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上朝前有太监甩鞭子,这是什么意思? 第1页

  

user avatar   jie-zh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这是一种名为“静鞭”(又称鸣鞭)的仪式,最早起源于契丹民俗,以鞭“驱鬼”,在唐末以及五代十国之后,开始仪式化,成为皇权专属的仪式之一。清朝延续各代的仪式,有了更为详细的静鞭仪式,目前这种“静鞭”仪式已经在国家级别的正式场合“废除”,然而依旧残留在不少满族歌舞之中(比如三鞭舞)

静鞭这个仪式,是延续千年的“旧礼”,主要是由专门的“静鞭官”,鸣鞭三声(也有十几声的时候),表示肃静。在大型朝会、登基大典等重要场合,都会有专人鸣鞭,以示庄重,而且历史源远流长。

首先,要知道“执鞭官”在中国大地上由来已久,真是“历史悠久”的仪式之一,至少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周礼·秋官·条狼氏》

然而,不要看《周礼》地位很高,但是这个时候执鞭官据推测应该是开路用的,并不会有后来仪式性的“鸣鞭”。

根据《论语》的记载,这个“执鞭官”应该地位比较低下,而且秦汉时期,这个仪式并不是很普及: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 述而》

《论语》中这一段,侧面正面了执鞭人员地位之低,而周代之后,这种仪式也并不盛行。然而,后世研究“鸣鞭”仪式起源的时候,还是愿意追到《周礼》的时代


真正“鸣鞭”再次出现的时候,是唐末到五代十国的时期,这种“仪式”其实最早来源于契丹(后来的辽朝),起源于契丹人的“民俗”:

比如在《重编燕北录》这本专门描述契丹人民、贵族的生活、文化的书籍中,有以下记载:

戎主及契丹臣庶等,如见旋风时,便合眼,用鞭子空中打四十九下,口道“不克”七声。

——王易 《重编燕北录》

众所周知,在宋代因为历史原因(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和现实原因(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中用兵失误),“燕北”一直是契丹领地,这本书就是记载契丹民俗的。

这里记载的就是契丹人如果遇到旋风,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用鞭子在空中打49下,达到“驱鬼”的目的。(同时口中也得念念有词“不克”)

相同的记载,也在不同作者的《燕北杂录》中看到,也是描写契丹人的风俗、习惯的:

契丹见旋风,合眼,望空取鞭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声 。

——武硅 《燕北杂录》

即使在现代,北方地区也有“路上看到旋风,可能是鬼魂在附近的标致”这类都市传说,其源头都是契丹族的风俗,这里就不再展开。而“鸣鞭”被契丹人认为是“驱鬼”,带走“污浊之风”的首要选择,而这则民俗随后也同时上升为“仪式”,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而且很有可能是“契丹人”首创(尚无定论)。

实际上,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个风俗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甚至是“礼仪”而存在了,甚至见诸史册,比如《新五代史》有以下记载:

己未,归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于阗使马继荣来,回鹘使李万金来。

——《新五代史 晋书 高祖本纪》

这里的“高祖”指的是五代之一的后晋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即大家熟知的儿皇帝),而这里已经有明确“静鞭官”的存在了。可以说这个时候,契丹和部分中原政权,已经开始有“鸣鞭”这个仪式了。


宋代之后,“鸣鞭”仪式得到迅猛发展,并为所有中原王朝、大一统王朝采用,成为严格的“仪式”,比如在宋代已经有规制明确的“鸣鞭”仪式,记载《宋史》中:

内侍二人执之,鞭鞘用红丝而渍以蜡。行幸,则前骑而鸣之,大祀礼毕还宫,亦用焉;视朝、宴会,则用于殿庭。

——脱脱 《宋史 仪卫》

宋代鸣鞭,经常是2人,鞭鞘使用红丝,并且涂蜡,已经是非常讲究了。宋代皇帝出门、回宫或者大型宴会,都会有专人“鸣鞭”,以示庄重。

而到了元朝,这则礼法竟然也被元代的蒙古贵族继承,《元史》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仪式:

侍仪使导从皇帝出阁,鸣鞭三,升大明殿,登御座。

——宋濂 《元史 礼乐志》

元代皇帝出门、大型朝会等场合,也有鸣鞭,而且明确是三声。这比宋代要明确且简化一些,宋代有些时候,鸣鞭要十余声。

到了明代,鸣鞭的规制基本有了很大发展,有了明确的“站位”等规定:

鸣鞭四人,左右北向。教坊司陈大乐于丹陛东西,北向,仪礼司设同文、玉帛两案于丹陛东。金吾卫设护卫官于殿内及丹陛,陈甲士于丹墀至午门外,锦衣卫设将军于丹陛至奉天门外,陈旗帜于奉天门外,俱东西列。

