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个P
这是长春光机所生产的高精度中阶梯光栅 ,每毫米有6000道均匀的刻槽, 刻槽间距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加工时仅仅是高级工匠手的温度带来的误差就足以破坏光栅的一致性了
完成它的是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系统”
大型望远镜和空间光学系统的反射镜片,一般用铝、铍或者碳化硅制成镜坯,然后用高精度磨床将其磨成所需的形状。
下图是长春光机所研制的4m直径碳化硅镜坯
下图是人类空间光学的顶级造物,预定于明年十月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6.5m铍反射镜,放在这里作为镜片加工完成的例子
不管是吉林一号、高景一号、地球之眼这样普通的遥感卫星,还是NRO的锁眼侦察卫星,亦或是披着遥感X号或高分X号马甲的某些卫星,当然也包括上面这块将要运行于拉格朗日点的太空望远镜,他们不分中外不分高低贵贱,镜片加工精度都至少要达到他们所使用光波长的十分之一这个量级,也就是约20nm,有的还要更高,比如NRO的丢仓库的垃圾镜片都能让NASA捡去当宝。而这20nm的误差,仅有高级工匠眼球上的50个水分子宽,比工人手指毛细血管搏动时的尺寸变化还要小得多,而且工件需要加工成的形状不是平面而是抛物面或者为某些用途精心设计的复杂曲面,你让个人来加工试试看?
神他喵的机器达不到,手工最精准(╯°口°)╯(┴—┴
最后放个上帝也无法手工加工出的零件
GE高精度3D打印一体式燃油喷嘴,注意这是展示品,真货是内部形状相同的封闭结构
===============================================================
其实手磨透镜或者反射镜没啥问题,1958年天朝还出过一本书《天文爱好者的望远镜》,还有本儿童书《怎样自制天文望远镜》,从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到伽利略的望远镜的镜片也是手磨的,只不过手工或者半手工远远无法达到这些卫星主反射镜的精度要求罢了
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
从对的角度来说,其实所谓“匠人”的日本工业领域的角色就是如此,不仅在机械打磨、装配方面,甚至还在电子领域,日本的部分军用的芯片电路是人在显微镜下制造出来的。在开发领域过去也有很多这样的匠人,比如说科研和测试开发用的很多电子电路由于只需要几片十几片,无法采用非常先进的设备制造,而普通制造方式故障率又高,所有有不少拿着手提箱的老专家,科研单位打电话请来之后在放大镜下面默默地焊接电子电路,我看过这个质量真心赞。这个工作在十几年前各大科研机构攻关自主开发柴油机/汽油机电控系统时候蛮多的,现在比较少了。我在技术评审一些很老的企业的时候,很多零部件需要考虑动平衡,然后就有完全参考动平衡机的动量偏置后纯靠手感打孔平衡的老师傅。
但是反过来说,千分之三毫米,其实也就是3u,在汽车领域虽然算高,但也不算是什么特别高的精度。高速旋转的摩擦副表面如果采用了超精磨+抛光带的话,圆度一般在4-8u左右。而下图是目前我生产控制中最高的形位公差要求:
谁来手工挫一个我看看?(而且是PQC值哦,一年你要挫一百多万个哦)
接下来我们说这个图片:
我觉得这个照片应该是摆拍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