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与中国相比,苏联工业化的道路为什么顺利得多? 第2页

     

user avatar   sun-lu-66-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能完成工业化其背后有资本主义的助力。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

尽管自革命胜利后,苏俄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工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过连年战事和革命的消耗,到1924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才刚刚恢复到20世纪初的水平。

很显然,还是和资本主义合作了

(1920,漫画显示列宁消灭了全球的国王,神父和资本家)

(图片:Viktor Deni / wikipedia)▼

斯大林刚上台时,苏联仍然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汽车、化工、能源等重工业的布局几乎为零。因此,建设一套全新的工业体系对苏联当局来说就是执政的头等大事。

在后来工业化进程中,尽管苏联与美国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但是后者的资本与财阀仍然与苏联进行了不少的利益互换,进而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资本,入局

任何国家要进行工业化,原始资本与工业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当时的苏联虽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但在技术这块的积累,无论是行业专利数量还是人才体系建设,苏联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俄国革命后,苏俄的状况并不好

美国的服装行业及一些俄移民开始了对其工业援助的计划

主要是纺织行业,1922年还成立俄美工业公司

(俄美公司标志 图片:wikipedia)▼

因此苏联当局决定进行技术引进,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也就是美国、德国引进工艺技术。这就是斯大林上台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遭受一战和内战破坏的苏联相反,当年的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仅靠出售军火、提供主权贷款就积累下大量财富,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强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富有。

一战后拥挤的交税大厅

国富人人富呗

(图片:Underwood/ wikipeida )▼

然而好景不长,20年代末期,美国进入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萧条,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开展了大裁员,业务大规模缩水。这种萧条和苏联对技术的渴望恰好形成互补:美国企业急需大量的外部订单来续命,苏联则需要美国企业在危机期的廉价支持。

大萧条期间纽约市的失业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家里

和现在美国的街头成排的帐篷一样

都是失业者的栖身之所

按今年的状况,会不会赶上大萧条时的”盛况“呢?

(图片:Berenice Abbott / wikipeida)▼

于是美苏双方在利益的诱惑下搁置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美国方面以大型金融资本为主要推手,推动各大财阀旗下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出口,而苏联方面也就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引进之路。

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是由美国建筑公司设计,工厂钢结构都是在纽约造好的

不过苏联也是掏了钱的

建成2年就开始产步兵战车了...

(图片:Wikipedia)▼

和人们印象中的情况不一样,这样的技术转移其实一直持续到冷战中期,是人类技术转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投资联营设厂、驻派工程师、战争期间直接提供军火以及互派留学生等等,范围则几乎涉及到苏联所有重工业部门,例如汽车制造、军用卡车与装甲车、化工、能源、飞机制造等等。

为以后成为超级大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美利坚的“前期哺育“

(图片:mil.ru/winner_may/lesso)▼

总而言之,苏联前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是美国手把手援建的。斯大林也直言:“在我们所有重工业工厂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的技术援助下建成的。”而斯大林没有提到的另外三分之一,是在德国、英国、瑞典、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工业国家的资助下建成的,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美国在欧洲的子公司。

二战期间,新鲜出厂的英国产坦克,

立马就要被运到苏联去了

(图片:Wikipedia)▼

技术转移造就苏维埃帝国

以苏联引进的汽车工业为例。

著名的福特公司就在1929年与苏联签下价值约1300万美元的合同,其中包括了苏联汽车工业中最重要的高尔基厂的建设援助与技术转移。福特公司的到来不仅仅是援助建厂,它实际上带来了整个美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包括了底盘装配、联动装置、齿轮、车轴、自动化的生产线等等。

参加莫斯科胜利日游行的GAZ-2975

军工企业实锤

(图片:Kremlin.ru)▼

除了高尔基厂,同一时期苏联上马的汽车工厂多达数十所。其中的设备、生产线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美国,苏联方面人员的培训也多数由美国公司驻派的工程师完成。

除了汽车工业外,化工也是苏联重点引进的行业。1932年,美国杜邦公司与苏联达成价值高达2700万美元的协议,双方约定杜邦将为苏联建设一座年产35万吨的硝酸工厂,并向相关化工厂驻派工程师与化学家,为苏联培养技术专员。

