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的小孩怎么了?抗压能力弱?还是压力太大?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游戏玩得太多了,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了,虚拟世界是程序员创造的,而不是上帝,所以,简单粗暴得就像一汪1.5米深的游泳池,怎么比得上大江大海的真实生活锻炼人呢?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速读视频:


以下原文


先引用一篇新闻吧

前两天在脸谱上看到NBA明星,哈佛学生林书豪在脸谱网站上的一番吐槽,心里倍感震惊。林书豪说,在他高一时,一个坐他边上的学生自杀了。一年后,他的另一个朋友也自杀了。随后,我用谷歌搜索了一下在过去几年自杀的华裔(专题)学生,结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看图需要勇气,请大家做好准备。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5年中,有超过500名华裔学生在美国自杀。结果还显示,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是优秀的大学,学生自杀的概率越高。例如,同为常春藤大学,哈佛大学的华裔学生自杀率就远高于布朗大学。除了哈佛、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这些自杀高危学校,硅谷附近那些华裔精英学生云集的顶尖高中,例如Palo Alto高中和Henry M Gunn高中也都是自杀率比较高的学校。

好了,然后来谈一个我观察到和感受到的现象,我称其为“残酷真相”。

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一辈子被社会规则束缚,可以说连骂人都不知道该骂谁。很多人都喜欢骂XX,但是说来说去也只能喊喊口号,再不然就把自己家拆迁费用不到位,找工作找不到等一系列问题都总结成贪腐,这种大而无当的抽象概念。

这些不满的人虽然不满,但是他们并没有丧失希望。因为他们不了解社会如何运作,所以他们天真的认为,他们的困境就是因为某个总统,民主党或共和党。因此,他们虽然牢骚满腹却抱有幻想,觉得换个领导者,换个党派也许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压力太大或者抗压能力太弱甚至抑郁的倾向,因为他们很傻很天真,对未来总有期待。

反过来,一部分准精英,或者一部分接触到精英阶层却无法成为精英的人,他们是这个社会最焦虑,压力最大,最抑郁的一批人。因为他们过人的学识或者天分,他们得以接触到精英阶层,而又因为他们自身的出身又决定了他们非常了解普通民众阶层。他们可以说是对社会规则理解的最透彻的一批人。他们比任何人都理解这个社会最残酷的真相,也即是,赢家通吃,输者全无

赢家通吃,输者全无。

越往上走,越是如此,许多时候,丧失一个机会就意味着一辈子再无其他机会。在“很傻很天真”的人眼里,“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总有机会。但是对于这些准精英而言,他们很透彻和清晰的认识到,输就是一辈子的事,机会不会再有第二次。比如你高考考不上重本几乎就等于这辈子没法搞出什么了不起的科研成果。比如你申请哈弗失败,差不多就等同于你跟私立高中所有的朋友再无交集,成为永远的圈外人,永远丧失成为“精英”的机会。

在外人看起来,人的层级似乎是线性的,所谓10求不到还可以求得9,但真正熟知社会规则的人,在各个行业他们看到的情况却不是线性的,如果求不得10那么连求5都会变得异常艰难。

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焦虑,不安,惶恐,抑郁都源自于这种非线性的结构,也即是要么10要么不足5.

我制作了一张简易的示意图,这张图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越往上走,个人投入的越多,而原地不动的时间更长。在图的最后我表明了经常发生自杀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个人的投入已经快到10了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被死死的按在5的社会阶层。而且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可能无法突破跳跃到10 上,这辈子只能呆在5的位置上,因此这个阶段的人会有巨大的压力。这里我要强调图中所谓的“个人投入”,这个“个人投入”既可以是时间,精力;也可以是借贷和典当;更可以是陪睡和被潜规则;甚至也可能是为了透支精力而染上的毒瘾。每个人把个人投入达到9或者10付出的是不一样的,如果层级仅仅是2,想要达到9.8的投入对个人非人的压抑也会达到极点,而这种状态也是最最容易崩溃掉的。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一旦失败并非掉回层级5那么简单,可能连1都达不到。

