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绝户网的都人云亦云了。
什么是真的绝户网?那种细小孔的早就没人用了。
这帮捕鱼的,因为破窗效应,都是tm用电拖网捕鱼的。长江这边的支流,但凡是电拖网经过过的,一年内都基本上别想有鱼了。这玩意儿可比绝户网可怕多了。人家细小孔,但河床复杂,网也只能网一部分。电拖网则是所过之处,寸鱼不生。问为什么,尴尬地笑着说,有鱼的地方不多了,反正政府放生的,我不电也会有别人来电,自己船到过很多荒河就是别人电的。
小规模电鱼的就更多了。小船一开,两根棒子水里一探。大鱼电晕,小鱼电死。说他们两句,回你“反正我不电也有别人来电的”……你能说啥?
作为一个钓鱼爱好者,走过一些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来回答。一,不能全怪三峡大坝,大坝阻断了洄游鱼类,但更多的不洄游种类的鱼同样少得可怜,为什么?二,不能全怪污染,除了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非常严重的水域会无鱼外,一般闻起来臭的黑的肥水域甚至会有较多的鱼,原因一是人不愿意吃,二是肥水饵料丰富。那么真正无鱼少鱼的原因是什么呢?绝户网是一个原因,炸鱼毒鱼是一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电鱼!电鱼!电鱼!小到池塘小河,大到江河湖泊,农民与渔民,电电电!凡是有电鱼习惯的地区,鱼就少,但是没什么电鱼习惯的地方,鱼就多
“他总仍旧是电。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电到国家濒危动物口粮里去了。这类动物的口粮,捕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是没收渔具,后来是罚,罚了好多次,却一再重操绝户网。”
“后来呢?”
“后来濒危物种一个个都绝户了。”
“绝户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不准再捞了。”
非专业人士答一波。
洞庭湖水系四大支流之澧水河附近长大,从小各种鱼都见过,也喜欢钓鱼捉鱼养鱼。与鱼有关的,我们那可以说都非常喜欢。家门口就是个大鱼塘,三个生产队共有的,旁边还有一条小溪,附近大大小小的鱼塘有十几二十个,远处还有一条大溪流和一条大河,这些可以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活动势力范围了。
五六岁开始会自制竹鱼竿钓鱼,用这种竿就算是十几斤的大草鱼鲤鱼也钓上来不少,还有一斤多的鲫鱼就更多了,而且我的钓鱼技术算是非常好的,基本上蚯蚓米酒,每次都能钓上不少。如果想钓黑鱼,那就抓一只青蛙,黑鱼一钓一个准。一直到上高中放假回家也都会做鱼竿,家里自制鱼竿长长短短七八根,满满的财富感和成就感,可惜后来全被我妈砍了插在菜园里当豆角的攀爬杆了,现在就算想回去体验一下竹竿钓鱼都不可能了。
那时候一年四季沟里都是鱼,大的小的,很多鱼喜欢上水,进入更宽阔的池塘,在这之前要经过深深浅浅的水沟,只要在水沟装好捉鱼的篓子,等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提起来能捉到十几二十条,这种篓子缝隙比较大,基本上只能困住比巴掌大的鱼,也有的时候,路过水沟,就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鱼,还能顺手捉几条,但现在沟里什么都没有了;每年春夏耕田播种的时候,机耕犁或牛走过后,都会有很多鱼翻过,有的是被化肥弄晕了,有的是被犁搅晕了,一群人会背着篓子捡鱼(这种浑水摸鱼了解一下,撒了化肥之后,鱼和蚂蟥都晕了);夏天早上的时候,气闷缺氧,鲢鱼会浮出水面呼吸,这时候生产队的男人们会扛着鱼叉,围着池塘用飞叉叉鱼,我爸的技术很好,每年都能吃到鱼;涨水的时候,路上是水,鱼群乱飞,走着就可以捡鱼,稻田里也能捉到大鱼,有几年大水,都快把小溪的桥冲垮了,池塘堤岸到处漏水,鱼儿们就在这样的岸上蹦来飞去;游泳的时候,放上丝网,动作大一点,鲢鱼就会到处乱飞,还能被鱼砸到(参考美国亚洲鲤鱼入侵);下午太阳晒的时候,鲫鱼鲤鱼群会挤在水边,一群大大小小的小孩光着屁股沿着池塘下水摸鱼,让人回味(那时候胆子大,也不怕摸到蛇,就算遇到了螃蟹,一把抓住它也夹不到手,现在让我下水沿着池塘边,我再也不敢了),小时候摸鱼技术好,基本上夏天每天都能摸到几条十几条鲫鱼改善生活,不过那时候力气小,摸的鱼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是一斤左右的鲫鱼,我还记得我堂哥仨人合力,在深水处摸到了一条二三十斤的大鲤鱼,那条鲤鱼的鳞片,我印象里都成了浅灰色,尾巴是红色;秋天钓鱼最舒服了,不冷不热,周末回家能在池塘边蹲一天,不想钓鱼就用各种办法捞小鱼或捉小鱼,把长得好看的鱼选出来,然后养在水缸里,缸里还会种上各种水草,有时候还能捉到斗鱼,那时候觉得斗鱼长得非常好看,到现在一直记得自己在水缸里养了很多鱼,经常有猫偷,后来翻修房子,推倒了大水缸,里面还有很多条,这个爱好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冬天的时候,又是另一个庆典——干鱼塘,一年四季最盼着这个了,全队老小齐上阵,干鱼塘基本上大的小的都能捉了,但是有很多鱼比较喜欢卧泥,如鲤鱼,黑鱼,鲶鱼等,鱼塘最后会留一点水,把一些小的留着,来年开春涨水了又是一满鱼塘的水和满满的鱼了,然后生产队的人分鱼,其实也不多,家家户户能有几条大的。有时候也会去小溪里钓小鱼,咬钩快,不需要饵料,纯粹是好玩,也会放点饵料在篓子里,沉在水里,几分钟就捞起来,一满篓子五颜六色的鱼,其实至今我都不知道这些鱼叫什么名字,回家让奶奶炸成鱼干,特别香。
