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澳洲疫情能控制住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men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文+大量图片预警#

如果题主的疑问是7月下旬能不能如期开学,我的判断是:很可能不会。本文伴随以下内容:

  1. 澳洲3月的疫情数据及多项式拟合,
  2. 澳洲医疗资源的上限在哪里?
  3. 澳洲病例来源数据及管制措施,
  4. 澳洲争取外援的可能。


1.澳洲3月的疫情数据及多项式拟合

无论采用COVID2019.app还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亦或是国内腾讯平台的统计,毫无疑问的,从2020年3月03日澳洲确诊病例为44人开始到现在近一个月时间,澳洲的病例猛增了4000多人,截至31日,澳洲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4500。常驻人口2400万人口的澳洲,在全球世界确诊病例上的排名高达第18位,和它接近的有4831人的以色列,4661人的巴西和4465人的挪威。由于增长1~3人/天的病例增长偶然性太大,我舍弃3月2日及更早的疫情数据,取3月3日作为起始,可以绘出如下的增长曲线。

可以明显看出,21号~29号的澳洲经历了一个几乎是直线爬坡的过程,在3月的最后2天(后面会提到)莫里森当局的限制措施起了一部分作用,曲线稍微向下弯曲了一点。


从3月13日开始,我多次尝试过使用多项式对澳洲已有的病例数字进行拟合,由于我并不了解传染病学的传播曲线,这里没有套用钟形曲线、S型增长等传播模型,简单的拟合有指数增长、线性增长、对数增长、多项式增长等多种模型,这其中对于新冠在澳洲增长的情况吻合度最高,不是指数增长模型,而是多项式增长。而多项式最主要的变量就是有几次方,在3月16日,3次多项式的拟合增长曲线是这样的:

很显然3月25日澳洲的病例并没有达到2800,而是只有2400左右,3月31日的澳洲病例并没增长到6000以上,而是只有4513。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套用几次方靠谱的问题了。如果按照2次多项式拟合,澳洲的病例在25日应该只有1500,在31日应该只有2600,这显然是不符的,少了近43%;而如果套用4次多项式,25号的确诊病例应该是4000左右,31号到11000,这又多了143%。相比之下三次多项式还接近一些,虽然比实际病例多报,以实际案例说,这个并不准确的粗糙模型多预测了15%(7天)~25%(15天)的确诊病例,或者说得好听一点,起码对确诊病例的预测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如果把这个不准的模型套在澳洲的情况,这个曲线是这样的:在4月9日前后达到11000/1.15~9500人,在4月10日达到10000人左右的大关。


2.澳洲医疗资源的上限在哪里?

如果有人放大观察澳洲的病例增行曲线的话,不难看出从29号开始,澳洲的新冠确诊病例增长似乎是稍有下降,似乎符合一种传说中的增长曲线的势头。

这种增速放缓的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可能是7月份能否如期开学最直接的因素——防止澳洲医疗系统被挤兑,或者说被击穿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澳洲的新冠确诊病人是否会超过澳洲医疗系统的上限?澳洲正在走下图图上的红线?还是蓝线?

如果超过红线,那就是医疗资源挤兑的三个地方:中国湖北、意大利、西班牙的情况。那就不是什么7月能结束的事情了。医疗资源被击穿会导致超过10%的死亡率(例如意大利伦巴第地区),那是不可能指望什么7月线下教学正常执行的。

那么,这个上限对于澳洲是多少呢?同样数量的病例,死亡数字和严重程度会受医疗资源充裕程度的极大影响,这个蓝色曲线的顶峰也就相去甚远,例如到今天为止,德国的新冠病人已经达到了63939人,死亡数仅仅563人,而法国44550个病例死亡人数达到了2606人,曾经奉行集体免疫和少检测英国也死了1235人,在三个社会制度类似、地理位置为邻居的国家,死亡人数相去甚远。

统计口径上,德国和美国拥有每10万人30张左右的重症病床,法国和意大利是11.6张,西班牙更少是9.7张,那么澳洲呢?

很糟糕的是更少,澳洲在这个数字上相比于西班牙、意大利之流更低,只有8.92张。最接近的是西班牙(9.7张)。

由于目前击穿的西方发达国家只有意大利和西班牙,这里就假设澳洲的8.92会随着疫情后一步来到澳洲而被澳洲紧急动员一波达到9~10左右。这里参考 @王郝 医生的模型斗胆做这样一个类比对比,王医生指出,意大利在2万病例时崩溃,德国/美国人均ICU床位=意大利*3,美国人口又是德国的4倍,因此美国的崩溃极限起码是2*3*4~24万(如何看待 3 月 27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 8 万,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 王郝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828)。

那么澳洲的病例数字呢?澳洲2460万人口,意大利6048万人口,也就是说澳洲人口是意大利的0.4倍,双方人均医疗资源接近,取1:1,那么这个极限就是2*1*0.4~8000确诊。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只会是崩溃的开始,死亡率会从突破1%迅速提升到10%,意大利和西班牙那种拔老人呼吸管的措施只要这个确诊翻一倍就会发生,那也只是澳洲确诊达到16000。

如果有人对上面拟合曲线有影响就知道,8000确诊这个极限在4月8日前后就逐渐到达了,而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为期不远。如果澳洲的医疗系统被击穿,就绝不是什么五月六月能基本消除的事情,7月线下开学也是水中月了。


3.澳洲病例来源数据及管制措施,

随着莫里森当局在上周掐断了非澳洲公民禁止进入澳洲的禁令,并勒令澳洲公民禁止离开澳洲,澳洲可以说境外输入病例的机会基本掐断。然而正如我在之前的其他回答中提到的那样,澳洲在很早的时候禁止了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大陆和伊朗公民入境,但禁止韩国等盟友的入境却异常晚,澳洲禁止意大利、美国等国公民入境的日期更是晚的不行。

这样的结果就是,根据莫里森总理的亲口说辞,美国是目前澳洲输入病例的最多的源头,从美国、意大利等西方盟友输入的大量病例在进入中国输入病例基本归0的澳洲时,甚至没有测温枪对着他们检查就过了澳洲海关,给澳洲点燃了“人传人”火上浇油,而这个时候,澳洲人一面疯狂利用停课停工度假↓,

