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资本家是否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东西的对比:资本和劳动力,究竟谁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在现实中,资本的优势在于它的高度流动性可和可塑性。这一点,或许中国南方的很多小老板们无比清楚。在2000年初外贸赚钱的时候他们积累了第一桶金,有些人在05到07年的股市中大赚了一笔,之后不断买楼炒房,过去几年可能还投资了各种P2P平台赚得盆满钵满。也就是说,在过去20年中,在他们手里,资本不断变化为不同的存在形式,并不断增值。

但是,2000年初那些在他们工厂里工作的工人们,在工厂关停之后虽然并不难立即再找到一份工作。但假设他们当年30岁,那么如今50岁的他们还能再干什么?

有人会说,工厂是有倒闭的可能的,资本家也可能亏钱。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资本家的亏钱与否,本质上是一个能力和运气问题,而不影响资本本身的特性。打个比方,大学生毕业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但这不能从根本上否认高等教育的价值。

如果还不理解这个问题的背后陷阱,那不妨去想一个概念:无风险收益。在经济学中,国债普遍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的锚点。国债之所以是无风险收益,本质上是国家以未来的税收或者经营性收益为担保,向个人借钱。那么,国家的税收是怎么来的?当然是来自于每个人的劳动。这就是说,如果你有一笔钱买了国债,那么你就相当于让全国的人在未来3年、5年或者10年为你打工挣钱。假设你拿1个亿买了国债,而10年期的国债收益是3%,那就是说你每年都会有300万的利息收入——这笔钱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足够让你的过得非常好了。

说到这里,还有人会说,可我就10万块钱的存款,一年收益只有3000,这根本不够生活。

其实,这就是你和资本家之间的区别——你的资本太少,它所产生的收益根本不足以覆盖你的支出,所以你还必须要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当然,在现实中,很少有资本家会去花几十亿买国债——这是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3%的无风险收益实在是太低太低了。但从根本上说,这只是一个风险偏好问题——这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一种无风险(确切的来说,是风险最小)的收益方式,只是大多数资本家不满足于无风险收益,而宁愿选择更高风险的市场。在这个选择中,资本家的经营风险来自于其风险偏好的选择,而不是因为他替工人承担了风险。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寻本溯源,「风险」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不确定性,承担风险指的是由自己单方面接受不确定性,而让对方获得确定的结果。

比如,A 有 1000 万想用于投资,有 50% 可能性赔掉 200 万,有 50% 可能性赚 400 万。A 不愿意接受赔掉 200 万的可能性,于是和 B 约定:你直接给我 60 万好了,至于投资收益,不论是赚是赔,都算在你头上。

这样一来,B 就为 A 承担了不确定性,并获取了对应的回报:从概率上来说,这笔投资的期待收益是 100 万,B 因为承担了赔钱的可能性而从中分到了 40 万。

那么,资本家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吗?

有人可能会认为,资本家给工人发放确定的工资收入,自己承担了生意失败的可能性,这一点并不成立。

一方面,工人依然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公司可以依法裁减人员。员工在最初签订劳动合同时,根本无从确定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无法对自己的收入建立确定的预期。

另一方面,资本家可以轻松地转移风险,进行多样化投资,通过金融运作来对冲风险,但员工却相对难以开辟除了工资性收入之外其他的收入来源。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在一类岗位上工作了足够长的时间,那么知识和经验也会变得相对固化,一旦行业整体衰退,再就业会有极大挑战,所谓 35 岁失业焦虑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问题下有不少调侃的回答,要是认真答题的话,还就是开头那一点:资本家有没有为工人提供更多的确定性?我认为没有。

没有风险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当海上马车夫向蓝色草原扬鞭奋蹄,当有一名年轻人退学回到自家车库倒腾电脑,他们作为每一个个体都在承担着高昂的风险,而我们最终也间接地从他们的远征中获益。

但这事不能太过,牌坊没必要离得太高,哪怕是唐僧带着三徒弟过通天河的时候,也没有说,

看啊,我帮你承担了淹死的风险。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板当然替雇员承担了风险。

一个没有任何组织,完全颗粒化的市场是高度混沌和无序的。就像最简单的企业——个体户一样。自己又是老板又是销售,又是会计又是出纳。一天不干活,一天就没饭吃。这就是正常的「自己承担所有风险」的常态。

老板做的事情,就是在混沌的状态中,开辟了一小块相对有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游戏规则和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尽可能少的被市场中的摩擦所困扰。

