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攻城器械我不是太了解,就单说欧洲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攻城器械吧。
最简单和最古老的的攻城武器之一是弓。伴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它们的设计通过使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而得到改进,使强度和射程得到提高。
古希腊人使用的是由一块有弹性的木头制成的弓,但克里特岛的弓箭手已经使用了复合弓,由一根木杆组成,在木杆上从凸面施加筋,从凹面施加角板。弹性筋随着弓弦的张开而伸展,而角板则被挤压,所以这两种材料都能增加射出的力量。
在古代也有使用金属弓。这是一种由一名士兵操作的武器,金属臂上的弦依靠滑块在导轨中拉动而张开,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棘齿机件固定,防止回退。在安全方面,还提供了一个扳机。这种被称为“腹弩gastraphetes”的弓,不仅要靠双手,还要依靠整个身体,将滑轨靠在地上,将弯曲的弓托抵住腹部。弦拉紧后,将箭插在导杆上。腹弩太重了,不能仅靠手来操作,所以要用支撑物或把它靠在墙上。准备射箭的时间比普通弓要长得多,但射程和冲力弥补了这个缺点。
带弦的推力武器不断得到改进,直到它开始类似于通常所知的弩。在欧洲,它在十世纪才出现了更大的规模,它最重要的改进是用来拉紧弦的控制杆,这样射手就不必在这个动作中投入那么大的力量。一根适当的紧弦甚至可以弹射弩箭到 250 米,并刺穿保护得最好的战士。
在 12 世纪,第一批训练有素的弩兵部队开始创建,但在第一次战斗之后,弩立即被认为是魔鬼的武器,使用弩的人不配做骑士,也不配做贵族。1139 年,教皇英诺森二世甚至发布了一项诏书,禁止基督徒使用这种武器。然而,这一禁令从未被遵守,虽然这种武器存在着基本的缺点,但对弩的需求仍在继续上升。即使是最老练的弩手,每分钟也只能射两发,而且在重新装弹时极易成为目标。另一个缺点是弩的高价格限制了它的使用量。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手弩的形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除了经典的弩箭的变体外,还使用了用石头、铁和铅弹发射的弩。它的变种是重弩,自12世纪以来在中世纪的欧洲使用,属于用平轨投掷弹丸的重型机械种类。
公元前 500 年左右,在叙利亚,人们发明了一种通过刚性臂急剧投掷箭或石球的机器,其末端使用有弹性的马鬃绳卡住。腓尼基人发明了一种类似的武器,但发射的是平轨弹丸。这两种结构都是由古希腊人开发的,他们称之为石弩 catapult,还有马其顿人,投掷重达 78 公斤、长 2 米的大型金属箭头的石弩和投掷重约 26 公斤的石头的石弩特别受欢迎。它们被用来摧毁城垛和城墙残损处,并摧毁敌人的攻城机器。
在陡峭的轨道上投掷弹丸的机器后来被希腊人称为 Palintonon,罗马人接手后,其名为罗马弩砲(Roman ballista)。在平轨上投掷弹丸的机器,在罗马被称为石弩、弩砲或蝎子,因为像蝎子一样,它的手臂向前延伸。
这些装置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在每一个力量来源中都有两束特别打造的弦,安放在可移动基座的木方上垂直伸展,弓的两个木臂被固定在里面。它们的两端与一根弦相连,这根弦是用一根缠绕在轴上的绳索拉动的,轴上有一个棘齿装置。正确的运转和准确性取决于两束扭曲的弦的准确排列,在希腊语中称为“Tonos”。检查弹性的方法是拉动每根弓臂并比较产生的声音。如果它们的声音不一样,就通过转动绑住它们的环来收紧它们。当它们发出相同的声音时,就用特别的楔子把它们挡住,以保证稳定的位置。弓箭手必须有良好的声音鉴别力,因为机器在任何天气变化下都会失调。