3月23日悉尼封城之后,不听规劝坚持堂食的(起码悉尼大小商场里是这样),也基本上是金发碧眼的西人——直到澳洲当局强行派警察先规劝后罚款才扼杀住了这个风气。而此时疫情的爆发已经不可遏制了。

另一面,尽管美国是澳洲最大的新冠输入病例来源国,媒体却疯狂报道中国人的负面形象,相比于前几年,澳洲民粹主义大幅度抬头。就举一个白澳主义种族歧视的例子吧:

在冠状病毒是不是管轶团队研究的穿山甲来源还没确定的3月,说蝙蝠和狗肉店是新冠源头,这种连“陈述事实”都算不上的的东西,白人会觉得这种言论“破坏中澳友谊吗”(几年前有中国人给我扣的帽子)?↓ 不会:

甚至澳洲人还发起了请愿,请愿把澳大利亚-中国的船运停止 ,他们哪怕是韩国、意大利、美国这样输入病例的时候都没有如此积极过。与其说是正常的担心医疗资源外流,不如说就是上图Claudia Saad之流的看法。

当年毛主席有一句话,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封国之前不把输入病例最多的美国当重点排查对象,封国之后自己出门high回到键盘前日常diss中国。

在上周所谓的悉尼封城等行政命令下达后,除了没有严格执行的不能堂食,超市密集排队、地铁公交照常的各个澳洲城市只是封了省/省收费站,比如南澳不能去维州,至于你愿意全悉尼到处乱窜,没人拦着。当然,到近几天已经日渐严格了。但跟封城还是有两回事。

澳洲将来毫无疑问会发动更严格的出行禁令,但8000这个确诊数字真的不算太远了。

这里事后补充一下,澳大利亚4月1号的确诊病例新增351,这个数字超过了3.29~3.31之中的任何一天


4.澳洲争取外援的可能。

如果澳洲医疗系统被击穿就在下个月,澳洲显然应该寻求强力的外援对抗新冠,而这其中最有疫情处理经验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

但是可悲的是,作为紧跟美国的五眼联盟国家,澳大利亚近几届政府的对华态度异常仇视,尤其是莫里森总理上台以来的本届澳洲当局。这里不做展开了,如果有什么结果可以管中窥豹的话,不同于澳洲以往的总理,现任总理莫里森罕见的没有受到过来自北京的访华邀请。

在这种大背景下,澳洲当局选择了曾经于2010年11月4日访华的澳洲外长,后来的澳洲总理陆克文发出了求助信。但是正如知乎网友指出的那样,相对于塞尔维亚、意大利等国,澳洲给出的求助信态度上理所应当的气氛很强,不是那种低下姿态心平气和寻求中国帮助的口吻,更多的是强调一二月新冠在起源地给当地造成的悲惨。这种求助信的结果恐怕只会像美国声称要给某大国不多于1亿美元的援助一样。如果说还有什么好消息的话,不同于美国,澳洲在年初还是给过中国各类医疗物资捐助的,但“死物”是否能换得澳洲在中国方面的“活人”医疗分队救援呢?恐怕还是先援助之前关系更好、疫情更严重的欧陆各国吧。

新冠现状(西人作品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8421157469884416

【视频加载失败请找bilibili.com/video/BV13

至于同根同源的美利坚,虽然医疗资源丰富得很,但美国到今天确诊病例也到达了16万,按照每天1.5~2万的增速持续下去,恐怕被击穿的时间和澳洲也差不多。

从华尔街多次熔断的反应看(它们当年看挑战者号凌空飞炸可是15分钟就明白谁是凶手了),著名的美国瑞某和日本法某等药物都不是所谓的特效药,而美国的疫苗也被声称“还有12-18个月”完成,根本来不及。考虑到南半球寒冬将至,流感流行将进一步混淆新冠的防疫难度。当然,有诺贝尔医学奖的历史背书,我对美国目前在世界医疗行业的领军地位一点疑问都没有。但是人类战争的历史也表明,美国的”暴兵“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一个从0到极高的过程。

另一个民间性质的信号是,澳洲各大高校已经明确6月的考试移动到线上进行,如果不是认定6月疫情不会停止,他们是有可能做出“已经在澳洲的学生需返回学校在线下考场考试的规定的”。不要怀疑各大高校和堪培拉当局的关系。而澳洲6月底-7月中是寒假,很短,疫情如果6月还不稳定,不可能一个月内好转。本月初,“3月20号”被某些澳洲高校规定为“在这之后返澳如果挂科可以下学期免费重修”,学生们夸奖道,那还有点良心嘛!当时不少学生打算卡点从3月21日入境澳洲,结果接近3月20号时莫里森当局一纸行政命令禁止非澳洲公民进入澳洲,还没在第三国待够14天的学生只能又飞回中国大陆了——也就是最后除了澳洲公民,没任何外国人能吃到这个“免费重修”的福利。一天不差,澳洲高校的嗅觉如此嗅觉灵敏,不同于某些人鼓吹的西方政府对学校只是一个监督没有干涉和勾结,“3月20日事件”证明了澳洲各大高校有能力制定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计划,然后“凑巧由政府一天不差用行政命令封杀它。


最后跑一下题,写给还在澳洲的知乎网友:闲时多锻炼锻炼,有条件屯点冷兵器吧。

作为机械口出身的,我在国内时就时不时围观(window shopping)看国外优质刀,但不同于前两年,近来澳洲ebay等网站上各种上百人民币的刀似乎在货架上的都不多了。不像是正常消耗的速度,而是类似于国内上网课时iPad Pro突然供应短缺的情况。最坏的情况,不排除历史上澳洲北边的国家两次排华的一幕被复刻。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无心之举,但确实不是什么好兆头。保重



user avatar   yang-san-19-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Update:2020年8月3日

四个月之后,澳洲的疫情终于发生了巨大反转。虽然这个结果和我首次回答此问题的结论相符,但我一点也没有言中的得意。相反,我和我的家人都在这一疫情中有所损失。首先,由于昂贵的航路,来澳洲探亲的父母未能及时回国。虽然最近已经订购了机票,但花费不菲。其次,工作单位受到疫情冲击,已经开始降薪,后续会否恶化,尚未可知。

