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解读本就可深可浅。
比如说同样读鲁迅的一篇小说,一个小学生、一个中学生、一个大学生、一个博士以及一位专门研究鲁迅30年的专家,能够给你的解释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人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下的人生经历不一样,并且经历的越多、能够从作品中读出的东西也就越多;
第二个是对许多专业的研究者来说,一部作品不仅仅是孤立的文本,而是与时代背景、作者的风格变化、创作时的心态等等紧密联系的,甚至有时候仅仅为了解释一片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上一篇几万字的论文也非常正常。这就是说,一个鲁迅研究专家解读的鲁迅跟你眼里的鲁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鲁迅。
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你不去专门研究一个作家或者作品,你对他的解读100%是窄化和浅显的。
另外,“尊重创作者的意图”,也根本没这回事。作者为了吹自己的作品,可以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吹上天的——创作意图这事,鬼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还是一切凭作品说话更妥当。
郭敬明在采访中说《悲伤逆流成河》是中国第一部关注校园暴力的作品,这个创作意图很好吧?然而作品写的烂,没什么卵用。大多数人当个笑话听就行了。
而很多当代名家的作品,作者创作时并不一定有什么明显的意图和理论支撑,有时候甚至就是靠着一种艺术直觉在写作,但人家就是写的很好。
这方面很有代表性的就是莫言。当年莫言曾在我校读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童庆炳。那时的莫言已经名气很大了,但莫言长于创作而拙于理论,在面对记者“你创作这个作品是为了表达什么”之类的采访时,莫言常常说不出什么来。这时候,反而是童庆炳在旁边替莫言解释,说“他写这个作品的出发点是XXX”。莫言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但这也不能说莫言写的不好。
所以,“创作意图”这个东西,打个比方就是:一个大厨炒土豆丝的时候往菜里加了半瓶酱油,然后他告诉你“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这道菜呈现出咖啡的色泽,更有视觉美感”。可是,我管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菜做出来真的难吃啊。与其吃这种厨师做的菜,还不如吃一个没什么想法,就知道老老实实炒菜的厨子的手艺。
正因为文学创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最正确的做法是不管你说什么,我一概不信。我只相信我嘴里尝到的味道。如果这菜好吃,我可以听你聊一聊你做这菜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但如果这菜难吃,你解释再多也没用。
但是,你所说的“自由解读”的问题,在文学中也的确存在,很多人也的确会因为对作品本身不了解而产生误读。但社会如此广大,这个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往小了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读者跟作者的价值观不一致,那人家误读甚至骂你的作品不是很正常吗?
往大了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本来也很正常。我有些朋友在公关行业工作,明明天天加班到一两点累的跟孙子似的,但身边的人一听这人是“公关”,总觉得他们是在搞什么违法活动……
还有自媒体运营,春节在家也没法休息,天天盯着手机跟业务进度,但到了爸妈眼里:你咋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所以不要管别人怎么去读,自己能读好就行了。
人类的悲喜永不相通,所以不要试图说服别人放弃那些浅显的解读了。
在《三体》火起来以后,有许多人冲进书店买《三体》,可是他们既没有读懂里面的宇宙社会学模型,也没读懂里面大刘对人性和民主制度的反思。《三体》于他们与网文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