横向对比来看,1957年时美国最大的硝酸工厂的年产量也不过约43万吨。

类似的过程也发生在拖拉机制造、装甲车、造船业、飞机制造业、电子半导体行业等其他重工或军工领域。

在美国工程师的指导下设计建造的第聂伯水电站

那个时候,劳动红旗勋章还是可以发给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的

(图片:Wikipedia)▼

就这样,苏联依靠数十年的技术引进,为自己的重工业与军工体系打下基础。然而在二战期间,仅凭这套军工生产线,就算满负荷运作,仍然无法挡住纳粹德国疯狂的进攻,因此苏联仍然需要美国的援助。

波兰第一军使用的吉普车是美国按照租借计划提供的

此时的波兰第二共和国当然是属于苏联盟的

(图片:wikipedia)▼

这一次,苏联就没打算要生产线,而是想要直接的制成品了。美国本身也自然是愿意做这桩生意,毕竟发战争财是美国的老本行。

根据美苏两国在1941年签订的租借法案,美国向苏联提供了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军工成品。横向对比一下,同期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只价值大约8亿美元。

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

本不想下场,只想搞一些交易

(图片:Associated Press / wikipeida)▼

这些军用物资主要为军火、机械运输设备以及食品,包括了大约1.4万架飞机,49.5万辆军用卡车,1.2万辆装甲车,各种防空火炮7944门,冲锋枪10.8万支,以及数不胜数的石油、铝、钢材、炸药等等战略物资。

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苏联的贸易路线

(图片:ibiblio.org/hyperwar/US

就拿军用卡车来说,二战中苏联卡车的总产量也不过20万辆,而美国这一项的援助就达到了50万辆。

而苏联自己这20万辆卡车的轮胎生产所需要的橡胶,也几乎完全依靠于英美的原材料供给,另外美国又为苏联直接提供了几百万条成品轮胎。

“伟大的卫国战争”一方面是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美国工业的暗中支持。

就连某些杂志都是美国产▼

除了驻派工程师、投资运营工厂、售卖军火外,美苏双方还有一条互派留学生途径。有趣的是,文献表明,在1965—1967年间,美苏双方互派的留学生数量差不多,美国人到苏联大多数学习语言、文学、历史;而苏联人到美国大多学习一些理工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工、冶金等专业。

两国的实际社会发展阶段,从这个对比中也能看出端倪。

国会与白宫的猫鼠游戏 背后的政治博弈

其实美国人并非不知道,这样的技术转移有可能武装起一个强大的潜在敌人,国会对布尔什维克政党也没有政治好感。但苏联给的实在太多了,经济危机当头,美国政商两界都愿意冒这个险。

1933年,美国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更是从政治上为美国金融与工业资本进入苏联运营投资、联合建厂提供了保障。

社会主义外表下的资本主义实业

(图片:wikipedia)▼

为了让这种买卖低调地进行,美国政府设置了严格的新闻审查体系,使得促进美苏贸易的政府高官与相关产业的大型企业不会受到美国国会和公众的舆论追查。时任政府一直在强调这些项目的“和平”与“民用”,甚至搞出一些欺骗性极强的白皮书报告浑水摸鱼。

然而美国的低调却常常被商业伙伴出卖。苏联方面的党报自3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宣称这些工业未来将要被用于军事用途。

二战结束后,苏大国就开始在工业化上内涵资本主义的不行了

(图片:wikipedia)▼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这些“民用”工厂转为军用生产的成本实际上是相当低的。事实也是如此——高尔基厂从福特公司完成合同协议撤走工程师后,立马就开始“转行”生产军用卡车,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更多功能的军用设备,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喀秋莎”火箭炮车。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排的“喀秋莎”火箭炮车向德军发起进攻

(图片:Zelma / wikipeida)▼

同时,苏联自美以及西方引进的化工行业的所有制成品,几乎都对制造炮弹的原料——炸药的生产起重大作用。

莫斯科卫国战争博物馆中的喀秋莎火箭炮在租借来的卡车上

(图片:Nick Lobeck / wikipedia)▼

即使是在冷战背景下,这样的买卖也仍然在悄悄进行。

1959年到1967年的8年间,苏联从西方国家大肆采购了化工技术解决方案。仅在头三年中,苏联就购买了五十家完整的化工厂与相关设备,每个工厂订单的价值都价值数千万美元。

