇事虚怀观一是,国家面对疫情实事求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还未过去,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接下来的几个月还是要继续做好防护,时刻保持警惕,少去人扎堆的地方,力争取得全胜。
我在武汉,向上修正1000多比较符合我之前的预期。
最开始肯定是有没统计的,但是这不属于瞒报,只是确实统计不过来,武汉最紧张的关口,怎么救活人更重要,统计肯定得等到安定一点之后在做处理。
这个数字也反映了武汉在最初混乱中的惨烈,有1290例,或者说1/3的死亡甚至都没被统计,这里面估计相当一部分都是死在医院之外,换句话说,在外国普遍发生的,没法进医院只能在家等死的情况,在中国只有我们武汉出现过了。
好在都过去了。现在大家还是要多消费,拉动内需,加油。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个逝去的生命,曾经都是活蹦乱跳的,都是家里人的宝贝,或者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怎么能够算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数据呢?
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尊重,是真正意义做到为人民、急人民、救人民的宗旨。
之前我也说过,政府关于死亡的病例人数肯定比实际要少一些,毕竟前提医疗资源挤兑,部分人还没来得及去医院确诊可能就死亡了,老人院可能也有没检测就死亡的,或者因为其他病因死亡但同时有新冠肺炎的.....这些可能都没有统计入内。要知道,统计数据也是血肉之躯、活生生的人来统计的,它需要人为录入,机器才能计算。在当初那个烽烟四起的时代,统计漏的、重复的都是有可能的。
但我估计这个漏掉的数据不会太多,为什么?很简单。如果有大批大批人在院外死亡,比如几千几万,那社会肯定乱套了,殡葬部门忙得过来么?家属不闹么?不大可能。
最终也证明,我们漏掉了1290死亡的群众,现在通过回顾、走访、反复确认才把他们纳入进来,这是对死者的尊重,对活着的家属的尊重,也是人权的一种表现。
犯错误是可怕的,但犯错误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又试图用别的错误来掩盖错误,这样的话就只能一错再错,错到无法无天为止。我们的国家,目前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精神,为所有死亡的患者正名,让他们的流逝在国家死亡病例系统上留下名字,民政局也有登记在案,否则,说句难听的话,死不瞑目。
大体上其他数据都是很公开透明的,有人怀疑数据的真实性,那是你们没有真正进入疫区,而仅仅是主观臆测。我前面说过了,之前新闻说我们有1000个危重症患者,我也不大相信。后来说只剩下200了,我还是不大相信,直到后来新闻说只剩下100个危重症患者了武汉,我们仔细看了几个医院,包括协和西院、中南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金银潭医院等定点医院,加起来的病例数真的就100左右。后来说只有几十人了,数据就更加确切了。
这一次疫情,虽然我们遭受了很大打击,但数据的确是全球最公开透明的几个之一(甚至之一都可以去掉)。起初我们官员隐瞒了,后来迅速拨乱反正了。这个内幕我们谁都不知道具体细节。也就让很多人认为后期的数据也是假的。
什么样的数据才叫假的?看看美国就行了。
说明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大家不要自己感动自己,我们出于对群众负责的实事求是的数据修正工作,会被海外抹黑成各种让我们无法想象的样子。
海外舆论环境一定会更恶劣,不过我们不怕。我们已经开始准备。
1、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了吗?
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不知道还没有人记得劳荣枝,就是自1999年后潜逃20年的上古女逃犯。她是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也是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更是与法子英合谋杀害7人性命的女魔头。
然后这个人,在2019年11月28日,因为被商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而被捕。
略过其20年的逃亡轨迹和肢解尸体的残忍,其20年容貌的变化和隐形埋名为什么仍然会被人脸识别抓住呢?
