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很奇怪,可能并未反应真实情况。
我不是希望疫情更严重,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新增疑似现在就降到0。
原因是: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范围放宽了,而疑似病例却减少了。
可以看看国家卫健委第三版、第四版中疑似病例的标准: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 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 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1月23日第三版定义:同时符合流行病史的3条和临床表现的3条,属于疑似病例。
1月27日第四版定义: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属于疑似病例。
2月5日第五版刚刚发布,变化较大,区分为湖北以外省份、湖北省。
湖北以外省份:
1.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
2. 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 数减少。
定义: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 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都属于疑似病例。
湖北省:
(一)疑似病例
1. 流行病学史
(1)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 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 阳性者)有接触史;
(3)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 聚集性发病。
2. 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或淋巴细胞计 数减少。
定义: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 合临床表现中2条。
(二)临床诊断病例。
定义: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属于临床诊断病例。
第五版中的确诊病例的标准依旧没变,但是疑似病例的标准修改了,且根据湖北省、湖北省外两个环境定义了不同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内因为病例复杂,第五版在“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中间增加了一个“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可以理解为高度疑似病例。
整体上第五版更细化更具操作性,其中明确的是,无论湖北省内还是省外,第五版的标准都放宽了,“发热”放宽为“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从之前的3项增加细化为4项等,这些肯定是放宽了疑似病例的筛选条件,理论上筛选条件放宽了,疑似病例应该是增加的。
这次第五版的较大变化是可以理解的,因为1月27日-2月4日这期间,出现了粪-口传播、门把手传播、外卖员感染、无症状者也可能成感染源等新情况。
所以,新增疑似病例下降有点奇怪,可能并未反应真实情况。
未反应真实情况不代表有人隐瞒数据,而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比如第一个潜伏期结束,第二个潜伏期准备开始。
以上是个人理解,欢迎讨论。
拐点是2月3日,那天的新闻联播前15分钟都在说一个事。
2月4日更新#鄂外疫情# 的数据图例。
本日疫情新增确诊病例延续了前几日的平稳增长,增长率继续下降。但有了昨日的情况,意味着平稳中也有不小的波折,在此保持谨慎的乐观。期待新增确诊病例能早日平稳下降。
今日全国主要地区的新增数据多在下降,包括主要的病例数据全国前列的几个省、市。唯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逆势增长,需要加强注意。
新增下降的区域,大多也只是回到(甚至没有回到)前日的水平,目前仍需加强防范,尤其是湖北邻省的河南、湖南、江西。
今日仍有部分地区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包括上海(昨日增长和整体水平较低)、山东、合肥、信阳等。
以上还只是新增病例的变化(二阶导数),大家仍然要加强日常防疫,争取早日迎来二阶导数的下降趋势,进而逐渐向一阶导数下降过渡。
本次数据,包括:
鄂外全国病例分布和趋势(图1、2、3);
湖北邻省、省会、邻市数据(图4、5、6);
一线城市(图7)、二线城市(图8);
长三角(图9)、京津冀(图10);
湖北最重要的两条大动脉京广和沪蓉(图11、12);
病例最多省份(图13)、浙江广东主要城市(图14)、沿海(图15)。
如想直接查看某张图,按Ctrl+F,输入图号加#回车跳转。
本日更新:
接下来我还会更新更多省、市疫情数据。
湖北加油!鄂外也加油!中国加油!欢迎提出数据建议~
全图结束,谢谢查看。
更新时间:2020年2月5日12:17AM EST
----------------------------------评论回复区------------------------------------------
治愈数每2.1天翻番难以持久
感谢 @琦了个琦 指出笔误,已修正!
----------------------------------正文分割线------------------------------------------
通过卫建委每日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窥见武汉肺炎目前的发展趋势。而2月3日和2月4日两日全国新增疑似病例均小于前一日这一事实,直觉上可以解读为武汉肺炎的传播速度已经放缓,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那么这个直觉是否完备呢?
疫情传播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新增感染。假设每个患者感染后潜伏期平均为 天,且这段时间内平均接触 个人,其中 比例的人会被感染。假设第 天总感染人数为 ,那么这天的新增感染人数平均应为
假设病人感染后要在潜伏期之后发病时才去就诊,而就诊后其中 比例患者可以被诊断为疑似病例,那么这天新增疑似病例数应该为
综合以上两式可知
即每日新增疑似病例与5.2天[1]前的新增感染人数、病毒传播能力、医疗系统接诊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它反映了5.2天前肺炎的传播速度 和 医疗系统接诊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数字:
从这里可以看出,疑似病例下降,主要是因为湖北新增疑似病例大幅下降,湖北省外其实还在上升:
这说明5.2日前,也就是大约1月30日左右的新增感染人数显著下降了。由于这几天总感染人数在上升,而我们暂时没有发现病毒变异的证据,所以病毒传播性 和 没有变化,所以只有可能是平均接触人数 发生显著下降。而1月23日封城,这尚且不能降低 。 下降发生在一周后,卫建委要求减少外出次数,同时有传言有人因无法排上队确诊而无法住院在家中病逝,又有传言有人感染后无法就医开始游荡、朝人吐口水报复社会,市民开始恐慌,外出频次显著下降。
实际上,不光新增疑似病例在下降,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也在下降[2],形成相互印证。
新增疑似病例连续下降,说明5天前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下降主要来源于湖北,根本原因是市民减少了出门次数,平均接触人数下降。
新增感染人数在下降,表明疫情已经从扩散向萎缩阶段转化;而每日新增治愈人数在迅速增加,平均每2.1日翻番(参考“讨论”小节内容),表明疫情在好转。相信不久之后每日确诊人数也会开始下降。
这说明现在的抑制扩散的手段还是比较有效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疫情扩散
当初稍微重视一下,也不致如此呀
当初干什么去了?是不是该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至少说明检测试剂短缺问题有所缓解。
先说结论,头脑要清醒,不要盲目乐观。
以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传染性非常非常强,不少病例都出现一人染病,全家感染的情况,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此病毒还极其狡猾。
从已公开的数据看,1月20日感染人数不过几百例,截止今日2月5号刚好半个月,公布确诊病例却高达2.4万,疑似还有2万!而这一切,仅仅只用了16天!!!而以上数据中,实际情况中还存在大量没有确诊的病人,据我所知,仅仅微博上“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就有大量求助信息,全是因床位紧张而没有收治的。
非典前后耗时半年一共八千余病例,而新冠爆发开始到现在才十六天。大家千万千万要保持头脑清醒,从时间上看,现在还是爆发初期。
对各路专家和官员的采访,专家和官员们措辞也是非常谨慎,目前还没有哪个专家站出来说疫情已得到全面控制,每天的新闻不是哪哪出现了病例、就是歌颂白衣战士、要不就是各种防疫政令的颁布,教大家一招,至少你要看到新闻上出现例如“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的字样,才能稍稍松一口气。
同时观察当前各地政府的措施也很必要,大家可以发现,当前的政策管控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紧,严管城市在逐渐增多,这说明形式极其严峻,各地都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现在却居然出台了两天才能一个人出门买一次菜的管控政策,这是建国来开天辟地头一回,刚才看到新闻驻马店也出了相同政策,时间延长到了5天!!!
不要盲目乐观,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十天前如果有人说光公布的确诊病例就会有2.4万人,怕不是得被安上一个“蛊惑军心”的帽子给办了,咱们老百姓心里一定要有点数,这是一场持久战,唉,真的希望特效药尽快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