年长一代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抗压能力比较强,其实并非如此。年长一代所谓抗压能力强其实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年长者成长环境里信息还比较闭塞。许多人生于阶层2,所见所及都只不过是阶层4,对于达到阶层10连想都不敢想,所以也就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第二,年长一代的工具比较少,不大可能通过借贷(裸贷),整容,加金融杠杆,等等一系列手段把自己放在提高层级的那个窗口。做不到就不考虑也就没烦恼。

第三,建国初期,乃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社会总体还是线性的状态,在这种线性层级的社会体系下,大部分人从小就自然而然得接受了社会是线性层级的思想,因此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便求不得10他们也会本能地觉得有9或者8在那里等着他们。这种谜之自信,让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自欺欺人。没错,自欺欺人有时候有益于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增长开始放缓,社会阶层流动速度放缓,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线性层级的社会竞争规则将被阶梯性竞争规则所取代,对个人投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资源,那么在跨阶层的那个时刻,压力会大到难以想象。

同时随着咨询的发达,现在的小孩可以说是很早就隐隐约约地看到了社会阶梯层级的竞争模式。而且越是优秀的小孩,很可能越早慧,越是对此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理解这种竞争规则的好处是能够早早地就比同龄人投入更多以获得竞争优势,而理解这种竞争规则的坏处是,早早就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对竞争失败所导致的后果(比如一切付出都白费了,以及自此再无机会的境况)他们更加清醒。因此他们所承担的压力也比一般人更大。

我其实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难,老一辈人的困难也许更多的是物质的匮乏。比如,缺少时间洗尿布的情况下只能任由孩子捂着湿漉漉的尿布生出疹子,比如没时间看孩子,导致孩子溺死。而新生代的困难则是精神的压力,如何地接受自己此生无法往上一步的现实,如何坦然面对多少年的付出全部归零,这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如何在社会层级以外,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老一代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是新一代年轻人早早就需要搞明白的问题。

简而言之,人生而不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的下一代跟我们并没有那么大分别,不过是不同情景下的不同反应罢了。


扯完这个淡该扯点儿别的了,

诚如我上文所说,“在社会层级以外,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东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缺少讨论和思考。过往,我们以国家机器把许多观念灌输给每个孩子。60后70后,还有许多80后,马列主义革命理想是刻在他们骨头里的。虽然粗暴,但是无论孔孟的儒家还是马克思哲学本身也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思想。当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用这些思想依然可以解释并应对自己人生的问题。

今天,国家宣传理念的神圣性被质疑,网络海量的信息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但是无人愿意构建一套系统的理论。现在的青少年虽然看似享有了更多的自由,看似获取了很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要么是碎片化的,要么是娱乐化的。由于深邃的思考所需要的门槛,他们常常买椟还珠,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文本视而不见,更加毋庸从其中汲取智慧。其结果就是,一方面他们深切地怀疑学校灌输的三观从而让他们无法真正领会其精髓,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从娱乐和碎片化的信息沙地上地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在任何场景下都自圆其说的价值体系。缺失了自我的价值体系,他们就如同浮萍一般,只能被社会的洪流冲散到各处,精神则被所谓的热点和功利主义牵着鼻子走,迷失了自我。

其实如今年轻人所思考的东西,很早就有人思考过,年轻人的痛苦也早就有人也痛苦过。比如如下的这个问题

如果我又丑又穷学习又不好,是不是我就不配活着?

尼采就思考过,当尼采提出“上帝已死”之后,对于人生存的意义他深入的思考过。他的思考带有批判也带有痛苦。但是从他的格言里你却能看到蓬勃的生命力,那是超越了个人痛苦的生命力。如果一个人决心自杀,也许在自杀前应该读一读尼采。可是很多年青人恐怕连“尼采”的名字都不曾听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够知晓这个世上有这么多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学者经历过类似的痛苦,并找到了自存之道?如果他们不知道,又如何能指望他们博取众长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

人们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对自己过分的专注,把自我从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剥离出来,重新审视是信息洪流时代幸存的必要能力。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去获取和构建这种能力。他们只渴望听到肯定的声音,无所谓自己是否正确是否健康。在纷杂的网络上,屏蔽一切与自己认知不符的观点,把自己置身于负面的情绪之中直至崩溃。

我们的上一代,不曾出现过类似“蓝鲸死亡游戏”这种东西,不曾出现过“自杀互助群”这种讨论。而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类似的负面信息如同屋顶渗透的水,不知何时就会滴到脸上。而当它滴到脸上,你才警觉原来,你的孩子距离死亡,距离自杀竟如此之近。