1968年,苏联又从美国与意大利方面订购了卡车厂建设项目,决心将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厂。尽管华盛顿方面对于30多年前高尔基厂的军事生产已经了然于胸,白宫的官员们仍然大肆宣扬这座新工厂的“和平用途”。

1974年的苏联邮票

就有以这个品牌的大卡车为主题的

(图片:Wikipedia)▼

在这些工厂建设项目的利益线条上,获益最大的是美国的金融、工业大资本。

为了援建苏联的卡玛兹车厂项目,美国政府的进出口银行就提供了约8600万美元贷款,而大通曼哈顿银行(如今的JP Morgan Chase,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就为该项目提供了约1.9亿美元的贷款。这些金融寡头吃着高额的贷款利息的同时,将绝大部分订单分配给他们银行旗下控股的制造业企业,养肥了产业链的上下游。

几乎每年都去视察一下

普通的的车厂可没这种待遇

(图片:premier.gov.ru)▼

而这样的事情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发生了成百上千遍。

意识形态从来都只是一个借口。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工商业巨头们有充分的动力说服国会,并以各种花式手段隐藏交易信息,瞒天过海。虽然尼克松执政时,白宫方面开始承认美国出口到苏联的部分工厂有可能是具有军事用途的,这些出口的细节仍然对国会和公众保密。

疯狂搞外交,和谁都想好

(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会面)

(图片:Knudsen, Robert L. / wikipedia)▼

真正受到损失的是被蒙在鼓里的美国民众。因为大萧条期间失业的是他们,上战场打仗的是他们,遭受冷战阴影威胁的是他们,为国家诚实纳税养军队的还是他们。

而在大多数时候,这些被多头收割的韭菜,连知道真相的机会都没有。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Knudsen, Robert L. / wikipedia


user avatar   yu-zhi-bo-9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向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坦言:苏联的所有大工业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的帮助或者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时间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那时苏联刚诞生不久,美国还没有成为西方老大,世界没还有明显的阵营划分,科技也没有意识形态的色彩,绝大部分科技、设备都可以自由流通,这时期,苏联依靠西方的技术完成工业化,奠定与西方世界分庭抗礼的基础。历史就是这么巧合: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1933年,世界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苏联对各种物资、设备、技术如饥似渴,西方世界的各种物资、设备堆积如山,发愁处理。二者结合发生奇妙的反应——仅仅10年(加上二五计划),相对落后的苏联便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

相对于美德英法,建立在帝俄废墟上的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以1928年为例,这时苏联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早已医治好战争创伤,工农业生产总值恢复甚至超过1913年一战前的水平。但是,这一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只相当于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或人力来完成。钢铁、电力生产落后,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列宁和斯大林十分清楚苏联的落后情况,也极其渴望实现苏联的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和财富积累,需要社会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水到渠成。苏联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不具备条件,就只能走捷径——依靠本国积累资金,依靠外国技术积淀。

而苏联工业化的起步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民,即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工农业剪刀差筹集资金,和向外国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依靠外国技术积淀,主要指引进西方设备、技术、人才。对于后者,列宁和斯大林非常赞同。列宁曾说过,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又说:“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斯大林也认为,苏联与西方相比落后100年(有点夸张),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换取西方国家的机器设备,那就很难靠本身的力量组织运输业,发展工业并使城乡工业电气化。1928年10月,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目标是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此后4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企业相继落成,这种以电力、钢铁冶炼和机器制造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建设,实际上是在补第二次科技革命落下的功课。在实行五年计划之前,俄国-苏联整体上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也是苏联的第二次科技/工业革命。

苏联的五年计划有三个突出特点:一、重点是重工业,这种搞法很罕见,有逆天转运的意思,目的是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不受外国欺负和颠覆;二、强制性高速度,全民加班加点,鼓足干劲,发挥热情,把五年计划缩短到4年3个月完成,斯大林说过: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就是要挨打的;三、是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立,也是下面重点。

