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没西医,可以戳穿他们
和看看祖坟坟就能决定你接下去三代到九代的最大成就一个原理。
为什么古代术士知道出生时间就能算出人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原理?
在督工的回答下面看见一个高赞评论,恰好是一个值得分析的案例。
在这位中医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这个实验中,他没有使用盲法。那么至少有两个非常严重的干扰因素没有排除:
一,主观选择偏差,他可能在选择受试者时下意识的选择症状更容易判断的对象,并且在最后总结时下意识的忽略脉诊错误的的例子,把它解释成意外。
二,他可能会下意识的使用引导性提问。
比如:
你肾可能不好。
答:没啥问题啊。
怎么可能我号脉已经号出来了,再仔细想想。
答:昨天背了一袋米以后有点腰酸。
着啊,还是我脉诊靠谱。
这样一个实验设计,可以说是把傻子都不可能范的错误都给范了的最经典的反面教材。360度无死角的找不到给分理由的绝对零分实验。就这个能从一个“专业学生”嘴里说出来,并且得到四百多赞。你说为啥脉诊会有效?因为沙雕多呗。
原理很简单,不需要知道是什么病。
题主,等你爱人怀孕的时候你去摸摸
脉如滚珠,很好摸出来的
但是青年人(不论男女)感冒、运动后、或者女性姨妈前后也有类似症状(所以有,陛下,您这是喜脉啊的梗)
所以要望闻问切,要结合其他手段判断
单独诊脉很难
当时那个轰动一时的什么重金求诊脉判断怀孕的那个比赛
四川的吕医生就参加了,从一堆人里找怀孕那个,第一次五个人混进去一个男的,就没诊出来,第二次把男的去掉了,诊断出来了,第三次直接上来20个人,吕医生直接弃权了·······
单独诊脉局限性就是这么大
刚解放的时候采访老中医,老中医说他师傅以前在皇宫里给贵人们看病,这贵人们是女的啊,
这儒家讲究男女大防啊,只能玩悬丝诊脉,还望闻问切,望都不给你望的,拿帘子挡着让你看看·
然后老中医说,他师傅也是要花钱请伺候贵人的太监宫女说贵人的症状和表现的
这儒家啊···张从正写本医书都得叫《儒门事亲》,完整版居然还特么在日本的都静嘉堂文库。注:科技部曾经动员查找,从11 个国家和2 个地区的137 家图书馆收藏了27250 部中医古籍,并复制回归266 种宋、元、明、清版本的善本医籍和抄本,共计174152 页。
巨坑···
古代的医学考试,那是除了理论,还考实践,痊愈率不到十分之七的,要降级;不及一半,就要被除名。
随着儒家大兴,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毕竟考不上科举只能从医的大师们,实践是不可能实践的,只能自己编点理论混饭吃的样子··
有中医气的骂说我们针砭刀疚等等方法,现在就剩汤液一派了
很简单啊,汤液这玩意儿喝下去大师们可以说你药引子没找对
其他的治疗方法不好推诿啊·····
比如金针拔除白内障,唐代诗人还写过诗歌,白居易更是说: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
你让后世的所谓儒医们上手试试?
他有那本事吗?
当初医生唐由之给毛爷爷做金针拨障术,据说用时仅四分钟不到。
现代测试过脉象,我记得是华脉归一化的脉象
频率和脉象是吻合的。
PS:测量功率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公式计算
嗯,看着这一大堆数学公式的中医论文
我隐约看到了中医的发展方向····················
给毛爷爷做手术的唐由之医生,也是找70年代初期,吸收现代医学的优点,进行了改良的。
咦?
我查了下唐由之医生的生日,啧啧,那一年出了好多人才啊,比如英国女王、比如卡斯特罗
好了,题主,你问我原理,我也不知道啊····这能写几篇论文,还是博士论文了都··········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不少回答提到强制生育,说说强制生育的问题吧。
现在生育率低的导致的问题,不是人口数量下降,而是劳动力(廉价劳动力)下降。如果现在瞬间消失掉一亿老人,导致人口数量减少一亿,会有人讨论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吗?
强制生育,特别是高压政策下的强制生育,比如说个别答主提出的不生育者每年上交30%(也有回答说40%,75%)的总收入作为罚款,这种政策下出生的人口,能转化成劳动力吗?强制生容易,如何强制育?假设真的实施上述高压强制生育政策,必然会引起以规避处罚为目的的生育。那么,生,是生了,至于怎么养,那就是我说了算了,只要保证成年前饿不死,依法参加义务教育,这样“养”的成本其实很低。其他的,不好意思,与我无关,学好学不好,犯罪不犯罪(犯罪更好,抓进去连饭都不用管了),什么早教、幼儿园、学区房、吃好的穿好的、高中、大学?不存在的,从怀上那一刻起,这个根本就不是人,不是子女,只是一个工具(没错,连工具人都算不上),规避处罚的工具,没有感情,只有怨恨。而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心理有多么扭曲变态,可想而知,因为童年不幸而报复社会的案例还少吗?一个高中都没上过,心理扭曲变态的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吗?搞不好三天两头上街砍人,报复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强制生育政策的打击面极广,上述现像绝不会是个别现像,实施强制生育前,不妨先提高监狱建设用地及预算。
当然啦,肯定又有人会提出强制“育”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子女犯罪父母连坐,子女在多少岁前死亡按未生育进行处罚,子女成年后劳动产出不达标的部分对父母进行罚款等等。如果真的能这么搞的,只能说,辣真的牛逼,辣真的牛逼,但同时,也准备好灭亡吧。
我个人的感觉,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性的事儿,尤其是好电影,我历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看,如果呼朋唤友,往往因为志趣不一等容易产生干扰。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独自面对奇异瑰丽世界的封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引起波澜的,无疑对我来说,是一部好电影,希望对你也是。
《老无所依》:一个孤独冷酷的杀手,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个不知所谓的电影名称,一场看后也难以言说的情感,如果不反感轻微致郁,建议观看,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李米的猜想》:灵气加持的周迅,发挥稳定的邓超,混迹演绎场的张涵予,还有诸位年轻时不可多得的锐气,导演曹保平,音乐窦唯,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服你,那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4892281970688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7224029671424《海上钢琴师》:小号、钢琴、爵士乐、还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萍水相逢的友情以及对自我的坚守:如果生于此是场意外,那么我可以选择留在这。
这是一场极度适合一个人应对的梦幻旅程,船已到港,欢迎启航。
《大无畏》:只是一部相当平常的喜剧片,两个小混混阴差阳错抽到生死签做杀手的故事,演技稚嫩与浮夸并重,唯有在临行前各自回家看亲人,对暗恋的人告白,携手赴死的淡淡温馨,却刚好凑足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刚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的人生已触底,那到了最后关头,你会干什么?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小成本科幻巅峰,如果一个人跨过漫长的时间,那他意味着什么?神,妖魔,鬼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遗忘,会受伤,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跨过了多少人的岁月,承受了太多离别。来路我已日渐模糊,未来,我又将要去往何处?又或许,过往种种,都只是为了,过好我这一生。
《移魂都市》: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那么我们就当是第一次相逢吧。
哥特式的全程阴郁与结尾的耀眼阳光,明与暗的强烈对比,配合悬疑解题式的剧情,绝对值得观赏,只要你忍受开篇前几十分钟的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