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2832635486814208
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是一个关于高以翔事件的回答,我真心希望这件事不要被带跑偏,成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玩弄舆论为自己喊冤的传播器,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198278/answer/915677806 让明星飞?呸,恶心!希望高以翔事件成为为劳动者争取福利的宣传机,而不是明星诉求不满的发声筒!
关于最近偷渡英国事件,死了39个人。。。。一开始国内民众都不相信是中国人死的,因为大家下意识认为现在的中国民富国强,只要在国内认认真真干一份工都不至于饿死,而且还能成家立业。想要机会去北上广深,华北,华中,华南。对于全国各地人民来说,根据自己的家乡位置去选择工作机会。再不济留在家乡,有房子,工资虽然低,但是胜在安逸,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英国打工赚钱呢?除非亡命之徒。
最后看新闻死的是越南人,大家都释然了。。因为大家下意识说,以现在的中国不至于说还需要偷渡出去打工赚钱啊。这就是中国强大的地方了
回想以前七八十年代偷渡去香港。。但是已经是过去了
~~~~~~~~~~~~~~~~~~~~~~~~~~~~~~~~~~
【“冷冻卡车”惨案后续】越南已收14起报案,央视怒批CNN - 共青团中央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695012
~~~~~~~~~~~~~~~~~~~~~~~~~~~~~~~~~~~~~~
补充一些,我堂弟因为疫情从英国回来,隔离出来之后,就和他一起回老家过清明。
聊了一些英国的事情。据他所述
1.目前中国人还是会有toudu去英国打黑工,所以说他们刚开始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至于怎么去什么的,就没有问,他估计也不知道。
2.越南人toudu大多数可能会去北爱尔兰,这就是大概印证了我一个猜想,为什么货车到了英格兰没有下人,反而还要这么兜转。
管中窥豹吧。
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国际原油就和美元挂钩了。
萨达姆挑战这个体系,被毙了。
卡扎菲继续挑战,也被毙了。
去年中国上海期交所开始了以人民币为计价的原油期货,美国却只能干瞪眼。
这不是我说的重点。
做过交易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以前必须半夜盯欧洲和美国的盘,权重在他们那边,我们只能跟随。
到如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换了人间。
美国的原油期货交易员们也乖乖开始盯夜盘了,
他们盯的就是上海期交所的盘,
嘿嘿,伙计,你们也有今天啊,让你们也尝尝强弩身躯,睡眼惺忪的“鬼”样。
相关的石油期货回答在这里:
苏州的某个小镇。
曾经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有书看,有大的图书馆可以看。觉得农村县城最不到位的福利就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没有准备足够多的书。反正我老家是没有。
以前想着有钱了,做福利,就是买书然后捐书。
在上海的时候,去一趟图书馆也经常跑老远过去。
前些天,在小区门口等公交,发现有个志愿者报亭,就跑去聊天,里面放了一些书,有志愿者指导办借书证,在不远的地方,原来有个挺大的图书馆。
能够重视并且满足大众学习的一个图书馆,说明这个国家,开始过了只盯着吃喝的阶段了。已经不再局限于吃吃喝喝了。
其实这种问题,很容易陷入YY的感觉。
但是,说个题外话,那就是最近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媒体,那就是如果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好久没有提到一个词。
G2。
也就是说,前些年常见的G2,这些年很少再见到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为什么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反而G2这个词,逐渐销声匿迹了。
而事实上,这个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并不是中国人提出的概念,这是一个欧美学者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的概念,也就说,至少在十来年前,美国还想要和中国建立一个两国集团,从而管理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这个提议消失了呢?
不应该说,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们不应该更加适合和美国一起管理世界了么?
或者说,当我们真正逐渐拥有了可以管理世界的能力之后,美国反而不提G2,而是比以往更加敌视中国了呢?
这可真是非常有趣。
偷渡英国死亡的人,CNN说是中国人,我和家人、朋友聊起来,大家都说现在谁有病还往英国偷渡呀!这事儿要放到十年前、二十年前肯定就信了!
—————————————
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有点赞!
嗯嗯,我们现在确实蛮自信的
我一个远方姑姑,早年大学当老师,后来辞职考研究生,考博士,毕业后出国,现在定居在美帝,以前回国带的都是高科技产品,什么剃须刀笔记本玩具,带走的都是吃的或者锅碗瓢盆这样的
我小姨子去澳洲留学,嗯,捎回来的是···巧克力·····别的也没啥能带回来的···用她的话说,都是中国造的···还不如国内直接买呢····
当然,联想的笔记本电脑,我一般还是托朋友从美帝买·····
真便宜····配置真高···质量真好····
讲真,我小时候外国的东西一般都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汽车空调,总之只要是带科技的,外国的就是好
现在我快40了,突然发现,怎么家里面外国的东西成了某某的虾某某的水果某某的啤酒了??
