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冷战之后苏联的解体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nolan-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少有两大历史教训:

海洋文明国家,有着浓厚的海盗传统,一旦得胜,会将对手赶尽杀绝。他们更在乎的是对手的势力范围与物质资源,而不是人口与文化。

即便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从前苏联崩溃中分家,美国依旧经济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对乌克兰搞一遍又一遍的颜革大清洗,始终没有停止追杀。

一旦海洋文明成为对手,绝对不能输。因为我们的教训,不止是来自前苏联崩溃后被美国追杀,还有属于海洋文明的东洋海盗分支日本,当年给我们留下大量的屠杀记录,光大屠杀目录索引,就能成册!

前苏联崩溃在了反财阀化失败上。

在苏联解体前后,官僚垄断迅速向财阀方向转变。在美国的舆论战和苏联国内准财阀的写手鼓动下,苏联民众迷失了方向。

反腐败与反财阀化息息相关,这两者,就是我国改革的深水区。

反腐败的前提,必须是腐败不能合法化。西方腐败合法化带来的所谓“廉洁政府”,实则是全面的财阀化过程。

之所以说西方无法改革只能革命,而中国只有改革而无法革命,因为,我国的体制就是革命的成果,而西方的改革已经山穷水尽。

为什么说西方的改革山穷水尽?

1、不断推进腐败合法化,以化解执政危机的改革,已经无法在“廉洁政府”的比烂内斗中持续推进。

2、不断扩大犯罪除罪化,以化解社会矛盾的改革,已经无法在“毒品合法”的门槛前还能期待更多。


中国,是人类最大半岛文明(并非大陆文明,中国历史上的海运贸易量并不低)和反财阀化国家,最后的阵地。我们沦陷了,世界的前途就是2077。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识到:

1.谎言也许可以蒙骗一时,却不能永远维持下去。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

2.人不喜欢挺着刺刀的传教士。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要相信在野党。

2,政审必须严格执行。

3,东林党+半独立地方大员+前两者支持的内阁,等于走向亡国。

4,粮食安全很重要。

5,避免长期陷于治安战。

6,未曾设想的道路,不好走。

7,小布尔乔亚文人的破坏力大于帝国主义。

8,核震慑时代,强国的竞争,是比谁内部更稳定更高效的竞争。实际上是比烂。

9,苏联死了,变成了原始美国的样子,美国或者,变成了误以为苏联的样子。相亲相杀,莫过于此。

10,美国最大的对手,无论多困难也不能向美国投降。太惨了。


user avatar   tian-xing-liang-d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大三角关系两打一,你是非常难受的,战略上不可以把周边大国家都做成对手,该缓和要缓和

第二,对外转移工业化可以,但要学美国,有选择的给,不能全给,不能手把手教,金融控制比军事控制和人事控制更可靠

第三,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关键时刻必须让位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事实上最后都会选择后者

第四,一个大文明历史和文化的巨大惯性没人可以阻挡,终究会影响你的现在和未来

第五,自己如果是偏弱的一方和对方最好是贴身肉搏,不要轮开膀子打,你终究打不过,贴身肉搏玩消耗可能还有机会,竞争必须要有合作,或者人为创造更多的合作空间,经济上不能没关系

第六,不要过分迷信所谓制度性的东西,更不要迷信什么标准流程,美苏都曾迷信,现在的美国依然迷信,结果也看到了

第七,意识形态的对内管理很重要,实践证明抓一抓还是有效的,这些年社会舆论方面的巨大改观大家都看在眼里,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连自己的英雄和自己的历史都能被敌人豢养的罕见去抹黑去侮辱,而民众却被罕见和公知引导舆论,这个国家和民族必然没有未来

第八,世界性大国从外部很难打败,无论你对外的军事外交如何强大,最后终究要服务于你的内政,美苏都犯过错误,错把对外当对内,苏联直接死于什么?美国苏联解体之后又做了什么?曾经在越南又做过什么,目的性不强的,政治不得分的,无法对内凝聚的对外干涉只能增加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才是瓦解帝国的根本。

我们的62年对大象,80年代对瘊 子 都有过精彩的可以载入世界军史的战例,完全服务于政治

第九,兵者诡道也

第十,增加一条美国教训,警惕没有祖国的金融资本,里根80年代把美国卖给了金融资本,这是现在美国衰落的根源之一。

幸好,以上我们大多都避免了,并在大三角关系总是把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走位很重要


近期回答总被要求修改,所以不爱写大篇了


user avatar   hou-tian-61-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毛主席会把苏联看作苏修。

仅仅因为苏联搞了商品经济?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毛主席自己就考虑过商品经济的可行性,甚至还亲自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搞过个体经济(基本上就是私有制)的试点,只不过效果没那么好。

接下来我将从地缘角度,经济角度,历史周期律的角度论证,苏联解体的必然性。前两个谈的人很多,后一个说的人很少。

有的人从地缘的角度论证为什么中国最终会倒向美国,引用了王阳明的名言:

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而这四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蓟州(今天津蓟州),辽东(今辽宁省大部),皆位于中国北部,地处当时的中国经济中心——北方,尤其是东北一带,苏联宛如一团乌云一般,压在上面。

当时我国的工业中心在东北,而斯大林强行划走了蒙古和部分外东北。划走蒙古,是出于苏联自身安全的需要,因为蒙古处于西伯利亚交通线大动脉的中心,对西伯利亚威胁极大。

划走外东北,则是制约中国和日本的需要。从此东北这个东亚的工业中心成为了中国的突出部,而难受的是,东北以北的天险——外兴安岭和黑龙江都握在苏联手中。东北以西,是蒙古大草原,有利于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的调度。

同时,苏联是陆权国家,扼守亚欧非大陆的交通命脉。美国是海权国家,依靠强大的海军和军事基地扼守全球海运节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陆权和海权,本质上决定了人类经济利益的两种分配模式。

首先,古往今来,陆上联结都是比海上联结更高效的方式。所以英国的殖民地好丢,俄国占的领土却不好拿回来。

苏联的地理位置,东接劳动力稠密区(人口)东亚,西接世界科技高地西欧,南接世界资源高地之一中东,同时克里米亚的黑海舰队还可以随时南下,进军非洲。

更何况,这三者苏联自己都不差,苏联人口两亿在当时的世界不可谓不多(中国才四亿),两次五年计划的科技成果,再加上苏联雄厚的资源,这都受益于苏联的地理条件。

苏联这地理环境如果搞咱们互利共赢和平外交那一套,打通亚欧非大陆经济循环体,美国英国这俩海权国家就出局了。

换而言之,对于美国来说,就算苏联完全不扩张,就仅仅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对于美国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所以丘吉尔和杜鲁门急着搞冷战,就是这个目的。