第一个原因,不管是电脑训练的过程,还是在线识别的过程,都需要对人脸的典型特征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全局特征、两个眼睛的特征,鼻子的特征、还有两个嘴角的特征。所以担心换了发型后打不开支付宝是多余的,女生留长发后遮住耳朵也不会影响人脸识别。人脸有些特征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次,人随着年龄生长这些部位会有一些变化,会影响到人脸识别,但人眼睛上部的轮廓、鼻子两侧的颧骨、还有嘴角边缘区域的颌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劳荣枝逃亡20年后,仍被抓到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劳荣枝逃亡后,仍坚持健身、跳舞等,相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要不然凭目前的人脸识别还是很难抓到。
以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做了双眼皮或者是短时间内脸长胖或者变瘦也并不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结果。因此,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相当完善了。
2、人脸识别的隐私困境
然而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原因是可能会与法律和道德相冲突。
(比如上图,给不同陌生男性开门这种隐私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和失足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可能是该女性的私德,不应该进入人脸识别领域。PS:网上选取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察)
目前如果强制接入全员无差别的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并没有特别健全,这个时候接入会造成隐私泄露或滥用安全隐患。明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对人格权建立了独立的章节,从1032条-1039条都对隐私权进行了规范,但之所以说目前法规没有特别健全,原因有三:
1、《民法典》还尚未真正施行,要到明年的1月1日才开始“转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援引原来《民法总则》关于隐私权的法条,一般要求侵犯隐私权的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利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
2、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还有很多的补丁需要打,很多的解释需要颁布。法律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律是谈不上完善的。
3、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也没有对人脸识别做出特别的解释和适用。其中1033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三)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明眼人想想就知道,上面的那个“失足”截图中,违背了民法典规范的多少种信息类别。姓名、身份证好吗、联系方式、肖像、住址、电话号码(有打码)、行踪信息等等,如果大面积使用人脸技术,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渐成普遍?这可谓是现实版本“黑镜”了。
另外,IBM也宣布将不再提供和开发面部识别技术,并指责执法机构或私企滥用面部识别技术的行为了。在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今年六月致国会的信中表示,IBM将不再提供通用面部识别或分析软件。IBM也将不再开发或研究这项技术。
信中说: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人脸识别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提供相关技术的通常是缺少监管的私营企业,而这些技术也被证明存在对年龄、种族和族裔方面的偏见,这使得这些工具在执法和安全方面显得不可靠,并为潜在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3、人类识别的授权困境
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就算再成熟,真的那么适配目前的社会吗?
需要考虑的是,与用户或者公民签订“人脸识别技术”的是商业公司还是政府?(不会想一声不吭就识别了吧?虽然现实往往是默认地认为“你的隐私没有价值”)如果要求用户签订协议的话,那么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保护呢?要知道,《民法典》第20条下调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范围,8周岁以下的统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人的人脸识别协议怎么签?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签订的人脸识别协议在法律上又该判定为效力几何的合同?
立法还尚未跟上,又怎么能仓皇普及呢?但若人脸识别有相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就能处理目前很多因为“人和操作者对应不上”的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对游戏进行支付和对主播打赏等等。