绞盘弩Springald,或称espringal,是一种用于投掷大弩箭的机械弩砲,很少投掷石块或希腊火。它在 11 世纪拜占庭的一份手稿中被描绘成一张图,但在西欧,12 世纪末和 13 世纪初开始流行。它的构造原理与希腊或罗马的弩砲相同,但有向内摆动的弓臂,而弩砲有向外的弓臂。这些较小的弓臂在不承受张力时面向前方。当张力累积时,它们会向使用绞盘的操作员弯曲。
它也被称为“绞丝弩”,是一种扭力装置,使用扭曲的绞丝线或筋线来驱动两个弓臂。带轮子的长方形弹射弓更适合用于围攻防御工事,而安装式的则用于防御城堡,因为它们可以从塔楼和堡垒上向下瞄准。
伦敦塔有一个大型的绞盘弩模型。唯一的全尺寸复制品(8英尺长,能够将2.4公斤的弩箭投掷到55米以上)可以在朴茨茅斯纳尔逊堡的皇家军械库博物馆找到。
希腊的石弩被罗马人接管后,根据其构造的标准进行了划分。手持式石弩是一种轻型的手动武器,可以投掷箭矢,由一名士兵操作,通常由便携式支架支撑。车载弩砲Carrobalista被装载在特殊的双轮车上,外观类似双轮战车。车组成员由两名士兵组成,其中一人是马车夫。
战场上的罗马人满足于用弩砲短距离投掷弹丸,他们最常使用的是射程为 50 至 100 米的机器。它们有非常不同的弹径,其中 15 迈纳 minae 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即 6.5 公斤。瞄准是有问题的。箭或弹丸穿过的盾牌上的孔很小,几乎看不到它,在大型机器中,这种瞄准是不可能的,因为弓箭手不得不看向框架边缘以外的地方,或者远离弩砲以观察弹丸的飞行和下落。然而,弩砲造成的心理影响弥补了准确性,特别是对那些以前不了解这种武器的对手。射击和弦释放的特有声音甚至可以引起恐慌。而且他们的火力非常强大,一枚弹丸可以同时穿透几个人。
罗马帝国灭亡后,弩砲被遗忘或大大简化。在中世纪,为数不多的源于罗马还流行的结构之一是弧形弩砲(arcballista,arcuballistae),这是一种安装在双轮马车上的重型弩,用十字转轴拉紧弓弦。它可以投掷石弹和铁弹,也可以投掷大型弩箭和木质弹丸。它的最大射程约为 900 米,从 200 米处射出的半公斤重的弓箭可以刺穿一根粗大的横梁,其冲击力可见一斑。
下图这种机器,今天被错误地称为弩砲,在古代叫做“野驴”(onager或donkey)。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在抛射出去后,机器在空中被强力拉起,或像“踢到一头野驴”后的景象。
这是一种带有刚性臂的弩砲,其一端卡在水平伸展的、强烈扭曲的、由动物鬃毛或静脉制成的柔性绳索束中。解除锁定后,它们致使弩臂迅速寻求向前倾斜的位置,并靠在停止运动的梁上。在弩臂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带有棘齿装置的转轴将其拉紧到水平位置后,将一枚弹丸放在一个勺形或弹弓柄上。野驴将弹丸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距离急剧弹射出去,重达 50 公斤的球可以达到 450 米。较小的 30 公斤的弹丸甚至可以达到 1000 米以外的目标。
野驴的优点是结构不复杂,坚固耐用,但触发机制很麻烦,可能会伤到射手的手。因此,更多的时候是使用绳索或锤子。另一个缺点是僵硬的底座,需要许多壮汉把平台移到新的目标上。中世纪也有使用这些机器,但当时的射程较小,大约100米。
Bricoli 使用了天然木材的弹性,是一种简单可靠的结构,在平坦的轨道上发射弹丸,在火药传播之前一直被广泛使用。这种装置的原始版本是一棵普通的树,树枝被砍掉,在其上放置一块平整的、适当修剪的石头。
这种结构的发展是一种机器,其中用一根弹性梁代替了树,通过绳索和十字转轴弯曲,有一根充当平台的杆子,弹性梁就安装在其底部。插有标枪或箭的活动臂(单支或成捆)可以根据需要抬起和放下,这要归功于柱子上那个帮助插进切口的支架座子。这样,就调整了射击的垂直角度,而水平角度保持不变,不幸的是,这大大限制了射击的范围。这个问题在安装了一个带有活动杆的底座上的 Bricoli 中得到了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横梁被换成了金属杆,这使得射程增加到 1100 米。