或许在那个物产不丰富的年代,大家都穷的时候,没别的想法,只是想着怎么吃饱穿暖,虽然苦一点,却也有滋有味,我仍然记得半夜三更父母要去捉黄鳝和牛蛙,我想跟着去不让去,奶奶带着我围着火坑烤火的夜晚。然而不知怎的,后面就变味儿了,逐渐有更多的人走出去了,见识了外面的天地,知晓了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干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于是有人开始学着用自制的电捕鱼器捕鱼(喷农药的桶做外壳,然后一个小电瓶,放进去背起来,两根竹竿两条电线,一个竿头是铁圈套网兜,一个竿头是金属圈,沿着水沟、池塘边,溪流,插进水里就连起来了,能把大小鱼电晕,然后网兜捞起,身前挎个篓子,太小的鱼的确会被电死电伤,大鱼还是能活,半大的鱼则可能会被电成畸形,后来经常钓到这种),那时候大人小孩都是羡慕的眼神看着,小孩都跟在屁股后面走好远,于是越来越多的手段出现了,毒鱼药鱼的也出现了。很惭愧那时候不懂这些事情,还有人叫我一起去捡鱼,一条水域倒上农药,全死绝,浮起来一层层,站水里捡,弄得两条腿都生疮灌脓。其实也就跟着去了一次,之后才反应过来这样伤害极大,就再也不去了,但是这种事情愈演愈烈,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后来好些年小溪里几乎干干净净。然后还有人从邻居家里接根电线,划着小船直接用220v电鱼,整个池塘全炸锅,后来还见识到了开大船在河里水库里电鱼的场景,水沟里的鱼越来越少,现在回想真的可怕,溪流池塘里的鱼都死绝了。再后来,在一些工厂附近的池塘,路过的时候能看到死的鱼漂起来一大片,到岸边,没有人敢捡回去吃。养殖户们也承包了越来越多的池塘,改造,养龙虾,撒肥料,喂食,水越来越差,鱼越来越少了。那个时候,没有文化又没有眼光又愚昧的他们,胆大的家庭开始尝试冒险,有的因为贪婪,又或是为了生存,又或是想让孩子过得好一点,赚了一阵子后,转型上岸了,有的则死守着,迷茫着,先富的并没有带动后富的,而大多数像我父母这样,胆小老实的,却还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挣扎着,困惑着。
长江里无鱼,很多水系里都无鱼,普通百姓口袋里也无鱼。这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再后来,各种工厂建立,老老实实的都去工厂里上班,再后来三峡大坝建成,再也没有发过大水。
前几天我爸回了老家一趟,说看到家门口的池塘里,又有巴掌大的鲫鱼了。家门口的那个池塘,因为是活水,一直都算是比较水清的,除了固体垃圾什么的,其他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应该基本是没有的。但也是大概过了十来年,才从大鱼小鱼基本死绝的境况,到现在有这巴掌大的鲫鱼。
离开这个环境也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偶尔过年回去,也看不到水里有鱼的盛况。更别说在夏日阳光里,微风阵阵,带上草帽,提起钓竿,搬把凳子,提个小桶,带上饵料,在池塘边,看着垂柳垂下来的枝条在风中晃荡,一坐一整天。也别再指望未来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机会体验在溪流里亲手抓鱼,踩着石头摸鱼翻螃蟹,要是天太热就干脆脱光钻进水里的纯真自然了。或许这不是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的风采,却有着南方鱼米之乡的惬意,这些事情未来的孩子们都不会知道。有时候在陶然亭公园逛的时候,那里人工小水池里养着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小红鲫鱼,交50块就能拿着小钓竿钓一下午,却也围满了大人和小孩,但是这种鱼似乎少了一点精气神。
水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使得鱼类无法回到产卵场产卵,自然就灭绝了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boom……
早晚要boom……
晚boom不如早boom
我们得继续等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