其次,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科技发展后的必然趋势。但是冷战期间,以经济内循环为标准,世界却一直分为两大经济体——社会主义经济内循环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内循环体。

对于我国来说,加入苏联经济循环体则东北方经济振兴,加入美国经济循环体则东南方经济振兴。

但从对我国威胁角度来讲,东北方向,苏联百万大军可随时南下,拿下东北,中国的国力只能举国威慑,让苏联南下的损失大于收益从而放弃南下,但真打起来根本就守不住。

但是美国就不一样了,打常规战争,90年代时美国自己做过一场模拟,事实证明美国举全国之力才可以在东南沿海登陆,但很快就会被随后赶到的内陆解放军部队赶下海。那可是90年代连饭都吃的不好的解放军。

更何况美国是一个利己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度,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打一个大国的可能性其实很小。

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彻底倒向苏联则较难实现独立自主,彻底倒向美国则较易实现独立自主,

苏联和美国的矛盾在于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可调和的,他们的地缘利益则几乎不可调和。

而其实这个矛盾也并非不可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设立缓冲国。设立缓冲国,说白了就是瓜分弱国,世界利益大家雨露均沾。这个方向,一度接近于实现。这个体系,就是雅尔塔体系。

这也是乔治奥威尔构思《1984》小说中国家的重要思路——世界分为海权的大洋国,陆权的欧亚国,和一半海权一般陆权,但有着人口优势的东亚国。

而这三个国家在当年对应的是英国,苏联和日本。有趣的是这三个国家今天也可以对应XX,XX和XX。这不是巧合,这是地缘角度下国家演化的必然性。

雅尔塔体系的思路就是,欧洲方向,分割出东欧西欧。亚洲方向的中国,国家主体长城以南由买办政府统治,东北,蒙古,新疆则由共产党势力统治。

对着地图大家一看,其实就明白了。东北内蒙新疆深入内陆,朝鲜拥有少量的港口,适合于苏联的大陆内循环体。而长城以南则普遍沿海沿江,水系较多,韩国面向日本和东太平洋,适合于美国的海洋内循环体。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哪怕是让苏联打击关东军染指东北这个东亚工业中心,也不能让苏联拿下韩国的原因。

因为韩国如果归入了苏联势力,那么不是说苏联又拿下了韩国大小的那点土地,而是苏联拿下了了整个朝鲜半岛的不冻港并制衡中国东北地区,从而有了染指美国海洋霸权的能力。

而如果保住韩国,朝鲜就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桥头堡,它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降低。

从此美苏瓜分世界完毕,中国也不可能在有任何崛起和统一的可能了。

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是雅尔塔体系唯一的变数。

所以美苏和解,我党反应才会这么大。美苏和解,必定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只有中国这么大的蛋糕增量,才可能换来美苏的和解。

而这个关头,赫鲁晓夫提议设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联合舰队的位置在辽宁一带,因为技术原因,必定会以苏联为主导。辽宁离北京不过600余里左右,导弹驱逐舰都可以直接打击北京。

虽然后续文件解密显示,赫鲁晓夫确实是想帮助中国收复台湾而没有其他意思,但你这好比本来东北蒙古新疆已经有几把刀指着你了,现在你又拿起一把枪,说我没有恶意。你可能确实没有,但一旦有什么变数,你立刻就可以打死我,从今以后,你说什么我都只能听着。

这违背了中共外交的指导原则——独立自主。

所以中国被迫开始经济内循环,摆脱苏联控制,而这又违背了另一条原则——对外开放。中国脱离世界经济循环体,随后三年自然灾害爆发。

经济循环有什么意义?古往今来,经济蛋糕的做大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发展科学技术,进而提高生产力,做大蛋糕。一种是加强国际分工,提高效率,做大蛋糕。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一部分人专攻一部分事,这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才会最高。如果一个人自己种粮,自己织布,自己作家具,那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就不可能高到哪去。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一部分人当农民,一部分人当建筑工人,一部分人当产业工人,一部分人当管理者和经营者。记住这个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两者不参与基本的劳动,但却有机会凭借调配做大社会总体的蛋糕。在人类长河的演进中,会逐渐拥有有他们的新名字——政治家和资本家。

马克思说过:

当一个人的劳动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拿到社会上去交换时,商品经济就此出现了。

从此商品经济出现的那一刻起,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作为马哲中的基本矛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个人和集体作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从此有了经济基础。

容易理解的说,社会分工出现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组织力出现了第一次飞跃。

为什么此处要提马克思?因为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无论是哪个国家,加入世界经济内循环,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别的国家完全是两个概念,哪怕科技是一个层次,别的国家对你的生产力在效率,注定是降维打击。

所以一个国家为了加入世界经济的内循环,可以作出几乎一切的让步。

而历史已经证明,不开放,就一定会死很多人。20年代的苏联如此,60年代初的中国如此,90年代初的朝鲜亦如此。

所以开放,是必由之路啊。

所以在抗战结束后,毛泽东主动接触了美国使团,表示愿意和美国处好关系。同时,在延安,主席等人也有论证探索过美国经验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循环体毕竟是世界的高地,而苏联自己还缺粮。(字面意义的缺粮)

但是美国政府拒绝了中国的提议。

当时,中国倒向苏联,一部分是美国逼迫下的无奈之举。一部分,是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内循环体的需要。

但危中有机,随后毛主席敏锐的把握了这险象环生的环境中的机遇。一项外交政策就此问世——另起炉灶。从此我国借机拒绝承认西方一切不平等条约,并通过抗美援朝换得了苏联的全力工业援助,从此实现了身份的第一次跃迁,从棋盘变成了棋子,并在一代领导人的操作下打出了棋手的感觉。

  • 此处说句题外话,其实关于我国在建国后何时成为棋手很多人观念不一。我个人觉得08之后,我国才成为真正的棋手。这里我提供一个指标,那就是我国能否,能多大程度上干涉东南亚的排华,多大程度上能够在政治经济上影响他国。