孩子无法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就只能选择虚无。自杀是一种虚无,逃避是一种虚无,否认社会是一种虚无,放逐自我是一种虚无。虚无的背后是单一价值观下对自我生命的否认,否认的背后是对宇宙苍生思考的缺失。可惜的在于,人们把这些思考都当作虚无缥缈的东西,总觉得它不如分数和票子来的实在,而人们却在恰恰在追求分数和票子的道路上,与虚无不期而遇。

《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说

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

其实,人的手腕,心机,能力何尝不是戾气深重的武功,与人争抢总不免害人害己,身受暴戾之荼毒。扫地僧所说的慈悲佛法本质上是一种哲思,是脱离了个人悲欢以苍生宇宙来审视自己和世界的视角与智慧。逻辑上来说,生活中的戾气无需都用佛法来化解,一切自成体系自圆其说的哲学智慧都可化解。可叹的是,现代人连什么能帮助自己化解戾气都无从知道,更加愚昧的把拜佛烧香当作了贿赂鬼神解决问题的手段,反而把释迦的箴言妙语视作草芥。恰如藏经阁里躲藏的慕容博

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一概弃如敝屣,挑到一本‘拈花指法’却便如获至宝。


或者我可以这样来总结,好的物质条件必须配之以好的精神世界。当今世界面对的很多问题其实质是,物质科技迈的步子太大,而精神迈的步子太小。人们被眼花缭乱的信息蒙蔽,丧失了生命力,丧失了幸福感,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桎梏。所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青少年在这种状态里,或者放弃思考和学习,最终全面娱乐化,或者价值单一地陷入迷失和痛苦,或者专注于世俗成功把所有问题滞后……最终可能只有少数人才能在机缘巧合下得以开蒙,开启了苍生视角,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抱怨的声音,分明经济发展,物质比之十几年前丰富不知几何,但大家却叫苦连天的原因。

究其实质,我们缺失的并非是更多的钱或更高的阶层,而是智慧。而这,并不是所谓青少年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弥漫着的浅薄的氛围所造成。这些批判青少年,包括问出“现在的小孩怎么了?抗压能力弱?还是压力太大?”的中年人,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抱怨加班,抱怨房价高,抱怨跨阶层难,抱怨男人不靠谱,抱怨女人拜金,身处你死我活的竞争,用尽心机手腕,深受戾气反噬而时不时就会想想自杀解脱的人呢?

其实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这种大环境下,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幸免,这就是时代性。当然,任何时代总有人能够找到自存之道,这个自存之道就是智慧!



再扯点淡,如我前文所说,现代人压力的根源是,选择太多,患得患失,而又太过于实际。我列举一下以下两个理想,大家看看这二者的区别。

  1. 我要成为亿万富翁
  2. 我要做一个君子

这两个理想,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理想,明确清晰甚至也很有可行性。另一个则是一个很虚无的理想,单纯是把君子的定义搞明白,不读一遍《论语》就根本没有可能。这两个理想各自的优劣是什么呢?

第一个理想,它拥有简单客观的评判标准,实现了或者没实现一目了然。但是,它的问题也在于成和败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如果受困于现实此生都无法实现,那么当执着于这种理想,会把人引入到自暴自弃或者是投机赌博的道路上去。

第二个理想,它笼统且模糊,而且有些唯心,实现或者没实现很难说得清。而且此时此事做得如君子一般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君子了,彼时彼刻也还需以君子来行事。可以这么说,做个君子这种理想是一辈子都需要努力的。它的坏处是唯心和笼统,好处是它更加具备适应性,无论身处什么阶层,收入如何,颜值如何都可以努力去做君子,而且这个目标是“自我实现”的。

这两个目标一个是作事,一个是做人,本来应该是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以做人为主,以作事为辅。但是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却把二者本末倒置了。大家都盯着如何作事,却浑然不去想如何做人。

现代的年轻人,并非仅仅是中国,而是整个世界,在做人的方面非常缺少思考和目标。这也是一切症结所在。做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快速交流的网络媒体上,没有办法把如何做人快速地描述和勾勒出来。但作事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因此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的都是些,张三创业发财了,李四演电影出名了,王二炒股挣钱了,这类逻辑简单粗暴的事迹。所以误导了许多人,都觉得只要作对了一件事,这辈子就能功成名就,家庭幸福。