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就进入克里姆林宫见到列宁,哈默此行是想和苏联建立贸易联系,列宁也在为恢复战争创伤和西方的封锁而发愁,就欣然同意。经哈默游说、搭桥,30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进行对苏贸易,将美国的粮食和工业产品运到苏联,再从苏联运回原料和矿产。虽然当时西方政界敌视、封锁苏联,但商业往来还是比较自由的,苏联在推进“新经济政策”时,也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一五计划展开后,苏联加大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的速度。如,1928年苏联花100万金卢布请美国麦基公司设计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蓝图,图纸由450名工程师日夜绘制,完善到每一个螺丝螺帽和螺栓,无论从工作量和精确程度上来讲,都是空前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建成后,立即就成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钢铁厂,也是苏联一五计划最大的项目。

1929年,也就是苏联开战一五计划一年之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突然狂跌,由此拉开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序幕。很快,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了除苏联之外的整个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深刻改变30年代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历史的走向。一些国家为摆脱危机,走向法西斯道路,一些国家为转移国内危机,发动对外战争,苏联则把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变成自己发展的“机遇”。

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工业国产品积压,为寻找销路相互压价,工厂停工或破产后,大量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失业,这些都为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提供丰富的选择。

1929年,美国1123家公司通过美苏贸易公司,与苏联签订供货合同,1930年,英国和苏联签订了贸易协定,愿意为对苏贸易提供有利条件,1931年,德国工业代表团访问苏联,之后两国签订贸易协定,德国向苏联提供贷款,用于苏联从德国购买机器设备。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是世界上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1931年,苏联进口世界市场上1/3的机器设备,1932年,这个比例增加到1/2,另外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1932年英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90%卖给苏联。

苏联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全套机器设备和技术,都来自于美国。苏联原有的20个钢铁厂,也利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此前,据美国专家估计,苏联的高炉建造技术比西方落后50~75年。苏联的三大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厂、哈尔科夫厂、车里雅宾斯克厂,也是用西方技术、设备建立的,斯大林格勒厂基本上就是从美国的拖拉机厂拆运组装而来的,到1932年,苏联的拖拉机产量达到全球第一,而此前,苏联没有拖拉机制造业。值得一提这几个拖拉机厂,不只是单纯的造拖拉机,也造坦克和自动火炮。

苏联的三大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和雅罗斯拉夫尔汽车厂,构成二战前苏联的汽车工业,其中高尔基厂是美国福特汽车厂的翻版,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剩下的两个老厂则全部用西方工作母机重新装备扩充。举个例子,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由于苏联工人操作技术低下,只用了几个月的焦炉,看起来像用了十几年,原本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只能用四五年。高尔基汽车厂和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的传送带分别有35%和23% 的时间闲置着,原因是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低下。这些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和熟练的工人手把手的教,然后自己一步一步学。要么引进专家和技术人员,要么派人到外国学习,舍此无他。从1928年开始,苏联从西方聘请了大批专家和技术工人,到1932年,聘请人数达到2万人。外国专家的分布很广,从中央部门到工厂、车间甚至班组,从行业上看,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先后聘请了620名外国专家,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有250名美国专家全程指导,第聂伯河水电站也是靠美国设备和美国专家在运转。1930年,美国人莫里茨·卡恩带领25名专家组成参谋班子,帮助苏联组建设计局。苏联国家建筑委员会主席是美国专家斯克林杰,全苏建筑托拉斯经理是美国专家聂梅茨。苏联的棉纺织业技术几乎都是来自于德国,中亚和外高加索的灌溉工程是在美国著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指导下完成的——这是苏联的主要产棉区,戴维斯也被聘请为苏联棉花总管理局总顾问。对于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苏联不吝奖赏。美国专家卡特尔被誉为“解决苏联困难的能手”、“俄国的非凡人物”、“显露头角的英雄”,被授予了列宁勋章。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总工程师斯沃简,也被授予了列宁勋章。第聂伯河水电站的6名美国工程师,获得劳动红旗勋章。同时,苏联也在不断派人去西方学习,如1928年苏联仅仅派往美国的就有208个专家组,1929年到1930年,有1000多苏联人进入美国,其中“有90%左右的苏联公民去美国的目的是为把美国技术转移到苏联去”。

