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这篇文章:
想先问题主一个问题:你不觉得不仅仅是节日与消费挂钩的问题,为了刺激消费,节日也是可以被“制造”的吗?
先说“引进节日”——“圣诞节”!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30年的话,请问,有几个人会在中国过“圣诞节”?有几个人知道“平安夜”?有几个人会在“平安夜”特意买个“平安果”(苹果......)?
还有就是著名的——“情人节”!
同样的问题,把时间往前推30年,在中国有几个人知道“情人节”?有几个人会过?有几个人会买“玫瑰”和“巧克力”?
然后,再说说“人造节日”——双11!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20年,有人知道“双11”是什么吗?现在有几个人不知道“双11”?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个人认为,这“幕后推手”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改造或者说创造这些节日,以及过节形式的正是那些“精明的商家”!
人类是很有意思的动物,“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就是他们的特点。
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六一”是没有什么礼物的,当然可能是年龄小没太在意,后来,邻居家小孩过六一的时候,他母亲来跟我妈抱怨,说“幼儿园六一给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但是要家长掏钱,别的孩子都有了,自己孩子没有不好,没办法,买了,听说提供玩具的这个人是园长的一个亲戚.......”
去年朋友聊起他女儿上幼儿园,她们班的一个同学跟其他小朋友说,他爸爸六一会给他买“电动机器人”,那玩意最便宜的也要3000多.......朋友说,他六一也给自己女儿买了,我很惊讶,问,为什么别人买你也要买?朋友说:“你想想,人家孩子都有机器人了,就你家孩子没有,人家就会把你当异类不跟你玩!”
孩子的事情转移到大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情人节的时候,如果男生没有给女朋友买花,买巧克力,买礼物的话?”他女朋友会说什么呢?“你看看人家,人家过情人节的时候,又是巧克力,又是花的,你看看你,你送我什么了?你这就叫爱我吗?分手!”
所以,有些事情,没办法——“被逼的”!
最后,现在“网购”太发达了......"剁手党”的规模有多大,不需要我多说!平时没有理由的时候都可以“血拼”,节日了不是更好的借口吗?
什么?你不剁手?你不网购?落伍了吧,没有共同语言了,以后别和我一起玩.........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