现在我这里不妨开一个新的视角,从广为人知的历史周期律的角度,论证苏联是怎么在一步步对利益集团的妥协中走向灭亡。过程会高度抽象。

首先,人类在自然演化的道路上逐渐产生了朴素的集体与朴素的社会。其次物质资源的匮乏必然导致生产力低下的人类战争不断。而为了争夺宝贵的食物和空间,人类先后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理位置和这两种最容易识别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集体组织形式,以适用于利益分配的斗争。

血缘是最容易划分社会群体的方式,你的外貌如何,你是从谁的肚子里生出来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地理位置同理,生产力差的情况下,在哪里生存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事情,因为地是养人的。所以为什么过去老一辈对土地无比热忱,因为他们真的是靠土地活着的,现在的人难以理解这一点。

这便是民族和国家的雏形。在远古时期实行的是朴素的公有制,因为生产力过于低下,所以维持劳动力的自身生存便耗尽了所有的物质资源,但是分配财富并不存在太多的剥削,因为没有什么多出来剩余价值可以剥削。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6页中写道:

“当时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低,微少的食物是平均分配的,别的办法也不可能。因为劳动产品只能勉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假如原始公社有一个成员分得多些,超过每人平均应得的份额,另一个人就会饿死,因此,平均分配共同劳动的产品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后来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之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就有了足够的剩余价值,

使得农民得以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来维持一个不参与劳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开销和享受,给了统治阶级物质上存在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有序对无序的降维打击,社会群体有着管理的本能。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老祖宗智人个体在身体机能上远远不如尼安德特人。

智人灭掉尼安德特人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智人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使得智人能够产生几倍于尼安德特人的集体

而这个能力,就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抽象思维,可以让我们与和我们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产生身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可能是具体的,只会是抽象的。比如最高的集体主义即爱国主义来说——你抽象出了国家的概念,并产生了爱国情感,但国家是个不具体的东西,你也不可能认识国家里百分之一的人口。说实话,世界上99%的人连国家的运行方式都不知道。但抽象,让我们爱国。

从那时起,历史上高组织度团体对于低的社会组织度都必然是降维打击,稍微懂一点历史的都能列出无数条例子。

任何有序的社会体系,都处在有层次的管理之下,没有例外。更有组织的集体一定会爆发出更大的潜力,从而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此剥削阶级产生了。而这个阶级一诞生,就天然的是统治阶级。

管理阶级或者说统治阶级,在现实需要的刺激下,应运而生。从此,阶级斗争走向了人类的舞台。

有人可能还是不理解,管理者的出现自然合情合理,为什么说剥削阶级天然是统治阶级?为什么人民会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交给统治阶级?为什么人类社会中,管理不会只是一种职业?真的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说,最大的矛盾不应该是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吗,怎么最后产生了国家这个东西?这些问题,是基于管理作用的特殊性产生,并脱胎于个人与集体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中产生的。

恩格斯给国家起源的问题做了一个解答。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换而言之,当人口过剩达到生产力极限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一种机制,来重新进行利益调节。所以事情的发展从现在的道德角度来看会很残酷,因为调节的方式要么是提高生产力,要么是人为减少人口。生产力不是说发展就能发展的。所以减少人口往往就是唯一途径。减少掉谁,必然就是一个需要斗争的核心问题

前文提到了部落和民族,随后在此基础上,两者结合发展成了国家。从此文化和地理位置在底层人民中取代了血缘,成为了划分利益的主要依据。

当然,血缘并未消失,而是处于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一旦秩序破坏,血缘将再度成为主导。清朝时的同治回乱,是比较近的且有具体历史记载的秩序破坏事件了,在那场动乱中,活下来的汉人都是依靠血缘和宗族的纽带形成宗族部队,才活了下来。

  • 题外话:无论是抗战还是解放战争,秩序事实上都远远没有崩塌。

所以在古代民族战争是极为残酷的,一般都会杀掉所有男人,掠夺所有女人,身高不足车轱辘高的孩子也作为人口资源活下来。为什么呢?因为怀孕的成本太高了,前面已经说了,文化已经取代血缘成为了划分利益的主要依据。如果是在血缘依旧是主要划分利益的原始时代,这些孩子也是活不下去的。

因为有序对无序的降维打击,所以秩序对社会务必重要。而阶级产生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国家的产生有两个背景,一方面是基于民族间利益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内部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的需要。

而这两个矛盾就只能利用一个制度来调和,这个制度就是自古以来就存在,未来也一定长期存在的东西。从此,国家作为调节阶级矛盾的东西应运而生。所以再小的国家也存在着各种阶级。再大的国家,也会有各种内部矛盾。

国家越大,矛盾往往越大,这是因为大国的体量,决定了他没有办法再通过国际战争来获取足量利益,转移国内阶级矛盾了。国家调节国内阶级矛盾的这一实质,会把一个外无强敌的大国在内部矛盾演化中彻底摧毁。

这就是大国兴衰的必然性和无解性。

而大国的兴衰的必然性,也刚好印证了恩格斯的论断。从此历史周期律,登上了人类舞台。

(注意,此处逻辑是:因为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所以当外无强敌时,大国必定兴衰。)

从此世界步入了历史周期律,只不过一般史书我们用另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兴衰往复。

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而生产力对人类人口和生活的限制,又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以至于就算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但却写成了国家史和统治者的家书。

从此,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斗争,都必须拉拢统治阶级,拉拢成功了,你才会上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小农经济,农民对地主形成人身依附关系,所以所有的农民起义军最后都会变成新的地主阶级。而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在过去生产力发展迟缓的大环境下,拉拢统治阶级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利益。

社会财富从哪来?马克思指出,社会财富从人民的劳动中来,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所以方法清晰直接:“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反正劳动力可以增值,百姓的钱刮完一后,还会再长出来的,因为人民群众会劳动。但豪绅的钱不行,豪绅的钱刮一遍以后就没了。所以古往今来,阶层滑落的豪绅也不少。

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一个县志记载,古代平民一代人的绝户率是百分之十。这就是穷不过三代的意思,穷人没有后代。那人口还在增长呀,从哪补的?从阶层滑落的豪绅那补。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的意思。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一切大型斗争最后都会沦为拉拢统治阶级的斗争,东西方,都一样,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中国是地主阶级,西方是奴隶主后来是骑士阶层,本质也是地主。后来,统治阶级成为了资本家,其实他们多数还是地主的后代。

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往往是大国,从内部毁灭。有的人就以为,只有东方有历史周期律,西方文明更加优越,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对于西方来说,也有历史周期律,而这个周期律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西方国家很小,国际斗争的矛盾依然可以掩盖阶级矛盾,所以西方的历史周期律的反映形式是民族的兴衰。所以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了五千年,西方则不然,民族更迭极为快速。西罗马灭亡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方上层皇室的联姻,可以证明这一点。