然而实际上,媒体夸大了做事的作用而忽视了做人的重要性。以至于当你问年轻人,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大部分人只会说,我想当老板,我想当明星,我想当公务员,没有人会说,我想做个君子,我想做个智者,我想成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

丧失了做人目标的浅显和缺失如同植物的没有扎下根,自然狂风一起就被吹跑。

孔夫子说“君子不器”

也即是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许多人批判孔子,批判儒家,认为它不过是封建糟粕,但这些人当中极少有人是真正好好读过《论语》的,也极少有人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三观而批判。他们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批判。儒家自然有不适应当前社会的糟粕,但类似“君子不器”这样的话,哪怕是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史记》里面记载,说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到郑国去,和学生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在郭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腰部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憔悴颓废得像失去主人的狗。”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了,说:“形容我的样子,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说我像失去主人的狗,确实是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

一个卿大夫,四处流浪,连饭都经常吃不上,被人们笑话成丧家之犬,若说落魄恐怕已经落魄到极致了。但是孔夫子却欣然大笑,不仅不生气还自嘲说,没错啊!没错啊!我的确就像是丧家之犬。这样的胸襟和达观,难道不会让人惊奇向往吗?

可惜的在于,如此经典的描述,到今天知道它的人都不多。如果人们都不知道我们的先贤曾经达到过这样的境界,当遇到问题又能到哪里去寻找答案呢?

孔子也不过是先贤中的其中之一,中外的历史中,这种有境界有思想的人非常之多。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哪怕到了今天都有无数可以借鉴之处。而这些是在王者荣耀和抖音快手上看不到的。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90后和00后最大的不幸在于,他们处在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末期,在一个提倡解构而非构建的特殊时期。网络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手段来解构他们的价值,他们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充满了怀疑。他们怀疑亲情,可以讨论“父母皆祸害”;他们怀疑国家可以质疑政府权威;他们怀疑传统价值,信息的迅捷让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支持他们怀疑的证据。然而他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自己还未拥有属于自己的三观就迫不及待地质疑一切。当他们把所有身边熟悉的价值都否认的时候,就仅剩下功利和实用,最后滑入拜金拜物的桎梏。

怀疑当然不是错的,所谓不破不立。但问题在于,如果不想着立,只想着破,为了破而破,那么人生自然会滑入虚无主义的深渊。

诚如我一再强调,年轻人的“脆弱”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表现,大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拒绝深刻。而同时,这个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一段较长的停滞和混乱期。一面是复杂和多变的现实,一面是拒绝深刻的大环境。这一代年轻人会比以往更加容易崩溃,抑郁和无所适从。

解决之道无非两个,

第一,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买菜,做饭,洗衣,扫地,沾染更多烟火气。

第二,多读经典,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问题从经典里找答案

虚无主义的克星无非两个,一个是琐碎而真实的人间烟火;一个是千年传承的智慧。它们一个是属于个人的生命力,另一个是人类社会的生命力。而恰恰是生命力才是驱散一切虚无的灵丹妙药。

滚滚红尘告诉你,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事情,一箪食,一瓢饮,本身就很美好。

漫漫历史告诉你,活着本身就有特殊的意义,你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都将汇聚到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并向着某个未知却确定的方向流淌。

如果诗意一点说,解决之道就是

脚踩大地,仰望天空。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老师都不太尊重学生的家长? 
  如何评价家长班级群里询问成绩,被老师说有病并让学生转学? 
  如何看待青少年肥胖防控方案中「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 
  没考上高中,是去私立高中好还是技校好? 
  如何看待山东农业大学疑现女德讲座,宣称「相貌迷人穿着暴露女子易受性骚扰」,校方称未发现明显失当情况? 
  现在的小孩怎么了?抗压能力弱?还是压力太大? 
  私立高中氛围很差,想退学,怎么办? 
  大学里助学金的争夺是不是很恶心? 
  如何看待杭州小伙单车逆行被抓,接电话后崩溃爆哭? 
  私立高中氛围很差,想退学,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想问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鄙视广东话(粤西方言)?
下一个讨论
自然语言中有哪些有趣的“语法糖”?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