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新冠病毒的影响会逐渐传导下去。这玩意,一个月的话只是个公共卫生问题,半年是经济问题,一年的话那就是供应链问题,几年就会成为日常生活问题。
要保证供应链不出问题,需要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1%的人随机死亡或者失能什么的,供应链断掉概率的可不是1%而已,而是1-0.99^n,是一个极高的数字。
想要稳定的供应链,要么把这n步都放到受新冠影响极低的地区去做,要么就加大自己对供应链的控制。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本地化和中国化——各种产业链要么转移回本国,要么转移到中国。
这种情况下,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所有“本土派”的公敌——因为供应链就两个选择,一个是本土化,一个是中国化,中国化多了本土化就少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反华提案会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国。这些反华提案,本质上是“本土派”对“中国化”的防御,这种提案越多,大概率说明的是中国对这个国家的出口在增多。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让渡权力给政府,交税之类,交换的是“公共安全”。但现在出现了新冠病毒,日常出门就可能被传染上,政府不管,死亡速度是美国枪击死亡速度的10倍,等于把“公共安全”直接拉到伊拉克或者芝加哥黑人区的水平。
而有能力的人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伊拉克,或者芝加哥的黑人区,并不是说完全无法培养大师巨匠,但这么一个每天提心吊胆,担心自己人身安全的环境中,想做出好的工作,会是很困难的。
不过这个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出效果。这个差距会先从以”客观事实“为评价标准的领域出发(3~5年),逐渐传导到主观评价标准的领域(10年以上)。所以差距体现的领域会依次是——军事科技(评价标准是客观事实),民用应用科技(评价标准是市场),科学研究(评价标准是同行审稿)。
疫情不会结束,这个毋庸置疑,只能说疫情的影响降低。
我还是同样的观点,新冠病毒疫情会逐渐“流感化”,疫苗和特效药的防御重点今后主要是消除后遗症,降低死亡率和重症率,这个“逐渐”可能是5-10年。所以指望第三年的时候疫情奇迹般的消失是不切实际的
人类不会“战胜”病毒,只可能与其握手言和。
这种事太复杂,我只能谈一谈看法
对这次新冠疫情具有很好参考意义的是历史上两次流感大爆发,一次是2009年的猪流感。
猪流感的零号病人发现于2009年3月9日。持续了一年多的疫情导致全球214个国家约7亿到14亿人感染。约150,000到575,000人死亡。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流感季中,全世界每5人中就有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死亡率可能不到0.02%。另据美国CDC估计,截至2010年3月中旬,这场疫情导致5900万美国人染病,26万5千人住院,1万2千人死亡。
当年美国爆发疫情的最初几个月里,我就是以猪流感为参考预测美国防治疫情必定失败,肯定会有百万级别的人感染。最后都被言中。
那么猪流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从此,甲流成了季节性流感的一种,每年秋冬之际定期光顾人类,年年夺走几万人的生命,我们现在已经不会去刻意区别甲型流感和普通流感的区别了。
大家可以参考这篇回答
也就是说,美国应对猪流感的方法就是群体免疫。而应对新冠疫情的方法一模一样!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猪流感的致死率只有0.02%,而新冠疫情的致死率在1.9%左右。所以新冠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美国在疫苗保护的情况下,致死率仍然在1.5%左右。这种致死率是猪流感的75倍!