历史周期律有多可怕呢?这里给大家放一个答主的链接: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 豆子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213

这里的屠城其实是很普遍的,每一次改朝换代农民起义都发生过无数次,清朝并不特殊。

而统治阶级在做什么呢?在搜刮民脂民膏。此处建议大家看明史,会对贪污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明清朝离现代较近,留下的记载也更加具体清晰,而且更加容易脱离宏大叙事而看到芸芸众生,并不是因为笔者对这俩个朝代没有什么看法)

从此,一个体系形成了——人民创造财富,剩余价值满足统治阶者地主和官僚的开销,地主官僚为了防止阶级滑落无所不用其极,因为他们知道阶级滑落的后果,所以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的向下夺取财富,而不顾苦难大众的死活。在这个过程中,伪善和贪婪,成为了统治阶级的道德。当财富——土地或者资本夺无可夺时,人民再也活不下去了,秩序崩坏,历史进入下一个周期。

这种情况一直就持续了几千多年。

直到1917的一个夜晚,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永远回荡在了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这一声炮响的意义,不是简单的社会主义开始取代资本主义那么简单。

苏俄的革命的第一步,是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给了全世界的统治阶级的耳光:他们没有像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政权一样,去拉拢国内的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满以为这是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政权,等着他们来对自己让利,但布尔什维克却没有这么做。他们先使耕者有其田,消灭地主阶级,又搞公有制,消灭资产阶级。可以说世界的统治阶级,拼尽全力想要消灭这个新生的政权,但却失败了。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政权建立起来,并一步步向世界蔓延,如同熊熊烈火一般。

上述语言可能过于感性了,理性地说,有人说苏联残酷,几千万人头落地,这不假。

但是元末,明末,清末,布尔战争,一战,二战,死的那几千万人,就是统计数字了?

苏联内战,搞大清洗,还有乌克兰饥荒。因为社会主义政府往往是全能主义政府,所以人们总是很容易把这些问题和政府联系起来。当然,我们也承认,过去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也有很多的不足。这个问题,讲的人很多。

但资产阶级最高明的一点在于,他们虽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永远擅长转移问题,这个讲的人很少,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间接的影响他人。

比如二战,大家都认为是希特勒的错或者德国的错,其实完全不是。没有希特勒,没有德国,二战一样会爆发,只不过阵营不同而已。二战爆发的根源是因为世界主要强国无法解决内部问题,纷纷而对外扩张的结果。

黑暗的三角贸易,是殖民主义者挑动非洲部落内斗的结果。西方国家对非洲输出枪炮和宗教,挑动部族内斗,并用低价枪炮换取黑人俘虏。

颜色革命,是西方经济殖民的结果。利用科技高地,进行经济侵略的结果。


古往今来,西方模式解决一切内部矛盾问题的思路在于:创造大量的外国二等公民,掠夺他们的财富,解决自身的危机。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西方帝国,都一定会有大量的二等公民。

这就使得当矛盾积聚的时候,火药只会在本地爆发,不会波及国家的核心。

罗马帝国时代,对外扩张,建立万神殿,其实真正的核心只有罗马公民。罗马帝国的维系,依靠的是帝国强大的军队。

法国大革命时代,拿破仑帝国疯狂的掠夺他国的财富,本质上也是为了满足国内的资产阶级和军队的利益。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他国被掠夺的外国民众根本不可能支持他。

工业革命时期,大英帝国掠夺殖民地的财富,获得劳动力。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代表资本主义走向了一个新的道路,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时代,利用科技先发带来的组织力优势,进行经济侵略。

这种经济侵略相对过去来说,更为仁慈,因为他的目的是割韭菜,要钱不要命。

西方成为世界的科技高地吸血落后国家,落后国家的上升通道指向西方。落后国家的群众想过上好生活,就想方设法地移民。

你想过上好生活,就要去美国或者西方打拼。当内卷的尽头是美国时,精英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维护美国的利益,从而维护了美国的全球舆论优势。

这就是美国模式:吸血第三世界国家,将内卷和矛盾转移到其他国内的二等公民身上。

而二等国家的底层人民没有文化则没有能力进行有前途的造反,一旦造反无组织无先进思想,必然走向极端化,反而又会处在道德低地

此时美帝国的罗马式世界的被经济侵略的国家统治阶级,会有两派,一派是本土派,依托本国人民形成的利益集团,上升通道在国内,一般会与本地的官僚,宗族绑定。一派是国际派,上升通道指向西方。

西方掐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苗子,吸血其人才和资金,这种行为俗称割韭菜。对于大多数真正的精英来说,被掐走就是美国人了,不会为自己的祖国说话。留下的人没有能力向前走,因为没有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两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化他们的,表面来看,是不同的上升通道,根本来说,是财富的直接来源不同。当然,根本来源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人民的劳动所得。

这一根本来源,决定了一个历史的趋势。西方转移矛盾,使得颜色革命的怒火会指向本土派构成的集团。但本土派政府倒台之后,带来的秩序崩坏会造成韭菜的损害,使得西方在下一轮经济收割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利益缓解自身的矛盾。同时,失去依托的人民只能背井离乡,本土派的失衡会带来战乱,同时会使得为了谋生路会产生大量难民,难民危机是国际派带来的必然后果,而这会进一步引发西方的国内矛盾。

西方的内部矛盾,就是东方的外部机遇。


在中国,衍圣公的香火传了几千年。

在西方,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就有丘吉尔家族,罗斯福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有句话说得好,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门”户私计。寒门也是门,门阀也是门。只有普通人啥也不是,你别以为你是寒门,你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福分。在旧社会你只能“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夏日炎炎,这是一种福分。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革命总会死很多人,这个讲的人很多。

而苏联革命的区别在于,他们当初是唯一对于旧势力几乎斩草除根的,而斯大林更是一切有产者的噩梦。正因为如此,苏联的内战才如此残酷,尼古拉一家才不得不死。

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程度,这个程度已经足以使得世界成为一个崭新的世界,列宁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生产力足以支持一个新的起义军,绕开统治阶级,而仅仅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夺取政权的世界

后来的列宁斯大林时期,无论是苏俄内战还是大清洗,最大的支持者都是民众。哪怕极端反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大清洗最大的支持者是人民,“只不过人民都被蛊惑了”。

具体一点来说,这个生产力体现在哪里呢?

