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锋最新《Cell》「DNA 显微镜」是怎么给细胞成像的,有哪些突破和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DNA分子显微镜这项技术原理和2009年开发出来的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Chromatin Comformation capture(3C)差不多。它从看染色质结构角度衍伸到看全细胞结构,从DNA转变成RNA,从概念上有了新提升。


首先讲下3C技术原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DNA显微镜。
细胞核内DNA分子如果全部展开,有2米多长。只有经过有规律地折叠,才能被装入微米级别的细胞核中。这些DNA折叠有松有紧,松的构成常染色质,转录活跃;紧的构成异染色质,转录减少。两类染色体动态变化和基因表达紧密相关,因此,染色质结构变化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科学问题。为了了解染色质构象变化,2009年开发了3C技术。
3C,染色质构象捕捉,就是把细胞核内的线团原地剪碎,拿序列1-特定序列-序列2作为引物进行一轮原位PCR扩增。如果两个DNA片段(片段1和片段2)在线团里位置很近,有很高概率被扩增到同一个PCR产物中。由此大规模给引物扩增,就能知道染色体中DNA谁和谁位置更近,得到整个染色体构象。


下面再讲讲这次的新技术DNA显微镜。
其实……它是个RNA显微镜。
在细胞中有很多RNA,处于不同位置。之前用于探测RNA在细胞内分布的技术,叫作原位杂交。把细胞固定好,用和目标RNA结合的探针标记上去,利用探针上的荧光观察RNA在细胞内的位置。
而这次DNA显微镜技术,和3C差不多。先将细胞固定,原位把RNA反转录成cDNA,加特定序列扩增,cDNA上就被加上标签。不同标签在扩增时,通过引物重叠区域,把距离近的两个cDNA扩增到一起,由此知道这两个cDNA空间距离很近。最终通过测序可以得到全部目标cDNA(即RNA)在细胞的分布。

由于新技术基于PCR扩增,PCR扩增效率受引物序列和模板浓度影响,实验起来比较tricky,技术还是需要很多优化。

总体来说是很棒的概念,卖点DNA microsope给得非常好。




  

相关话题

  有一种脚上长了羽毛(翅膀?)的鸽子,这种进化究竟有什么意义? 
  国内的乌鸦是不是被吃光了? 
  为什么进化似乎无情地将生命形式从简单走向复杂? 
  如何看待swin transformer成为ICCV2021的 best paper? 
  实验室没人教你怎么办? 
  自然界有永生不死的生物吗? 
  如何看待中科院研究员徐华强称国内实验室硬件堪比世界顶尖,甚至有所反超? 
  是否有些动物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颜色?若是,人类又是怎么发现并且验证的呢? 
  DNA复制和网络上复制粘贴图片,哪个错误率更高? 
  PNAS 最新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哺乳动物“真正的”孤雌生殖,有何重大意义?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可能对大脑做某种改造,从此让人疼痛免疫呢?
下一个讨论
论文成功发表的科研人员,应该拥有哪些良好写作习惯?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