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士为知己者死有什么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hirohito-showaer-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宫竹心 君,泻药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在此之前有类似的几个回答,如果有兴趣可以点进去看一看,主要还是看本文下列回答。

我更愿意把“士为知己者死”视为“忠孝道德观”

我们先上结论:

1、武士道不能代表这一道德观

2、日本确实存在类似与此的道德观

3、这一道德观不一定有准确的名词来表达它的概念





从忠孝观来看待吧,毋庸置疑,忠孝这一名词是从中国引入之语,但是忠孝这一概念和现象原本就普遍存在于日本国民的心中,只不过是要把自己的所有之物使用中国的名称加一解释罢了。

武士道是属于“士族阶层”的文化,而忠孝概念才是在日本国民的一个集体文化(此文化不一定能够代表日本文化)

如果从根本上思考这一现象,既然日本文化之中也早有类似于“战国士人为主而死”的文化概念,也存在这一德行,那么理应会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名词,然而这个名词是什么?这个名词文化的代表是什么?就有人认为日本相对于这一文化的“概念”叫做“武士道”,然而两者之间却没有任何真正的的关联和存在关系,武士道在我之前所提的文章里面说过,更像是一种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君臣枢纽,而非日本民族的道德观和文化。

忠孝这一名词在日语里面出现之前,很难表达日本如何表达这一概念。“孝”字作为人名时,读作「よし」「たか」,是“善良”和“高”这一类的意思的表达,并非在对父母表“孝”时。而“忠”一字读作「ただ」时,是“正直”的意思,当读作「まめやか」时,就是诚恳、诚实的意思,但是也不表达那种“对君主的忠诚”。而仅仅表达善良、正义,却没有表现特别的君臣关系的忠孝。

但是在日本古时,如果没有表达这一概念的名词,那也不代表日本就没有这样的忠孝概念的“思想”存在,但是也没有普及这一文化概念?我认为是没有的。

或者我们换句话说,中日两国文化的共同之处,这种忠孝概念、这种封建道德观的存在,必然是中日两国都所具有的,必然是相近的共通的,但是是否有一个足以表达这个概念的名词?我认为是不一定有的。至于武士道能不能代表这一概念的名词?我认为是不能代表的?

最后我们回到日本的公武教育上面,我认为,如果将这一概念与道德观范围扩大化的话人,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武家化恐怕是最能相应对的:

由于公家的衰落,像前代那样依靠中国输入优秀教科书进行教育的力量和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其也不得不通过武士的万户体读本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对公家来说,这完全是其这一阶层的衰落,而从教科书、也就是从普通的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教科书从上流社会到中流社会完全实现了知识以日本为本、以国语为主,可以说教育上的独立几近实现。

在这一武家和公家文化正式结合后,加上江户时代的日本大众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实现,日本的忠孝观概念才真正的成为日本国民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有问题会进行修改和补充)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全球超算 500 强新榜单:日本蝉联冠军 中国上榜最多? 
  如何看待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报道五国对华军演时,导语写为「美日印澳法,还没八国」? 
  当年的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总评,社会党的重要支持母体)是如何产生、兴起与衰亡的?今日日本工会情况如何? 
  日本留学签证真的可以延长一年吗? 
  如何看待高晓松称“日本整个继承了唐朝这些东西”? 
  日本「知华派」林芳正出任外相,剑指下一任首相,他的对华态度是什么?会对日本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在国外旅行时,你是怎样分辨中国人、越南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 
  我看不起小日本,看不起小日本的文化。我属于极端吗? 
  中国女生是否不如日本、韩国女生优秀? 
  看到以色列人给环球小姐日本代表设计的「和服」,日网民恼了称「这是寿衣穿法」,该事件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时期,日本有多大几率单挑打败中国?
下一个讨论
日本战国人学习汉学,是怎么用?怎么读的?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