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发展我不太懂,但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火炮技术已经是一坨大便了。
来感受一下关天培和裕谦的布防血泪史。
===========
首先是关天培的:
1835年,关天培为了增加虎门地区的海防,新添了40门新铸造的火炮。结果在验收时,第一次试放,就连炸8门。剩下的火炮里,1门炮尾有裂痕,6门虽然炮弹内爆,但好歹炮身没炸开。
炸掉的火炮,有整个炸碎的,有炸没炮尾的,有炸成十多块的,有炸飞陷入山腰的,有炸飞沉到海底的。
检查炸炮后的铁块,有形似蜂房的,有孔内镂出细沙1升多的,有空洞大得可以贮水4碗的。
后来关天培再次进行试演,结果大炮又炸了。5次试演,连炸10门,残损3门。
当然,最倒霉的还是黄英得和杜奇胜这俩哥们,验收火炮,结果头面两足都被炸伤。黄英得后来还伤重不治了。
=================
再来是裕谦的:
鸦片战争期间,裕谦为了增强浙江的海防,新铸造了一批火炮。结果在演放的时候,发现根本打不远。当试图增加火药量来扩大射程时,直接100%自爆,连炸4门,一次演放造成2死3伤。
(其实裕谦的奏折,还表明此时的浙江清军,已经基本没有能熟练使用火炮的人了)
========
就这水平,英国人哪怕不攻击,只用拖时间战术,清军估计就能自己把自己炸死。关天培和裕谦真是辛苦了,拿着这种玩意去和英军作战。
所以你们应该理解为啥鸦片战争会去挖几百年前的老爷火炮了吧。新铸造的火炮就这水平,换你你敢用的?老火炮抛开性能不谈,至少用起来没这么危险。
========
顺便放个彩蛋:
此时的清军鸟枪也是自爆狂魔,腰刀也是随手即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