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叫“不消费主义”
这叫“不过度消费主义”
当然这种行为资本家是不允许的,所以……
批判吧!
这篇雄文,以乔桑开头,再以乔桑收官。中间穿插张小苏崔佳轶事若干。
着实是结构清奇的一篇文坛奇葩。
不过我想问问,你们这帮做媒体的,拼接文章也就拼接了,反正你们也不会原创。但拜托能不能把前因后果拼全了?
别跟失忆症似的光说现象把成因全忘了可以伐?
大伙去搜搜这个文章的原文。
这乔桑,生活极简的前提,是好几年之前,就买完88平米的大房子了!
也就是说她现在有一笔资产打底,以后打算东山再起不是零起步,最惨了变卖房产还能苟下半辈子。
后边内两位里边的一个,忘了是谁了,也不是主动的过这种日子,内个人是得了癌症,为了省钱治病被逼无奈才低消费。
原文里边还有一位,不消费过着与世隔绝落落寡合的日子,原因是重度抑郁症。
这些要素怎么在知乎上就都没了?
知乎是新闻太监的阉割刀么?
不看前因后果搞得不消费主义就好像潮流风向标似的,谁不过一把就变成个侉子的既视感。
话说回来,即便看完全本,里边的事实我还是一百个不信。
三年消费20块钱你确定不是逗我?
一千多天里边就算忍得住黑灯瞎火不用电,水总得喝吧。
自来水每吨两块八,一个人洗澡一次平均用水0.2吨。20块钱7吨水,只够你一年洗10次澡的。
对了,还得是冷水澡,加热也要花钱的谢谢。
这还没算喝的,数据就在说这篇新闻是放屁。
还有内个在楼顶种菜的,小麦水稻也在楼顶种的么?不吃主食没碳水是怎么活下来的。
再有内位说大四实习就在公司当领导的,贵司确定是提供人类就职的企业吗,让实习生做管理的单位,除了南派传销以外我还没听过别的企业,北派传销管理层都得找描龙刺凤的社会大哥,毕竟实习生打人下手不够黑。
所以结论就是:
要么媒体跟这编故事呢,要么就是这帮接近零消费的神仙把脑子饿坏了说的胡话。
工业社会,正常消费,不是原罪。
不消费拿什么刺激生产,都不消费干脆直接把厂都拆了一步跨会原始社会,贝壳换媳妇生肉喂孩子得了。
文章里边说这不消费概念起源于欧美显得很高大上似的。
其实这概念从80年代国外就有!这只是几个稍微有点文化的流浪汉给自己找面子编的托词而已。还真有人信。
不过也好。
这概念算个智商筛查机制,多几个傻子信,能空出来大量就业岗位给脑子正常的人顶上,今年九百万毕业生安排工作就靠它了。
世界上永远不缺听风就是雨没点独立思考能力的货,自绝于社会能怪谁,算给物竞天择概念加个注脚也不错。
工作+低消费,意味着收入的绝大部分都可以存起来,这本身就是财富积累最简单的方式。
低消费的本质是自己剥削自己,进行原始积累,获得资本用于投资,然后开始赚取复利。
哪怕这个投资项目仅仅只是银行定期存款
资金和市场的互动,不止“消费”这一种方式,你还可以“投资”。
存款存在银行,买货币基金、债券,就是在投资现金资产;
存款拿去炒股,就是投资权益类资产;
存款拿去开店,就是投资实体;
缩减消费,攒钱,存出一比本金,哪怕本金很小,它也会24小时源源不断地为你产生利息。
压榨消费,其实就是自己剥削自己,进而完成原始积累,开始投资和复利。
以题目为例,假如每月能攒5000,年终奖再攒5000。且只进行年化5%的理财投资
最理想的情况下,3年后,可能有21万本金拿在手里。
年化5%,这个本金,每年可以产生1万多利息,不香吗?
这个时候,让你把利息拿去进行中高风险投资,是不是更有底气?1万块钱,亏5000不是很心痛,翻倍岂不就赚麻了?
退一步讲,这个时候,再来消费,哪怕月光,是不是心里也更有底啊?