Trabutium 被称为 trabuche 或 trebuchet 抛石机。它以非常高的精度急剧发射弹丸,是一种使用恒定配重的抛丸式机器。它基于特殊结构的梁,其一端装载着填满石头、沙子、粘土或铅的箱子或袋子,另一端装有一个弹兜。在配重的作用下,横梁迅速下降,导致弹丸被抛出。要击中特定的点,须左右旋转投石机,如果弹丸飞得太远或没能到达目标,就把加重或减轻的子弹分别放到弹兜中。
中世纪提到的牵引式投石机 Mangonel 可能与罗马的野驴不同,它更像是一个小型的 Trebuchet 抛石机,有一个固定的配重,由几个人拉下来。这样一来,通过训练有素的人员,团队的领导者可以调整应用于 Mangonel 的力道。
与早期的扭力机和后来的配重抛石机 trebuchet 不同的是,mangonel 是靠人力拉动连接在杠杆和吊索上的绳索来发射弹丸。虽然 mangonel 需要更多的人去操作,但与它在欧洲中世纪早期所取代的扭力式弩砲和野驴相比,它也没有那么复杂,重新装填的速度也更快。在 12 和 13 世纪,它被配重式抛石机取代,后者成为了主要的攻城武器。关于 mangonel 投石机的一个常见误解是,它是一种扭力式攻城机,尽管有各种证据表明它是现代的,但它经常被描绘成这样。
在中世纪,Mangonel 投石机的名称经常与抛丸式攻城器械互用,其希腊语 mágganon or mangonon 意为“战争机器”。有人认为 mangonel 认为起源于古代中国。基于扭力的攻城武器,如弩砲和野驴,据说在中国没有使用过。
Biffa 抛石机,一种急剧投掷弹丸的抛丸式机器,在古代就已有使用。由于采用了可移动的安装方式,使重量可以垂直下落,所以它所使用的配重比 Trebuchet 抛石机要强。Biffa 的特点是具有相当大的射程,但在精确度方面,它让位于具有固定配重的机器。不确定它是罗马人还是拜占庭人的发明,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它从那里传到了西欧,在那里它也以 blida 的名字出现。类似的机器也在罗斯地区使用,在那里它们被称为 porok。根据阿拉伯资料,它可以在 200 米内发射几百公斤的弹丸。这些被称为 mandżanik 的机器,蒙古人在入侵罗斯时也使用过。
抛丸式机器的发展导致了 tripantium 抛石机的诞生,它是 trabutium 抛石机和 biffa 抛石机的组合。由于它的尺寸,它通常也被称为大抛石机。这种设计有固定和可移动的配重,比 biffa 发射得更精确,比 trabutium 射得更远。在 1099 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可能是在这种机器的帮助下,耶路撒冷的城墙被攻破了。其巅峰的成就是威拉德·德·霍内库(Wilard de Honnecourt)在13世纪的皮卡迪建造的 tripantium。它的活动配重包含了 26 吨的土,而恒定的配重在发射时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此外,整个结构是用深埋在地下的木杆来稳定的。
纵观历史,攻城塔的建造没有明显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截平的金字塔形状的建筑,有一个木制的栅栏结构,上面用木板垂直排列覆盖。此外,整个建筑还用耐火材料覆盖,形式为适当制作的动物皮革、布罩或装满沙子的皮袋。如果可能的话,前墙尽量做成垂直的形式,这样可以方便进入被围困的城墙。一些塔可以手动或借助绳索和旋转栅门降低平台,入侵者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越过城墙。
人们试图将塔楼建得比城墙的顶部更高,这使得射击和击倒防御者更加容易。例如,维特鲁威描述的攻城塔有 34 米高,边长近 10 米,有 10 个战斗层。在 13 米边长的四方形底部,比这还高的有 69 米。每层楼都有战斗狭缝和环绕的战斗门廊,在底部的车轮使这个巨大的结构能够移动。在攻城塔中,下部可能有一个羊首攻城槌,上部楼层作为各种射击机器和弓箭手的位置。