就剩几台联想的笔记本还是从美国买的了····
整个华语文化圈,不再有被大陆仰望的文化高地了。
也许是因为大陆凭借巨大的市场和骇人的文化精英吞吐量,乃至驱动全球经济前行的巨大发动机地位,虹吸了华语圈大部分的文化精英离开本地来大陆发展。
也许是大陆的崛起,让港台乃至新加坡作为一种领先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代表相形失色。但,确实,现在大陆很少像80年代90年代那样狂热的追逐过港台新的文化了。
也许还会有人追美剧,英剧,韩剧,日剧,但是,在大中华汉语圈。不再有过去的新加坡,台湾,香港那种影视歌对大陆的极致领先和辐射输出的景象了。
现在大陆最火热的网综和剧集对港台的竞品几乎轻易就形成屠杀和碾压。奇葩说里凝聚了台湾,马来西亚,几乎所有华语辩论圈的宗师与新秀。连蔡康永都离开康熙来了,跑到北京创业。为什么?台湾市场太小了!在中国强势崛起的主流面前,台湾的市场太小了。中国好声音参赛选手几乎也是把华语圈全部囊括。台湾妹刘明湘在大陆靠好声音里唱《漂洋过海来看你》收割的粉丝数绝对轻松超过台湾的同款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中的靠《身骑白马》唱红的徐佳莹。
霍尊,毛不易,有没有新近的港台同款?
Pg~one,GAI这些本土选秀出来的新人,一出来,就红透半边天,烧的李小璐“露”出“贾”笑,港台同期哪有被大陆熟知的新人?更别说追捧了。GAI与祖海合唱的好运来,好像12年春晚周杰伦围着宋祖英,听得人一身鸡皮疙瘩,仿佛真正宣告了大陆主发动机的华夏族崛起复兴的国运已到来。
现在的华语文化圈,不再有一个让大陆仰望的文化集群或者文艺地标了。
吴君如来《笑傲江湖》做导师,李克勤来《吐槽大会》做主咖被吐槽,同台的杨超越,壮志凌云,傲人星光不弱分毫,举手投足,无声润物,气场上甚至横压李前辈。连陈小春都跑大陆来演抗战剧,港台还谈什么引领辐射带动华语圈文化?
曾几何时,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台湾流行歌曲,李宗盛,罗大佑,琼瑶剧,孟庭苇,梅艳芳,陈淑桦,林青霞,周华健,徐小凤,香港的警匪片,律政剧,武侠剧,武侠片,四大天王,双周一成,奇谋妙计五福星,鬼马双星,一眉道人,捉鬼专门店,色情男女,肉蒲团,聊斋艳谭,香港三级片成为很多大陆中学生性启蒙的秘籍,现在呢?恐怕香港那些粗制滥造的三级片即便花钱请你下载了看,你可能点都不会点,嫌耽误功夫。
也许这里面有港台自身没有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如日韩一样继续保持对大陆输出的文化高地自身塌陷的原因。但大陆凭借巨量的市场体量,持续40年高速发展对港台精英的虹吸乃至身位的追平甚至超越,才是根本原因。
现在的成龙,在大陆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了,为什么他不图一个晚节自保,躲进小楼成一统,好好在好莱坞终身成就奖和亚洲人好莱坞最高主演电影票房的功劳簿上退休?
因为香港太小了,太小了。
因为几十年伴随着不断的gdp增长,以大陆为主体的华语圈文化高地和中心早就悄然转移,在昂扬但未免燥热的大陆市场面前,港台几乎已经成了艺人的冷宫。
你有多久没有追过一部港台连续剧了?02年的流星花园?还是05年的金枝欲孽?
《庆余年》《甄嬛传》《亮剑》《潜伏》《大明王朝》《伪装者》《小欢喜》《战北平》《人民的名义》《武林外传》《士兵突击》这些掀起过收视热潮和社会话题的连续剧有几个是港台新加坡的?
郭敬明的《小时代》虽然烂,可这部现象级的作品里仍少不了一众港台演员的合作。
也许大陆文艺市场,目前仍到不了让港澳台乃至马来新加坡华人观众追捧,仰望,追逐的程度,但过去那种到处贴满小虎队海报的宿舍和卧室墙上,已经开始被TF BOYs代替。
大陆本土明星在华语娱乐圈中心抢夺战中越来越多的占据中心和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大陆持续40年gdp增长,让大陆相当一部分人在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上,实现了对港台地区的反超。
否则产生不了那么多本土背景的明星,否则本土的文艺作品和综艺节目不会有那么多那么大的票房和收视话题影响。
港台新,在完成了改开初期至2000年代初,近20年对大陆流行文化,现代文化的启蒙后,就像曾经作为青铜圣斗士仰望的老师的12个黄金圣斗士,牺牲自己,助青铜们一臂之力,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凝结成一体,散成满天星,把亲手带出来的五个青铜送过叹息之墙,让他们带着全体黄金的寄望和嘱托,浴火再生,越战越强,穿上神圣衣,为了华语文明在世界舞台更大的辉煌和绽放,去舞台中央与更大的对手,争夺,战斗。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一段波澜壮阔,又情真意切的中国往事,华语圈文化高地用了40年,悄然完成了长征和转移。
祝福我大华夏族。
万岁!
前些年,日本福岛地震后,周边企业停产。
重庆一些要死不活的机械厂有人冒生命危险以福岛为圆心,挨家挨户做工作买技术,邀入股....
吸引了一大批日本熟练工人,结果莫名其妙催生重庆的一些精密制造产业,并且抢了日本人的国际市场。
其中有个仇日的东北老板,引进当年,这批日籍员工给他带来丰厚利润,让他乐开了花,变得不那么仇日了,再也不见他满眼怒火朗声高唱《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场景。
产业升级这个命题很大,但我的确看到那些贪得无厌的老板们自发的为了中国产业升级挖空心思,反正有国家政策刺激,他们到处挖人挖技术挖市场,闷声发大财!
最近这群人经常鬼鬼祟祟的在以色列和美国闲逛,鬼知道他们又想干点什么。
十五年前,吃到猪蹄子,今天伙食不错啊!
十五年后,公司食堂竟然能吃到有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