比如做项目,项目成功和失败,最终反映在公司的账目上。对老板来说,项目失败了/市场不认可,相当于自己前期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但是项目过程中产生的人力成本——相当一部分就是雇员的工资,之前发出去的,是不可能也不会再收回来的。当然,雇员收入一般有两个部分,可变的和固定的。可变的部分一般是出于激励的目的,老板会让员工分担一部分风险,比如给股权、期权,以及承诺项目分红等等;而工资中固定的那部分,就是老板承担风险的标志。[1]

在完全的市场中,没有谁「应该」每个月固定给另外一个人一笔钱。如果完全的风险分担,一个游戏公司应该是这样的:

市场人员去研究用户需求,产品经理沟通需求和管理程序员,程序员编程实现。在游戏项目完成之前,所有人都免费工作——因为项目还没有产出,自然也没有收入。等过了半年,好容易开发好了上线了,如果软件大卖,那么把所有的收入都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多少精确的给每个人按比例分配;如果软件卖的不好,或者服务器根本运行不起来,那么大家继续喝西北风开发下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老板」的存在的。但是除了有志于合伙创业,现实中有几个人愿意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呢?

首先,很多人的「贡献」无法量化和比较,比如市场调研、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努力,怎么互相比较呢?而如果不能互相比较,最后分利润的时候,怎么分才算公平?

其次,对每个角色而言,这个链条中有太多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只有当所有人都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提高成功的概率,然而这一点很难保证,因为每个具体的人在分成的时候只有一点点,所有人都是公司所有者意味着每个人的分润也很少,这就导致了经济学中典型的「道德风险」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磨洋工。

第三,项目的开发是高风险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洒脱的不要钱的工作,一直等到项目最终结果再分钱。如果有选择,他们宁愿每个月拿一个平均数来养活自己和家人。

这个时候,引入一个「老板」来承担项目风险,就可以改进效率。老板会给各个部门的人按月发工资,而这个工资是和项目是否最终成功无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板抗下了所有人风险的加总——如果项目失败了,老板给员工的工资就是亏了;如果项目成功了,老板因为占有绝大部分股份,也可以获得多得多的利益;同时,正是因为老板是公司的所有人,所以老板有高度的责任心来督促雇员。[2]

而对雇员来说,雇员拿到了稳定的薪水,相当于有了一个「保险」,每个人各司其职,专业的人才可以专注于做专业的事情,不用太担心最终的结果。这也增加了雇员的安全感,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在这里,可以看出雇员和老板在风险偏好方面的区别。老板往往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或者说爱好远远高于雇员。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完全平等的两个人,更追求「稳定」和「风险厌恶」的人会去自动去做雇员,而更追求「挑战」和「风险偏好」的人会自动代入老板这个角色。双方各自代入角色的过程,就完成了对彼此都有利的一场风险交易——员工交出了自己的分红权,获得了一部分固定工资作为补偿;而老板获得了更多的股份,也要承担比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更大的风险。

至于企业破产或者跑路,只是说明企业的经营风险已经超出了老板愿意承担的范围,兜不住了,所以宁愿解散企业的实体,让所有人都恢复到无组织的颗粒化状态而已。这个只是说明「有一些风险实现了之后是老板也兜不住的」,并不说明「老板没有替员工承担风险」。

参考

  1. ^ Newman, Andrew F. "Risk-bear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37, no. 1 (2007): 11-26.
  2. ^ Ejrnæs, Mette, and Stefan Hochguertel. "Is business failure due to lack of effor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large administrative sample." The Economic Journal 123, no. 571 (2013): 791-830.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风险理论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荒谬之处在于两点:

1:没有任何办法能说明资本家所承担的风险与其所获得的超额收益是相匹配的。

2:资本家承担风险,应该多拿报酬,这没有问题,但这不代表社会制度必须要让一部分人成为资本家而另一部分人成为无产者。

打个比方,这就像愿赌服输的规矩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该拿更少的收入,就像是赌场上输家该拿得少,赢家该拿得多一样,这没有问题。

但“愿赌服输”不是你开赌场聚众赌博的理由,牌技好的人赢更多钱,是建立在赌场已经存在的基础上,而不能成为赌场本身存在的基础。

一样的道理,有资产的人承担风险然后拿更多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制度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只能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拿更多收益的合理性,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合理性。