——张廷玉《明史 礼志 大朝仪》

在明代,设置了4人的鸣鞭官,主要是在皇帝起驾出宫或者大型朝会,以及接待外宾的时候进行鸣鞭,但是内容上基本和宋元一脉相承。

清代情况略为特殊,由关外少数民族建立,不过至少在满清入关之前,已经有“鸣鞭”仪式了,这一点可以确定:

丹陛南阶三级,銮仪卫官六人司鸣鞭。钦天监报时,皇帝出御中和殿,执事官行礼毕,趋外朝视事。驾出,前导、后扈如仪。

——赵尔巽 《清史稿 礼志》

这是《清史稿》中描述,这个时候的时间点是“天聪六年”(1632年),这个时候清朝还是天聪汗皇太极(清太宗),明朝也还未灭亡,而这个时候,满洲人已经开始设立6人的鸣鞭仪卫了

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个细节还是很好评的,确有良心历史剧的态度。在雍正朝,这个礼仪已经非常盛行和普遍了,而电视剧中,废立太子等重大事件的朝会前,有人“鸣鞭”以示郑重,绝对是非常合乎礼制的。

实际上,即使不研究“仪式”和“民俗学”,各种通俗小说、文人笔记中也都有这些涉及鸣鞭的段落:

驾近,则列横门十馀人击鞭,驾后有曲柄小红绣伞,亦殿侍执之于马上。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就是记录从贵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的一部文人笔记,在这部作品中,说了皇帝驾临之后,会有十多人鸣鞭。

而到了明代,所有通俗小说中,描述前代皇帝仪仗,都要提及鸣鞭的事情,包括各种现在知名度很高的历史小说和“四大名著”:

那御座又甚高,才跨上双脚,要上去,不期被阶下仪卫静鞭三响,心虚之际,着了一惊,把捉不定,那双脚早塌了下来,几乎跌倒。众宫人连忙上前挽住,就要趁势儿扶他上去。也是天地有灵,鬼神共愤,太子脚才上去,不知不觉,忽然又塌将下来。

——褚人获 《隋唐演义》

比如,隋唐演义中,记载杨广登基时候的情况,由于他“得位不正”,害死自己亲哥哥,诓骗自己的父母,所以“人神共愤”,被“静鞭”响声吓得心虚,由于失足差点瘫倒在地上,也以此暗喻隋王朝之后的灭亡的命运。

到了《水浒传》真的是“第一回”就描写了“静鞭”,翻一翻《水浒传》,开篇就是讲这个仪式的词句:

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施耐庵 《水浒传》

讲道理,说句不好听的,真的不应该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才初次了解这种仪式,通读过四大名著的话,应该都不太会有这种疑问。

如果对于语言文字不太感冒的话,建议去北京的天坛公园,现在还有类似“静鞭”仪式的表演,比较生动:

然而,目前“静鞭仪式”基本作为国家级别的礼仪,已经废除了,只存留在部分满族人的歌舞之中。我没有记错的话,1986年抚顺市市政府专门为满族一类歌舞定名为“满族秧歌”,其中舞蹈中就有“三鞭”的成分:

按今日秧歌与此微异,抵前导者反穿皮褂,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

——《奉天通志》

东北是当时女真人的“龙兴之地”,而且后来一段时间的都城——盛京,即是今天的沈阳(奉天)。部分歌舞中还有满族元素,其中这个手持长鞭的“前导者”的形象就来源于清代宫廷的静鞭官。

所以,实际上“静鞭”这个仪式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从民俗中来,成为仪式,废除之后,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民俗中去。真是应了当年孔子的那句话——“礼失而求诸野”: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诸家者,不犹愈于野乎?

——《汉书 艺文志》

这种仪式虽然已经不再被采纳,但是在民间,依旧还有它存在的“痕迹”,甚至保留在歌舞之中,看来这种在留存民间的民俗歌舞中搜寻过去仪式,确有其道理。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欢迎专注本专栏——都市传说研究:

只谈学术研究,只谈民俗学社会学含义,不谈怪力乱神,不谈封建迷信。




  

相关话题

  为什么四大家族没在台湾继续鱼肉百姓? 
  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为什么标志着专制主义的腐朽?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将军都是不得好死吗?能否举例几个安享晚年的将军? 
  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 
  新冠疫情会不会被写进历史书? 
  曹雪芹家为什么被雍正抄家? 
  故宫各宫殿满文名? 
  同样是光复汉室,为什么刘秀能成功而刘备不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在公元7~9世纪,玛雅的天文学是那个时期最先进的吗?中国呢? 
  如何看待清朝只剩一个紫荆城的领土贡献论? 

前一个讨论
你写过或者读过的,最绝情的情话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正确理解「食材熟成」的技术?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