目前的情况,关注澳洲的童鞋们相比已经有所了解。维多利亚州发生了剧烈反弹,已经开始进入全面封城的阶段。澳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国际公认的抗击疫情典范。其实如果简单比较一下澳洲和上海市的情况,你会发现所谓国际典范未免过誉了。

上海市:

  • 长三角核心城市,人口2428万,主要集中在市区,周边长三角地区还有2.2亿人口。
  •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到武汉搭乘高铁不过区区4个小时,此外还有长江航道,航空和公路作为密切联系通道。
  • 上海市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每年入境游客高达近900万,有20万常驻外籍人士。
  • 上海市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市民可以获得堪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
  • 上海市至今一共有确诊病例750例,死亡7例。
  • 上海市核算检测总数未能查到,检测能力大概7万例每日。

澳大利亚:

  • 岛国,人口2499万,没有陆地邻国。澳洲的人口高度集中在几个首府城市。
  • 疫情之前悉尼和武汉每周有三趟直飞航班,1月23日之后全部取消。
  • 澳大利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每年有大约900万国际游客以及大约70万国际学生。
  • 澳洲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各个首府城市的居民更享有顶级的公立医疗服务。
  • 澳大利亚至今一共有确诊病例18730例,死亡232例。
  • 澳洲一共进行了443万例测试,检测峰值大概75000例每日。

然并卵,中国的这个数据是不被认可的。澳洲这边普遍认为中国的数据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差不多,印度累计确诊186万,中国至少不应该少于这个数字。


Update: 2020年4月1日

要求从国外返回澳洲的公民和永居必须集中隔离十四天。谢天谢地,终于不再搞什么居家隔离了。

禁止澳洲公民和永居离境。据说永居坚持离境会被注销永居签证。

除了新州,维州和堪培拉,其它州和领地都关闭了州界。即所有旅行者进入各州都要进行14天隔离。

所有州都限制去往偏远地区的旅行,不过各州的执行强度有所差异。西澳应该会非常严格,边远地区的超市也不再对非本地居民营业。

邮轮依然是澳洲防患COVID-19的主要隐患之一。之前新州政府任由2700名来自红宝石公主号邮轮的乘客回家,导致感染病例的大面积扩散,目前(3月28日)已经有293名乘客测试结果阳性。这些乘客究竟又感染了多少其它人已经成为难以溯源的疑题。西澳面临同样的难题。目前有三艘邮轮在西澳近海停留,其中Artania邮轮已经有9例确诊患者被送往当地医院,还有70多疑似患者需要隔离。

检测条件依然比较高,希望引入快速试剂盒之后能有所改观。

目前还没有实施最严格的全面封闭政策。但是关闭了所有容易引起人群高度聚集的服务行业,比如酒吧、体育赛事、宗教场所、健身场所、赌场、集市、拍卖场所、美容业等等等等,很长的清单。其它各种行业基本都还在运行。

学校仍然没有关闭,但是不反对家长主动让孩子停课在家。本学期到复活节结束,预计之后会关闭。

澳洲的感染数字依然在高速增长中,尚未看到flatten the curve的迹象。个人认为,澳洲虽然初期被美帝带偏了,但后期的补救措施应该会让澳洲的情况比美国乐观。但是澳洲是个严重依赖进口物资的国家,已经到来的和之后的各种物资短缺会给整个疫情控制和民众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澳洲的老百姓的不靠谱程度和美帝应该不相伯仲吧。随处可见不执行社交距离限令的人,各种在焦虑中囤积物资的人,各种不顾禁令出游聚会的人。还有大量假消息假视频(很多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攻击)在网络间传播。除了传统的FB和Twitter,国际版抖音(TikTok)也是一个主要平台。所以在澳华人还是要注意人身安全。


原回答:2020年3月21日

先放结论。是否能够控制住,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按照澳洲自己的标准,能控制住,但疫情大约至少再持续六个月。按照中国的标准,现在已经失控了。

首先讲一下澳洲的防疫策略和中国的重大差异。中国在开始阶段的迷茫之后,很快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调集全国的医疗和防控力量,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彻底遏制疫情。当感染数量下降到零或者极小的数值之后,就可以缓慢恢复经济活动,同时把精力放在防控外来病例上面。这个策略导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两个月里基本彻底停摆。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全体中国人都经历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不便利。好在付出这样重大的代价之后,疫情发展得到根本性的逆转,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在当了一个多月吃瓜群众之后才开始采取一些有意义的措施。但是澳洲选择了新加坡的策略,即在不停止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缓病例传播的速度。所以澳洲给疫情的发展制定了不同的阶段,达到某个阶段,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对市场、就业和消费的冲击。因为这个策略本身就没指望彻底消灭病毒的传播,所以澳洲政府非常清楚之后感染数量的发展程度。当感染病例基本都来自国外时,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一旦疫情不可避免地达到社区传播之后,感染数量就会以每3-5天翻一番的速度发展。而彻底封锁国界(3月20日下午九点,全国确诊847例)以禁止国际旅客入境之后,这一发展速度会再持续两周左右,才开始减缓。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其它国家的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

如果打个不太形象的比方,中国采取的是全款购买,一次性付清所有欠款,长痛不如短痛,还款总额最小。澳洲则决定分期付款,周期延长,每天的冲击被减小,但还款总额则大大增长。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且不说新加坡模式最终会不会成功现在还没有定论。只看澳洲跟风新加坡的偏差,就存在很大隐患。

首先,新加坡采取的是应收尽收模式,即所有确诊病例全部收治。而澳洲则只收治重症,轻症则自主居家隔离。以西澳为例,目前确诊90例,仅仅收治了7例(5例还在医院,1例死亡,1例出院),剩下83例都放回家了。现在只能期望上天保佑,这些居家隔离的患者能够坚守医嘱,以免传染给和他们同住的家人(家人不需隔离)。