拿中国革命来举例子,中共早期工人阶级出身的优秀干部,多来自于印刷工人,因为他们不仅是工人,艰辛劳苦,更重要的是,他们认字,有文化基础。

其次很多优秀干部战士都来自于工人农民。工人从事工业生产,他和农民不同在哪?我说几点,首先是组织力。工业生产不是一家人能完成的,必须要把工人组织起来去做事,所以工人阶级天然容易被组织动员。其次是很多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有一身力气和技术,所以要想好活就要对大千世界保持一定的关注度,才能知道哪里有活干,所以比农民更了解世界,换而言之天然有世界观。当然,教员也说过工人有革命性,中国工人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毛选里都提过很多次,就不讲了。

而这些东西都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才会出现。工业革命带来组织度。同时资本家为了赚钱,必须普及教育,于是也带来了知识文化的下沉,使得无产阶级能够清晰的认识世界。印刷工人就是个例子。

教员说,苏联手中的“两把利剑”,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而赫鲁晓夫把后者给抛弃了,前者也扔的快差不多了。


所以,布党的关键就是不妥协。只依靠人民群众,就必然要代表他们的利益。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秩序的建立依然需要管理层和经营者,谁来管理?列宁给出的答案是所谓的人民先锋队,但是你怎么保证先锋队不变质?

斯大林的答案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构建联系,比如“个人崇拜”其实就是这个目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必然会有盲目性,所以任何群众运动都一定会有矫枉过正的情况出现,因为人民群众的信息和知识都太少了,必然会导致主客观不统一,而主客观不统一的问题一定会导致任何运动执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且几乎无解。这是全面的群众运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斯大林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布党将教育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苏式教育从此应运而生。而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用最低成本最快速的方式,让你尽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重点在学而不是创造,管他什么快乐教育,先学会再说。所以苏联的数学,和俄罗斯人民的审美至今都处在极高的水平,这是斯大林的政治遗产。

而列宁时期苏联兵败华沙,却他们意识到,世界革命时机依然没有到来,基于地理和民族划分矛盾事实上依然可以盖住阶级矛盾。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于是,一国社会主义论从此成为主流,斯大林开始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甚至喊出了“大俄罗斯族万岁”的口号。

但是斯大林虽然迎合了民族主义,却仍然是代表苏联大的民族中无产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也迎合一下官僚集团,官僚集团堪称豪华的特殊待遇就是斯大林确立的。

这也是后世关于斯大林是否是共产主义者的争议核心点之一,尽管斯大林却又用内务部等机构加强自己的权力并相对削弱了官僚的权力。斯大林时期,在权力上,没有向任何利益集团妥协太多。

但是随后的赫鲁晓夫却开始向军政集团妥协,放弃放手发动人民群众。赫鲁晓夫脑子不清醒,种下祸根而不自知,不读书,也搞不懂苏联的共产主义理想到底是什么,更搞不清楚自己的权力来源,后期担心军政集团的做大,就打压了朱可夫代表的军事集团,于是赫鲁晓夫就下台了。

为什么苏联修了?因为从赫鲁晓夫时代起,苏联居然也开始搞二等公民了,开始吸血东欧,当然吸的量和美国那是比不了,但也开始吸了。

勃列日涅夫向官僚集团妥协。勃列日涅夫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是对官僚集团不闻不问,于是他能够一直干到去世为止。

妥协之下,苏联于是步入历史周期律。

这一切从对利益集团的妥协开始,更从放弃依靠人民群众的那一刻开始。

正如中国几千年来变幻的那样:迎合地主官僚阶级,迎合到最后,无可迎合。因为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但各个阶级人口却还在不成比例的增长,又没有发展产生的增量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发展,往往能解决一切问题。因为发展带来的新的利益,既可以稳住国家的各个阶层,也可以创造新的势力,为改革提供可能性。

禁止军队经商过程中的斗争,似乎也利用了这一增量,握住发展的增量,你就有极大的经济牌来让你在政治官场纵横捭阖。

戈尔巴乔夫时期是个蠢人,更搞不懂自己的权力来源,甚至还说过这种话:

他想改革,想改变利益的分配。改革就是动蛋糕而戈尔巴乔夫却又没有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改革,反而加速了妥协。

没人支持的戈尔巴乔夫就失势了。秩序重建,会凝聚新的共识,划分新的团体,分配重构统治阶级,进而划分人民。苏联解体了,成为了一众小国。

统治阶级摇身一变,继续统治着人民群众。

而苏联解体的本质,就是赫鲁晓夫时期起对利益集团不断地妥协。到最后,没有什么东西可给了,利益集团就会天然的向下夺取人民的财富,就像中国历朝历代一样。苏联信了西方那一套,从赫鲁晓夫修正的那一刻起放弃了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就注定只能通过不断地妥协,才能拉住统治阶级,并逐渐的失去自己的一切。


大家也能看出来,这篇文章详略有些不太合适。但是有些内容涉及的世界观很大,没办法写在一篇回答里。也有很多内容展开写可能就会太敏感,不合适说出来。所以大部分内容就到此为止,不会拓展。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须把腐败分子,从国家栋梁中彻底清除光,否则,一旦外力来袭,一夜之间大厦倾覆。


user avatar   han-hai-40-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叶利钦所做的所有正确的事中,其中之一就是把原苏联作协给解散了,让这帮文人自食其力,接受自由市场的洗礼,只在出版权和审批权上把关,原先苏联作协养着他们的时候,整天叫喊全面西化个不停,出去后一个个鬼哭狼嚎,被迫转向关注斯拉夫民族的个性。这帮文人养着是没用的,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甚至走向反面,就得让这帮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人去接受自由市场的洗礼,只在审批和出版上把关就行了,拿养他们钱去养科学家和工程师,收效更大。

还有媒体平台是不能开放的,无论是纸质报刊,还是网络平台,必须保证牢牢掌握在手里,红线必须操之在手,可以允许有不同意见,但绝对不允许当反贼,即使是反对派,也得要是忠诚的反对派,用公有资本去控制媒体是更高明、更隐秘且有效的做法。

还有一点,把量化的KPI拍到官僚的脸上,当做晋升的重要依据,让他们找事干,别整天有得没得,苏联的官僚就是太闲了。其中要加上属地人民满意度这一项指标,这个就是几个程序员就能搞定的事,在官网上,搞个实名注册,匿名投票的界面,又不难。


user avatar   tai-lun-cheng-jie-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是苏联解体30周年。


