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商朝为何分成「早商」「晚商」?两阶段有何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xu-cheng-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是一个好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商代政权的演变和性质。我争取用尽量小的篇幅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如你所见,“早商”和“晚商”这样的概念诞生于现代考古学中,是描述历史上商所存在的这个历史时代的年轻概念。在考古学上,“早商”和“晚商”分别对应"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也就是考古学上辨认出的商代政权中心在郑州二里岗商城的时期被称为早商,政权中心在安阳殷墟的时期被称为晚商

其中早商(二里岗文化)又被细分为二里岗上层(共分2期)、二里岗下层(共分2期),晚商(殷墟文化)被细分为一~四期,另外,在早晚商之间还夹了一个中商时代,一般认为即“小双桥文化”。

早晚商作为考古分期,主要是从覆盖地域和考古学面貌进行描述,在经历了商代中期的动荡之后,晚商和早商有联系也有区别。

当然,在历史上,历代史家也将迁都于殷的商王朝称为“殷”,也可以为这种分期方式的科学性提供佐证。

那么,早商和晚商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最大的区别在于早商和晚商文化在地理上的不同。

早商时期

我们先来看早商,目前公认的说法是约当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商族人完成了对夏族(二里头文化)霸权的替代:

代表先商的下七垣文化在成汤的带领下,由邯郸-安阳一带南下,在山东杞县和代表东夷的岳石文化合流,组成的联军折向西占领了黄河以南的二里头文化重镇——今天的河南郑州,并在此地和二里头文化对峙一段时间,此后,下七垣文化突破了二里头文化防线,平毁了二里头据点——荥阳大师姑古城,并进军至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区域伊洛盆地,二里头政权称臣,商人获得了区域霸权。

在先商文化取代二里头文化的霸权后,商人在郑州二里岗兴建大型都邑,可能就是史料记载中的“亳”,同时在二里头不远处兴建了另一座都邑级城市——即偃师尸乡沟商城,以下七垣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基底,融入了少量东夷因素的二里岗文化在很短时间里形成了,并迅速兴盛。

在早商初期(二里岗文化下层),商人首先占领了此前二里头族群建立起来的若干据点,如新郑望京楼、荥阳大师姑、夏县东下冯等,并建立起新的古城如山西垣曲的垣曲商城、焦作的府城商城等,最值得注意的是,极具开拓精神的商人南下至长江中游,建立了盘龙城古城,将触角伸向了南方。

至早商晚期(二里岗文化上层),商文化的覆盖面已经西至关中平原中部,东至泰沂山系西麓,北至石家庄、保定,南达武汉的广大土地。

与此前包括二里头文化在内的诸多文化不同的是,二里岗文化对新进入地区的影响强势而直接,在地图上标识的二里岗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遗物和二里岗文化核心区的郑洛地区都高度一致,地方文化的影响极为有限,外来的商文化和本地的土著文化泾渭分明,说明早商的征服非常急促,这些来自中原的征服者和被政府的土著居民们并没有融合在一起,而是各行其是。

商人的强势扩张造成了远古大地的许多考古学文化的重构,例如长期占据陕北、内蒙地区的朱开沟可能就遭到了来自商人的攻击并败亡。

在早商的诸多城邑中东下冯商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最能反映出商代扩张的目的性,东下冯遗址出土过若干圆形建筑基址,建筑基址内部土壤钠离子浓度异常高,显示这里是一个由山西地区(可能就是河东盐池)向中原地区转运食盐的中转站。

而盘龙城遗址则靠近中国已知最早的大规模开采铜矿遗址大冶铜绿山,盘龙城也发现了大量冶炼之后留下的矿渣,鉴于在这里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青铜铸造遗迹,考古学者通常认为盘龙城是商人在长江中游设置转运青铜锭的据点——大冶的铜矿通过水路运送到盘龙城,并在盘龙城冶炼成锭北上送往中原的郑州。

