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为首次以Mate命名平板,以及3299元起的定价?MatePad Pro反映华为哪些策略?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suan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补充点背景知识。

IDC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Q3,中国市场,华为平板出货量212万台,市场占比37.4%,超过苹果,位居第一:

第三名的小米出货量34万台,市场占比5.9%,远远落后于华为和苹果,中国的平板市场已经彻底进入了华为苹果两强争霸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华为来说,必须认真思考,平板市场到底该怎么继续发展?

在出货量数据上,华为已经超过了苹果,但到目前为止,iPad依然是平板市场的主流,其产品定位和品牌认可度显然是高于华为的,接下来,华为需要去思考,在出货量第一之后如何继续打磨产品,以寻求品牌本身的继续成长?

曾经,iPad是性能比iPhone更强的存在,同时代X后缀的处理器性能是高于非X后缀的,但价格并不高,而iPad Pro发布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在目前的iPad产品线规划中,iPad Pro 11英寸版本,即便是64GB版本,售价依然高达6000+,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最新的iPhone11,而其廉价版的新品是10.2英寸的iPad,采用的是2016年发布的A10 fusion处理器,16nm工艺制程,麒麟950相同的工艺。

老实说,这款产品发布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一台售价3000+的2019年发布的产品,却在使用2016年的处理器,其底气是什么?

缘由很简单,因为在全球的平板市场,并没有真正可以和iPad抗衡的平板产品,即便是华为,虽然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平板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苹果,但在高端平板市场,依然是无法和苹果相比较的。

老实说,对于华为旗舰平板产品,我是真的期待很久了,M6的整体配置不错,但依然不够,在MatePad发布之前,我是期待华为M7能够有所建树的,而现在,华为真正的旗舰平板产品来了,MatePad Pro,隶属于华为的Mate系列,真正的旗舰产品。

对于平板产品,我们到底在关注什么?

有人说,是ios,这个其实是错误的。

在华为旗舰手机崛起之前和三星在中国市场没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以为旗舰手机的标准是ios。而在P20 Pro之后,随着华为旗舰手机的迅速崛起,人们发现,这是扯淡的,当我们把旗舰机赋予某个品牌的时候,我们就从发烧友走向了脑残粉的境地,而这,是对不起“发烧友”三个字的。

至Mate30 Pro,人们已经明白了,“旗舰机”三个字是描述产品的,不是描述品牌的,Mate30 Pro 5G版本的起售价是6899,高配版本是7899,那么其销量如何呢?

在京东,Mate30 Pro 5G的月销量是34万台,mate30系列的月销量是70万台:

这是国产手机从未有过的成绩,这意味着,人们对于旗舰机的思考,从品牌化回归到了产品本身。

手机如是,平板亦如是。

但在MatePad Pro发布之前,这种说法大家是不认可的,大家觉得高端平板就是等于iPad,因为在高端平板市场,真的没有安卓平板可以和iPad Pro相抗衡的,从MatePad Pro开始,有了。

对于平板产品,我们到底关注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思考,我们在拥有笔记本和手机之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款平板产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平板是手机和笔记本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因为从产品形态上,Pad是接近笔记本的,但从功能上,包括iPad Pro,都不可能真正取代笔记本。

Pad的真正定位应该是,基于便携性考量,比笔记本更轻,比手机屏幕更大,基于音影娱乐和轻度办公需求的产品。

很多人喜欢神话iPad,说安卓平板作为生产力属性是不够的,可他们忽略了,iPad,包括iPad Pro,作为生产力工具便够了么?显然也是不够的。

明确这样的前提之后,我们再去讨论平板产品,我们会发现,基于其应用定位,我们对于旗舰Pad产品的需求不是iOS,而是,顶级的设计和颜值,高素质的屏幕和音响系统,旗舰性能和针对轻办公需求的针对性优化设计,只是此前iPad最贴近这个需求而已。

好了,我们可以开始讨论MatePad Pro了。

7nm工艺制程的麒麟990,6GB RAM起步,最高存储空间高达512GB,且是UFS3.0规格,性能部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是旗舰产品。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MatePad Pro的设计,这是包括iPad Pro都未曾做到的,在平板产品上,有史以来,最为惊艳的设计。

“全面屏”三个字大家想必很熟悉了,但4.9mm宽边框的四面等宽设计,我们在平板上见过么?似乎没有,作为对比,iPhone11的边框宽度超过了5mm,iPad pro则接近9mm。

iPad pro宣传四面等宽的设计同时在边框上集成了Face ID,很多人为此喝彩,我很好奇的是,接近1cm的宽度,集成face ID有什么奇怪的么?

如无意外,打孔屏是接下来的2020年的旗舰手机标准设计和手机市场的主流,但在平板上,是第一个,而考虑到平板产品的屏幕尺寸的,前置打孔屏的面积占比大幅度降低,存在感大幅度削弱,这种设计带来的视觉震撼力,必然大幅度提升,这个我们从产品本身就可以看出来的。

以及,MatePad Pro采用的不只是打孔屏设计,还有一块顶级的屏幕,10.8英寸,16:10的2K分辨率屏幕,96%NTSC色域,540nits亮度,90%的高屏占比,这款屏幕即便是在手机产品上,也是旗舰级的,更何况是平板产品。

MatePad的屏幕素质优秀,正面设计优秀,四个扬声器配合更优秀的屏幕,可以带来更加优秀的影音体验,5mic则是提供更好的拾音能力,以及,7.2mm的厚度,460g的重量,7250mah大电池、40W的超级快充,无线充电且支持反向无线充电。

这是旗舰手机标配的水准,而今,出现在了平板上,我们该如何评价?