例如,国家对未成年游戏付费的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为其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到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到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现有条件(手机号、身份证授权等)没有办法检测谁是未成年人,所以实践中导致了两个问题:1、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游戏,充值,最后被家庭发现产生诉争和讼累。2、成年人充值之后假托是家里未成年所为,要求退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脸识别和法律授权、司法解释完全合拍之后,这两种问题当然也就在可能性之外了,但如果人脸识别与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这方面的衔接不跟上,怕是很难真正普及,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
总结:人脸识别好技术,法律保护不滥用
目前我国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正在越来越好,除了明年实施的《民法典》独立出了人格权编,今年10月1日出台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明年的《民法典》,都对个人的隐私权做了更大的保护,对其他各方使用、存储、买卖用户信息做了更大的限制。假如有一天立法能更上(事实上已经在飞速发展了),人脸识别技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一个普遍技术了。但还没有去毒之前,随意放出笼子可能会产生一些《黑镜》之恶,这也许就是社会不想看到的了。
有幸中美两地的都吃过。不懂餐饮行业,仅从食客角度谈一下。先甩一张人生第一次吃Popeyes小激动留念。
开业首天工作日,前期宣发和筹备都估计不足,导致排队直接爆掉。加之疫情原因,众多食客的怨气显然比以前更易聚集,其结果同前段时间必胜客上海四店秘密限定后又取消的自助餐,几乎是一样的窘境。这些从点评的众多半颗星评价即可窥见。第二天周六我和朋友去吃,显然紧急调整了用餐流程,从排队到点单,其实并不到一个小时。人多但显然不至于Shake Shack、Niko and...和麦吉machi machi开业前期疯狂。环境是OK的,人少的时候坐在这个地段的这个店面里吃炸鸡其实算惬意。
像Popeyes以前在北京开过又关门这种老历史我就不说了,咱直接说吃吧。
这些年国内的食物氛围,其实都笼罩着越来越明显的“韩式”氛围。别的不说,光提到炸鸡,若前面不是“韩式”炸鸡,似乎真想不出第二个更有存在感的选项。光说在上海,以Kyochon1991校村等一大票味道平庸性价比超低的韩式炸鸡真的是霸占同类食物版面太久。其实我觉得以上海的时尚模样,它本应该汇集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失望的是,他并没有。这展开就跑题了,对应本题,美式炸鸡就没有。
美式炸鸡到底有啥特殊的,就以国外吃过的Popeyes炸鸡,结合一些其他的常见食物,说一下。
Gravy可以理解成为肉汁。他是什么味道呢?你可以想象成肯德基土豆泥上面的那个酱。这个酱通常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烹制肉的时候做蘸酱吃(牛排啊,火鸡啊),另一种就是北美炸鸡。老美在吃炸鸡的时候,很习惯用炸鸡或者其他小食蘸着Gravy一并吃。相较于国内肯德基土豆泥上越来越少的那个酱料,老美们通常蘸食的Gravy黄油味会更浓一些,味道也稍微咸一点。
这东西我第一次尝试这种吃法的时候,惊为天人。脑子里说着要胖要胖,嘴上却啃着好吃好吃。当时我脑子里的OS就是“都别管我,让我胖,ok!”
当然,土豆泥在上海Popeyes是有的,土豆泥质地很绵密,优秀,但酱料少的要死。
并且,并没有Gravy单独出售,垃圾!
2. Coleslaw Salad(大头菜沙拉)
这东西算是老美常见的沙拉之一。其实就是大头菜和其他常见蔬菜切丝拌沙拉。相较于土豆沙拉,鸡蛋沙拉等其他常见沙拉,这种沙拉原料比较好搞,且容易解腻,所以尤其在快餐存在感更高些。说不上有多好吃,但就这炸鸡的确不错。
但看上海Popeyes菜单,国内的沙拉似乎直接毫无诚意地换成了生菜番茄等蔬菜的烂俗沙拉,毫无特色。懒得找图,也并没兴趣点。失望。
3. Biscuits(黄油酥饼)
这东西在北美原版,是圆形的。黄油量大,吃一口也是又香又罪恶。但是国内的明显减少了Buttermilk的用量,看似更健康,但味道不伦不类。我很不喜欢。唯一的创意,是形状改成长条,并且蘸着味道还不错的冰淇淋。尽管如此,我依然怀念圆形胖Biscuit蘸着Gravy的传统吃法。然而这个组合若用上海Popeyes的长条蘸着土豆泥顶层酱来效仿,既无味,又可怜。
讲真,上海Popeyes的Biscuits,去掉冰淇淋的口感遮掩,本身味道很一般。
4. Pickle(酸黄瓜)
这东西与Coleslaw一样,快餐解腻常客。没有额外点,但在上海Popeyes的汉堡里可以吃到两片。
味道并不正宗,酸味严重不足,吃到嘴里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六必居酱瓜”。所以原料采购方真的令人无语。上海卖三明治的店,随便抽出一家来,附带的Pickle都比这应景。
5. 各种酱料
老外的沙拉酱料当然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美乃滋(就是肯德基香辣鸡腿堡里面的那个白色酱)。经常吃的酱其实可以先好好研究下赛百味。而这其中常见的几个酱:Honey Mustard(蜂蜜芥末酱)、Tar-tar(塔塔酱)和Ranch(牧场酱)。
这几种酱可以在上海Popeyes见到,终究是那么多北美炸鸡店特点的大失望后,的些许安慰。
首先蜂蜜芥末酱算是Popeyes家的招牌,因为其中芥末颗粒清晰可见,味道不算甜,味道浓郁。塔塔酱在吃炸鱼薯条的时候经常见到,其实可以类比千岛酱(只是千岛酱在国外虽然有,但存在感反而不高)。而Ranch酱因为吃起来些许酸味十分开胃,所以是我的最爱。这三种酱算是稍许挽回些局面。
(当然北美好吃的酱远不止这些,以后有机会细说。)
所以以上说了那么多,我记起的,关于美式炸鸡的一切,上海Popeyes几乎不占,或者表现平平。所以还是失望的。当然,当年第一次吃Popeyes真正惊喜,还是因为它的辣味炸鸡。这次好不容易点了那么多,还另加了两块炸鸡。吃完有些失望:鸡肉并不大,表皮味道和之前吃到的一样的酥脆,一样的味道,但,里面干的要死,干的要死,就吃在嘴里脑子浮现撒哈拉沙漠的干的要死!