新自由主义者往往认为资本主义是天然存在的,是永恒的制度,就像默认赌场会永远存在一样,这是荒谬狭隘的。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逻辑,概括起来无非就是,

1: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完美的制度,可预见的理想的分配制度是趋近于“共产主义”的,即合理的分配应当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发展,而资本主义距此甚远,甚至距此越来越远。

2:资本主义之前的制度,如奴隶制和佃农制,都是可以被推翻,且已经被推翻了的,这说明资本主义也可以被推翻。

所以因为上述两点,我们“应该”,且也“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制度。

这两点你告诉我哪一条不是成立的?既然它们都成立,你为什么非得相信资本主义的永恒不变性呢?


回到话题上,关于资本家究竟有没有帮工人承担了风险?不能否认的确是帮工人承担了风险。

高票 @十年寒霜 所言“资本家”承担的风险与工人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资本家承担破产的风险,而工人则承担失业,饥饿和贫穷,资本家和工人各自承担各自的风险。

我能理解其为工人阶级辩护的心情,但从科学上讲这更像是一句耍流氓的废话,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语境之下提到的“风险”,显然指的必须是源自于资本主义市场系统的风险,这一风险即销售的风险,即马克思所言的“性命攸关的一跃”。

此处讨论的风险指的只能是分配机制中已然存在的风险,这个系统内部的风险决定了这个系统对报酬的分配,而“饥饿”,“贫穷”风险与分配机制并无直接相关,只是分配的结果,自然“承担这些风险”不能影响分配。

被统治阶级所承担的“饥饿”,“贫穷”的风险,即使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普遍存在,这和资本主义并无什么关系。

我们对统治阶级有没有“帮”被统治阶级“承担风险”的问题的探讨,首先要是用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进行比较来进行,用资本主义系统和封建制度系统来比较进行,而不是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比较来进行。

打个比方,你和他都吃东西,他吃饱了,你没吃饱,他便给了你一点吃的,但你还是没吃饱,你虽然依旧没吃饱,但你不能说他没给过你吃的不是?

相对于过往的社会制度而言,资本主义制度确实把更多的风险转到了统治阶级身上,如果在封建佃农制度时代,佃农与地主的分配往往是按比例的,比如地主拿5成,佃农拿5成,在这种制度下如果发生风险——比如大旱,导致颗粒无收,那么,无论是佃农还是地主,也都颗粒无收。而在资本主义体系之下,如果大旱导致颗粒无收无法销售,那么农业工人依旧会被支付工资,而农场主则会亏本。

在资本主义社会,风险的来源远远不止气候,而且主要来源也不是气候,而是市场销售,即卖不卖得掉的问题,正是市场的发展,使得这种风险事件出现的频率和范围都大大增加了。

交换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后,如果依旧让被统治阶级去承担新增的风险,那么在交换经济中出现的巨大的风险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会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必须要用一种新的制度在二者之间重新进行风险的分摊,资本主义正是因为把一部分风险从底层群众转嫁到了资产阶级上,才赢得了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才在对地主的统治中取得了胜利,这种对风险的承担正是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佃农制的优越性所在。

所以说资本家没有“帮”工人承担风险,显然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如果不是一种更好地分摊风险的方式,那么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可能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

除此之外,即使比较资本主义系统内部资本家和无产者的风险,现代资本家所承担的风险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让许多无产者去贷款创业,他们反而是不干的。

如果成为资本家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是无足轻重的,那么许多可以贷到款开始创业的人为何甘愿去做一个无产阶级?为何创业会被视为一件艰苦的事?

现代银行的大门可是向所有信用良好的人敞开的,即便你没有价值连城的抵押品,你也至少可以做一个小资产阶级,贷款开一家小门店并不难,但少有白领愿意放弃自己的薪水去做一个小店老板。

在现代发达国家甚至现在的中国,在社会的政府福利制度之下,挨饿,受冻的风险可以说是很低,白领不愿意去做小店老板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因为销售和经营所带来风险远远大于失业的风险,失业仅仅意味着在找到下一个工作的短时间内没有收入,而经营意味着你还有几率亏本,损失掉你原来的收入。