其次,新加坡对出现相应症状的疑似病例尽可能全部检测。由于试剂缺乏,澳洲目前的检测标准依然很高。出现症状的人中,只有两周内有海外经历,或者和某个确诊患者有亲密接触,才可以检测。

第三,新加坡对确诊病例的亲密接触者进行严格追踪。这一工作是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来执行。被确定的亲密接触者都要居家隔离两周,政府随时要求他们用手机定位验证自己的位置。同时对作假者予以重罚。澳洲的追踪工作则进展缓慢,经常确诊好几天的病例,仍然搞不清其活动轨迹。出于隐私的保护,政府也不会公布确诊患者的确切活动轨迹,比如哪些公共交通、商场或者公共场所在哪个时段有确诊患者曾经去过。至少目前西澳官方仍然只公布确诊患者搭乘的航班,以及受影响的座位(确诊者前后两排之内)。尽管西澳已经确定有社区传播,这些患者确诊之前也都有社区活动,但他们的行踪并不会被披露。所以公众很难判断自己是否很大可能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

第四,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国家,和所有东亚国家一样,带口罩的民众比例很高。澳洲则群众不乐意,政府也不鼓励。华人国家还有个好处就是普遍比较自律,大多会自觉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澳洲这边正好相反,整个社会都缺少对病毒的敬畏,不愿意为了遏制病毒传播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估计很多人都看到新闻了,在政府要求保持社交距离之后,悉尼著名的Bondi沙滩依然人满为患,导致政府只好强制关闭。

基于以上四点,我对澳洲能否做到新加坡对疫情的控制程度持悲观态度。一旦社区传播导致感染数量激增之后,可能会使医疗系统崩溃,落入和意大利相似的境地。

再来说说澳洲目前已经颁布的一些防疫政策。

关闭国境,不许公民和永居以外的人入境(直接家庭成员除外)。这一条是很有效的,但是颁布的有点迟了。尤其是没有及时颁布对美国的旅行禁令,导致美国居然成为外来病例的最大来源国。估计莫瑞森同学看着美国两万的数字,也有点后悔下手迟了吧。说实话,我觉得这次澳洲对所有国家一关了之,就是为了避免单独关掉美国,引起干爹的不满。

塔州和北领地已经关闭州界,即所有进入州内的人都必须隔离两周,这个应该是被新州和维州给吓怕了。不知道西澳会否跟进。私以为短期内不会,毕竟的话矿业受到影响会很大。

禁止五百人以上室外集会和一百人以上室内活动。这个我比较无语,不知道450人的室外活动会不会比500人更安全?80人的室内活动是不是就比100人更安全?我有个同事周末仍会去参加一个越野摩托的活动,大概四百多人。这就好比宣称吃屎100克有害健康,所以80克仍然可以吃?这个政策能有多大效果,拭目以待。

室内活动,必须满足至少4平方米每人的人均面积。所以如果你有个100平米的场地,你可以开一个25人派对(这是莫瑞森同学举的例子,表明他数学很好)。嗯,只能期望主办者会在地上画好2米乘2米的格子线,所有参加者都和下五子棋一样,只待在交叉点上。

所有国际旅行回到澳洲的人都必须居家隔离两周。这里有个注明,同住的其他家人不需要隔离。所以我们只能期望每个需要居家隔离的人都很自觉地单独住在带卫生间的卧室里,两周不出房间一步。好在随着国界关闭,能入境的只有公民和永居,数量会下降不少。

旅行禁令,即禁止澳洲公民进行国际旅行,除非必须。这个执行程度尚且未知,还要观察。但是非公民离澳依然不受限制。这意味着澳洲永居可以离开澳洲然后回到澳洲,希望这不会成为新的漏洞。

建议大家保持社交距离1.5米以上,除了商场等特殊场合。根据我的日常观察,这一点基本很难做到。绝大部分场合下,人们并没有刻意保持距离。

不建议没有症状的人戴口罩。这个不说了,所有西方国家都这样。他们深信戴口罩除了不舒服,还会带来更大隐患。比如可能沾染被感染的飞沫,摘下口罩之后传播到本人身上。我曾问过一个同事,如果每个人都戴口罩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同事摇摇头,很确定地说,人人戴口罩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呢,我觉得政府强调不用戴口罩,更多的可能是担心大家意识到口罩供应的短缺之后引发更大的群体性危机吧。

目前依然决定不关闭学校,而且警告私立学校如果自己决定关闭,政府会削减资金支持。政府的解释是,学生回家会导致大量家长必须在家看守,这会引起极高的失业率和家庭收入锐减。另外,很多家庭会请求老年长辈帮忙看孩子,而老年人是易感人群。最后,政府估计学校关闭会导致大约30%的医疗系统职员被迫停工在家,严重冲击医疗系统的服务容量。这个决定之前可能还比较有道理,不过也会加速病毒的传播,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关闭学校。所以我说澳洲采取的是走一步算一步的策略,寄期望于不会出现意大利那样的井喷。

医疗人员只要出现症状,就会进行病毒测试。这一点很好,但也有点迟了。这是因为已经发生了很多例医疗系统员工确诊前,接触过大量病人情况。比如维州那位全科医生,从美国回来后就有发烧症状,依然坚持上班。导致确诊之前,已经看过十几个病人,基本难以避免相应的社区传播。再比如西澳某位内科医生,确诊前在两个医院都有接待病人。

最终会不会彻底封城,要求所有人都居家不出,还要看疫情发展的程度。政府肯定希望会像新加坡那样,一直处于社会经济减速但仍可控的状态。不过,基于之前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巴黎的现状应该更可能成为澳洲的未来。


再说说疫情发展到现在的一些奇葩事。

抢购各种物资。这个应该都有所耳闻。从卫生纸开始,发展到面粉、意大利面、罐头、奶、肉类、各种清洁消毒用品,以至于又到了冰箱和健身器材。目前澳洲的超市供应基本崩溃了,大量商品都限购,不过也买不到。人们为了买几个罐头或者几包厕纸而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此政府开始派出警察到超市维持秩序。

