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唐有李白杜甫,元有赵孟頫,明朝有王阳明,那最富人文精神的宋代,尤其北宋,superstar是谁呢?我的答案是苏轼。
为什么我们推崇宋代,为什么西方人称宋代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海洋帝国,商业国家?不仅仅是城市繁荣,经济发达,出现“交子”,造船术,火器,印刷术……更是因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宽松的政治生活。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看见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在学园或公共场合宣言自己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我们会发现人文民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辩论。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在激辩中出真理。
而北宋的朝堂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形式。各种政治观点都可以在朝堂上辩论。所以出现了很多改革家,范仲淹,王安石,也出现了一些政治道德捍卫者--包拯,赵忭,范镇,富弼,也出现了一些墙头草--王圭,蔡京之流。但总体说真宗,仁宗朝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但这一切终结于新政之后的反复党争之中。特别是章敦执政后,对一些政治对手的迫害方式已超出了外放。死者要开棺戮尸,还要革去子孙的功名。
我们的superstar苏学士偏偏处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变法影响他的一生。他处在党争之中的漩涡之中,最后都干成了村长级别的官员了。
有人说如果苏轼提前生个二三十年,他将比晏殊过的还快活。
我喜欢他的原因一是他的政治性格--耿。如果苏轼想追求功名利禄,他的脚随便往任何一方踩一下就会成为领袖人物。但他偏偏不支持任何一方。他不仅批评改革派的急功近利,任用奸逆,也批判王安石等人为一己之私全面废除新法的做法。脚踏两条船可能站不稳,可一条船都不踏势必要掉进水里,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可以说归因于他的固执。他没有政治倾向,即便身居高位,他的为官原则依旧是最初的为民请命。他总是站在底层人民中,切切实实地感受民生艰苦和烟火之乐。他眼睁睁地看着饥荒之年百姓易子而食,所以他不辞辛苦再三向朝廷请粮;他也在丰年和农民打成一片,教他们把“富人不肯食,穷人不解煮”的肥肉烹成佳肴。所以当他晚年在海南无处安生的时候,那些嘲笑他这个赤脚文人的村民纷纷来帮他搭建房子。
二是他的生活情趣。以前有人问我,自古以来任选一人做伴侣会选谁。小时候我总说李义山,因为我欣赏他的才华。长大后,我会说苏东坡。因为我觉得和这样一个人生活一辈子不会觉得乏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坏天气里,他依旧给你晴朗的意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如水的好天气,他不会因为时辰不对就放过。
大事上,他有他辛苦的坚持;生活里,他积攒无数点滴快乐。他可以被仰视,也可以被喜欢。
东坡先生是个书生,看书的人都会喜欢,但与一般书生不同,东坡先生的情绪张力可以非常大,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东坡先生长得是陈道明濮存昕或者安东尼霍普金斯这样的形象,他可以成为网红,开直播了。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189 4603/answer/54520465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http:// finance.harvard.edu/fil 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