资产阶级在经营中所承担的风险必然不比小资产阶级的风险更小,即便资本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转嫁,他们也是面对风险的第一环节,能转嫁的风险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销售不佳,看似开除员工就把风险转嫁到了员工身上,实则并没有,因为在开除之前员工的劳动已经被你支付了工资,而且《劳动法》要求解雇员工必须要支付赔偿,其次,这带来了第二个风险,那就是如果行情转好,你未见得能够及时补充员工,会导致你无法及时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因而在现代社会中的确不能否认一名单个资本家承担的风险大于一名单个的工人。


我们不仅不能否认资产阶级在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了资本主义的主要的系统风险——即销售的风险,还必须意识到,正是这种由资本家承担风险的制度加剧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为什么?因为我们须要意识到,承担风险的能力并不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的心理素质或是什么意志力,而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的财产多少,这便是物质决定意识。

一个有一亿资产的人,干一笔只需要1000万本钱的项目,只要这个项目赢面比输面大,他就可以去干,而一个只有1000万资产的人,则干不了。

比如,一个1000万本钱的项目,如果成了,就能变成3000万,如果亏了,就会一无所有,成败几率各为50%,数学期望是正数。

如果一个老板就只有1000万本钱,那么他亏本的概率自然是50%,而且对他而言,亏本即破产,没有第二次机会。

如果这个老板有1亿本钱,那么他可以投资10个这样的项目,因为每一次赢意味着额外赚2000万,输意味着只亏1000万,那么十次中之只要有4次赚钱,他就能赚钱,这样,他亏本的概率只有17.1%,他破产的概率就只有不到千分之一。

于是,显而易见,这种项目,小资本是不敢去碰的,只有大资本才敢去碰,正如王思聪可以拿5个亿去玩,是因为有他爸兜底,而我们这些人,50万都不敢拿出去玩。

也正因为承担风险的能力与取决于这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才出现了大资本的垄断,因为小资本害怕输,输不起,因此风险高的行业就逐渐被掌握到了少数大资本手中,最后形成了垄断市场,致使物价被维持到了一个远高于其经济成本的位置,更加加剧了社会的剥削。


如果你意识到了资本家确实替工人承担了风险,而且把承担风险的能力与财产所联系到了一起,你就会彻底认识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是一个套套逻辑,就会更深刻的意识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需要资本家承担风险?因为资本家敢于承担风险,常人不敢;为什么资本家敢于承担风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胆子大于常人,而是因为他们钱多,玩得起,亏个几次也不虚;那么为什么它们钱多?是因为他们之前比劳动者拿到了更多报酬,所以他们钱多;那他们之前为什么拿到了更多报酬?因为他们之前承担了风险,高风险就该高回报。

懂了吗?这个逻辑概括起来就是:“因为资本家之前承担了风险,所以我们现在更需要资本家来承担风险”。

因为资本家有钱,所以他们该更有钱。

所以“我们需要资本家承担风险”,其实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恶性循环的体现,恰恰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需要资本家来承担风险,我们才必须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user avatar   ni-hao-71-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接上结论:资本家从来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替工人承担风险。事实上,如果条件允许,资本家只会通过吞占原由工人或者说劳动者创造的本就该属于他们的劳动成果,,即所谓剩余价值,并在大事不好风险显露时拍拍屁股全身而退,将苦果留给广大工人,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我们可以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中找出一些事实作为论据。

1929年10月24日,这个日子后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暴跌。恐惧像流感一样迅速感染了整个美国金融业,人们像扔掉烫手洋芋一样抛售手里的股票,疯狂程度比起当初把它们买进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危机并没有止步证券交易所,很快就波及到一切跟钱打交道哪怕只用一个硬币的行业。美国政府却拿不出有效的手段,正如当时一首儿歌所描述的那样,一切都失控了:

梅陇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大萧条来了,危害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的病毒由华尔街而全美,而欧洲,而日本。甚至连中国都受到了影响——其之后所遭遇的白银外流和来自邻国日本的野蛮侵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此。但鉴于今天的论题,我们不再展开,先来看看当时欧美工人的生存状况。

“(在所有由大萧条引起的社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八百三十万(这个估计其实很保守),在美国各城市,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英国则有500到700万的不得不排着更长的队伍等候在劳务交易市场内…千百万人必须向畜生那样活命。”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兄弟你能给我一分钱吗》
once I built a railroad, made it run
我曾建造了一条铁路,畅通无阻
made it race against time
快得可以和时间赛跑
once I built a railroad, now it has done
我曾建造了一条铁路,已经竣工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兄弟,你能给我一分钱吗
once I built a tower to the sun
我曾盖起了一座高塔,直逼云霄
brick and rivet and lime
又砌墙又铆钉还刷上了灰
once I built a tower, now it has done
我曾盖起了一座高塔,大功告成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兄弟,你能给我一分钱吗?
——大萧条期间的流行歌

在当时,人们称农民逮到当食物的野兔为“胡佛猪”,称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裹着用来取暖的旧报纸为“胡佛毯”,称失业者手里提着的用来装破烂的口袋为“胡佛袋”,就连失业工人聚居区也被戏称为“胡佛村”,而他们栖身的破棚屋则是“胡佛小屋”。

而当时的资本家呢?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同样被惨吗?