在早商时节,掌握了盐矿和铜路的商王朝异常强大,中国后来影响深远的青铜文化也在早商进入了成熟阶段,大量装饰兽面纹的精美青铜礼器在这个时期被铸造出来。

早商文化的强势扩张主要向西和向南,中原以北的华北地区是商人的老家,相对稳固,而东方地区的岳石文化在早商时期和商文化和谐相处,基本保持和平。

中商的九世之乱

中商时期,辉煌一时的二里岗文化突然中衰,先是商王朝中心由二里岗商城转移至今郑州市郊的小双桥,再在考古地层学中的“白家庄期”彻底崩溃。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在白家庄期,包括二里岗、偃师、府城、东下冯、垣曲、盘龙城在内的诸多商城在短时间内被废弃,郑洛地区由商文化的中心区域突然被冷落。

对于中商衰落的原因,传统史学认为这是由于商人贵族内讧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导致强大的商王朝中衰。而考古学家则在中商的都邑小双桥遗址中发现了商人和东夷相互残杀的证据,这座由商王仲丁坐镇的都城很可能被东夷占领过,虽然商人夺回了都城,但是累累白骨还是告诉我们,强大的商王朝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晚商与经略东夷

在白家庄期之后,商王朝陷入动乱,在这样的混乱中,商文化退往先商曾经的龙兴之地——河南北部、河南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区。在这里,邢台曹演庄、安阳洹北的殷商遗址似乎还能看到一点早商的风光。

殷墟初期,可能即是史料中说到的“盘庚迁殷”之后,混乱的商王朝才稳定下来,在这个阶段,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已经从曾经的黄河南岸的中原地区,转向了黄河北岸,其势力范围严重缩水。

在武丁时期,商王武丁主要的对手是来自西北方,可能是山西地区的工口方、鬼方等方国,而在武丁之后,商王朝和西北方国之间可能已经形成战略均势,商王朝也承人了这些方国对曾经早商领土关中和太行山地区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除了在南阳盆地仍有少数小规模的居据点之外,商王朝在南方的统治不再有重建的可能,这不仅仅是因为盘龙城在废弃,更是因为南方几个地方文化已经对早商在南方的遗产进行了整合——位于江西吉安地区的吴城文化和可能位于湖南长沙附近的古文化都已经创造除了不弱于殷商的青铜文明。

如上所说,晚商时期,殷商王朝基本丧失了对江汉地区铜矿和对山西太行地区的盐矿的控制,在这样的窘境中,成汤的子孙们开始为日暮王朝寻找出路。

在武丁与西北方国媾和之后,商人开始可以专注于对付曾经的盟友东夷,东夷们占据的山东渤海沿岸地区卤水丰富,还有大量可以作为煮盐燃料的灌木和苇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制盐业就开始兴盛。在晚商武丁之后直到帝辛时期,商王朝不断在东方用兵,晚商文化在山东中部、河北东北部、甚至江苏北部沿海出现。

在对东方进行经略之后,商文化开始在这些东夷地区扎根,值得注意的是殷商对于东方地区的经略与早商时期对西部、南部国土的经略并不一样,商文化到达这些新的东部国土之后并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纯驻军屯戍,而是在本地迅速形成了和土著居民融为一体的地方邦国,这些邦国既带有浓烈的晚商风格,也保有本地因素,例如苏埠屯类型形成就采取这种模式,这可能是晚商采取的新的统治策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西周的分封制。

在对东方的经略屡屡奏效的情况下,晚商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二里岗时期的繁荣,创造出了包括大量带字甲骨、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精美青铜器在内的殷墟文化。而长期对东夷的战争也使得殷商文化出现了大量的人祭、人殉现象,整个文化面貌与二里岗相比更加封闭和肃杀。

总的来说,早商和晚商是由二里岗和殷墟两个遗址的繁荣期划定的,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也有扬弃和丧失。




  

相关话题

  夏朝前面的虞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为什么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寿命格外得长? 
  山海经里有哪些有意思的地名? 
  周朝是蛮族吗?为什么有人说周朝是蛮族? 
  为什么几十万年前的遗迹都发掘到了,却找不到证明夏存在的遗迹呢? 
  夏商皆称「帝」,而周却称「王」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良渚文明在文献中没有体现? 
  商朝上层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吗? 
  如何评价郭静云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洛邑作为王城,为什么周王还是在镐京? 

前一个讨论
北京到上海货运列车需要多长时间?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葡西两国的殖民者在十六世纪没有趁着日本内乱在九州地区建立殖民地?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