说声牛逼,不过分吧?

全面屏设计和优秀的屏幕素质,由此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大屏导致的边框和打孔存在弱化,由此带来的“手握一整块屏幕”的感受,这是在平板产品身上没有出现过的。

而全面屏设计带来的更小的机身,460g的重量,由此带来的便携性,也是未曾出现在平板产品身上过的。

以及,产品细节打磨和后盖设计,尤其是素皮版本,其质感同样是旗舰手机身上才会有的,未曾出现在平板产品身上的。

平板产品不同于手机,其主打大屏对于移动办公的友好,包括影音体验,是手机比不了的,而其对于轻度办公,其便携性是笔记本无法取代的,这是平板的特点,也是平板的优势。

过去,安卓平板的办公体验是大家所诟病的,而华为在matePad上的办公优化,显然是过去的安卓平板无法比拟的。

多应用操作、平行视界、HUAWEI M-Pencil等等优化的加入,以及大小屏协同之间的全面打通,安卓平板在轻度办公解决方案上,和ios或者说而今的iPados的差别,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多屏系统优化协同,将Pad、手机和桌面端完全打通和无缝对接之后,其体验和传统安卓平板是完全不同的。

以及,售价优势,6+128起售价3299,8+256,3999:

配件中,笔的价格499,键盘价格699:

和采用2016年的16nm A10 fusion的iPad相比,同价位的MatePad Pro明显拥有更为强劲的性能,更加极致的设计,更加优秀的屏幕和更加良好的影音体验。这大约相当于mate30 Pro所拥有的,更加优秀的ID设计,更加强大的相机系统,更好的续航和快充体验类似。

当我们对于好的产品的评价从所谓的logo回归到产品本身之后,我们会发现,好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用心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华为终端产品的崛起有很多因素,2019年,川普的倒行逆施给华为做了价值几十亿的免费推广,但这背后,华为终端的崛起,其根本还是靠产品。

Mate系列手机自不用说,Mate 30 Pro 5G就是当前最顶级的旗舰手机,这无关于LOGO或者信仰,这是对产品本身的评价,Matebook同样如此,如果不是某些众所周知的理由,Matebook13、14、X Pro等等,我说其无愧于优秀产品的评价,大家应该是认可的吧?

那么,对于MatePad Pro呢?

我说这是旗舰平板产品,就算不考虑价格,其设计、做工、性能、屏幕,等等,都是旗舰级别的,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

2012年,余承东执掌华为终端业务,之后推出了DPGY四大产品系列,但当时的华为并没有实力和苹果三星相抗衡,D系类并没有真正取得成功。

2015年,Mate7横空出世,华为真正打响旗舰手机品牌第一枪,此后,Mate8、Mate9、Mate10的三代迭代,慢慢帮助华为终端巩固自己的声誉和地盘,到Mate20 Pro,真正打响了其旗舰、高端的产品形象。

至今,华为Mate30 Pro、Mate30 RS、Matebook,以及mate X等等产品,mate这个单词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领域品质和高端的象征了。

我这么说,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Mate这个词,已经成长为了华为的品牌代表,和大众消费品领域的品质代表。

当华为的平板产品,在中国市场,出货量上超过iPad之后,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华为必然的追求,那么,启用MatePad的名字,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到底是产品决定了品牌,还是品牌决定了产品?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MatePad这个词,就意味着华为对这个系列是寄予厚望的,当我们习惯了Mate30 Pro、Mate X、Matebook这些产品之后,我们会习惯于认为带有“Mate”这个词的产品必然是优秀的,品质的和高端的。

那么,MatePad Pro配得上“Mate”这个词吗?

我觉得这个不应该由我来说,而应该由关注这款产品的诸位来回答。

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如果你对科技产品的品质和质感有要求,如果你需要这么一款便携的、高颜值的、优秀影音体验和可以满足轻度办公需求的产品,而如果恰好你觉得iPad Pro太贵了,而最新的iPad无论是性能还是设计,都难以满足你的要求的时候,你愿意选择MatePad Pro吗?

如果你愿意,这款产品就是成功的,而如果你不愿意,你对这款产品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华为未来应该发力的地方,MatePad既然叫了Mate,就不能辜负了这个词。

以及,我的这篇文章是由Matebook X Pro 2019码出来的,在未来,类似的文章我觉得会由MatePad Pro码出来,这是我看到MatePad Pro之后的想法,也是我对MatePad最核心的评价和期待。


user avatar   mrzhu-zhang-shao-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领事馆这个周末必须加班。


user avatar   chen-song-8-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华为 Mate X2 售价 17999 元起?反映了怎样的市场策略? 
  如何理解5G下载速度? 
  如何看待华为 P40 德国市场有 88 折或赠送 Freebuds、华为手表的优惠? 
  如何评价惠普智能教育本? 
  如何看待李洪元回应华为声明? 
  小米公司的形象为什么特别拉跨?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支持华为呢? 
  为何美国全面禁止华为,仅仅是因为政治问题? 
  为什么华为Mate 20系列不上横向线性马达? 
  孟晚舟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对华为将起到哪些作用?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前一个讨论
如何通俗易懂地说明 i7 真不一定比 i5 好?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的 MatePad Pro?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 2025-04-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