1933年,苏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斯大林发表讲话:从前我们没有钢铁工业、拖拉机工业、汽车工业、机床制造业、巨大的现代化学工业、真正的巨大的农机制造业、航空工业,现在都有了。西方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出对苏联工业化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工业化之路还有一个国家绕不开,那就是美国。

一般来讲很多书里都说,1929年苏联趁美国进入大萧条,快速从美国搬回大量工业设备,美国工程师手把手帮助苏联完成头几个五年计划。

一战结束后,英法联手把美国挡在欧洲事务之外,但英法同时欠下美国大量债务,英法的算盘是向美国出口倾销商品获得顺差,而美国一战没有获得政治利益,还要打开国门任由英法倾销商品进入美国。

于是美国反制英法,禁止英法倾销商品,于是《斯穆特-豪利关税法》出台,英法反制美国,英法联手整个欧洲大陆,以及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还有法殖民地禁止美国商品进入,这些地区基本上遍布全球,英法给了美国巨大伤害,美国开始决定要反制英法。

法国和英国国策不同,英国要得是欧洲大陆均衡,不希望德国一直弱下去;法国想要独霸欧洲大陆,希望德国一直弱下去。英法这时候产生细微的裂痕,美国察觉到英国企图。

于是美国联手英国搞出来《道威斯计划》,以振兴德国经济,让德国赶紧还巨额外债。

但是英国意图是扶持德国起来继续制衡德国,美国意图是扶持德国打破英法统治欧洲的局面。于是德国开始快速崛起,这时候德国是世界最强石化国家,从二战后美国只鲸吞德国帝国化工就能看出来。

不过从1923年到-1929年,美国大量贷款给德国,德国还是没有打破英法统治的均衡,同时美国大萧条迹象开始越来越明显。

美国必须要打破英法制裁,需要给破坏英法统治的欧洲大陆带来失衡,那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于是苏联进入美国眼中,苏联在进入斯大林时期后,经济快速增长,表现十分温良,坚决不插手欧洲事务,英国这时候对苏联其实也很满意。

一战后原本两个阵营的德国和苏联,因为苏联成立伊始,遭到英法联手反对,英法目的不是担心社会主义,但是单纯的因为俄皇室与英法关系,苏联和英法走到对立面。

1922年德国出于拉拢苏联对抗英法为主的联盟,德国和苏联恢复邦交,签订《拉巴洛条约》然后给予苏联大量贷款和援助,这个过程里苏联表现出来极高的信誉,这几年美国也在观察苏联。

德国带头向苏联提供了利率仅为6%的5年期财政贷款,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看到德国带头也都提供了国家担保的贷款,这为苏联工业化的进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从1929年开始,美国全面援助苏联。

1929年,苏联就签订了七十多个技术援助协议,其中与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签订的协议数量占78%。

1928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只有379名,1929年在美国政府推动下,外籍专家达到两万名,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和德国,而且人数最多的竟然是德国,德国向苏联提供了3亿马克的机器设备。

美国约有36个州参与援助苏联,1700余家公司与苏联签订供货合同。

据统计,1930年,苏联执行的103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德国、美国签订的

斯大林曾经说过:“苏联有大约2/3的大型企业是由美国帮助或技术援助而建成的,其余1/3是由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帮助或技术援助建成的。”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

整个苏联也是咬着牙凑钱去购买大量外国设备,这时候苏联悄悄变卖大量原俄皇室遗留油画等艺术品。

苏联的一五计划从1928年10月开始,总投资金额646亿卢布。对资金的急迫需求,使苏联将目光聚焦到了沙俄时代积攒的那些珍贵的艺术品身上,也就是说斯大林想通过国宝换取外汇。