这个话题太庞大了,我只挑几点吧。


第一点,知识分子不可靠,这些人为了争权夺利什么事都干得出,“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不是假的。

1983年的苏联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俄罗斯联邦有232人参与竞选(俄罗斯选举代表总数是645人),有72%的知识分子在这场选举中获胜。

在俄罗斯的645名代表中,知识分子占28%,党和政府官员占21%,工人占16%,企业管理人员占14%,农民领袖占13%,农民占8%。

城市地区知识分子占当选代表的37%。

1989年4月4日,选举结果公布,代表中知识分子占到了20%。

1991年6月,美国苏联问题专家对苏联精英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在对中上层官员73人,包括军官、企业领导、莫斯科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外交官、经济学家、知识分子、新闻记者和独立党领导人所作的调查显示,赞成资本主义占76.6%,赞成民主社会主义占12.3%,共产主义或国家主义占9.6%,其他占1.4%。

以萨哈罗夫、索布恰克、沙塔林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对西方民主疯狂的吹捧迷恋,对苏联的体制极度攻击。

卫国战争期间,萨哈罗夫作为物理系学生,躲过了战争,在后方从事研究;

1975年,萨哈罗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西方国家可以有核弹但苏联不能有核弹”;

1986年,戈尔巴乔夫好心的解除了萨哈罗夫的软禁,他扭脸就跟叶利钦一起围攻戈尔巴乔夫;

在这次选举中,萨哈罗夫落选,是戈尔巴乔夫点名允许他“被选上”;

这次选举后的会议上,萨哈罗夫公然要求修改苏联宪法第6条,废除苏共的领导地位。

看看,谁对他好,他骂谁。

斯大林不让他去前线扛枪,让农民和工人去前线,他扭脸骂斯大林;

戈尔巴乔夫好心把他解除软禁,他扭脸攻击戈尔巴乔夫“不够民主”,真要是比民主,你TM还能被选上?

戈尔巴乔夫让他从落选硬是选上,他让戈尔巴乔夫滚蛋;

苏联给他颁发“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相当于打仗才能得到的“苏联英雄”,给他高级干部的待遇,他喜欢诺贝尔和平奖。

斯大林的俩儿子都上前线玩命了,您倒是觉得自己不够“公平”?

啥叫吃谁家饭砸谁家锅,这就是。

萨哈罗夫也不配和朗道相比。

论胆量,朗道敢在30年代就反斯大林,敢反李森科。

萨哈罗夫在1960年才开始敢反苏联,那会苏共二十大都结束4年了,斯大林的影响早就被清除了,您这会倒是有勇气站出来了?知道玉米帝和苏勋宗不会杀你了?

朗道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苏联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主义者。

1931年,玻尔、卢瑟福、泡利等物理学大牛希望留下朗道,朗道却坚持回到苏联,参与建设。

朗道反对的是斯大林本人,反的不是苏联,就连贝利亚都为朗道作保,1946年在贝利亚的担保下,朗道仍然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

这就是民主派知识分子的“骨气”,建设国家你不干,撒泼抱怨都有你。

朗道反斯大林,是因为他个人认为斯大林做的不够好,连贝利亚都肯保他;

萨哈罗夫反苏联,是想要权力,想让国家毁灭,为此可以出卖任何利益。

总而言之,和底层劳动人民相比,知识分子不懂什么是生活,往近了说,国产剧的编剧们连外卖员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知道;

和政府官员相比,知识分子缺乏对国家的忠诚和办事的魄力,他们既胆大又懦弱,胆大到什么都敢干,却懦弱的不敢承担责任。

正如《是,首相》里汉弗莱的那句话,“他们总是跪在地上,却挥舞双拳”。


第二点,议会制下,一些政客为了选票,出卖国家的利益可以完全无底线的,“民主”的双标随便玩弄。

还是1989年的苏联人大代表会议,542名最高苏维埃成员是从2,250名代表中差额选举产生的,叶利钦、萨哈罗夫、波波夫等民主派候选人落选。

然后,这些民主派就开始发狂了,民主选举没选上他们,那就是不民主。

1989年5月25日,第一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开幕,2,200多名代表各抒己见,发表议论、大喊大叫。

有的代表为了向自己的候选人表明自己工作积极,长时间地占着麦克风,不知何去何从的人代会也让群众觉得不知所措。

他们说代表大会上有一个富于挑衅性的和被操纵的多数,民主派甘愿支持主张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的分离主义势力,不时有人叫嚷要求主权、成立独立国家。


第三点,配合第二点,“民主派”从不尊重真正的民意。

1990年,苏联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

32%的人认为应该选择以美国为榜样(1989年是28%,1991年是25%,1992年是13%);

32%的人选择日本为榜样(1991年是28%,1992年是12%);

17%以德国为榜;

11%以瑞典为榜样;

选择中国为榜样的只占4%。

这是个多选题,也就是说,最多只有32%的人认为苏联有大问题,应该学美国,而且在真的解体后,支持的比率断崖式下降。

1991年3月17日,14,8574,606名苏联公民参加了全民公决,占公民总数 185,647,355的80%。

这个就是比较出名的“苏联全民公投”

其中肯定回答者为11,3512,812人,占76.4%;

持否定意见者32,303,977人,占21.7%;

还有2,757,817张票无效,占1.9%。

数字比较大,我简单说下,1.85亿人的苏联,1.48亿人投票,1.13亿人赞同保留苏联,3千万人反对保留苏联,2.7千万人无效。

两次民意调查,苏联人民绝大多数都赞同保留苏联,就这种情况下,民主派
“民主”的解散了苏联。

你们声称自己是民主,代表人民,那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你们真的尊重了么?

你们代表的人民,是西方国民人民,还是苏联人民?