很遗憾,虽然富人们的资产不同程度上缩了水,但仍然可以维持高贵优雅的生活。不必多说,他们没有扛起为工人承担风险的责任。由资本家们的贪婪、自私与短视引发的大危机摧毁了大部分国民的生活,却对其始作俑者网开一面。

当然,仁慈的资本家老爷也不忍看饿殍遍地,慷慨地进行了救济:

资本家老爷们也深刻地明白,人所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精神上的救济同样少不了甚至更重要。因此,不光要施舍给穷人们面包,还要给他们送上水仙花:

综上,对资本家而言,既然能把风险转移到工人身上,那有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工人们离开资本家能不能组织生产,导师马克思早就说过了: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不需要什么预测或设想,劳动者们完全能够自觉地聚集起来,通过行业工会、合作社之类的机构自行组织生产并把一切弄到井井有条, 这在历史上并非鲜见。

诚然,组织和发展生产需要专门的本领,不是随便谁都能驾驭的。但是,劳动者需要的是领导者、开拓者与经营者,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家”,但这个词本身和“资本家”没什么关系,而在实际中人们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搞混。

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相关回答:

按马克思经济学的 劳动价值论,亏损中的工厂,是不是工人剥削资本家? - 颜寒客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678

其他高质量回答:

春秋时期为什么很多战争是以一种礼仪性质的,而且不灭国? - 颜寒客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333

国外大米(比如缅甸)比国内便宜,为什么国家不能以进口粮食代替自己种植? - 颜寒客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85

为什么东亚三国(中日韩)总是不和呢,将来有团结的可能吗? - 颜寒客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377


user avatar   chen-zi-ha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我想回答很久了,我不是法律或法律史的专业人士,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搜集了一定的资料,所以有可能被打脸,权当抛砖引玉了。

我对此的评价是:

这句话曾经,曾经,曾经是对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时至今日在这么说的人,非蠢极坏。

这句话是否成立,要看一定的时代背景。破产在许多文明的漫长历史中,都不是一件光彩和轻松的事情,比如古希腊破产会成为“债务奴隶”。当然,既然题目是资本家,我们讨论的就不是古典时期。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近代的欧洲。在英国,很长时间的破产处理依据是《1542破产法案》( Statute of Bankrupts 1542),其中明确破产是犯罪,并将其几乎等同于诈骗。法案给予了债主近乎无限的追讨权来收回债务人所有财产,甚至可以对债务人的身体有处置权(本子爱好者请克制)。直到《1705破产法》( Bankruptcy Act 1705),才第一次明确一个重要的规则:当债务人成功偿还所有债务,那么他可以解除破产状态。

1798年的 Fowler vs Padget一案,给予了破产进一步的保护。Fowler 欠了 Padget的债务并全部破产,在Fowler 前往伦敦工作的时候,Padget认为Fowler是潜逃,于是带人冲入Fowler家里收走了其所有剩余的一些家具生活用品,于是Fowler起诉债主非法入侵。最后法院的判决大体活了稀泥,认为这件事双方都不是主观上想要犯错所有就这么算了。但是,以往债主是对债务人的财产有无限处置权,此次可以看做第一次认为债务人在破产后,仍然有权保留基本的生活用品的保障。当然,此时对破产的定性,依然是犯罪和欺骗,所以此次判决更像是“保护罪犯的部分权利”。实际上,一直到19世纪下旬,破产仍然是要进监狱的犯罪行为。在整个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尤其是1844年开始在英国可以随意注册公司,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破产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强大的资产阶级也促使法律进行不断修正,慢慢脱罪化,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的破产法。

