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没有搞清楚一个事情。古代虽然没有碘盐,但是那并不代表古代的盐没有碘。。。古代吃的海盐本身就有碘,包括古代海盐腌制的东西,比如火腿,腊肉,咸鸭蛋都含有碘。尤其是咸鸭蛋本来就是蛋,又拿盐处理一轮。。。这些食物现在很少吃额,但是在以前那是上到富户下到百姓都是家常菜。千万不要小看古代海盐的分布。中国古代三大帮之一就是盐帮。盐帮加漕帮两个副国级的帮会能让大半个中国吃上海盐以及海产品。
另外中国还要感谢鸡蛋,海产。。
现代农业,养殖业发达了人们吃的东西变多了,鸡蛋慢慢成为了二选,甚至还有专家要求要少吃蛋。但是在过去,沿海人基本靠海产补碘,而内陆人基本靠鸡蛋和干货比如干贝,海带,咸鱼,鲍鱼,花胶。鱼干,咸鱼。就拿鸡蛋来说东北人喝杯酒都要炒个笨鸡蛋。古代肉贵不好搞,但是蛋好搞。人人家有只下蛋的鸡。就算没有,古代人去市场买鸡蛋也是一揽子一揽子买的。
所以古代虽然没有碘盐但是在主流社会基本也没多少大脖子病。不过一些与世隔绝一点的,周围又没有什么海产的山村可能偶尔会多一些。
在国家利用碘盐强制补碘以前,内陆几乎每个村里都有人患大脖子病,有些伴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我小时候曾在后庄一个秫秸堆旁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大脖子,一直站在一片黑色泥土上,眼光呆滞,别人告诉我那人就是大脖子病。
古人当然不会意识到大脖子和“碘”有关,然而相关症状和相应疗法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兹举宋代杨亿《杨文公谈苑》中所述“病瘿”为例:
夫颈处险而瘿,今汝洛间多,而浙右、闽、广山岭重阻,人鲜病之者。按《本草》:「海藻昆布,主瘿瘤。」注云:「凡海菜,皆疗瘤结气。青苔紫菜亦然。」盖被海之邦,食其惟错之味,能疗之也。
深山里人们颈项处起瘿瘤,河南有很多,但是浙北、福建、广东山岭重隔,得这种病的就很少。
依照《本草》所言:“海藻昆布,主瘿瘤。”注解上说:“凡是海菜,都能够治疗瘿瘤结气,像青苔啦,紫菜啦,也是可以的。”海边的居民,吃各种各样的海产品,因此能够治疗瘿瘤。
其实,海藻能够治疗大脖子病在晋代就记载于大名鼎鼎的《肘后方》,言:“颔下瘰疬如梅李:海藻一斤,酒二升。渍数日,稍稍饮之。”
又,《药性赋》:“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证明古人是知道海错可以治疗大脖子病的,但是鉴于当时的物流和普遍的识字水平,大脖子病治法肯定是没法普及的。
大脖子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都还有很多,1995年国家开始推广碘盐。那时候还挺严格,要求小学生都要背诵碘的作用,还让回家监督家长背诵,因为领导要下来检查成果。领导来了,专门挑了个无儿无女的五保户,一群人郑重其事地跟着,领导亲切地问:“大爷,您知道碘的作用吗?”
大爷:“知道,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