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聪明的孩子去超级中学,普通的孩子去普通中学,为什么非要一刀切呢?十几亿人的社会,几千万中学生,都按一个模子去刻,那不是太单调太机械了么?
现在的问题是,普通家庭的聪明孩子很难得到进入超级中学的机会,而且很多人不相信普通家庭有可能出聪明孩子。优质教育越来越精英化,但是这种精英化更多地是根据家境、家长的社会地位来划分,而不是按孩子本身的天赋与素质。
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一直是个原则问题,中国国情决定公平是第一位的,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应试教育必须是主流,必须照顾大多数普通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选拔标准和指挥棒——高考,不然名校就成了二代们的自留地。高考虽然存在各种弊病,但目前来说依然是最接近公平无法取代的选拔方式,对广大老百姓是一种隐形福利。
教育改革也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各种专项计划对农村孩子帮助很大,素质教育在北上广深很多中学也在开展,但注定只能是非主流,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依然必须是主流,毛坦厂和衡中才是普通人家孩子的福地。
现在不挺好吗,老百姓的孩子拼应试教育拼裸考,贫困地区争取专项计划,二代们拼素质教育出国读名校拼才艺,普通人家聪明的孩子考重点中学重点班将来考985211,有钱人家的聪明孩子上外国语学校将来出国读世界名校,虾有虾道鱼有鱼道各取所需,还想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