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笑了。
为什么笑了,你听我慢慢跟你往下聊。
关于题主讲的这个律师忠诚度的问题,那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首先,目前全国范围内律所30000+,毫不夸张的说,这其中90%以上的都是中小型律所。咱们分两部分来说,先说中小所。
很多中小型律所虽然挂着个合伙制的牌子,但实际上依旧是律所主任的一言堂,合伙人会议跟摆设差不多。这种小所,说到底就是主任一个人的所。所里的其他律师,要么是主任团队的助理律师,要么是独来独往的提成制律师,可能一周都不来一次所里,来所里也是开完公函、介绍信就走。
主任的助理律师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死工资,开不完的庭、会不完的见、写不完的诉状,挨不完的骂。要是运气好碰见好老板,偶尔还给助理发发奖金,年终给点年终奖。要是运气差碰见业内的老狗逼,助理律师自己的案源都要被老狗逼分走一大半,更不要谈办案提成和奖金了。更甚者,我见过有让自己的助理去自己家的餐厅端盘子的老律师,还有让自己的助理给自己新买的五层别墅排屋打扫卫生的合伙人。你如果是这种律师的助理,你觉得你还知道“忠诚度”三个字怎么写吗?
我之前发的想法里提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律师这行也已经内卷的不行了。
朋友老婆执业律师给主任当助理,月薪3k。
财务大姐辞职了,她顶上,加2k。
保洁大姐辞职了,她顶上,加1k。
拿着6k高薪的全能型人才,qtmd。
可能有的人会问,既然生存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不转所或转行?
为什么不呢?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吧。
除此之外,还有提成律师(有的地方叫独立律师、挂靠律师,主要是与授薪律师相区分)。
我默认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各位,都是了解律师行业的,我就不再介绍提成律师的概念了。
大部分提成律师的现状是,案源自己开拓,每个月自己缴社保,每年给所里交一笔座位费,每个案子还要被所里抽一部分管理费(有的叫“品牌费”),有的小所还要均摊物业费、水电费、耗材费等费用,通常律师费到手基本是打个七折。提成律师日常跟律所的联系也不密切,说到底人家就是找个单位把律师证挂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忠诚度的问题。你这个律所磨磨唧唧逼事甚多,那人家就换个所。你律所压根没有让人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人家律师凭什么对你忠诚?
上面说完了中小所,下面说说大所。
首先定义,什么叫大所?关于这个大所的定义现在比比皆是,我随便挑个简单粗暴的概念来用,咱们暂且把执业律师超过100人的所称之为“大所”。
众所周知,管理是一个比较难的技术活,管理律师和律所,更是难上加难。碰上这么一堆人精,无论换谁来管,都是很头疼的。律师这行善于管理的强人并不多,所以导致大所的数量其实也并不多。
换言之,大所的律师对律所的忠诚度就强吗?也不见得。对律师来说,提成比例高、律所品牌溢价高、律所知名度强、律所位置好等条件,往往是选择律所的几项重要指标。大所相较于小所,无非也是这几项指标中某些指标比中小所强那么一点。
但是,很多大所合伙人之间斗的你死我活,青年律师执业环境极其恶劣,刚入行新人被剥削的惨不忍睹,这种环境,你谈什么忠诚度?
律师在你这干的不舒服,人家自然就寻思着换单位。至于忠诚度,这东西就跟“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差不多一个意思,你品、你细品。
与其说对律所的忠诚度,不如自己研究研究律师团队稳定程度,据我所知,很多做的不错的律师团队,人员是很稳定的,这么多年依旧是那么几张脸,除了储备人才和新招的助理之外,核心骨干根本没换人,仔细研究研究为什么人家团队那么稳定,比提倡这虚无缥缈的律所“忠诚度”更靠谱。
这么说吧,如果你养了20只猫,给他们发“猫咪执业证”,把他们称作“执业猫咪”,而你的家是“猫咪事务所”。你每天给他们喂猫粮,把他们养得白白胖胖,结果他们都很高冷,不爱理你,你就会很伤心,提出疑惑:为什么小猫咪们对自己所执业的事务所的忠诚度不高?