攻城塔的使用会给进攻者带来很多麻烦。通往防御工事的道路上布满了围堤和沟渠形式的障碍物,而且往往该地区的坡度本身就可能成为一个问题。然而,当这种技术获得成功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建造一个特殊的坡道或平整地形之后,它们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保护攻击者免受弹丸的攻击,另一方面,它们允许直接攻击城墙,炮击堡垒内部,击碎其墙壁,观察战场或在其掩护下进行挖掘地道。
▲攻城塔的断面重现图:1)带箭缝的战斗地板,2)带垛口的门廊,3)用浸渍皮革固定的墙壁,4)装有沙子的麻袋,5)带钩子的甲板,便于固定在墙壁上,6)攻城槌,7)用于降低甲板的绞车,8)垂直运输弹药的竖井。9,10)梯子,11)轮子,12)射击孔,13)抬起的盖子,14)弩砲,15)装有消防用水的桶,16)装有沙子的盒子,用于处理血渍,17)装有箭的篮子,18)用于推动塔的横梁,19)使用攻城槌的绳子
最古老的攻城器械之一当然是攻城槌。由于其简单的设计、作战的可靠性和快速建造的能力,它几乎总是在攻占设防之地时被使用。
一位古代工匠将第二根横梁垂直于躺着的那根横梁,从而在可移动的底座上发明了第一个攻城槌。正因如此,才有可能增加横梁的重量,同时提高其效率并减少战斗成员的数量。另一方面,来自卡尔西顿的葛瑞斯是第一个发明了一种覆盖着皮革的轮子结构,在其内部攻城槌悬挂在绳索上。像其它大多数攻城器械一样,攻城槌通常是进攻前在战场上建造的。然而,也有随军旅行的情况,因为附近不一定有合适的建筑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梁的长度从 8 米到 30 米不等,其重量达到 16 吨。每次它都是根据被攻击的墙壁和大门的厚度来调整。梁的一端在攻击中最容易被破坏,它是用青铜或铁铸成的,通常是公羊或乌龟头的形状。攻城槌经常被安装在被称为肌肉的棚子里或攻城塔里。
早在古代,盾牌就已经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防备箭和石头,而且还可以为进攻做准备工作。最早的活动遮挡物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柳条筐,有一个小开口,可以观察周围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大型遮挡物——活动掩体,其形式是安装在小车上的墙,或者有自己的轮子和拉杆,这样,移动这些建造物就不成问题了。罩子通常由柳条、木板或断木枝制成,上面覆盖着经过特殊浸渍的动物皮毛,可以防火。有些移动掩体还有一个小屋顶和侧墙,或者类似于小棚子。如果防御者站在堡垒墙的后面,长矛、长柄镰刀、铲子和其他刺杀武器就会额外安装在前墙上。在罗马军队中,这些建筑被称为winea,并配有攻城槌。在它们的掩护下,人们接近幕墙,粉碎城墙,打破城门或进行地道工程,主要包括挖掘和破坏建筑物的地基。
攻城战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攻城结构,那就是普通的梯子。它制作简单,使用轻便,但也有很多缺点:它不能用于很高的城墙,由于其长度,很难运输,而且只有一个一个的攻击者可以爬上去,而被围困者很容易推开梯子。此外,你还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在攻击者的重压下不出事故。有人试图用绳索或分段式梯子来解决运输问题,把梯子一个个叠起来,但它们不能抵御破坏。为了使梯子更难被推离墙壁,梯子的两端配备了坚固的铁钩,钩在墙壁的边缘。
回答这个问题的契机是因为我之前写城堡相关的文章时简单提到过攻城器具,因此专门去研究了这些大杀器。
从这些攻城器的使用来看,爬梯子上城墙这种危险的活儿是没有经费才用的伎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