猪流感最终淡出人们视野是因为它的致死率太小!哪怕是出现了变种病毒,依然带不起多大浪花儿。可是新冠病毒不一样,它的重症率是可能带来医疗系统崩溃的。哪怕是病毒毒性下降,传染性的提高依然会是一个大麻烦!有1%的基本致死率,任何变异都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而病毒变异几乎是必然!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是1918年的流感
这次病毒爆发可以简单分为三波,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
流感造成当时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一的5亿人感染。流感夺去的人命最早的估计是2000万人,但后来重新统计结果,将其重定上修为 5000万人,但上限可能到9000万人,但不管哪个数字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死亡人数还多。流感在爆发的这2年后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由于年代久远,无从知道病毒是如何消失的,但是病毒的爆发跟一次世界大战密不可分。病毒最初的大流行是在兵营里,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各方都遭遇了病毒。而后病毒又从战场散布到各个国家,而后不断杂交变异,最后随着1918年11月11日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再次被带回各个国家造成深重灾难。
如果做个合理的推测,病毒之所以会消失,是因为如下原因,
第一,落后的交通使得人员交往不那么频繁,随着一战结束,较低的人员交流极大的延缓了病毒的变异。(参考一战的飞机,从美国到欧洲根本不可能坐飞机,从美国到欧洲需要20~30天,简直就是天然隔离)
第二,感染人数众多,群体免疫得以形成。
第三,第二波和第三波病毒杀伤力太大,破坏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更进一步减少了人员交流,使得病毒无法变异出更强毒株。
这两次病毒大流行结合一下就是今天的情况
结合这个结论,今天疫情之所以难以控制,也是因为
所以目前扑灭病毒大概有两个思路
1.特效药和疫苗
2.隔离
但是这两个举措必须同时进行,有关隔离甚至不需要是严格的病患隔离,哪怕是区域隔离,国家隔离都能有很好的遏制病毒变异。
如果不进行隔离,任由病毒全世界流窜,那么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速度将会永远只差一步。
此外,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点在于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是有下降趋势的,但是好像这个趋势并不明显,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哪怕是有了疫苗,死亡率其实是在一个稳定的区域内上下震荡。
所以大胆推测,2022病毒流行不会结束,依然会像2021年一样,有两波季节性高峰,有一到两个变种病毒,致死率可能会下降0.2%。
那么疫情会持续多久呢?
通过两年的观察,疫情不会自行消失,因为今天的交通太过于便利(一战只能坐船,从中国到美国需要30天左右,就是天然的隔离),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病毒可以自由自在的在世界各地流窜,愉快地杂合变异。
因此人类要想消灭病毒,必须要某种程度上开始接受“隔离”政策。无论这个隔离是以国家为单位,还是以城市为单位。隔离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确保本地区的安全,更多的是防止病毒变异。如果世界不进行隔离,或者像现在这样总是在“群体免疫”和“与病毒共存”的问题上左右横跳,那么病毒会一直持续爆发,直到各国政府愿意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以目前欧美的状态,我大胆假设,这一波要整整搞上八年!而且中间很可能会出现一波致死率非常高的变异毒株。
我们的国情,和我们对待疫情的态度,跟那些躺平的国家是天差地别的。
想要做到西方那样和疫情共存,作为老百姓至少要做到下面4点:
1、把一天几万几十万的新增确诊不当回事。
2、把每周几十几百的平均死亡人数不当回事。
3、感染后做到只要还能活下去就不去医院的心理准备。
4、做好长期给感染缺勤同事做替补、不定时和感染合作伙伴失联的心理准备。
以上四点,是那些躺平国家习以为常的事,却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事。
截止4月1日,国外部分疫情数据如下:
每天新增几万几十万,犹如家常便饭,死亡几十上百万人,也没任何人当回事,每天都是寻常的一天。
国家疫情专家组梁万年曾说过:
“如果我们中国也选择了躺平,不坚持“动态清零”,就会导致群体庞大的老人、和弱势和脆弱人群感染,造成病死率。”
一旦选择与病毒共存,这些群体会是第一批被“牺牲者”。
不会结束,不会结束,不会结束。不要幻想了。
我在另外一个回答说过,新冠疫情至少要持续五年时间。也就是2020-2024年。
我也做好了五年不能回国的准备。
为什么我这么说,如果你关注一下世界疫情就知道了。
就在这个已经有了疫苗近一年的冬天,欧洲的疫情,如燎原的火,又开始了第N波。
疫苗没用,特效药有用?想一下流感,你就知道特效药有没有用了。
现在的问题是,发达国家都拿疫情束手无策,2021年,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2020年。你敢相信吗?这是有了疫苗的2021年。
为什么我要拿发达国家作为疫情恢复的风向标。
发达国家疫情都没过去,你觉得他们会有功夫去管第三世界吗?
很明显不会啊,你看现在全球疫苗的接种率就能看得出来差距了。
所以,只要新冠的种子依然停留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它都可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就我在欧洲的观察来看,大家现在已经把新冠当成流感了。所以,疫情不会结束的,最多换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