你的疑惑很合理,这些猫咪简直太忘恩负义了。
不过,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反过来的:你的确养了20只猫,给他们发“猫咪执业证”,把他们称作“执业猫咪”,而你的家是“猫咪事务所”。但是,你不给这些猫咪发任何的猫粮和水,反过来让他们每天在外面“创收”。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每天能创收3只老鼠(这只猫的执业领域是老鼠领域);有的每天能从垃圾桶翻到不定量的食物残渣(以做法援案件为主的年轻猫咪);有的带着两只小猫每天能抓200条鱼(抓鱼领域专家、高级合伙猫);有的猫咪在外面有别的好心人用大鱼大肉喂养(其他事业),心思没有放在你的事务所上面,但是定期交鱼,维持执业身份。
你要求他们无论找到什么食物,都要给你上交20%,并且即使没找到任何食物,也要每天至少上交一条鱼或老鼠,否则从事务所里开除。于是他们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现在问题来了,他们都很高冷,不爱理你,甚至有些吃不饱的猫咪和吃得太饱的猫咪,都想离开你的家去找其他的猫咪事务所,因为别的事务所的食物税更低。你很生气,为什么小猫咪们对自己所执业的事务所的忠诚度不高?
那这就属于不要脸。
一直以来的律师文化就这样,记得去年律协培训的时候,某大佬也提过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说我们整个市里,有没有那个律所是真的打响了品牌的?还不是靠那么一两个人?你说那个xx所,要是没有了xxx能行吗?那个xx所,没有了xxx,创收得少多少?那个所没有了xx,能开的下去吗?
现阶段,大多数律师的营销还是以个人形象为主,除非是非常公司化的律所,每个律师就好像公司职员一样,受到严格的管理。
人都是趋利的,很多社会问题归根究底都是钱的分配问题
你说对律所忠诚度不高?根本上就是律所这个平台对律师自身没有直接的好处。
通过平台接回来的案子,一方面提成没有自己接回来的高,导致事倍功半,自己专心做一个自己的案子顶过两个律所派给我的案子;另一方面,律所上这么多人,也不一定派给我呀。
这是典型的大锅饭模式。
如果律所能保证律师的收入,才会有忠诚度的说法。
但现实中是反过来的,律师自己收回来的律师费,还要被律所拿走一部分。
放到其他职业也一样,如果有家公司天天剥削你,2、3千一个月,你肯定每天都在背后骂老板。
如果有家公司给你2、3万一个月,忙一点也没关系,老板很阔气。
如果2、3十万一个月,给老板提鞋都干。
我实习的时候,在一个中小型律所。
2013年初入职,2015年初实习完毕辞职。
同期律所有四五个实习律师,只留下来一个,其他都转到别的律所了。
最新消息,这个所主任出走,其他高伙各有心思,估计要凉了~
2015年至今,我没有换过所。但现在律所的人员变动也很快。15年时我是本所年纪最小的律师,5年了,现在我应该还是最小的……
为啥?理由就一个,我老板比别人老板靠谱呗~~
1、A律师要求其助理,工作汇报每天列表,具体到小时。待遇3500,助理俩月辞职。
2、B律师自己没专职助理,蹭团队助理用,从不给钱,也不带助理出庭或见客户,该助理怨声载道。
3、C律师酷爱女助理,尤其是25岁以下女助理……一年换一个
相比之下,我老板每年跟我协商薪资标准,收入到账及时,不干涉我自己接案子,不要求我打卡、应酬、找关系……平时还请吃饭带礼物,这忠诚度能不高吗?
投桃报李,作为下属,今年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老妈听说他缺物资,立刻收拾出来一瓶84一瓶酒精10个口罩若干一次性手套,还给他闺女拿了糖果玩偶,让我赶紧闪送过去,革命友谊非常坚固啊~
前几天参加一个行业活动,一个著名平台所的职业经理人和另外一个平台所的执行主任碰到了一起。
经理人问执行主任:贵所最近大规模发展的窍门在哪里?
在我看来这问题问得相当没礼貌,虽然大家都是同行,到底也是竞争对手,哪有初次见面就问别人怎么经营的。
没想到那个执行主任很有风度,他是这样回答的:哪有什么窍门,无非是搞个大办公室,装修好一点,给律师的待遇高一点,如此而已。
现在律师行业这是一种发展趋势,至少最近两三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2019年受大环境影响,很多律所人均创收都降低了,但是律所总创收还提高了:因为人数上去了,更大的大办公室,更豪华的装修,更多的挂靠,更多的现金流。
还有更高的提成比例。
反过来看,靠提成比例维持的人流,就相当于靠低房租拉来的租客:租客怎么会对房东有忠诚度呢?
别瞎猜,我说的不是某所、某所和某所,我说的是大部分所。凡是有挂靠的,无非是办公室、提成比例、管理费这点差异,难不成比例低一些,门槛高一些,加个创收的限制,挂靠就不是挂靠了,人员就不流动了?还不是照样进进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