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司马懿 邀请,我试着借用一个互联网运营中常见的「转化漏斗」思维来回答。
转化漏斗不难理解:如果你希望让用户完成一系列行为,来达到特定的目的,那么就需要考虑用户在每一个行为之间流失了多少、最后留下多少。
举个例子,你希望在网站上卖一个「2020 升职加薪训练营」,面前有两条路径,假设时间和金钱成本是一样的,
路径1 :简单粗暴,直接打开 APP,开屏页面斗大的八个字 - 升职加薪,就点这里,用户点击就进入购买页。
路径2: 先贩卖个焦虑,请当下最火的 kol 写一篇百万家爆款文章,《你其实死在了 2020 年的第一天,你的同龄人都是凶手》,描绘了一个小镇青年如何被同事们用更高阶的思维模式碾压,如何被优化、还不起房贷、生了重病跳楼的故事,最后话锋一转,抛出一个概念,「不想从 2020 第一天开始走向死亡,就需要掌握更先进的思维底层逻辑」,然后引导大家去买课。(以上内容为故意为之的讽刺,请不要效仿。)
前一种路径,每一层转化筛剩下多少用户,是可以基于过往数据和经验,大概给出预期的:假设 4-6% 用户会点击职业发展类的开屏广告,进入购买页面的用户,又有 8-12% 会购买此类课程,这么一算,就知道每展示 1000 次开屏就能卖出去五单,相对可控。
后一种路径,转化的漏斗就更复杂,更难以预期。如果 kol 翻车了,文章引发极大的争议直接炸号,或者文章太成功了,用力过猛,受众普遍觉得人生无望,直接躺平放弃治疗,这课都卖不出去。或者说,用户的确焦虑了,但没有把焦虑感和升职加薪的诉求联系起来,反而觉得自己有必要买一份重疾险,这都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实现转化。
「贩卖焦虑 - 刺激潜在受众产生需求 - 针对需求提供产品 - 引导用户购买产品」这条链路之间,每一层都是一个跳跃,每一层都会有流失。贩卖焦虑的确很多时候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但从引发注意到完成购买,之间的环节更为复杂,任何一环崩掉了都可能导致转化的失败。
「贩卖焦虑」不是万能的玩法。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能扩大潜在受众群体,但不确定性在于转化的链路更长,不确定性更大。
抛开道德争议不论,其实都是权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