我一个月前看香港人抢购厕纸还觉得搞笑,以为他们上街次数多了,脑子给整出毛病了。现在看来,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空气是甜的,呼吸起来有种奇妙的奢侈感。随着疫情的发展,物资匮乏的问题应该会更多地暴露出来。不过肯定不会是面粉和肉类,再或者卫生纸。真正值得担忧的是药品以及防护用品,这两样对进口依赖都很大。同时,关闭国境后,航班数量锐减,从国外购入的难度也会激增。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了。

中国和伊朗爆发疫情之后,澳洲第一时间禁止两国公民入境,同时对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入境限制则迟迟不愿推出。对此官方解释是,欧洲疫情发展虽然严重,但是对他们的医疗体系和政府透明度有信心,认为情况可控。换言之,就是对中国的数据没有信心。这还是用意识形态的思路来处理科学问题。至于美爹这边,那更不用说了。以至于发生了一场婚礼,一位美国来宾传染35人的惨剧。美国的低检测数量,大大减少了确诊数量和增长速度。这导致其盟友基本都没有对美国采取入境限制,这一恶果将在之后几周凸显。

对确诊患者放回家了事。我国采用方舱医院大量收治疑似和轻症,以最大程度消灭社区传播。可惜这一策略澳洲尚未采用。当某日我看到政府公告,检测出10例,收治1例,真的几乎吓尿了。自此,我对澳洲的疫情发展没有任何乐观期望。最近又出现红宝石公主号邮轮案例,目前4人确诊,但是两千多游客已经下船回家。也就是说,澳洲基本对社区传播不做有效控制,只收治重症患者。这听着很荒谬,但就是目前采取的策略。


基于以上,我认为澳洲的疫情已经失控了。但因为政府本来就没打算彻底消灭病毒传播,从澳洲政府的角度看,目前的发展都还在他们推演范围内,对控制疫情也充满信心。至于实际情况,只能拭目以待了。希望不会发生需要逃回国,给广大同胞添麻烦的那一天。

至于这位朋友的问题。是的,你7月份上学几乎肯定会受到影响,建议做好plan B


user avatar   xiaoda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小人物在澳洲这段时间的记录。如果您能看完,非常感谢。如果您能在我迷茫之时,给一些小建议,那简直太好不过。




我相信,一个月后,我会比现在更想念几个月前的那些阳光灿烂自由的假期。

2020年1月底,我看新闻了解到国内新出了一种传染病,对老年人伤害特别大,而且传染力极强。据说是从蝙蝠身上来的,那时候这个病毒连个名字都没有。


我打电话给爸妈,告诉他们一定要多买口罩。放下电话,我给几个要好的朋友打了电话,问了一圈他们需不需要什么抗免疫力的药。在快递快关门的最后一天,我给国内寄出了最后一批药之后,我们全家去了离家一千多公里的露营地,准备在那儿过春节。


我还记得和快递的老板闲聊,他顺口告诉我,现在我们这边的口罩都没了,都被我们买了寄回国了。我丝毫没在意。我心想,就和奶粉,婴儿米粉一样,也经常断货,应该不出几个星期都会有的。



今年我选的营地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没有淡水。风景极其好。

过了两三天,我在营地一个唯一有信号的地方给父母电话,问他们身体如何。在得知他们只买了4个口罩的时候。我生气了。明明这个病毒很严重,他们怎么可能只买四个。于是我就靠着仅有的10%的电量,让我在北京的弟弟赶紧给重庆的老人寄了75个口罩。


事实证明,这个电话打得很及时。弟弟在寄出口罩的第二天,他那里封城了。快递进不去,也出不来。


在路上偶尔有信号的时候,我们收到一些在珀斯的朋友的短信,让我们如果在路上有药店的话,帮他们买些口罩。


我们沿路补给的时候都会去药店问口罩,无一例外,口罩都被卖光了。



过了十来天的与世隔绝的露营生活。回到市区的第一天早上,我看到了让我吃惊的第一个新闻。

澳洲从华撤侨,并且所有撤侨人员都会被送到圣诞岛隔离十四天。


于是,重回正常生活的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很多未经证实,匪夷所思的信息。比如武汉的情况,重庆已经变成第三重灾区等等。我的父母已经被要求在家隔离。重庆封城。

我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消息,不停的找口罩,试图给国内寄我能找到的东西。


2月最糟糕的一天莫过于李文亮医生去世的那个凌晨。这是当时我的心情。


只是没想到的是。澳洲的情况也开始变糟了。

先是听到东边的消息,东边开始社区传染了。政府每天都在调整政策,我从关心国内新闻,到关心澳洲的新闻。


当有一天,3月3号。我去超市,突然发现超市的厕纸一个都没有了。我去了两家超市,才找到散落在货架上的十几个卷纸,我拿了三个。乐观的我想,这就是短暂的因为恐慌性购物的缺货而已。下周超市肯定就到货了。


经历了二月份各种流言,各种信息的轰炸,我一直劝自己保持理智,尽量相信政府公开的信息,尽量相信政府的判断和决策。


然而,打脸接踵而来。


3月6号。我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我儿子流鼻涕,咳嗽,让我接他回来。

老师委婉的给我说,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去看看医生。

我当时依然保持乐观。他身体一向很好。 这次只是有些流鼻涕和咳嗽,也没有发烧。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当天晚上,他开始发烧,并且胸腔开始有杂音,呼吸越来越急促。我分不清他是感冒引起的哮喘造成的,还是...... 更糟糕的是,我有了和他一样的症状。


那个晚上我基本没怎么睡着。凌晨四点多,我仔细盘算了下。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被感染了冠状病毒。我们先是考虑急诊,但是急诊很多人,至少等四个小时。而且急诊也容易被传染。于是我又去了社区诊所,所有的社区诊所都写着:“如果你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请不要进入。请你打电话给我们。”


于是我在早上七点多给我家附近的诊所电话,想预约医生。被告知,在家不要动,等医生电话。我从早上七点多,等到中午十二点多,依然没有电话。我打电话到诊所,被告知医生很忙,无法告知什么时候可以等到医生的电话。如果情况严重,再给他们电话。