世界各国对于破产的立法推动速度都不一样,但是具体脉络则大同小异,那就是曾经将破产试做犯罪和诈骗,并在19世纪逐步立法去除了部分不合理的限制,使其尽可能文明。但很长一段时间,破产是极其不名誉和屈辱的行为。除了法律上的犯罪带来惩罚,在宗教上和名誉上则在更长时间对于破产者的额外惩罚非常严重。某种意义上,这种时候的破产,几乎等同于社会性自杀。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设定是1830-1848的七月王朝法国,男主角当年的船业公司老板莫雷尔先生在面临破产时,是莫雷尔先生选择自杀来保全名誉。莫雷尔先生固然人品高尚,但其“假如我活着,我最好的朋友也会避开我的屋子,你会以我的名字为耻辱,因为我是个不受信用的人”也并非夸张。至少对于重视自身名誉的人,破产真的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情。

在这种环境下,当整个社会对于破产者的态度下,经营不善破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这种特殊的时代,我们的确可以说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劳动者不需要承担的风险。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破产行为不但脱罪化,而且迅速平常化。不但公司可以破产,个人破产制度也被建立,而破产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也被法律所保护。更为重要的的是,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抵押贷款业务逐渐成熟并覆盖越来越广,大资本家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产。现代公司完全可以在负资产的情况下,靠着充足的现金流续到地老天荒。而尤其当时间进入20/21世纪,现代金融行业使得避税和转移财产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更是使得资本家有无数的手段在即使破产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大量的财产不受追逃,自己改头换面重新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

部分资本家和其鹰犬,把两个世纪前的概念,偷梁换柱到今天,为自己剥削员工的行为做背书。对此我只能说,资本家极其鹰犬坏,而网络精神资本家蠢。


user avatar   peng-yu-f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资本家是为了自己的超额收益承担风险。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基本的规律: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工人累死累活挣那仨瓜俩枣,那不叫收益,那叫做出卖劳动力。既然没什么收益可言,自然不应该承担风险。

但是事实上,工人也承担了风险。

你去看看现在锈带的美国白人,他们就是典型的承担了风险的工人 —— 他们的全部技能就是在工厂里劳动,当资本家为了更高的利润把工厂搬去了亚洲,他们只能在家等死。在这种场景下恰恰是工人而非资本家承担了风险。

你知道这种情形下工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吗?资本家要把工厂搬到亚洲,这个动作还是工人帮他们完成的。当资本家雇佣工人毁灭自己的饭碗时,工人也不得不从,因为今天的工作虽然是毁掉明天的饭碗,可是为了今天不挨饿,你还必须干。

资本主义的残酷之处就在于,表面上工人似乎享有自由,但是他根本没时间去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因为生活逼迫着他们不断地替资本家劳动,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本身没有资本家的命,还要替资本家讲话,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


user avatar   shi-nian-han-shuang-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逻辑很奇怪。

无产阶级出卖的是劳动力,在商品完成的时候,劳动已经变成了价值,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风险。资本家的风险来源于惊险的跳跃,就是把商品换成货币过程中存在缩水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某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降低了商品的价值量,以往生产的商品就不能按原来的价值量出售。比如织麻布业,其以往可靠的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样多的劳动时间,昨天还确实是生产一码麻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今天就不是了。货币所有者会非常热心地用我们这位朋友的各个竞争者定出的价格来说明这一点。可见,商品能否按其价值量出售,受到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即使某种商品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但是如果该种商品总量超过了社会需要,这就表明,在全部社会劳动时间中,该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过多了,“其结果就像每一个织布者花在他个人的产品上的时间都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超过的部分也不会被社会承认,该种商品也不能按其价值量出售。可见,商品能否按其价值量出售,还受到社会需求总量的制约。

而跳跃失败了,损失的损失的资本一方面在原料采购中变成了其他资本家的盈利,一方面在处理货物中变成了其他资本家的资本,本质上是转移到了其他资本家那里,工人产生的剩余价值被其他资本家剥削走了。

工人的风险则是失业、饥饿和贫穷,这二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何来谁替谁?