从1928年11月开始,冬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奉命将一件件藏品扯下来打包好运走。这些藏品大多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从欧洲各地收拢过来的。
那么这些藏品为苏联换回了多少外汇呢?据记载,在1929年的德国柏林艺术品拍卖会上,伦勃朗的《老人头像》以13.8万马克成交,提香的《圣哲罗姆像》为2.6万马克,提香的另一幅作品《圣母子》则为2.5万马克。另外还有数十件法国十六至十八世纪的宫廷银器和手工艺家具,共售得5.4万英镑。
苏联出售的藏品都卖给了西方巨富阶层,其中最大的买主是当时梅隆家族的掌舵人安德鲁·威廉·梅隆。安德鲁·威廉·梅隆曾连任美国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在听闻冬宫博物馆出售馆藏的消息之后,他立刻行动了起来。1930年梅隆收购的藏品如下:
1)凡·代克的《苏珊·富曼和女儿的肖像》、《弗里巴公爵肖像》,共计花费25万英镑;
2)凡·艾克的《天使报喜》,52.8899万美元;
3)凡·代克的《伊丽莎白·布兰特肖像》,22.3万美元。
1931年,梅隆又将波提切利的《朝拜的术士》、提香的《镜前的维纳斯》、拉斐尔的《阿尔巴圣母》和《圣乔治刺龙》收入了囊中,这些全是苏联冬宫博物馆的珍品和精华。
截止1931年,梅隆整体买下了21幅苏联出售的珍品画作,包括5幅伦勃朗、4幅凡·代克、2幅弗朗斯·哈尔斯、2幅拉斐尔、1幅凡·艾克、1幅鲁本斯、1幅夏尔丹、1幅提香、1幅维拉斯凯斯、1幅波提切利、1幅委罗内塞、1幅佩鲁吉诺。这些珍品画作共计花费665万美元,其中《阿尔巴圣母》卖价116.64万美元,是当时世界上单一绘画作品的最高售价。

2004年拉斐尔的《阿尔巴圣母》,此时这幅画的保价已高达十亿美元。

2004年《阿尔巴圣母》在俄罗斯展出一个月,俄罗斯媒体热情宣扬“圣母子回来了”,然而遗憾的是“圣母子”只能在俄罗斯停留一个月。

这些出售的珍贵油画都成为了苏联快速工业化的资本,同时也给苏联带来了良好的信誉。美德两国持续不断对苏联援助,保证了苏联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高速增长。

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5%,到 1937年时,占到了13.7%。

苏联成功的利用了当时世界局势的动荡,美德迫切想要打破英法垄断的世界格局,同时也因为苏联巨大市场,这一切都是斯大林在国际事务上的洞察力。

不过斯大林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和美国联手,把英法这两个强国从欧洲老大地位扯下来,自己和美国共同称霸世界。


user avatar   dai-zi-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顺利,但代价也大啊。

这不就解体了么,斯大林时期乌克兰大饥荒、古拉格、西伯利亚劳改营等等黑历史,推行农庄集体化导致了苏联农业长期落后,解体的隐患就是工业化初期埋下的。

无独有偶,韩国和台湾,两个成功在二战后工业化的经济体,也都经历了政权更迭,韩国民主化运动推翻军政府,台湾国民党下台。

工业化总会有代价的,这些代价酝酿着社会矛盾,而政权更迭便是矛盾的总清算。

中国可以说是唯一一个逃脱宿命的后发工业国,70年来同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社会矛盾巨大,长期面临着和平演变的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工业化就是一个资本不断增密的过程,不烧钱发展不起来。

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前期投入极大,之后需要持续烧钱扩大产能,进行技术升级,而且短期不产生回报。

重工业与轻工业对应,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等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发展重工业意味着不生产消费资料,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升;短期不产生回报意味着没有利润,外部必须持续注入资本;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意味着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越大回报周期越长,烧得钱也越多时间也越长。

这么一个产业想要发展,必然有人付出代价。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出去抢劫获取财富,代价由殖民地人承担。

苏联没有殖民地可以剥削,只能剥削自己。

于是,斯大林建立集体化农庄,把农民手中的粮食收上来,然后绝大部分拿走出口到欧洲各国换取外汇,再用外汇购买欧美国家的工业设备,还从欧美各国高价引进十多万工程师,以此发展国内重工业。

由于每年大部分粮食都出口换取外汇,留下的粮食仅够糊口,稍微有自然灾害,苏联人就会面临饥荒的危险,而乌克兰作为大粮仓掠夺的更为厉害,于是有了乌克兰大饥荒。

前面说过,重工业不生产消费资料,这样一个人民饥一顿饱一顿,生活水平长期停滞的社会,必然酝酿着巨大的矛盾。斯大林的解决方法是,所有社会不安定分子的都抓起来发配西伯利亚劳改营(古拉格),这些人成为苏联造路、挖矿、建城的主力军。