于是我知道了。这就是日本,新加坡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方法。


现在很难形容当时的心情。我理解这种做法的好处,以及科学的地方。而且我不停的告诉我自己,要理智,其实被感染的几率很小。但是,就像我现在一样,这种身临其境的恐慌和无助。是足以让一个清醒理智的人,变得神经质和疯狂


经历过这次感冒之后,虽然有惊无险。但是我明白了。在各种情况不明,大家哄抢的时刻,我不能只盯着政府的新闻看了。我要行动起来,靠自己做些准备了。


我开始联系开餐馆的朋友,让她给我批发肉,纸巾,消毒液。

我开始开车不停到各种超市扫货。只要看到用得着的,大米,作料,面,零食。装满了整整一车。


我开始考虑要不要买口罩,尽管政府官网上写着口罩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街上越来越多华人在戴口罩。甚至,我已经收到通知,儿子的钢琴学校,如果需要上课,就必须戴口罩进入。


我老公是一直反对恐慌购物的。从一开始他就反对我买厕纸,反对我囤货。直到我们家被逼无奈,用厨房用纸当厕纸,他才意识到,有时候做“正确理智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因为最后结果就是我们没有纸,没有生活必需品,必须在疫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四处奔波买各种东西。

这是我今天拍到的,超市限购清单。

这是空空的肉柜。

原来我之前听说的,珀斯的冰柜都被抢购空了,都是真的。


都说这场战疫,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我还要加一句:海外华人的朋友也在帮着我们打全场。幸亏国内的朋友连夜在国内给我买了80个口罩,快递给我寄过来。据说要寄7-10天。希望澳洲邮政争点气,按时送给我。


就在我囤货的期间,政府的官方消息还在宣传,请不要囤货,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非常不澳洲。然而我知道,不囤货,我就真的没有。因为,从3号到现在19号,我没有在超市买到过一卷厕纸。

而超市限购的清单却越来越长。从最开始的厕纸,到所有的纸品,包括厨房用纸都限购,再到米,面粉,再到肉糜,甚至到鸡肉现在也限购了。更糟糕的时候,超市从最开始可以送货,到现在连送货都保证不了。原因么?没有人告诉我们原因。


今天。我终于屯够了我想要的东西。打算尽量在家呆着。除了送儿子去学校,哪儿也不去了。

今天,珀斯又确诊了17例,并且开始了社区内传染。


我知道我们这儿才刚开始。

而这件事情的教训也在于,我用自己所谓的“清醒,理智,不跟风”,换来了我朋友很晚很晚还在联系给我寄口罩,换来了朋友把自己很有限的资源慷慨的分给了我。

我庆幸我有如此铁的朋友。

如果有下一次,我应该怎么办呢?作为一个信息源有限的小人物,怎么在如此庞杂强大的漩涡中,怎么不盲从,不愚蠢,不添乱生存下去,这是一个问题。

而,澳洲疫情能控制住吗?这是我也想问的另一个问题。

最后,献上一张黑色幽默。纸袋子里是我家猪队友知耻而后勇,自告奋勇买回来的“肉”。纸箱子里是我今天买回来的肉。



3月20日更新。

昨天珀斯新增17例确诊。

早上听新闻说,银行可以让小生意延迟还款。澳洲这边很重要的一个考试Naplan已经取消。

我早上打电话取消了儿子的游泳课。和钢琴老师商量了下,也取消了钢琴课。

在家的宅生活要开始了。

早上送儿子去上学,一边给他准备午饭,一边想,他们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停课呢?

(不要误会。我其实挺支持学校开课的。只有学校开课,大人们带有更多精力来维持社会秩序。)真的到学校都停课的时候,那我们整个社会就冬眠了。


--------------------------------------------------一觉醒来分割线------------------------------

首先谢谢大家热心的留言和帮助。没想到我这篇没有回答任何问题的答案,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欢迎大家对所有的争议讨论。

所有讨论,更新的过程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谢谢同城的朋友的建议和关心。

大家的生活也还在继续。这个是昨天去早上集市。


评论中,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学校是否停课,小朋友互相传染的问题。

我和小朋友的家长们聊天,大家也都处在观望的状况。

我当然也在考虑让小朋友不去上课了。

但是,我有个观点想替一部分人说一下。

大家有没有想过,谁不想在这个时候陪伴家人,自己在家里哪里都不去?现在这个时候必须上班的人都是谁?护士,医生,老弱病残病残看护人员,运货司机,公共设施维护人员......

大家扪心自问,你们想不想他们继续上班?如果他们要继续上班,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双职工的家庭,他们平时纳税也不少,这个时候,他们的孩子没有地方可以去。他们如果辞职了,那我们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呆在家里?

当然,这个决策很难。我觉得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想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您有条件接孩子回家,那很幸运,恭喜你。但是,保留学校开课,这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停课停多久?后续措施怎么跟上?先停哪里?一刀切还是有所选择?这些问题都需要具体答案去实施。而,我觉得,这些都需要我们尽快争取时间,把准备工作做好。

而,那些现在正在上班,做准备的人们,根本就没空去投票支持学校停课,更没空来看知乎一眼。

------------------------------------“无比矛盾”的分界线------------------------------------------


今天,我还是送儿子去学校上学了。他们班25个人,去了17个。


送完儿子。和学校的家长聊了几句。大家谈论的问题如下:

维州已经公布停课,为什么西澳还不公布停课?

大家在家里怎么教小朋友学习?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问各位家长的:你们为什么不戴口罩?

他们的回答和我看的方舟子的文章,和这一些英文科普一样。

第一,口罩有可能是一个移动的病毒搜集器,更容易让细菌在自己周围。

第二,口罩和手套更容易让自己放松警惕。如果真的很焦虑,减少接触比什么都有用。

第三,口罩除了N95之外,保护不是那么有力。

看来大家也不是无脑不戴。

送完回来的路上,就听到广播说珀斯有一所学校的家长被检查出了冠状病毒。说实话,我有点儿后悔送儿子去上学。我也看到评论里大家都劝我别送孩子上学了。

谢谢大家。我听劝了。


今天,是我和周围人各种激烈争论的一天。

每天早上,晚上都有妈妈问,明天送孩子上学吗?

学校里面染病的风险到底大不大?政府的决策是不是理性的,及时的?