而这却不是偶然,因为顺便点了肉酱饭,一样的毛病:量就是一个冰淇淋球的大小,然后干的要死!我怀疑他俩是说好一起殉情干死的!!!!我要死了。
你说,有不干的东西嘛?有,那个汉堡。
说实话,汉堡是真的不错,里面汁水多,表面面包油光锃亮,看起来也可爱。但是里面炸鸡鸡排的油是没沥干就夹里面了嘛?面包内层已经被油浸渍太多啦,最后几口真的开始腻了。主要酱不多,酸黄瓜还就可怜的两片,味道不够酸,跟国内没腌好的咸菜黄瓜似的,不顶事儿。完蛋。
吃的过程有奶香,是特色,我承认。但吃完因为太油也是真的。
薯条其实蛮想着重的讲一下,因为真的是不错的!
但是若想说明白,聊到Cajun,恐怕我今晚说不完,所以未来有合适话题再细数。这个粗薯条味道有,口感有,我是给高分的。
所以总结一下:其实相比美国的Popeyes,上海的Popeyes阉割的东西还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炸虾没有了,绿豆角没了,肉桂苹果派也没有了。
反正对我来说,没有单独的Gravy,没有Coleslaw,没有同原版一样好吃又胖的Biscuits,上海Popeyes目前不配冠以“地道美式炸鸡店”之名。当然,若有机会尝尝招牌的汉堡、辣味炸鸡,和Cajun薯条,配上三种不错的酱料,臆想一下美式炸鸡的遗风还是可以的。
考虑到那么多美式炸鸡的精髓在上海Popeyes旗舰店被完全阉割得一点都不剩,我不清楚确定国内Popeyes最终菜单的那位市场部领导,到底有没有吃过原版Popeyes。至少就目前的菜单现状和同国外相比的变化,我既看不到上海Popeyes对美式炸鸡的理解,也看不到对国内市场的任何诚意与野心。用东北话形容:完犊子。
整体上,我给70分。比较原版,失望,但不差。不惊艳,但可以尝尝。
以上的失落情绪,并不代表国外的月亮就圆,只是因为国内的Popeyes,太方。
最后,上海哪里能吃到蘸Gravy的炸鸡啊!肯德基土豆泥的酱也越来越少,越给越抠门,别说拿来蘸炸鸡了,连土豆泥都不够拌开的!为了什么啊!
我要崩溃了!
极端女拳已经在对乃万重拳出击了。在豆瓣、微博等各个平台对乃万进行谩骂和侮辱。乃万工作室被逼的发声明维护名誉。
真正的女权是追求平权。而女拳是无法认同平权的,她们要的是特权。她们称呼平权女生为“仙子”。有时候直接把乃万们开除女籍。
不极端、不偏激、不丑男。都没有资格做女人。乃万已经被她们全面开炮。
它们的论调都是这样的:
1.买房买车又不是女的逼的。繁衍癌们可以去找不要房不要车的。
可是当新闻中出现女生陪着男生一起奋斗白手起家的时候,她们又骂女生“倒贴”“免费妓女”。当新闻中出现男生付不起高额彩礼而哭诉时,她们又幸灾乐祸:彩礼都付不起,还想娶什么老婆,直接滚回家去。
她们就是这样的双标。直接写在脸上都不带避讳的。跟她们不一致的,她们就跳脚骂人。
2.乃万做为女性,居然和男性共情,这太不女拳了。这简直是女性中的败类,必须要批判。
女拳在寻求支持的时候,经常会找一些男性来给她们站台,比如杨笠嘲笑普信男的时候,她们找来一些男人说自己没有感受到嘲讽等。
3.社会已经给予男性“太多”宽容。凭什么还要呼吁给予男性宽容?女生的宽容谁来给?
给予男性宽容并不代表着不给予女性宽容。这本来是可以齐头并进的事情。比如男性和女性可以携手来对抗资方在职场上的强势。但女拳只要属于她们的特权。她们不敢对抗资方,但是她们可以踩着身边的男性上位。
乃万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