古拉格(俄语:ГУЛаг,罗马化GULag,IPA: [ɡʊˈlak] ( 读音))是前苏联政府的一个机构,负责管理全国的劳改营。其俄语全称为“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简称“ГУЛАГ”,意思为“劳改营管理总局”。
在1929年到1953年的二十四年间,至少一千四百万人被监禁于古拉格,多于七百万的苏联公民被流放到苏联的垦荒地区进行垦荒。任何苏联公民都可能因为无故旷工、偷窃,或开反政府的玩笑而被逮捕并流放至劳改营中。
根据俄罗斯当局解密的文件,苏联曾经存在过最多476座独立的劳改营,每一个都由最多上千个更小的惩戒营体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些散落在北极圈周围的劳改营,得益于他们的存在,便有了近当代俄罗斯的“北极圈工业城市”;例如瓦图加,科利马和马加丹都是数十年前古拉格的所在地并为曾经的监禁者所建立。
根据俄人权社团“纪念碑”的数据,1923年至1961年古拉格劳改营综合分布图

谁是代价?苏联的农民,古拉格的囚犯、战俘便是代价。

以上这些“黑历史”成为苏联解体的隐患,持续损害政权合法性,影响民族团结,流毒深远,即使苏联解体30年之后,俄乌关系依旧还在为当年的“代价”买单。

二战以后,最成功的两个后发工业经济体,韩国和台湾同样在剥削自己。

这两个经济体,先发展出口导向性的轻工业,然后用轻工业换来的外汇发展重工业,韩国的汉江奇迹、台湾的十大建设均建立在“血汗工厂”之上。

1973年7月3日,韩国重化工业的像征年产103万吨的浦项钢厂竣工。
在此之前,1965~1972年的8年间,韩国出口总额为55.9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12.09亿美元,累计贸易赤字为56.14亿美元。

发展重工业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劳动付出的血汗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于是社会矛盾剧烈,韩国用军政府压制,而台湾国民党则持续党禁、报禁,80年代他们先后倒台算是做了总清算。

至于中国,可以说是苏联的工农剪刀差+血汗工厂出口创汇,双管齐下。

面对社会矛盾,中国前期靠教员的个人威望,后期靠“共同富裕”画大饼,外加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外在压力,政权跌跌撞撞撑到现在,疫情之后算是撑住了。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面临哪些困境,可以看温铁军的《八次危机》,非常详细,在这就不做论述。


所以说,工业化的道路都是有代价的,而且越往后补课越多,代价也越大。至于中国和苏联相比,谁的工业化更顺利?

我投中国一票,因为中国撑住了,而苏联没有。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下,它的资源就是好啊。

先说农业,虽然冷了些,一年一季,但是人家黑土地多,水资源分布合理,农业成本低。也意味着农村人口很快可以转化成工业人口,而不担心吃饭问题。

其次,一二战期间的主要资源,金属矿产,化石能源,人家都是好开采的低成本矿。直接拿到了VIP快速通道的门票。

再者,民族文化适应小聚居,再偏远的蛮荒之地都能派人过去,并且待下去。民族韧性抗艹。

小结就是先解决吃饭问题,再去开富矿,环境的艰苦能抗住。

要想工业发展的好,门票的等级就是根本。所以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相比美苏这样的资源优势地区,正如其他答主说的,中国人很肝。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user avatar   xing-kong-xia-de-shui-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申请 但批的概率和北京购车摇号差不多




     

相关话题

  苏联为什么先发展重工业? 
  为何最近几年网络上出现对苏联文化有好感的年轻人? 
  赫鲁晓夫有没有扩玉米种植面积?为什么?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与中国相比,苏联工业化的道路为什么顺利得多? 
  如何评价《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假设时光倒流回1991年,乌克兰该如何逆转未来? 
  如何评价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为什么感觉乌克兰目前战争烈度不是很大? 
  如何评价五十年代苏联对华 156 工程的意义?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白左?
下一个讨论
当时八国联军为什么打中国?以什么名义?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