今天,我想通一个道理:

每个人的价值观,对于可以接受的风险的界限,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没有对错。

这个话看似政治正确的话,说起来简单又光荣。但是要彻底接受不同的人,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是多么宝贵----特别是在这个时刻。

不以“智商”“勤堕”“好坏”论人是非,尊重,甚至理解别人的各种各样不伤害其他人的选择,在此刻显得多么重要。

现在还出门跑步的人;戴着口罩远离人群的人;在健身房关店的最后一分钟还在健身的人;躲在家里一个月不出门的人。我希望你们有平和的内心,我希望你们都健康。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场修行中成长。

纵然我多么希望我们都不必要在这样的恐慌中,学会这样的成长。

明天我打算不送孩子去学校了。

最后,大家可以多看看评论,评论里的信息和观点也很好。

谢谢墨尔本,悉尼,珀斯同城,国内各个城市的大家,你们的分享和鼓励我都收到了。

地球加油!



今天新增35个确诊,其中有一个十岁的小朋友,一个四岁的小朋友。

澳洲的新增趋势如图。

爆发已无法避免。

---------------------------------三月二十七号------------------------------------------

今天西澳确诊从205增长到231.一天时间。

载着1500人的邮轮靠珀斯岸。只有800澳洲人会被允许进入澳洲,并隔离在袋鼠岛。其余人不允许入境。

另外一艘,里面没有澳洲人,在加满了油之后,被要求尽快离岸。虽然船上有生病的人。

我们以前假设的道德两难,真真正正的摆在人类面前。

今天西澳教育部终于宣布,学校停课。但是依然为必须工作的人的孩子们保留位置,让小朋友们可以上学。

而老师们开始为下学期网课做准备。

对于网课,我觉得效果并不好。

但是,没有办法,非常时期。

我看到老师连夜给孩子们手写的在家学习的指导,心里一阵感动。儿子的老师六十多岁,经验丰富,在学校口碑极好。作为易感人群,这段时间她一直陪着孩子们,从来没请过假。我心里很敬佩她。

我也一直在准备着在家学习的一切。

卖文具的地方也开始空架了。

政府的教育网站上多了一项“在家学习”的选项,上面诸多资源可以下载。

收银台的工作人员,尽量保持无接触的服务。

社交距离被显著的划在地上,随时提醒人们,这是非常时期,这是非常时期。

我也看到,超市的人员虽然没有口罩,但是多了一个红框的玻璃屏障。

超市的限购清单也越来越长。鸡蛋,鸡肉,牛奶都在清单上了。


我恍惚回到了小时候,牵着外婆的手,握紧粮票去买米。

三十多年,风水轮回。

我似乎更理解父母和外婆:那些下意识屯东西的动作;抢购的冲动;无可奈何的不安全感;舍不得吃的好吃的,都夹到我碗里......

回家的路上,我有些泪目。

---------------------------------三月29日珀斯封城的第一个周末----------------------

厕所卷纸终于买到了,超市自己包装的。

消毒水也买到了,药房自己配的。用完之后空瓶子还可以拿回药房继续装满,价钱便宜一点。

后院的橙子树每天都会成熟一两个。

微信新增加了很多可以送菜送水果的超市。

西澳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并没有持续增高,但增加速度依然令人担心,现在是311个确诊。

在看这篇帖子的你们,平安,顺利。

Love & Peace



–………………………………………………分割线…………

我用手机更新一些照片。

我选择相信有美好。

篮子上写的是:“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们,这个世界并没有混乱和陷入疯狂。这个世界安全,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如果你需要,请取。”



“拿你所需,取你想要。互相帮助。爱你们。”


……………………………………四月二号………………



今天西澳封州了,谁都进不来了。

这几天的隔离,肉眼可见的效果就是确诊人数在开始下滑。希望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可以坚持住!

…………………………………………2020年四月四日……

沉痛哀悼。

看到一段文字。


是的。我又来更新了。

我也没想到,一年后的今天,会带着更复杂,更绝望的心情来更新我的状况。

接下来的事情,也许早已和题目内容没多大关系。而,和我最开始说的一样,这是一个小人物,在这场疫情中的经历。无助,无奈且悲凉。

去年的二月份,我们还在担心小朋友上学是否安全。今年,是老人。

2021年一月初,婆婆因为咳嗽一直不好,去做了一个检查。

我开始怀疑会不会婆婆被感染了新冠。但是做完核算检测,阴性。医生建议住院观察。

有点喜忧参半。喜的是,不是新冠;忧的是,住院观察,不是个好兆头。

第一个震惊很快到来。婆婆告诉我们,医生说是肺癌,区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建议出院。

当然,第一反应是,完全不能接受,太突然了。

我们最想做的,当然是和医生沟通。婆婆说,医生不给私人电话号码,唯一有的,只是一个办公室电话。现在医患矛盾不好处理,尽量不私下接触。我很理解,医生真的不容易。

于是,我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在工作时间打办公室电话。没人接听。

我让婆婆告诉我,当她看到医生在办公室的时候,就立马通知我,我再打。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

婆婆和她的医生,站在电话旁边,听着电话在响;而我,在几千公里的地方,拿着手机,焦急的等待对方的接听。

“医生你接一下电话,我媳妇儿打来的,想和你聊聊这个病。”

“不用接了。跟你说和跟你媳妇儿说一样,就是癌症。”

这是婆婆告诉我的对话。

我居然没有任何情绪的,忽略了这个很有些伤人的画面。

没有时间多愁善感,病最要紧。

没有犹豫,和老公短暂商量之后。转大医院,尽快确诊。

感谢国内同学的帮忙,很快帮我联系到了大医院和值得信赖的医生。

当婆婆住进病房的那一刻。我和老公反应过来,我们要着手准备回国了。

着手准备回国的过程中,我们还焦急的等待医院的确诊消息。

第一天检查:肺部积水很多。全身增强CT发现肺部肿瘤,脑部肿瘤。情况不乐观。

第二个结果:肿瘤是恶性的。无手术指征。

第三个结果:小细胞癌。

三个结果对于我们来说,一次比一次惨烈。我无法形容等待是多么的痛苦,我们随时拿着手机,生怕错过医生的任何一次病情讨论的电话。

也四处打听回国政策。也非常感谢很多朋友热心善良的提供很多信息和经验。我们很快发现,我们被卡在了第一步,得到澳洲政府批准出境-豁免。

朋友告诉我,所有申请中,能成功批准的大概在30%左右。

半个月,我们几乎每晚一点多才睡,早上六点多醒。

除了每天电话,视频安慰婆婆,就是研究签证护照政策,查阅肺癌晚期治疗方案,用药副作用,各种靶向药。

无心睡眠,满心焦虑。

除了朋友提供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听到了各种因为无法新冠回国,和国内亲人生死离别的故事。