资本家经营有风险,工人不用承担资本家的风险,所以资本家替工人承担了风险,就好像你吃馒头,我吃大米,大家都饱了,所以是我把你的馒头吃了,完全是偷换概念。

那么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失业、饥饿、贫穷的风险就消失了吗?显然不是,只是暂时不存在了,可风险依然存在。

资本家虽然不会放弃每一个兄弟:

但他们可以定义什么是兄弟:

所以无产阶级是薛定谔的兄弟,是兄弟的时候衣食无忧,不是兄弟的时候就只能跳楼了:

资本家从你这里拿走了剩余价值,还你以福报。当你不能享受福报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给你饥饿和贫穷。


user avatar   forrei-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板破产跑路拖欠我三个月工资

来,你们继续说。


user avatar   xiao-wai-gua-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搞不懂那群精资的脑回路是怎么想的

一方面认为资本家追求利益是天经地义,而工人追求利益就是贪得无厌

一方面为资本家的不劳而获诡辩,而工人要求提高待遇却反过来成为不劳而获

一方面认为资本家替工人承担风险,却丝毫没想到没有工人付出具体劳动,资本家别说风险了,怕只是要承担西北风吧

还是说他们一方面认为人人通过努力皆可成为资本家,一方面又认为无产阶级已被开除人籍?

很多精资都喜欢以社达理论去为资本家辩解,说人家就是牛逼,脑子就是好,能力就是强,就该赚那么多钱,那群打工仔就是没能力。就是傻,就是懒,所以才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所以才穷。真的,你要只是这么说我无话可说,毕竟在社达理论里对生产资料的占据,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甚至有时候这群精资还把小资产阶级和高级打工仔也混淆到资产阶级行列里去,一点我也懒得和这群诡辩者争论。但是正如几乎所有社达理论者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一样,他们都在坚持一种选择性的利益观,社达理论口口声声说弱肉强食,强者为了追求利益必须吃掉弱者,而反过来,却让弱者放弃自己追求利益的权力,或者直接弱说者根本不会追求利益,他们只会傻傻的任人宰割,资源在他们手上就是浪费。你看,这是不是和我开始说的精资奇葩的脑回路是一样的,一方面认为资本家追求利益是天经地义,一方面又强调资本家的伟大,要求无产阶级放弃自己追求利益的权利,无条件跪舔和服从资本家。当了那啥就不要再立那啥了好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活动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劳力等「生产资料」换取商品和服务,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把人类经济活动的趋利性说的明明白白,正因为比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提供劳动与支付报酬以及创造价值和剥削价值这两个关系,求求你们这群社达主义精资们不要再给其中加入什么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了,没用的,资本主义的花里胡哨看起来再好看,那也只是假的。无产阶级很现实的,吃饱饭活下去再过得好一点才是最实际的,他们绝大多数人压根不会关心自己供职企业是不是明年真的挤进五百强,更不会为此对老板感激流涕,加工资加福利等情况除外。

我今天还就再告诉你们一个赤果果的现实,即使有法律规定、政府推行,还是有一大堆企业想方设法打插边球不给员工上社保。资本家连员工的基本权益都不想保障,你还打算让这群人替工人承担什么风险?

评论里居然有人说合同就是合同,打工是劳动自愿之类的话?你信不信没有劳动法保障的分分钟说裁你就裁你。即便有了劳动法这东西,企业还是有很多办法打插边球让你滚蛋。当然精资可能又要说了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自然要裁员啊。那我给大家介绍介绍鲁荣渔惨案。山东鑫发水产公司在合同中出海期两年,保底工资每年四万五,两年就是九万,补到鱼后还有提成。这可是2010年,待遇不错吧。但是公司玩了个文字游戏,这一点公司方的船长李承权在庭上解释如果钓到鱿鱼,就是另外一种算法:每人每月1000元工资,另外加400元每吨的奖金。也就是说平均每月最多也就3000元左右,就算每月都按3000元算,也与说好的四万五相去甚远。额,合着这群渔民吃饱了没事干跑太平洋杀人去了。




              

相关话题

  从人贩死刑的讨论来看,价值判断在法学思考中真的有意义吗? 
  如何看待《新华日报》「立刻全面放开生育并设立生育基金制度」的文章?这种办法有用吗? 
  电商消灭了中间商,同时挤压工厂利润,廉价的商品带来的是大量的失业和低收入人口,怎么办? 
  经济大萧条中,钱都去哪里了? 
  英国退欧是如何对英镑和欧元产生影响的? 
  飞天茅台指导价和市场价差异巨大,为什么茅台不提高飞天茅台出厂价格? 
  中国工人工资那么低,为啥还要工人拼命干? 
  部分劳动者自愿接受 996 工作制,会给劳动力市场供给带来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的咖啡这么贵? 
  如何让资本家破防? 

前一个讨论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是什么?是否有可行性?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高深?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