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依据他超乎常人的知识,经验和经历啊。
因为老杨确实吃过当年的盛宴。
1954年老杨写下杨米尔斯方程的时候高能物理正在目不暇接的发现各种新粒子(如u子),被戏称为“植物分类学”。这盛况已经远去半个世纪,而且理论上没有迹象再来。
在经费方面,当年的高能加速器建设有两个目的,转移冷战核军备竞赛的疯狂投资、探索“夸克能炸弹”之类的可能性。
标准模型成为定论意味着不存在“夸克能炸弹”之类东西的想象空间了,而微型黑洞所需的能标还差得远。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基本玩不到比核聚变更高级的能源形式。完全脱离应用只剩下纯科学价值的高能物理类似宇宙学,没有资格烧掉远超一般学科的钱。
上千亿的经费投在量子计算机/芯片/航天等领域都足以造成突破性的影响甚至改变中美科技力量对比。投给高能对撞机,只为了“人类未来”吗?然后对技术禁运和星链骑脸照样一点作用都没有。
个人认为从经济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更加容易。
为了研究一个更小的粒子,投入的成本太太太可观了,而短期这个成本无法回报纳税人。有人在知乎给过不同场景下电子伏所对应的研究金额。
杨教授的最大贡献是琢磨出一套范式,而不是发现了多少微小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