真的很感谢身边最亲的朋友。打电话给我们出主意。

那句“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永远记得。

忙完各种资料。提交了澳洲豁免申请。

第一次,被拒了。需要我们提供更详细的预后治疗细节。

也许是申请的时候病情结果还没有完全出来,情况显得不够严重。我们这样安慰自己。

我们只能再次麻烦国内的医生写一份更详尽的诊断说明。

再次申请。

经过大半个月的各种忙乱,大家的精神状况都有些不好。

接踵而来的,是一场车祸。

当我得知老公出车祸的时候,我心跳真的停了一下。

万幸,万幸!车撞报废,人没事。

我知道他这段时间撑得有多辛苦,自己的妈妈在国内一个人,他又没办法回国。

个中酸楚悲伤,只有我最知道。

时间很快来到了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们处理完车保险的事情,去拖车厂拿回了车里的东西。刚和医生沟通完做化疗的细节。我累得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再想。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不会让人喘息半分。

老公突然冲进来,拿着手机说:“半小时前的新闻,今天下午六点后封城。”

能怎么办呢。再累也得为封城做准备啊。

于是头和肩膀夹着手机给能通知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出门采购,问他们缺什么。一边抱起一堆购物袋就往外冲。

我不能像去年一样,什么都不做。

还好,超市里东西充足,虽然也有限购,但是大家似乎也理性了很多,不再像去年一样一窝蜂。

我一手拉着小兮,另一只手给在另一个超市门口排队的老公发购物清单。一年前那个满心委屈排队的我,离我好远。

我清楚的知道,没有时间流泪。吃饱饭,才有力气保护我爱的人。

现在封城三天了。

我很累。

我很想回国看看婆婆,看看爸爸妈妈。

(会持续更新我的状况。)


user avatar   bng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真正恐慌的不是疫情,而是魔力森政府的无能

不请自来,人在澳洲

讲真,澳洲现在的疫情不算太糟糕,绝大多数能找到来源。

只有有症状和紧密接触的才测试,即便这样一万多例下来也才确诊100多。

而且澳洲全民免费医疗,不太存在美国因为看不起病在家里憋着的状况

像澳洲这种大岛,只要下决心严查每一个入境,完全是可以控制住的!

土澳政府出于规避责任的原因、或者是跪舔的原因、亦是价值观原因,步步紧跟美国愚民政策,丝毫不考虑澳洲实际国情。

美帝口罩有限,需要留给有钱人,有一千多万口罩储备的澳洲你也跟着忽悠百姓?

导致现在华人戴口罩出门都是这副场景

目前大多数病例都是美国输入

记者问Chief Medical Officer有没有打算禁止美国入境?他说US has a better medical system不需要担心!我特么,我祝你全家下辈子投胎在美国!我们纳税人血汗钱养出来的全民免费医保系统就这样被你羞辱?

更多澳洲留学&移民:


user avatar   yan-rong-8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现在的情况看,日增长量已经突破前高了。代表着澳洲第二波已经在路上。第一次不说了,我前几个月说多了回答被和谐了。松懈以后第二波就来了。主要是归国澳洲人在防疫旅馆隔离不利感染了安保人员。

今天宝石公主号的调查结果出来了,说是看错了,把流感阴性看成了新冠阴性了。澳洲做事情本来就不是很严谨,经常出小错误。反正偏安一隅又是大粮仓,本地人危机意识低下。即使是受到了第一次疫情的毒打,但是就算是想好好干也经常输给了细节。

所以这次我还是压控制不住,不是第二波疫情控制不住,而是这次控制住了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疫苗到了可以群体免疫了为止。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洲这种国家面对这种级别的疫情基本就是躺平任艹的。看看应对山火的手足无措,捉襟见肘就知道了。

我现在担心一个额外的风险。川普现在铁了心要把祸水引到华人身上。一旦美国爆发大规模排华,澳洲马上就会闻风而动。虽然澳洲严格控枪,但是使用冷兵器做近距离的对抗,相比开枪更考验一个人的勇气。

如果有澳洲华人看到我的回答,我建议他们考虑家里备一把弩。这东西在house里抵抗强行闯入的暴徒是再有用不过的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wzzyj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austo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新京报2月25日发表文章:单身女性海外选精生子。文中成功女性表示“我这么成功,中国男性没人有胆娶我,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外才会娶我爱我尊重我...”

到了3月5日,新京报:起底海外买精生子。

而且新京报起底的内容很多从是“如何看待中国单身女性海外选精生子的新闻”几个知乎用户高票回答搬运的,然后“融会贯通”了。




  

相关话题

  4 月 26 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你有什么想说的?后续防疫应注意什么? 
  北京要求为防疫一线人员「合理安排轮休」,目前防疫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多大?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何看待丹麦要用实验来证明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传播? 
  如何看待澳大利亚电视台播出白人扮武则天吃蟑螂的片段? 
  新冠疫情两年,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意外的好处? 
  如何看待丹麦要用实验来证明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传播? 
  一般的澳大利亚人是如何看待中澳和美澳关系的? 
  如何理解「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句话? 
  官方回应上海金山婴幼儿隔离点照片事件,「非隔离点,系内部腾挪中的场景」,救治婴幼儿患者应注意哪些? 
  怎么看待澳大利亚将射杀 1 万只骆驼,只因它们喝了太多水? 

前一个讨论
男生真的觉得跟谁结婚都一样吗?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女生会随便让男生睡她的床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