第四点,经济私有化,好听点叫“市场经济”,难听点就是培养寡头。

苏联官员转向了经济领域,国有资产和党的资产开始实行股份制,一些人依靠旧的官职成了掌握财富的“新俄罗斯人”。

1989年1月1日,苏联有银行43家,到1990年1月1日达到了224家,1991年1月1日达到了1,357家。

这些银行成了变现和逃避国家监督、抽逃企业资金的工具,他们逃避国家监管,政府要对之进行管理,他们就宣称政府在动用行政手段。

1990年和1991年,一个新的私人资本主义集团形成了,他们主要通过和外面世界的联系逐渐富裕起来,他们对亲资本主义联盟饶有兴趣。与正在形成的亲资本主义改革方向的任何偏离,不管是转向改革的社会主义,还是企图回到改革前的体制,都将威胁到他们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的根本。走向资本主义对他们的新兴交易的存在是必需的。

在商品短缺和财政不平衡的条件下,这就使得企业领导人和那些监管合作社的人都能获取不菲的收益,许多被列入亿万美元富翁名单的俄罗斯人的财产正来自这一时期。

物价问题成了政治斗争的一个领域,报刊上掀起了反对价格改革的运动,在“不许动物价”这个口号下的民主派,短短几个星期内,社会舆论就转向了坚决不同意对价格和价格形成进行改革。

民众的货币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没有相应上涨,导致了消费品销售体制的崩溃,商品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1991年7月,布什访问苏联,西方同意在1991 -1993年,每年给苏联150亿到200亿美元的贷款。

条件是苏联要切实进行改革,包括实行私有化、放开价格、减少工业补贴,卢布可兑换等。

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西方对苏联内政的指导,经济上采用了美国的“哈佛计划”,在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情况下,全面放开市场,取消对西方的贸易限制,使西方消费品迅速占领了苏联市场。

好好想想那些吹捧私有化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吧?私有化肥的是你么?你算老几啊?

民主派给你多发点钱,引发物资亏空,他们是有专门的补贴和专供资源的,你有么?

最后奇货自居的是谁?是你么?韭菜有点觉悟行么?

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纵然不是完美的,这我不否认,但肮脏的市场经济下,韭菜连那点底线都没有了。


第五点,在维尔纽斯事件,819事件,“炮打白宫”中,苏共保持了最大的仁慈和良心,民主派却随意动用屠刀。

1990年的维尔纽斯事件中,事实脱离苏联的立陶宛,因为经济上断绝了苏联的援助,导致物价飞涨,民众又开始怀念苏联。

当时并未撤出立陶宛的苏联空降兵进入维持秩序,支持立陶宛独立的“萨尤季斯”故意伪装成苏联军队,从楼顶向民众开枪,杀害了14人,打伤了500多人,最后栽赃给苏军士兵。

819事变中,国防部长亚佐夫迟迟不忍心出动军队攻打“白宫”,因为那里有5万民众,尽管他们都是民主派的支持者。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副总统亚纳耶夫,这些保卫苏联的人,因为实在不忍心对同胞下手,最终遭到了失败。

负责攻占“白宫”准备工作的是卡尔普欣领导的“阿尔法”小组,他们很清楚,可以攻占“白宫”,但以后怎么办,于是他们决定不执行这个命令。

两年后的1993年,俄罗斯总统、曾经的民主派领袖叶利钦,先是违宪解散了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等叶利钦的反对派行动的时候,叶利钦用坦克火炮炮击“白宫”,至少187人死亡,437人受伤。


最后一点,放弃自己的意识形态,等于引入别人的意识形态。

戈尔巴乔夫不断的否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时候,美国趁机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全世界的推销“普世价值观”和“世界主义”。


我以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第一书记波洛兹科夫的谈话作为结束吧。


user avatar   UMingG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卖国不是不可以,但至少也要像韩日那样卖出个好价钱,像苏联这种零元售卖国,美帝都不愿意买,只想让苏联带着整个俄罗斯去死的情况,宁愿死顶着也别想着投降。
  2. 小布尔乔亚伤春悲秋是常事,小布尔乔亚在哪都伤春悲秋,无论你怎么做他们都会找到可以伤春悲秋的点,因此一开始就不要想着拉拢他们。但如果真的有履历漂亮前途无量的模范军人开着艘护卫舰就预备重演阿芙乐尔故事,就要反思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3. 愿意做实事的人是宝贵的,就算他们干了错事受到了巨大的争议,也要保护他们。尤其是当他们是听候领导人的命令而行动的时候,在事后甩锅给他们会导致他们在愤怒之中站到你的对立面。比如说把在阿富汗流血流泪(不说他们做的事情是否正义)的中高级军官宣判为“要为非人道主义行为负责”而撤换他们,或者把领导人指令镇压的格鲁吉亚事件甩锅给执行人亚佐夫将军,只会导致指战员在需要的时候冷眼旁观,甚至像塔曼师一样陪着叶利钦保卫白宫再炮打白宫。
  4. 同第二条,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是不可拉拢的,如果他们吃不上统战粮,他们可以找到你的任何污点大张旗鼓(没有污点就制造污点),然后帮他们精神祖国百般遮掩。比如说在美国发生摘除难民子宫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的时候辩解说:“这算啥的”,全然不顾他先前提出来的“屋千蟑”理论。如果他们吃上了统战粮,那他们也会时不时出一本XX日记整个大活,对于后者应该让他们像苏联解体后的被叶利钦停发统战粮的作家协会会员们一样接受自由市场的淘洗。
  5. 可以放松对作协作品的审查,省得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书卖不出去甩锅给你,给他们的书出版行方便,但是版税直接和购买量挂钩,不设保底。臭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到最后不跑到欧美吃他们的统战粮就要自己找点事情做,一有事做他就不再是臭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了,而是光荣的劳动人民。
  6. 统战要有度,统战到最后基本盘都给丢了属于因小失大。统战统一半属于芝麻西瓜一起丢,鞑靼人车臣人乌克兰人波罗的海人都觉得自己被俄罗斯族害了,俄罗斯族觉得自己被苏共害了,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亏。
  7. 一个连人民的厕纸自由都保障不了的国家确实是没有资格继续存在的。然而没有厕纸自由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体制问题,而是工厂大多都陷入了停工甚至倒卖国有资产的困境。引入自由市场实际上只会加剧停工和倒卖国有资产。
  8. 赫鲁晓夫的全民党看起来很美,但同第六条,统战要有度,统着统着把自己变成统战对象可不是好事。
  9. DIRECT RULE FROM МOCKBA。给官僚们找点事干,不要提出那种假大空的虚无号召,要把政绩KPI的衡量方式拍到他们脸上,官僚们的唯一工作动力就是KPI(带来的升迁)。
  10. 如果宣传部门已经垃圾到自己都不信那一套了,那就早点开始整点人民喜闻乐见的。没人不喜欢场面宏大的《战争与和平》或者把普京都动员的心潮澎湃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拍不出这种传世经典就整点大家爱看的,车枪球嘛。如果宣传部门已经垃圾到车枪球都拍不好,可以有限度的交给政治过硬的私人企业来拍。
  11. 对于外国电影,要大量进口烂片,并以高票价放映,为俄罗斯人建立起进口片=高价烂片的条件反射。天天进口超级英雄或者名作经典,俄罗斯人只会拿这种顶层作品使劲和宣传部门生产的什么玩意儿比较,高下立判不太好,要找点水平相当的。
  12. 同第十条,文化产品最重要的属性还是意识形态属性。如果已经垃圾到连个政治过硬的私人企业都找不到,别想了,直接封杀吧,文化战线就算直接承认失败了。但承认失败不等于投降。
  13. 干部筛选要找实务岗一步步披荆斩棘杀出来的干部,对于那些靠统战排位赛BUFF或者派系运作上来的干部不是不可以用,但必须保证有实权的干部都得去边疆区或者更基层的地方转过一遍。
  14. 干部有主张不是不行,干部主张拆了苏联就是不行。
  15. 干部对生活有要求很正常,干部贪腐被依法判决了也很正常。
  16. 干部刷KPI应该鼓励,刷KPI过头了应该修补KPI条例并客气地予以批评然后给与实质奖励。KPI是官僚制度的唯一动力。
  17. 搞精神病院甚至古拉格真的很不体面。不如和和气气的把反对者抓起来关个七天(这也主要是帮他们凑一下政治庇护的要件,可以给很好的待遇,让反对者产生足够的落差感)再帮助他们去美国寻求政治庇护,当在美国的俄国反对者超过两百万,华盛顿就会开始考虑统战成本的问题,会削减他们的福利待遇,然后反对者们就不跑了。来去自由总是很重要的,不然总有人会产生自己在俄国是被求着留下来而不是润不掉的错觉。
  18. 对于已经成为英雄的反对者,可以适当揭露其生活方面的腐化(一般都挺腐化的),或者生活作风不好(一般都挺不好的)。如果他的生活并不腐化,生活作风也很好,反思一下他是不是真的喷对了。如果你觉得他喷错了,又找不到攻击他的点,按第十七条处理。如果他打死都不走,说什么要为俄罗斯祖国献身,他是索尔仁尼琴,接受他的批评然后利用他攻击一些生活奢靡,需要清除的腐化内部人员。
  19. 如果已经下令开始自由选举,各种奇奇怪怪的组织都在地方建立起来而且参选,那么就让苏共用压倒性的财力参选,作弊也无妨,只要不升级为暴力事件那大家都会挺体面的(反正你正规途径选赢了他们也说你是作弊)。但不要胜者全拿,分润一点无关紧要的头衔给反对派领袖,全力配合实践他们的施政纲领,选择性执行化为己用,行政机器在手上,一个部长太无关紧要了。
  20. 把马列主义(哪怕是极简口号版)用子弹(比喻义)打进每个人的脑子里,让他们就算反对马列主义也被迫使用马列主义的工具,加强社科教育,做到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马哲教师。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我是,三年级学生玉米晓夫,是来监管你们的!