退一万步说,假如做不到很低的消费,也不懂投资。
从开始工作的第一个月开始,每个月挤1000块钱出来,拿来买年化3%左右的货币基金
10年后,这笔钱,不就是你应对危机的压舱石吗?至少能让你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坚持半年,以便冷静思考未来,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吧?
私以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缩减开支,使月有结余,才是走向自由,走向自我解放的开始。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象箸之忧”啊。消费观念不改变,你无论挣到多少都能花完。
如果自己总是被金钱掌握,而不是掌握金钱,何以谈自由呢。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手握余钱,开始考虑投资的问题的时候,无论钱多钱少,我们都开始去思考,开始去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了。
从个人角度很正常。
但工业产出就是一直过剩的,都不消费,工厂日子会比较难过,难过到一定程度就得裁员……
一个人盲目消费导致信用问题是他自己的事,一群人失业是社会的事。
理性的做法是自己节俭,鼓励他人消费。
罗天大醮的篝火晚会见识过他的禁制术法,让人印象深刻,上图,过百赞上视频。
…………………分割线…………………
抱歉了各位,我要食言了。
编矣匿名不能上传视频,之前想着取匿的,现在不行了。老爷子又把我们召集过来了,不过这次没说什么事,只是交代我们最近随时做好准备。我们也不太敢问,不过好像不是因为唐门这件事。这次见到他们几个后发现大家都变强了,萧霄的事对大家打击挺大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线索。接下来我们就要没日没夜地训练了,老爷子专门安排的,指导我们几个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长辈。近期都没时间上编矣了,这次任务后再来和各位聊天。
再次对各位说声抱歉!等这次任务过后一定取匿传视频,或者直接发gulogulo。
ps:我怎么可能是藏龙那个死胖子,他那天拍的全是玲珑,第二天一早就被花儿她俩打了。
我知道这么写你们肯定不开心,但是我不写这个了,你们更不开心。
是时候开始兑现当初的诺言了。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上海这边现在民办的儿科诊所比较多了,我家附近的是预约制,不排队,不接待临时访问的病人。
挂号500元,就诊时间半小时,中间医生全程陪同无打扰。我看过的医生基本都是几大医院出来的中年人,经验和态度都非常好。
体检的具体费用比如抽血化验什么的另算,而且一般不乱开药不开中成药。
比起带着小朋友去医院排队九小时看诊一分钟还交叉感染,还是看家附近的民办儿科诊所好了。
唯一的希望是公立的儿科能再勉强撑个几年,撑到我小孩不用看儿科为止。
再后面完全市场化再涨价我也管不了了。
我个人的感觉,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性的事儿,尤其是好电影,我历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看,如果呼朋唤友,往往因为志趣不一等容易产生干扰。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独自面对奇异瑰丽世界的封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引起波澜的,无疑对我来说,是一部好电影,希望对你也是。
《老无所依》:一个孤独冷酷的杀手,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个不知所谓的电影名称,一场看后也难以言说的情感,如果不反感轻微致郁,建议观看,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李米的猜想》:灵气加持的周迅,发挥稳定的邓超,混迹演绎场的张涵予,还有诸位年轻时不可多得的锐气,导演曹保平,音乐窦唯,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服你,那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4892281970688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7224029671424《海上钢琴师》:小号、钢琴、爵士乐、还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萍水相逢的友情以及对自我的坚守:如果生于此是场意外,那么我可以选择留在这。
这是一场极度适合一个人应对的梦幻旅程,船已到港,欢迎启航。
《大无畏》:只是一部相当平常的喜剧片,两个小混混阴差阳错抽到生死签做杀手的故事,演技稚嫩与浮夸并重,唯有在临行前各自回家看亲人,对暗恋的人告白,携手赴死的淡淡温馨,却刚好凑足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刚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的人生已触底,那到了最后关头,你会干什么?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小成本科幻巅峰,如果一个人跨过漫长的时间,那他意味着什么?神,妖魔,鬼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遗忘,会受伤,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跨过了多少人的岁月,承受了太多离别。来路我已日渐模糊,未来,我又将要去往何处?又或许,过往种种,都只是为了,过好我这一生。
《移魂都市》: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那么我们就当是第一次相逢吧。
哥特式的全程阴郁与结尾的耀眼阳光,明与暗的强烈对比,配合悬疑解题式的剧情,绝对值得观赏,只要你忍受开篇前几十分钟的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