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是孟加拉虎。
理由很简单,狮子上下肢力量都不如虎。这个是很确定的事情。毕竟不能站住了打不了王八拳。
但是要说一句,东北虎可能是狮虎里最不能打的。
因为很多人都忽略了动物有性格。东北虎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性格那是相当的平和,比较反战。自然界中的东北虎因为领地比较大,同类比较少,见面一般不动手。有亲戚关系的还会整个家庭聚会。有其他东北虎偶尔入侵领地也不发火。别长时间停留活动,一般都不动手。黑龙江沿岸,中俄两地东北虎生活堪称温馨,爷俩相依为命的,姐妹互相扶持的,大姐帮妈带孩子的,当爹的给老婆孩子打猎的,反正什么玩意都有,就是不玩命,见到同类,能不打就不打。
孟加拉虎因为领地面积小,同类多,那性格就比较爆炸了。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侵入领地等着虎脑子打出狗脑子吧。陌生同类见面如西部牛仔,直接就决斗了。当然孟加拉虎也有家庭行为。有爹带孩子的,有姐妹同住的,有雌虎丢了领地找孩子他爸对付的。但家庭外的活动比较血腥。总体看能玩儿命,爱玩命,不怕玩命。
所以陌生的东北虎和孟加拉虎见面大概率是要被揍的。东北虎还在打招呼问,你是谁,吃了没,啥时候走,那边就动手了。失了先手脑瓜子被拍的嗡嗡的,后续翻盘就有难度了。要说等打熟悉了,谁输谁赢,这玩意就不清楚了。动物园的新闻一般都是东北虎初见孟加拉虎被揍。后面园区就不敢放一起了。
————————————————————
好吧,在此给点数据吧。
解剖学结构决定生理功能,这一点不知道能理解不。
有个名词叫桡骨/肱骨比。桡骨就是前臂,肱骨就是上臂。前肢桡骨/肱骨比高,有利于加速度功能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步幅变化幅度大,有兴趣的可以搜步态分析相关知识,适用于广大哺乳动物,修长的前臂/小腿就是能跑能跳的标志。猫科动物前肢桡骨/肱骨比最长的就是猎豹。其次就是狮子。
不懂的又问了,跑得快不是有力量么?
这里涉及到生物力学杠杆,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省力杠杆要动力臂长。动物前肢的动力臂是肱骨涉及的肌群。所以同样前肢桡骨/肱骨比高的,前肢力量发挥要差。因为这个比越高,这个杠杆越不省力,同样的肌群在做对抗时候效率要差。后肢结构也有类似情况。狮虎的大圆肌附着面积近似,说明狮虎在整体前肢水平上面相当。所以综合上述应该能比较清晰的推导出狮子的平地速度要快于虎,但是前肢力量稍逊虎。实际也是这样。这才是狮子力量表现稍差的来源。当然,同体量实际上的标准化力量差距估算能有5%~10%就不错了。
下面说下动物行为学的捕猎习惯。狮子的捕猎习惯是锁喉,老虎喜欢断颈。二者的咬合力商值也近似,得出这个结论的有一个是Stephen W Wroe,一个澳大利亚科学家,专业就是分析各种动物的咬合力。但这里也有区别,虎的咬肌单位附着面积要比狮子小,但是颞肌附着面积要大。这里说下,咬肌发力是闭嘴以后的,闭嘴的爆发力决定于颞部肌肉群。这里面说明的是冷不丁咬一下子虎咬的更疼,被咬住之后,狮子可能就不撒嘴了。同样由于捕猎习惯,锁喉习惯养成是由于面对大猎物。因为狮子的猎物/自重比值最大。介于1~2。虎的这一比值<1,大概在0.5上下。这里的习惯差异很可能致命。锁喉咬的是下颌和颈部交界区域,断颈是将犬齿切入两节颈椎骨之间。和狮虎的习惯符合。这里推演的话,虎的习惯是稍吃亏的,狮子的捕猎习惯更匹配杀伤大型动物,比如彼此。实际情况也有狮子拼命锁喉锁死老虎的新闻。
最后说狮子不如老虎的原因是,虎更均衡,身体构造兼具力量和速度,狮子的结构更偏速度一些。形成此类结构的原因就是自然选择。东非大平原更需要速度和持续的缠斗,不理解自己去看动物世界。虎需要短时间解决猎物,要不拐俩弯猎物就没了。狮成群也不是不能打,是平坦环境只能这么干,单打独斗的效率太低,回报不够活的。身体结构倾向导致近距离遭遇战同级别的狮虎斗,狮子是要吃亏的。何况自然界中和虎相比,狮子体型是稍稍吃亏的,当然是拿都是种内比较大的南非狮和孟加拉虎、东北虎去比。拿南非狮比苏门答腊虎就没意思了。但是,具体会不会打,这东西太看个体了。万一狮子里出个武圣呢。
————————————————————
最主要的是,孟加拉虎和印度狮,这俩在印度有交集,实际是印度狮在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