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问题的题主想必对德云社是有所了解的。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心过德云社家谱中“海底”二字。(当然这和海底捞没有什么关系)
在旧社会的相声体系中,“海底”是一名艺人的身份凭证,入门拜师时由师父授予弟子,可以作为弟子来历与师承的证明。
在新的社会,德云社的海底经过简化,只剩下了师承和班规。
而在旧社会时,师门海底除开这些记录外,还会记录大量的“切口”,即题主所问的“行业黑话”,亦称江湖春典。
而其之所以称为“海底”,意思就是说这些知识像海底的东西一样,浩如烟海。学是学不完的。
这个问题下已经有不少的回答都列举了黑话的例子(大部分都对),这些都是被大众熟知的。如果您是一位相声爱好者,完全可以把这些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少剧场的演员在使活的时候也会搀上一两句“切口”,如果您正好懂,您可能能从中收获到不少的快乐。这里举几个例子。
今年德云社封箱,郭麒麟栾云平的《大审案》:
郭:他们都说我跟展昭似的
栾:哦,我看你跟闪招儿似得(小声嘀咕)
郭:我踹你啊!
好多人想不通为什么郭要踹栾,如果您懂春典,就懂这个包袱了,“闪”在春典里有“屁股”的意思,比如“抛闪”就是“拉屎”,而“招”则有“眼睛”的意思,那么”闪招“连在一起讲,就是**(消声)的意思,各位您细品。
还有一次我在德云社听小剧场,俩演员使文章会,逗哏说自己文章写得好,想念一念给大伙儿听听,问大伙想不想听。这时候底下观众来了一句:“念!”。
“念”在相声行话里表示贬义,比如“念嘬”指丑,“念招”指瞎,“念啃”指饿,“念杵”指没钱,“念攒子”指缺心眼,总之“念”是个贬义词。这位观众可能是无心,可恨的是捧哏的当时给翻了一句“哎他说你念!”(他说你是傻X)。
给我乐够呛。
在新社会,除开一些必要的场合,大量的使用黑话已经成为陋习,比如”库果窑“指妓院,”库果窑里啃(四声)个牙淋(轻声)“是指去嫖娼。你知道就知道了,不建议您用这个跟别人谝学问,不是好事,也容易吃亏。
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某京籍大辈演员甲,自诩相声世家,经常在剧场后台和青年同志谝春典的学问。
爷们儿,你们现在吊坎(讲行话),都不是满春满典(不标准,说的不全对)啊,想我年轻从艺那会儿,如何如何...你们有不会的春典,问我,我教给你们!
这时候过来一个好事的年轻演员乙,向甲请教。
乙:撒尿怎么说?
甲:架梁。
乙:喝酒怎么说?
甲:搬山
乙:拉屎怎么说?
甲:抛闪
乙:打火机怎么说?
甲:崩星子(这就开始瞎编了)。
乙成心为难甲,继续问
乙:“电视机怎么说?”
甲:“这..彩画盒子”(也是即兴瞎编)
乙:“肯德基怎么说?”
甲:“你麻痹!”
后台哄堂大笑。
演出结束后,青年演员乙要开车送甲去地铁站,俩人去停车场的路上,乙拿手一指旁边的肯德基,跟甲说:您在路边等会儿,我去你妈逼里架个梁。
所以说这行坏人多,内行人吊坎都吃亏,您要打算学这个可千万留心。
外行想了解的话可以参考链接下的《江湖丛谈》这本书。
或者某些旧书上也会记录一些所谓黑话
再者您身边有圈内人的话也可以闲聊问问,但这行里的老话说:“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可见这个行业的保守态度,正经的老合(行内人)不会上赶着给你过(传授)这些东西。
半夜起来发现不少人点了赞,再更一段吧。
连阔如先生所作的《江湖丛谈》一书记录了旧社会中江湖各个行当的行规与行话,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告诫大家:不要乱讲黑话。
说在旧时有两个江湖生意人,一个是金行(算命的),一个是皮行(卖药的),俩人外出谋生,正巧住在同一家客店。某天上午起床,算命的和卖药的说了一句:“插(三声)棚了,怕是要摆金。”意思是外边阴天了,怕是要下雨。正巧这两句话被店里的伙计听到了,他当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客店来往住的人多,伙计大概也知道这俩不是正经人,说的贼话。
正巧这天晚上,客店丢了一头驴,掌柜的问伙计,伙计就把昨天这俩人说贼话的事跟掌柜的学了一遍,掌柜的二话不说把俩人扭送到了衙门。
掌柜:秉老爷,昨天我们伙计听到他们俩人说贼话儿,当天晚上我们客店的驴就丢了!
县官:你们二人昨天说什么贼话儿啦?
二人:秉老爷,我们就说,插棚啦,要摆金啦!可不是要偷他们东西,我是个算命的,他是个卖药的!
碰巧县官之前跑过江湖,知道这两句话并非是要害人,但是这两个江湖人对着外行说黑话是万万不对的,于是教训道:
“我不管你是皮(卖药的),也不管你是金(算命的),你们当着空子(外行人)疃(说)的什么春(行话)?要不是冷子(做官的)我攒儿亮(心里明白),今天定要鞭(打)了你月丁码儿(你们俩)的念嘬孙(傻X),行啦,扣瓢儿(磕头)翘(走)了吧,以后别乱疃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