在社会主义阵营,我们苏联,是你们最好的,老大哥!

你们有不懂的事情,可以问我们,我们会亲切地告诉你们!

现在,请大家做自我介绍!从你内儿,开始!


波兰:是!克罗斯诺县,比亚沃布热加中学学生,波……

苏联一众小弟:没有劲儿!根本听不见!

听不见!再说一遍!重来!

这么小声还想打冷战!

波兰:是!东欧中学学生,波兹南!


苏联:好,下一个儿!

匈牙利:考波什堡!考波什堡中学!伊姆雷!纳吉!

苏联:好,很有精神!下一个儿!(同时示意小弟下课后把他给做了)


中国: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大家知道)。

苏联一众小弟:听不清!根本听不见!声音太小!重来!

苏联:怎么?!你没听见吗?!

苏联一众小弟:眼睛别往别处看!不准东张西望!你那是立正的姿势吗?!

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说听不见,就是听不见!重来!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想和你开军舰!(摔)



如果是从国家角度反思,感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苏联不会讲故事和立人设。

国家,尤其是大国和强国,绝对不能轻视软实力的作用,不会讲故事和立人设是不行的。

苏联输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文化领域自废武功。

没有软实力,就对内凝聚不起来,对外也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冷战很大程度上只是苏联输了,而不是西方赢了。

导致这种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西方在讲故事和立人设上比苏联真的是高太多了,以致现在某些时候都把他们自己人给忽悠瘸了。

苏联在文化领域是有成绩的,但它偏科高端文艺,却轻视大众流行文化的创造和推广,导致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西方流行文化前竞争力反而不占优势,导致现在一些网友“气突苏”,甚至成为“精苏”的原点是《苏维埃进行曲》,而不是某首真正的苏联歌曲……

同时,它还对外大搞帝国主义沙文主义那套玩法,不时拿邻居达瓦里氏们开刀,“导师”和“慈父”的形象不攻自破,把原本的老大哥形象越描越黑,更不用说即便它不自黑也有自有西方在外边拱火。

到这时再说自己能代表人类的未来,能实现远大理想,根本就没多少人还发自内心相信了,归根到底,人们向往和喜欢的是那个普通人能当家做主,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理想主义国家,而不是又一个“帝国主义列强”……

于是不知不觉间已成了孤家寡人,朋友们渐渐远去,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苏联自始至终都不缺乏硬实力,但那种叫做“理想”的东西,却很早就失去了,把《国际歌》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只是一个注脚吧……




        

相关话题

  列宁创造《火星报》的时候,是以出售的方式宣发?还是以白给的方式宣发? 
  为什么俄罗斯不在苏联解体时收回克里米亚? 
  乌克兰总统宣布与俄罗斯断交,俄外交部表示遗憾,接下来乌俄局势会如何发展? 
  苏联被美国和平演化渗透时 克格勃在干什么 没有一点行动和反应吗? 
  是否绝大多数原华约国家都没有获得自由前的生活水平?如果是,是不是最大的讽刺? 
  苏联的地铁站都是怎么命名的?原因何在? 
  东欧剧变时,苏联为何不出兵? 
  为什么1991年乌克兰可以独立而1994年车臣不能独立?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了多少损失,要赔偿多少钱? 
  如何评价俄罗斯当年的“休克疗法“?到底是被西方忽悠,还是自己犯傻,稀里糊涂的饮下这杯毒酒?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各方面都应该是世界第一?
下一个讨论
G7对15%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协议达成协议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