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汤。 今天的汤 = 昨天的汤 + 前天的汤。
在西藏吃过食堂的老西藏、老西藏的孩子、老西藏的家属,多半都“吃过”这道“菜”。
所有的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的食堂,甚至大部分餐馆,桌子中间都会摆上这道“菜”。对的,这是一堆塑料水果。这是给你看的,不是给你吃的。
我们现在通常把2006年以前进藏的人叫做老西藏,因为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西藏的各种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能够实现蔬菜自给了,大部分水果也能够比较方便的运到西藏来,这种塑料水果已经从餐桌上消失了。今天我主要就来讲讲老西藏的故事。
我来西藏是2004年,那时候条件还相当的艰苦,各种物资都非常匮乏,物价非常的贵。拉萨市区其实还好,别的水果没有,苹果、梨子还是有的,香蕉算是比较稀罕的水果了。冬天拉萨市区也能买到蔬菜,尽管品种不多,至少是有的。
边防部队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边防部队冬天有很多哨所会大雪封山,任何新鲜的东西都不要想吃到了。这时候食堂里只有可能有干菜、罐头、冷冻猪肉、土豆。要一直等到来年春天积雪融化,下山的道路打通,才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那种时候所有的维生素来源只能是维生素片,那种药片本身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吃久了会觉得恶心,但是为了生存,是不得不啃的。
为了缓解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水果的焦虑感,就会在餐桌中间摆上这么一盘子塑料水果,我也不大确定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冻干蔬菜。
各种罐头。
看起来挺不错挺有食欲的对吧?naive!比这个好吃的多了去了,那时候还会配发一种叫做“节日罐头”的东西,比这个高大上多了去了,有人参炖鸡罐头,什锦海鲜罐头,东坡肘子罐头,一大串高大上的名字。
可惜它们都只是罐头。
任何罐头,连续吃,只有罐头吃,吃上一个星期,那就是一个味道的:令人作呕。不信你去超市里,随便你买,买一大堆罐头,连续一个星期只能吃这个当菜,你就知道这种滋味了。
问题是我们得吃至少4个月。得等到来年印度洋季风又一次吹起来,暖湿气流把积雪吹化,才能从外面得到别的吃的。这期间塑料水果和维生素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一个在视觉上续命,一个在生理上防病。
还有一个广大西南人民心中的女神在帮助我们:
到现在我的手机壳都还是她老人家,聊表深深的敬意。
后来我是实在受不了这种没有菜吃的日子了,就收集了一大堆矿泉水瓶子,自己种水培蔬菜。然后海拔高、空气少、气温低,水培菜远远满足不了吃的要求,还是只能满足看的需要——我到头来也只种活了一棵小白菜。每次吃饭,就把小白菜摆在餐桌正中间,在一群眼冒绿光的汉子虎视眈眈之下瑟瑟发抖。
这段经历可能就是我走上农业道路的原因,我始终忘不掉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恐惧感。2006年以后铁路通车,西藏的温室大棚逐渐多了起来,冬天新鲜蔬菜水果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现在冬天基本上什么都能吃上,甚至会有空运的热带水果吃。
这是我地里的草莓,17年12月11号拍的。
现在边防上也能吃上新鲜菜了,他们有保温日光温室,有室内种植机,冬天吃菜也没啥问题。
这些东西基本上已经普及了,那种看着塑料水果啃罐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毕竟技术改变生活。
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